2.2.1 认清内心需求的四个步骤
一个人如果不能时刻倾听自己的心声,就无法明智地选择人生的道路。
——美国心理学家 亚伯拉罕·马斯洛
福柯认为自我既是对象也是过程,认识自我的过程就是雕琢自我的过程。我们寻找内心深处需求的过程,也如同剥洋葱的过程,把不用的一层层剥掉,最后找到一个真正的自我(见图2-3)。
图2-3 “剥洋葱”的方法
如果问你需要什么?你可能会很轻松地列出一个长长的清单。但是,如果再仔细审视一下罗列的清单,哪些是可以做的?哪些是有能力做的?哪些是想做的?哪些是最想做的?按照“雕塑”的思维逻辑,使用“剥洋葱”的工具方法,层层剥开,就可以发现内心深处的需求。
思考:你需要什么?
√将工作做到极致,体验幸福的感觉
√好看(帅、靓),颜值正义
√吃好喝好玩好
√疯狂SHOPPING
√成为职业篮球运动员
√不计手段,追求更多财富
第1步:确定可以做的事
假设你递给我一把枪,里面有1000个弹仓、100万个弹仓,其中只有一个弹仓里有一颗子弹,你说:“把枪对准你的太阳穴,扣一下扳机,你要多少钱?”我不干。你给我多少钱,我都不干。
——美国企业家 沃伦·巴菲特
思考:你可以做什么?
√将工作做到极致,体验幸福的感觉
√好看(帅、靓),颜值正义
√吃好喝好玩好
√疯狂SHOPPING
√成为职业篮球运动员
×不计手段,追求更多财富
确定可以做的事,首先要确定你不能做什么,底线在哪里?底线是基础,是根本,是事物质变的分界线,是做人做事的警戒线、高压线,不可踩、更不可越。
明底线、守底线,不可以做的事情,坚决不碰,是修身正德、干事创业的必修课,可以让人安心,给予巨大力量,确保一生平安,这是生存发展的大智慧,否则,“常在河边走,早晚会湿鞋”,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导致全盘皆输。“莫伸手,伸手必被捉”。底线比目标更重要,没有底线的人不值得交往。
稻盛和夫有个著名的“人生方程式”:人生·工作的结果=思维方式×热情×能力。热情和能力很重要,思维方式更重要,因为它具有方向性。没有底线思维,方向错了,思维方式跑偏了,哪怕你才高八斗,哪怕你热情洋溢,结果不仅“抱着金饭碗没饭吃”,而且难免加害社会。
第2步:确定能做的事
你知道自己哪里不行比知道哪里行更重要,这样,你可以躲开它,少走一些弯路。
——文化学者 马未都
思考:你能做什么?
√ 将工作做到极致,体验幸福的感觉
√ 好看(帅、靓),颜值正义
√ 吃好喝好玩好
√ 疯狂SHOPPING
×成为职业篮球运动员
×不计手段,追求更多财富
人不仅要认识你自己,而且凡事勿过度。苏格拉底对此的阐述是,一个人如果不能反思自己,认不清自己的局限性,那就不会获得一个有价值的人生。
世界很大,人一生能干的事很少,能干成的事更会少之又少。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资源禀赋,不是所有的菜都可以夹进自己的碗里,即便夹进来也不一定能吃下。古人讲,“三十而立,四十不惑”,如果一个人到了三四十岁,还不明白自己能吃几碗干饭,还不清楚能力边界在哪里,多半是“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不会有太大的出息。
要知道,社会本身就是所有人的组合,如果你不明白身上的弱点,一定会在某种状态下暴露,甚至会在某一个时刻被无限放大将你毁掉。想想看,你之所以没有混得出人头地,或者兵败滑铁卢,这里面固然有机会、运气等方面的因素,但更多的错误一定在自己身上,你性格的缺陷很可能是向上突破的瓶颈。
股神巴菲特说,“你不需要成为每个领域的专家,明确自己的局限,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与长处这才是十分重要的。”
有志者事不一定竟成,多数事情通过努力是可以实现的,但是,有些事情却是无法改变的。我们每个人年轻时都曾有一些伟大的梦想,比如,要做运动员、科学家、记者等,但真正要做好一份职业,光凭一腔热情是不够的,还需要一些基本条件。从生物学角度看,人的智商、情商、身体机能很大程度上在出生的时候已经由DNA决定了。“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后天努力有用,但是先天先于后天、先天大于后天。如果你先天条件不适合某个领域,即使再励志,每天都看“凌晨四点的纽约”,也无法成为这个领域的顶尖人才。猪八戒再勤奋也变不成孙悟空,孙悟空再修行也变不成唐僧。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人没必要硬逼着自己一定要把死路走通。
篮球是一项看身高的运动,像CBA(中国职业篮球联盟)球员的平均身高是2米01,NBA(美国职业篮球联盟)球员的平均身高也接近2米。在NBA里,历史上身高不足1米70的只有9个人(还都是上世纪90年代之前的,2000年之后一位都没有),其中最出类拔萃的斯波特韦伯身高1米68,职业生涯场均也就9.9分,跟其他身高正常的NBA球星动辄场均20多分相比,明显逊色不少。
因此,越早认识到自己的局限性越好,这样就可以在自己的职业选项中将篮球果断删除,从而释放出内存空间运行适合你做的事。
知道自己知道什么是知识,知道自己不知道什么是智慧。有勇气改变你能改变的,平静地接受你改变不了的,智者能分辨出这两者的区别,希望你能成为这样的智者,没必要非进行徒劳无功的摸索。
第3步:确定真正想做的事
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出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
——作家 钱锺书
思考:你真正想做什么?
√ 将工作做到极致,体验幸福的感觉
√ 好看(帅、靓),颜值正义
√ 吃好喝好玩好
×疯狂SHOPPING
×成为职业篮球运动员
×不计手段,追求更多财富
在想做的事情中,减去不可以做的、没有能力做的,但还有几个选项,目标仍过于分散,需要进一步聚焦。这时,你需要进一步进行思考,问问自己这一生真正想做的什么?
其实,我们有时真的不知道自己真正需要什么,也不知道什么适合自己。乔布斯深刻地指出:“如果享利·福特在发明汽车之前去做市场调研,他得到的答案一定是消费者希望得到一辆更快的马车。”
我们有时自以为是的创意性需求不过是“五颜六色的白”“五彩斑斓的黑”“logo放大的同时能不能缩小一点”,看似清楚明晰,别具一格,其实是没有道理,也行不通的。
我们有时的想法不过是随大流,在社会的洪流中不断裹挟前行,一次次成为被商家套路收割的“韭菜”。想一想,我们逛街Shopping时,面对商家“第二杯半价”“满100送50”等促销活动,明明知道这是营销套路,却还是会买来自己并不需要的东西,闲置在家,甚至买回来用两次就扔了。尽管多次下了剁手的决心,但一看见别人抢购,还是禁不住加入人流。
第4步:确定最想做的事
一个最想清楚知道应该做什么的人,往往最容易获得其他人的服从。
——古希腊哲学家 苏格拉底
思考:你最想做什么?
√ 将工作做到极致,体验幸福的感觉
×好看(帅、靓),颜值正义
×吃好喝好玩好
×疯狂购物
×成为职业篮球运动员
×不计手段,追求更多财富
心不想,事不成。确定什么是你最想做的事非常重要。要知道,“渴望就是力量”。你的现在,由过去最想做的事决定;你的未来,由现在最想做的事决定。
知乎上有一个关于“到底是什么决定了人一生的成就?”的话题,其中一个答案获得13万的点赞:你内心最深处的冲动、真正的欲望,决定了你到底能成为一个怎样的人。
但看一下身边的成功人士,翻一下报刊上的人物传记,我们不难发现这样的规律,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最先富起来的一部分人,不是最优秀的,不是学问最高的,也不是最帅的,而是最想致富的人最先富起来了!
确定最想做的事,就是将真正想做的事情按重要程度进行价值排序,找出你认为最重要、最有意义的那一个,作为人生的定盘针,为此可以达到痴狂的程度,睡也想,醒也想,朝着目标奋勇前进,到达对自己有意义的彼岸。
有一个简单的方法,可以帮你确定最想做的事,你可以想象一下,如果今年是你生命的最后一年,甚至今天是生命的最后一天,你还会做什么?那么,这件事就是你最想做的事。如果你在年轻时就能找到最想做的事,那绝对是人生的一件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