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人人都要懂点犯罪心理学?
各位读者大家好,我是张蔚,是一名犯罪心理学知识的科普人。谈起犯罪心理学,你可能会说“我很感兴趣”:可能会想到比较有名的推理小说,如《福尔摩斯探案全集》;可能会想到令你印象深刻的电影,如《沉默的羔羊》;还可能会想到精彩的美剧,最有名的就是《犯罪心理》,这部美剧也影响了我很多。
但是,我可能会告诉你,影视剧出于对影视效果的追求,会有不同程度的对犯罪心理学的技术和知识过分夸张和过分渲染的处理。
那么,真实的犯罪心理学究竟是什么样的呢?
你可能会有很多自己的理解和想象,而对于我来说,真实的犯罪心理学,同样有着让人着迷的魅力。我本身有法学、犯罪学的多重专业背景,也做过一些现场的实务工作,现在专攻犯罪心理学。随着接触的案例越来越多、对知识的学习越来越深入,我越来越确定这种魅力的存在。
我希望本书可以带大家领略和感受真实的犯罪心理学的模样。
比如说,我会反复思考以下问题:
为什么会有犯罪行为发生?犯罪人深层次的、内在的犯罪原因是什么?是哪些因素导致了犯罪人之间的不同?
关于这些问题,我的导师曾经跟我说过,犯罪人的需求不是都是变态的、不可理喻的,或者是无限膨胀的,他们的需求基本上都是正常的。只是他们对于满足需求的手段,选择错误。
那么,为什么他们会选择错误的手段去满足自己的需求?这些错误选择背后的逻辑和心理的变化,又给我们或者是他们带来了什么?
这些,就是犯罪心理学吸引我的地方,相信也会让你着迷不已。
除此之外,你可能不知道,犯罪心理学的定义已经不像之前那么狭窄,它已经扩大到包含受害人心理、审讯心理,以及犯罪预防、犯罪矫治等,成为一个综合的学科。
我们同样也关注干预,以及知识的实用性。比如,你独自在漆黑的路上行走,这时,有一个人冲过来,从后面抱住你,意图实施一些不可描述的行为。你应该怎么做,才能增大保命的概率?又如,一个人拿着刀向你冲过来,你应该怎么逃跑?你周围有很多人跟你一起跑,你是顺着人群跑动的方向跑还是逆着人群跑动的方向跑?这些我都会在本书中和大家分享。
了解这些知识后,在关键的时刻你可能会更容易挽救自己。而这也正是我写这本书的一个主要目的。
除此之外,我还会讲一些“我本身知道,但是你可能会觉得‘嗯?!还有这样的东西存在’”的事实。
比如,“我被偷了”,这时候就会有一个问题——要不要报警呢?实际上,出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很多人会选择不报警,自己认倒霉。那么,这个时候就会出现记录在案的盗窃案和真实发生的盗窃案之间数据上的差异。一个比较严重的例子,就是性犯罪。在性犯罪中,有相当一部分的受害人,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会在事情发生一段时间之后才说出来,或者干脆不说,这是为什么?可能有社会道德观念的原因;有担心被贴负面的标签,甚至被污名化的原因;还有可能是担心于受害人责任论。那么,这就会造成更大的数据上的差异。
这两个例子,都会联系到一个知识点,即黑数,指的是记录在案的犯罪数据和真实发生的数据之间的差异。黑数越大,说明这一类的犯罪在现实生活中越普遍。
黑数对于犯罪心理学的专业人士来说是一个很基本的概念,可能非专业人士并没有听过。
类似的定义,还有犯罪行为的传染。犯罪行为会不会像传染病那样,从一个人身上传染到另一个人身上?也就是说,我有没有可能会像一个身边的犯罪人一样,变得暴躁,甚至去攻击别人,这种情况存不存在?这些我也会在书里讲到。
类似的概念还有很多,如媒体涟漪效应、职业型犯罪、犯罪生涯曲线等。
这些概念,其实只是真实的犯罪心理学知识的冰山一角。如果你想窥见这门学科知识的更多面貌。那么,本书或许可以满足你。
当然,我的期望是,如果你没有遇到过我们所谈到的犯罪行为,我希望你平安、健康、快乐地活着;但是如果你遇到了,我希望你能够从本书里学到一些知识,它们可以或多或少地帮到你。
希望你可以了解到你感兴趣的内容,了解到犯罪人的心理,以及我们共同在面临的问题,并从中思考解决方案、预防措施,发散思维,发现更有意思的犯罪心理学。
本书的面市,绝非我个人的功劳,要谢谢我的家人给我的支持,以及导师马皑教授对我的指导和教诲。叶壮老师、徐艺樱老师都是心理学知识推广与实务领域的一线工作者,感谢他们在百忙之中为我作序;感谢吕静云师妹在本书出版过程中对我改来改去的包容;感谢壹心理负责我的课程录制的刘璐同学对我诸多想法和要求的忍耐,以及壹心理创始人黄伟强先生、商务负责人张琦和全体工作人员的辛劳。最后要感谢尤政翔、罗鑫、张东、宋业臻和李楠老师在本书写作过程中提供的支持和帮助,要感恩的太多,不尽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