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弥勒 走世界
在中国,有一种普世的信仰:弥勒。在弥勒的脸上,有一种普世的表情:微笑。今天,雕刻在木头上的弥勒微笑,承载慈悲与宽容的中国智慧,悄悄走进世界人民的心灵深处……
眯着两只微笑的眼睛,代表懂而不计较;长着两只大大的耳朵,表示福气满满;敞开宽阔的胸怀,意味大度包容;背挂着布袋布衣,传达朴实无华;满脸笑容,内含和谐快乐。
弥勒佛是中国民间普遍信仰和广为流传的一尊佛。弥勒文化是中华民族接受和改造外来文化成功的经典事例之一。公元5世纪,佛教在印度诞生。据佛经记载,弥勒是继释迦牟尼之后出世的未来佛,象征着未来世界的光明和幸福。两晋时期,弥勒形象传入中国,在与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不断融合中,逐渐演化成了无时不笑的胖佛,称“笑弥勒”,民间尊其为“哈喇菩萨”,又因他身上不离一只布袋,也称“布袋和尚”。
“自在云上”
在民间传说中,弥勒专为民间百姓救苦救难。在文化层面上,其内涵逐渐提升为吉祥、快乐、和谐、自在、幸福的使者。人们走进寺院,就看见笑意盈盈的弥勒,欢迎每一位信徒或游客,讲述“大肚包容,了却人间多少事;满腔欢喜,笑开天下古今愁”的人生哲理。
其实,弥勒一生只做了一件事,那就是笑。这是他的信息,他的信条,他的经典。人们可以被他的笑滋养,被他的笑净化,从他的笑容中感受到纯真的幸福。他的笑驻留在每个听见笑声的人心中,他的笑创造了一种人类的共鸣,寓神奇于平淡,蕴美好于丑拙,显庄严于诙谐,演慈悲于揶揄,代表了中华民族宽容、和善、智慧、幽默、快乐的精神,也蕴含了人们对美好未来的期待。这是温暖世界的中国微笑,让我们心中充满着无限的爱意。
爱心起源 弥勒情结伴成长
我出生于一个美术教师之家,从小学起,就成为父亲的小助手,与绘画亲密接触,受美学基础的培养比许多同年玩伴要早。小时候,没有电视、手机,经常捧着父亲订阅的《中国画报》一遍遍翻看,一看就是大半天。我最大的乐趣就是能从父母那儿要几个硬币,在街头巷尾借几本连环画看,其中最喜欢《西游记》,尤其喜欢弥勒形象,因为看到弥勒笑呵呵的样子,自己也会像他一样乐呵起来。
现场创作“笑弥勒”
我延续了家族的美术基因,开始学习根雕。我有幸拜高公博先生为师,在高先生的严格指导下,我对中国造像艺术产生了深厚的兴趣。有时我会抱着一块木头,呆呆看上半天,想象着以前画报和连环画上的生动画面和人物图像,有时我也会在梦中寻找奇形怪状的木头和雕刻画面中的身影……
慢慢领会、感悟、理解,我开始用觉悟创作,赋予作品生命,慢慢体会到雕刻制作技艺基本法则的最高境界,我渴望走出一条不同的艺术创作之路。
在高公博先生工作室,最吸引我的是先生的弥勒雕刻技术,这是我从小就喜爱的传统形象,我的艺术潜能顿时被激发出来了。要打磨出每一条流畅的线条,就必须对手上的原料有所了解。我开始不断开拓各类枯根朽木的雕刻,从古沉木的仿古雕到根抱石的木石结合雕,从六道木的组合雕到崖柏的随型雕……这一切努力,为我日后的艺术创作之路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传统文化一定要有一颗热爱的心去面对,我相信,源远流长、寓意深邃的中华民族艺术非同寻常,纯熟的雕刻技艺既是一种文化展现,更是一种心灵共鸣。
木雕启蒙 探究弥勒文化精髓
记得我刚刚出师的时候,晚上去夜市摆摊出售自己的作品,夜市闲逛的多是境外游客,最受他们青睐的就是弥勒形象的各类艺术品。我常常想一个问题:为什么弥勒形象历经千年,还这么让人们喜爱?
孩提时的我,最喜欢看《西游记》,在那暗黄粗糙的纸页上,弥勒和尚眯着眼睛,张着嘴巴,笑呵呵地看着我……充满寓意的笑容告诉我:他虽然从不争斗,但却具有深不可测的本领,他用包容一切的微笑和善良之心,解决着大千世界的所有争端!
中国历史上的很多名家大师都塑造过布袋弥勒,如南宋大画家梁楷,《泼墨仙人图》中的布袋弥勒,袒胸露怀,宽衣大肚,憨态可掬,醉眼蒙眬,仿佛看透世间一切,嘴角一丝神秘的微笑,透露出淡泊名利、宽厚慈悲。
我立志要雕琢出魅力无限的弥勒,延续从小结缘的弥勒情结,用弥勒的微笑展现面对生活中困难曲折的百折不挠,用弥勒的宽厚传递和谐友善美好。
慢慢地,我让自己的内心融进弥勒的微笑,在宁静与祥和中追寻那可爱的形象和丰富的内涵。不久后,我的布袋弥勒作品参加了首届“天工开物——浙江工艺美术大展”。在这件作品中,我尝试用一个微妙的造型,想象人类无比强大的力量。这件作品获得了金奖,并被浙江美术馆收藏。
机缘巧合,我在杭州认识了一位喜欢弥勒的企业家。他说生意繁忙疲劳,与房间里供奉着的弥勒对话是自己一天中最轻松的时间,因为弥勒的微笑让自己瞬间忘却烦恼,放松心情。他说:“我们民营企业家抓住了改革开放的好时机,现在自己经济条件好了,应该为民族工艺发展创造些有利条件。”他为我提供一个山庄,作为交流创作和展示作品的工作室。这个环境宜人、氛围轻松的空间,使我的创作水平和创作效率得到了很大提升。
2013年,我进中央美术学院高级研修班深造,有幸拜中央美术学院楼家本教授为师。楼教授对中国神话传说的艺术表现有很深的造诣,他要求我在创新与传统之间把握一个“度”。他说:“作品的关键是一个‘笑’,但雕刻的过程却是一个‘悦’,理解的诀窍必须是一个‘情’。”从那以后,我经常在人多的地方观察过往的行人,参详他们的面部表情,琢磨他们的心情,想象表情背后的故事。
事实上,古代弥勒形象根植于普通人的面孔,后来经过反复锤铸和艺术的夸张升华,才让扁鼻、撇嘴、凸额、大肚的每一个面都显得饱满富有张力,脱胎于凡人却又胜于凡人,和谐表达了不生不灭、圆满自足的精神世界,这种安详形象的创立应该出自古代工匠的思考与智慧。我在雕刻时,也心怀善意去思考,心怀笑意去创作,时间久了笑惯了,时常有客人说我雕得像自己。
对外交流 用作品传播弥勒文化
弥勒文化在全世界很多地区盛行。这些年来,我每年都会带着徒弟们创作数百件根雕弥勒,销售到世界各地。记得一次我到土耳其埃斯基谢希尔市参加国际木雕文化节,当时用一块镶着古砖的树根现场雕刻了一尊布袋弥勒。雕刻时,当地居民不断向我询问这是不是笑佛,我不厌其烦,一次又一次地回答他们:“是的!这就是传递友谊的笑佛!”创作的现场立刻成了热点,一位当地姑娘,连续几天来看雕刻过程,还特意给我送来亲手做的点心,说她敬佩中国文化,热爱中国工艺,将会永远记住我们。看着她真诚的眼神,我真实地感受到“文化无国界,微笑走天下”的深刻含义。
还有一次,我随国际木文化学会到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参加“自然与文化”为主题的世界木材日庆祝活动。尼泊尔首位女总统比迪娅·德维·班达里亲临现场,开场时一位老者满脸微笑地绕着舞台跳舞,很简单的手势动作,却充满了温馨和祝福,让我感觉到尼泊尔式的弥勒微笑。尼泊尔是佛祖释迦牟尼的诞生地,是弥勒的娘家。我特意现场创意雕刻一尊中国弥勒,让布袋弥勒回娘家,让观众们都认识这位远方的家人,领略欢乐祥和喜悦。有位尼泊尔老人看到我雕刻的笑弥勒,忽然开怀大笑起来,动情地用手势表达说:“看到笑弥勒,我太开心了,我是不是跟他长得很像呀?”之后的几天,老人每天上午都会乐呵呵地给我送来水果。是啊,同为文明古国的人民,渴望快乐的精神相通,文明相传,生生不息。
“笑弥勒”走进土耳其
2017年,我接受文化部的任务,对非洲艺术家进行木雕创作交流培训。来自刚果(金)、吉布提、加蓬、中非四国的九位木雕艺术家在中国参加了为期一个月的木雕培训。非洲木雕艺术源远流长,以淳朴、稚拙、粗犷和夸张的艺术特点见长。参观中国美院、中国木雕博物馆时,他们大呼“天外有天”,中国木雕了不起。我对他们说:“木雕不仅仅是手艺,更是文化价值的体现。每件作品都有意境和主题,只有具有精气神,艺术作品才有感染力。”培训期间,恰巧赶上刚果(金)学员的生日。在生日聚会上,我向他们介绍了布袋弥勒文化和雕刻创作的心得,强调了微笑和谐的魅力,共融互助的哲理。他们激动地说:“在非洲,你有很多好朋友。”这次培训增进了中非艺术家之间的友谊,也是“同一个地球村,共筑美好家园”的生动体现。
“笑弥勒”走进尼泊尔
2018年春节,我随文化部出访埃及欢乐春节大庙会活动。期间,我在埃及红海之滨沙姆沙伊赫市进行布袋弥勒现场雕刻展示。一位英国小伙子看到正在雕刻的笑弥勒,非常喜欢,希望购买,但与妻子意见不一,没有买成。两天后,他特地赶了三小时路程来到展示现场,说他对弥勒一见钟情,一定要把它带回英国。他虔诚地把笑弥勒捧在胸前,开心满足地离开了。
国家不同,种族不同,语言不同,文化不同,但发自内心真诚的微笑、爱的微笑是相同的!让世界多一份和谐,多一份美好,达到心心相印,这既是中国文化的追求,也是艺术创作者的文化使命。
布袋弥勒文化,无论是艺术价值和人文思想都是不可估量的。在全球互联的时代,我们更需要用明亮的眼睛去看事,用智慧的心灵去应事,用充盈的耳朵去辨事,用宽大的胸怀去容事。正如哲学家楼宇烈所讲:“中国传统文化的任务是明道、行道、传道,其人生境界以求道、悟道、证道为根本。各种技艺也都以‘载道’为内涵,以达到这种‘道’作为它的最终究竟。”作为一名艺术创作者,用自己的双手,一刀一刀刻出弥勒的笑容,再一步一步将它带到全世界的面前,让文化一点一滴传达到每个角落、每个心灵,是我毕生的愿望和使命。热爱与信仰同在,通过弥勒文化的交流与传播,世界一定会在中国微笑的感染下更加和谐稳定,和平共处,和善发展,和气致祥!
行走的弥勒
供 稿:浙江省嵊州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 周杨
专家点评
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我们在等待什么?等待我们的将是什么?多数人没有明确的答案,甚至不知向哪里寻找答案。焦虑就成为这个时代世人的基本心态,莫名其妙的惧怕如影随形。所以,世间充满了痛苦和忧伤。大哲学家叔本华就认为一切生命在本质上就是痛苦。人的全部本质是欲求和挣扎,而一切欲求的基地是需要,缺陷,也就是痛苦。“人从来就是痛苦的,由于他的本质就是落在痛苦的手心里的。”
但在中国的民间传说中,弥勒却是一位无尽慈心、无量妙法、无边善缘的大佛。据说他专为民间百姓救苦救难。今天,人们走进寺院,在山门前就可以看见笑意盈盈的弥勒,欢迎每一位走进寺庙的信徒或游客,讲述着“大肚包容,了却人间多少事;满腔欢喜,笑开天下古今愁”的人生哲理和深刻意境。在文化层面上,它的内涵逐渐提升为吉祥、快乐、和谐、自在、幸福的使者。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积极心态和微笑,可以让人的生活变得更乐观。作为一种生活方式,能给生命带来根本性的变化,快乐的人更容易成功,也更充满活力。因为有积极心态能让人看到生活中好的方面,变得乐观和积极进取。国家不同,种族不同,语言不同,文化不同,但发自内心真诚的微笑、爱的微笑都是相同的!让世界多一份和谐,多一份美好,达到心心相印,这既是中国文化的精神追求,也是艺术创作者的文化使命。通过“布袋弥勒”这一文化符号,建立起丰富的希望文化意义,倡导一种积极的人生哲学,这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这是本案例最值得肯定的地方。
案例如果能够吸收更丰富的积极心理学研究成果,并在希望哲学的维度更进一步,则可以做得更好,也更值得期待。
吴飞,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