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图腾”的内涵及其起源时代
图腾(Totem)一词源于北美印第安人鄂吉布瓦部落方言。关于其本来的含义,美国著名的人类学家摩尔根说它“意指一个氏族的标志或族徽”296。在印第安人那里,图腾指他的亲族、种族或家庭。他们认为自己的祖先是“转化成为男人和女人的动物或无生物,它们就成为氏族的象征(图腾)”297。例如鄂吉布瓦人的鹤氏族传说有一对鹤从墨西哥湾飞过辽阔地区来到苏必利尔湖口降落,变成一对男女,就是鹤氏族的祖先。印第安诸部落和氏族多以狼、熊、鹿、兔、鳄、鸟等动物命名,如果这些动物又被视为亲族或祖先,那么它们就是该部落或氏族的图腾。类似的情况在当代世界许多原始部落里都可以见到。澳大利亚中部的阿兰达等部落有740个图腾,其中648个为动物。他们称图腾为父亲、哥哥,认为自己与图腾有共同的祖先。298非洲中部的千达人分成36个氏族,绝大多数以哺乳兽为图腾,只有少数是鸟或昆虫、植物。299我国的鄂伦春人称公熊为“雅亚”(祖父),称母熊为“太贴”(祖母)300。南非的巴奎勒人以鳄鱼为图腾,巴特拉皮人以鱼为图腾,巴陶人以狮子为图腾,巴芒拉拉人以野葡萄为图腾。301我国的畲族以刻有犬头的拐杖为“祖杖”,作为图腾标志。302大量资料表明,图腾内涵的核心是指原始部落的人们所尊奉的作为亲族以至祖先的动物或其他自然物。图腾的特征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图腾禁忌,一般禁止食用图腾动物;另一类是图腾信仰和崇拜,相信自己和图腾动物同源,相信图腾动物有某种神力。
不少研究者在论述图腾的时候往往把图腾等同于动物崇拜或自然崇拜,并简单地断定作为部落或氏族名称的动物或其他自然物即为其图腾。这些实际上是将图腾内涵随意扩大化了。可以说图腾是动物崇拜的一种特殊形式,但这并不意味着受人崇拜的动物或其他自然物都是图腾。从原始部落或氏族命名的情况看,图腾并非其唯一选择。18世纪60年代曾在印第安人中生活过的一位名叫卡佛的学者在其所著《北美腹地三年巡游纪行》(1796年)中说,印第安人“一个族类具有某种特殊的标志,以区别于另一族类”303。这种“特殊的标志”很难说它与图腾有必然的联系。原始部落或氏族的命名有很大的随意性,正如摩尔根所说,“在大多数情况下,这种名称必定是根据偶然事件取得的,并不是费心思想出来的”304。北美的曼丹部落有“好刀氏”、“扁头氏”,明尼塔里部落有“丘民氏”、“帽氏”,切罗基部落有“涂朱氏”、“长发氏”等,305如果断定这些名称是图腾,那将是极困难的。我国古代文献里有“黄帝族以云纪”、“炎帝族以火纪”、“共工氏以水纪”306的记载,有的研究者便由此而断定云、火、水分别是黄帝族、炎帝族、共工氏的图腾。这是很靠不住的,因为文献的记载仅能说明黄帝族等曾以云等自然物为名称,但并没有说以云等为亲族或祖先,所以断定云等为图腾实在是证据不足的。总之,图腾概念有明确的内涵,它与动物崇拜、自然崇拜有所区别,不应当把它当作标签一样随意滥用。
图腾起源于原始时代,这是毫无疑义的。然而,长达近300万年之久的原始时代又可以按照考古学、人类学、历史学等的不同标准划分为许多阶段,那么图腾出现于哪个阶段呢?许多研究者常常将图腾和氏族相联系,认为图腾是适应氏族制度的需要而产生的。也有的研究者虽然没有把图腾和氏族相联系,但却断言图腾产生于“人类文化发展的一个较晚的阶段”307。这些说法都是值得重新考虑的。我以为,图腾虽然在氏族制度中广泛存在,但这并不意味着图腾起源于氏族制度。图腾应当是起源于人类文化发展的较早阶段的,它在氏族制度存在之前就已经出现了。关于这个问题,澳大利亚土著的情况为我们的讨论提供了难能可贵的例证。
在欧洲人侵入之前,澳大利亚土著靠狩猎和采集为生,他们完全不知道金属,也不懂烧制陶器,没有弓箭,不会耕种和养畜。他们使用的石器多数为打制,少数为磨制。其经济发展还停滞在旧石器时代后期。在社会制度方面,澳大利亚土著有500个左右的部落,“部落制度还只处在萌芽阶段”308。摩尔根和恩格斯将澳大利亚土著的社会发展判定在蒙昧时代的中级阶段,这无论是从其经济发展水平上看,还是从其婚姻形态、社会结构上看,都是恰当的。
图腾一词虽说源于北美印第安人,但其典型形态却是在澳大利亚。尽管世界各地几乎都有过图腾信仰、图腾崇拜,“但是没有一个地方像在澳大利亚那样达到了如此惊人的发达程度。有时把澳大利亚称为图腾崇拜的古典地区。民族学家们正是在澳大利亚大陆上研究图腾崇拜的典型特点的”309。值得注意的是,具有典型图腾信仰的澳大利亚土著尚处于氏族形成的准备阶段。在澳大利亚,没有胞族也就没有氏族,而且氏族是在胞族经过相当长的世代发展之后才被繁衍出来的。调查资料表明,澳大利亚胞族已经有了图腾。胞族名称库米德和克洛基表示黑鹦鹉和白鹦鹉,崩吉尔和瓦安格表示楔尾鹰和渡鸟。胞族也有以黑鸭、海豹、鸸鹋、袋鼠、蜜蜂等为图腾的。大部分胞族图腾的来源已经弄不大懂,连澳大利亚土著自己也不很清楚。这说明其胞族图腾的起源是很早的。这些情况可以确凿地说明至少在澳大利亚土著中,图腾是在氏族存在之前就出现了的。
澳大利亚的性别图腾也是图腾起源于氏族制度存在之前的一项证据。澳大利亚许多土著部落的全体男子有自己的图腾,而全体女子也有自己的图腾。例如,有的部落认为戴菊鸟是男子的图腾,而蓝戴菊鸟则是女子的图腾。有的部落认为蝙蝠是男性的图腾,欧夜鹰是女性的图腾。无论男女,从来都不打死或吃掉自己的图腾。他们称图腾为“哥哥”、“姐姐”或“朋友”。这种性别图腾显然与胞族间的级别群婚有密切关系。因为按照级别群婚制度,胞族的所有女子或男子都是婚姻集团。集团的区别不在于老幼和辈分,而只在于性别。既然这种群婚制是早在氏族出现之前而存在的,那么,性别图腾也不会是在氏族存在之后才出现。
处于氏族时代的人们,由于母系或父系的系统已经确立,所以祖先崇拜在氏族中就日益重要。同时,由于生产范围的扩大,农业、制陶、畜牧等生产部门的出现和给予人们的生活以越来越大的影响,因此,对于各种自然物——土地、水、火、太阳、高山、森林等的崇拜便日益普遍。大量的民族学资料表明,在原始氏族里,宗教信仰多样化,图腾信仰只处于附属的不显著的位置。澳大利亚土著的情况则与此不同。诸部落中虽然有一些与图腾无密切关系的信仰和巫术,但其最重要的宗教信仰则是图腾崇拜。他们还没有祖先崇拜和比较齐备的自然崇拜。这不仅可以从宗教信仰演变发展的角度推论澳大利亚土著的社会形态,而且可以从反面证明其图腾信仰的出现应当是先于氏族制度的。
如果说澳大利亚土著的资料为我们提供了活的实例的话,那么考古发掘的资料则是以无声语言阐述着图腾起源的时代问题。属于早期智人阶段的法国莫斯特文化洞穴里所埋葬的人尸骨周围埋有兽骨,310表明了当时人的观念中已经有了人与动物为密切伙伴的意识。A·法英别尔格所著《人类社会溯源》中有这样两个例证。一是,在阿济克斯山洞(阿塞拜疆)的晚期阿舍利文化层中,发现有安放洞熊颅骨的隐秘所在;在列古尔杜、德拉亨洛哈以及其他阿尔比斯山山洞的莫斯特文化层中,发现有对熊骨的安葬。二是,在法国尼茨特拉阿玛塔走廊的拉扎列特住房遗址中,两个住所的入口处各发现一个完整的狼颅骨,而其他地方的所有动物骨骼全是破碎的。311前一例的时代在25万年前,后一例在13万年前。当时的人对洞熊颅骨、熊骨、狼颅骨的安葬,应当是图腾意识萌芽的反映。许多考古资料表明,旧石器时代早、中期的人类活动遗址常发现的动物化石均为砸击而破碎,说明这时候动物在人的心目中仅是被食用的对象。旧石器时代晚期所出现的对一些动物遗骨安放的情况表明人们对动物有了新认识。从人类思维发展的规律看,这种新认识就是最初的图腾意识。据估计,图腾意识在距今二三十万年的时候开始出现,比之于氏族制度的出现应该说是遥遥领先的了。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