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简释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里仁第四

4.1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辑注】

①何晏《论语集解》引郑玄曰:“里者,人之所居。居于仁者之里,是为美。”杨伯峻《论语译注》:“里,这里可以看为动词。居住也。”

②何晏《论语集解》引郑玄曰:“求居而不处仁者之里,不得为有知。”

【石按】

本章孔子认为,选择住处要以有无仁德之风为标准。里:居住,动词。择:择居。处(chǔ):居住。知:后写作“智”。

【今译】

孔子说:“居住在仁德之地为好。择居而不居住在仁德之地,怎么能算是明智呢?”


4.2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辑注】

①皇侃《论语义疏》:“约,犹贫困也。夫君子处贫愈久,德行无变。若不仁之人久居约,则必斯滥为盗,故不可久处也。乐,富贵也。君子富贵愈久,愈好礼不倦。若不仁之人久处富贵,必为骄溢也。”

②何晏《论语集解》引包咸曰:“唯性仁者自然体之,故谓安仁。”

③何晏《论语集解》引王肃曰:“知仁为美,故利而行之。”

【石按】

本章孔子分析了不仁者与仁者的不同表现,认为唯有仁者能安贫乐道。约:贫困。乐:安乐。安:习。利:贪。

【今译】

孔子说:“没有仁德的人不能长期过贫困的生活,也不能长期过安乐的生活。有仁德的人安于实现仁,有智慧的人因仁有利才实现仁。”


4.3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辑注】

①皇侃《论语义疏》:“夫仁人不佞,故能言人之好恶,是能好人能恶人也。”朱熹《论语集注》引游氏曰:“好善而恶恶,天下之同情,然人每失其正者,心有所系而不能自克也。惟仁者无私心,所以能好恶也。”

【石按】

本章孔子认为,仁是区分善恶的标准。好(hào):喜好。恶(wù):厌恶。

【今译】

孔子说:“只有有仁德的人才能真心地喜好某人,才能真心地厌恶某人。”


4.4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辑注】

①何晏《论语集解》引孔安国曰:“苟,诚也。言诚能志于仁,则其余终无恶。”朱熹《论语集注》:“志者,心之所之也。其心诚在于仁,则必无为恶之事矣。”

【石按】

本章孔子断言有志于修养仁德的人品质不坏。苟:假如。志:立志。

【今译】

孔子说:“假如已立志修养仁德了,也就不会做坏事了。”


4.5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辑注】

①何晏《论语集解》引孔安国曰:“不以其道得富贵,则仁者不处。”朱熹《论语集注》:“不以其道得之,谓不当得而得之。”

②杨伯峻《论语译注》:“‘富与贵’可以说‘得之’,‘贫与贱’却不是人人想‘得之’的。这里也讲‘不以其道得之’,‘得之’应该改为‘去之’。”

③何晏《论语集解》引孔安国曰:“恶乎成名者,不得成名为君子。”

④皇侃《论语义疏》:“终食,食间也。”

⑤何晏《论语集解》引马融曰:“造次,急遽。颠沛,僵仆。虽急遽、僵仆,不违仁。”朱熹《论语集注》:“造次,急遽苟且之时。颠沛,倾覆流离之际。……言君子为仁,自富贵、贫贱、取舍之间,以至于终食、造次、颠沛之顷,无时无处而不用其力也。”

【石按】

本章孔子强调,君子在任何情况下都应该坚守仁德。不处:不接受。不去:不去除。恶乎:于何处。恶(wū):何。终食之间:一顿饭的功夫,指时间短,一刻。造次:匆忙急促时。颠沛:困难奔波时。

【今译】

孔子说:“富有与尊贵,这是每个人所盼望的,如果不按仁义之道就得到了富贵,君子决不接受。贫穷和低贱,这是每个人所厌恶的,如果不按仁义之道摆脱贫贱,君子决不去除。君子离开了仁,还能在哪方面成名呢?君子一刻(哪怕是一顿饭的功夫)也离不开仁,匆忙急促时一定执着于仁,困难奔波时一定执着于仁。”


4.6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辑注】

①何晏《论语集解》引孔安国曰:“难复加也。”

②朱熹《论语集注》:“恶不仁者真知不仁之可恶,故其所以为仁者,必能绝去不仁之事,而不使少有及于其身。”

③皇侃《论语义疏》:“言只故不行耳,若行之则力必足也。”

【石按】

本章孔子感叹世人行仁之难。无以尚之:无法超过。尚:超过。盖:大概,也许。

【今译】

孔子说:“我没有见到过喜好仁德的人和厌恶不仁的人。喜好仁德的人,是无法超过的;厌恶不仁的人,他行仁德,就是不让不仁德的人影响自己。真有人肯花一天之力来用在仁上吗?我没有见过能力不够的。也许真有,但我没看见。”


4.7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辑注】

①何晏《论语集解》引孔安国曰:“党,党类。”朱熹《论语集注》:“党,类也。程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类。君子常失于厚,小人常失于薄;君子过于爱,小人过于忍。’”

②孙钦善《论语注译》:“‘仁’指仁德,仁人亦难免无过,但仁人之过,无论从其过错性质来看,还是从其对待过错的态度来看,皆与不仁人之过迥别。因此孔子认为一个人的过错,亦可作为判断一个人是否具有仁德的根据,这里含有从反面看问题的辩证法。”

【石按】

本章孔子从人的过错来看一个人的仁德。党:类。斯知仁矣:就知道仁德了。斯:就。

【今译】

孔子说:“人的过错,各属于一定的类型。观察某人的过错,就可知他是否有仁德了。”


4.8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辑注】

①朱熹《论语集注》:“道者,事物当然之理。苟得闻之,则生顺死安,无复遗恨矣。朝夕,所以甚言其时之近。”钱穆《论语新解》:“人生必有死,死又不可预知。正因时时可死,故必急求闻道。”李泽厚《论语今读》:“这是非常著名的篇章,言‘道’之不易‘闻’,宜穷一生以求之也。宗教性特征极强。因为它连结生、死问题。……中国的‘闻道’与西方的‘认识真理’并不相同。后者发展为认识论,前者为纯‘本体论’:它强调身体力行而归依,并不重对客体包括上帝作为认识对象的知晓。”

【石按】

本章表明了孔子急于闻道的迫切性。“道”,有时指微观的法则、原则、方法,有时指宏观的人生之道、社会之道。本章的“道”应是孔子所追求的人生大道。

【今译】

孔子说:“早晨听闻到真理,就是当晚死去也可以了。”


4.9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辑注】

①皇侃《论语义疏》:“若欲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此则是无志之人,故不足与共谋议于道也。”钱穆《论语新解》:“士在孔子时,乃由平民社会升入贵族阶层一过渡的身份。……但孔子之教,在使学者由明道而行道,不在使学者求仕而得仕。……盖道关系天下后世之公,衣食则属一人之私,其人不能忘情于一己衣食之美恶,岂能为天下后世作大公之计而努力以赴之?”

【石按】

本章孔子认为关心一己利益的人不足与之谋大事。而:如果。耻恶衣恶食:以恶衣恶食为耻。

【今译】

孔子说:“士人应立志追求真理,如果以粗衣淡饭为羞耻,这种人不值得与他去共谋大事。”


4.10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辑注】

①皇侃《论语义疏》:“言君子之于天下,无适无莫,无所贪慕也,唯义之所在也。”刘宝楠《论语正义》:“《释文》云:‘适,郑(玄)作敌。莫,郑(玄)音慕,无所贪慕也。’”

②朱熹《论语集注》:“比,从也。”

【石按】

本章孔子论君子待人的态度应以“义”为依据。适:通“敌”,敌对,敌视。莫:通“慕”,羡慕。义之与比:与义比。

【今译】

孔子说:“君子对待天下(的人和事),既不敌视,也不羡慕,只求合于义便从。”


4.11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辑注】

①何晏《论语集解》引孔安国曰:“怀,安也。”“怀土,重迁。”

②何晏《论语集解》引孔安国曰:“怀刑,安于法。”何晏《论语集解》引包咸曰:“惠,恩惠。”

【石按】

本章孔子论君子与小人之别:君子关心德政与法度,小人关心乡土和实惠。怀:关心。

【今译】

孔子说:“君子关心德政,小人关心乡土;君子关心法度,小人关心实惠。”


4.12 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

【辑注】

①何晏《论语集解》引孔安国曰:“放,依也。每事依利而行,取怨之道。”朱熹《论语集注》:“放,上声。”

【石按】

本章孔子劝人不要依据个人利益行事。放(fǎng):依据。

【今译】

孔子说:“只依据个人利益行事,会招致很多怨恨。”


4.13 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辑注】

①何晏《论语集解》:“何有者,言不难也。”

②朱熹《论语集注》:“让者,礼之实也。何有,言不难也。言有礼之实以为国,则何难之有,不然,则其礼文虽具,亦且无如之何矣,而况于为国乎?”

【石按】

本章孔子强调应以礼让治国。为国:治国。何有:有何?有什么困难?如……何:把……怎么办。

【今译】

孔子说:“能够用礼让治国吗?那有什么难的呢?不能用礼让治国,那又把礼让怎么办呢?”


4.14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辑注】

①皇侃《论语义疏》:“时多患无爵位,故孔子抑之也。言何患无位,但患己才暗无德以处立于位耳。”

②皇侃《论语义疏》:“又言若有才伎,则不患人不见知也。……若欲得人见知,唯当先学才伎,使足人知。”

【石按】

本章孔子主张看淡名与位,追求德与能。所以立:用来立身的凭借。莫己知:莫知己。为可知:让人可以了解的依据。

【今译】

孔子说:“不要担心没有职位,应该担心有没有足以任职的德行与能力。不要担心没有人了解自己,应该求取让人可以了解的德行与才能。”


4.15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辑注】

①皇侃《论语义疏》:“贯,犹统也,譬如以绳穿物,有贯统也。孔子语曾子曰:吾教化之道,唯用一道以贯统天下万理也。”

②朱熹《论语集注》:“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而已矣者,竭尽而无余之辞也。”

【石按】

本章曾子表述了孔子思想的精髓。吾道一以贯之:吾道以一贯之。唯:答应的声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此之谓“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此之谓“恕”。

【今译】

孔子说:“参啊!我的学说用一个中心思想贯穿其中。”曾子应道:“是。”孔子出去后,其他同学问:“这话什么意思?”曾子说:“先生的学说,只是忠和恕罢了。”


4.16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辑注】

①何晏《论语集解》引孔安国曰:“喻,犹晓也。”皇侃《论语义疏》引范宁曰:“弃货利而晓仁义,则为君子;晓货利而弃仁义,则为小人。”

【石按】

本章孔子通过君子与小人之别强调“义”的重要。孔子并非全不言利,只是反对见利忘义。喻:知晓,明白。

【今译】

孔子说:“君子知晓的是仁义,小人知晓的是利益。”


4.17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辑注】

①何晏《论语集解》引包咸曰:“思与贤者等。”

②朱熹《论语集注》:“内自省者,恐己亦有是恶。”

【石按】

本章孔子论如何修德以存仁义。思齐:想着向他看齐。齐:动词。自省(xǐng):自我反省,反省自己是否也有如此不贤。

【今译】

孔子说:“遇见贤人便想着向他看齐,遇见不贤之人便应该内心自我反省。”


4.18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辑注】

①何晏《论语集解》引包咸曰:“几者,微也。当微谏,纳善言于父母。”

②何晏《论语集解》引包咸曰:“见志,见父母志有不从己谏之色,则又当恭敬,不敢违父母意而遂己之谏。”

③钱穆《论语新解》:“劳,忧义。子女见父母有过,当忧不当怨。”

【石按】

本章孔子论侍奉父母之道。几(jī):微,委婉。志:指父母之志。违:违背,触犯。劳:心忧。

【今译】

孔子说:“侍奉父母,(若父母有过)当委婉劝谏,见父母心里不听从,仍要恭敬而不违背其心意,只是担忧,却不怨恨。”


4.19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辑注】

①何晏《论语集解》引郑玄曰:“方,犹常也。”皇侃《论语义疏》:“《曲礼》云:‘为人子之礼,出必告,反必面,所游必有常,所习必有业。’”

【石按】

本章孔子论子女要体谅父母的爱心。方:地方,去处。

【今译】

孔子说:“父母在世,不离家远行,如必须远行,必定要有一定的去处。”


4.20 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石按】

本章重出。参见1.11。


4.21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辑注】

①何晏《论语集解》引孔安国曰:“见其寿考则喜,见其衰老则惧。”朱熹《论语集注》:“知,犹记忆也。”

【石按】

本章孔子论要尽心孝顺父母。

【今译】

孔子说:“父母的年龄不可不谨记在心。一方面因(高寿)而喜悦,另一方面因(年高)而担忧。”


4.22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辑注】

①何晏《论语集解》引包咸曰:“古人之言不妄出口,为身行之将不及。”皇侃《论语义疏》:“躬,身也。逮,及也。”

【石按】

本章孔子告诫学者应讷于言而敏于行。耻:以……为耻。躬:自身。逮:赶上,做到。

【今译】

孔子说:“古人话语不轻易出口,是羞耻于自己做不到。”


4.23 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

【辑注】

①皇侃《论语义疏》:“鲜,少也。”程树德《论语集释》引《四书诠义》:“约者,束也。内束其心,外束其身,谨言慎行,审密周详,谦卑自牧,皆所谓约。”

【石按】

本章孔子劝人做人做事要有所约束和自律。约:约束,指严于修身。鲜(xiǎn):少。

【今译】

孔子说:“因约束自己而发生过失,这是少有的。”


4.24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辑注】

①何晏《论语集解》引包咸曰:“讷,迟钝也。言欲迟而行欲疾。”朱熹《论语集注》引谢氏曰:“放言易,故欲讷;力行难,故欲敏。”

【石按】

本章孔子论君子的言行关系。讷(nè):说话迟钝。

【今译】

孔子说:“君子常想说话迟钝些,做事敏捷些。”


4.25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辑注】

①皇侃《论语义疏》:“言人有德者,此人非孤然,而必有善邻里。”朱熹《论语集注》:“邻,犹亲也。德不孤立,必以类应。故有德者,必有其类从之,如居之有邻也。”

【石按】

本章孔子认为有仁德者必有善邻。

【今译】

孔子说:“有德者是不会孤立存在的,必有善邻影响他。”


4.26 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辑注】

①朱熹《论语集注》:“程子曰:‘数,烦数也。’胡氏曰:‘事君谏不行,则当去;导友善不纳,则当止。至于烦渎,则言者轻,听者厌矣,是以求荣而反辱,求亲而反疏也。’”

【石按】

本章子游论君臣、朋友相处之道,与人相处要把握分寸。数(shuò):频繁。斯:就。

【今译】

子游说:“侍奉君主,如果频繁进谏,就会招致羞辱;对待朋友,如果反复劝告,就会导致疏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