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物的声音:古人的生活日常与文化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说坐、跽和跂坐

在中国古代,自史前至汉晋,生活习俗为席地起居,坐、跽、跪姿原有明显区别。但自东晋十六国时期始,世风日变,起居习俗逐渐与古不同。迨至今日,古俗自然早被世人所遗忘,因此当一些古代人物造型文物被发掘出土后,对他们体姿的描述往往产生歧异,令人莫衷一是。试举两个为大家所熟悉的重要文物标本为例。

第一个例子是安阳妇好墓出土的着衣玉人(原报告编号为标本三七一),报告称他的姿势为“跪坐”(《殷墟妇好墓》,第151页)。但“第一部专家撰述国宝鉴赏普及读物”《国宝大观》称其为“跽坐玉人”。另一部《中华文物鉴赏》则称其为“玉跪式人”。

第二个例子是满城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妻窦绾墓出土鎏金铜“长信宫”灯,报告称“灯外形作宫女跪坐持灯状”(《满城汉墓发掘报告》,第255页,图3-1)。另一些著述中则有不同描述,有的称其为“跽坐”(《中华文物鉴赏》,第81页),有的称其“形象是跽地执灯的带有稚气的宫女”(马承源:《中国古代青铜器》,第139页),还有的描述为“作宫女坐持灯状”(《文化大革命期间出土文物》第一辑图版说明,第1页)。

图3-1 河北满城西汉刘胜墓出土鎏金铜长信宫釭灯

其实上列两件文物标本人物造型的姿态,刻画的本是古人的坐姿,因此只有前述《文化大革命期间出土文物》第一辑图版说明的作者对“长信宫”灯的描述,准确无误。但如因今日“华”人早受“夷”风影响而习惯于垂足高坐,故而对古代坐姿已无印象,作者在坐前加一“跪”字,用以描述古之坐姿与今日不同,也还说得过去。如将“跽”与“坐”联用并列,似乎就不太说得过去了。

古时“坐”姿与“跽”姿区分明显,请看《史记·项羽本纪》关于鸿门宴与会诸人体姿的描述。在那次杀机四伏的鸿门宴上,“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当项庄入而舞剑,意在沛公,形势危急,张良急至军门召樊哙。樊哙带剑拥盾撞仆卫士入内,“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眥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由太史公生动的描述,可知原来坐而饮酒的项羽,待见樊哙全副武装闯入,一惊,为防不测,忙作准备,才“按剑而跽”,由“坐”姿,转为“跽”姿,这样可随时起立拔剑御敌。唐司马贞“索隐”释“跽”曰:“其纪反,谓长跪。”更表明古人跽与跪姿尚有近似之处,而与坐姿决然不同。原来那时人们席地起居,坐姿乃是双膝屈而接地,臀股贴坐于双足跟上。跪,则是双膝接地,但臀股与双足跟保持有一定距离。只有当臀股不着于足跟,而且挺身直腰,才称“跽”,或谓之为“长跪”。这些不同的姿势,又和当时的礼俗联系在一起,一般分野明显。请看《礼记·曲礼》待客之礼:“若非饮食之客,则布席,席间函丈。主人跪正席,客跪抚席而辞。客彻重席,主人固辞。客践席,乃坐。”在主客相互谦让时,均为跪姿,谦让的礼节结束后,才转为坐姿,然后进入正式的交谈。但是在古籍中记述礼节,有时“坐”可涵跪姿。《礼记·曲礼》又有“先生书策、琴瑟在前,坐而迁之,戒勿越”。孔颖达疏:“坐亦跪也。坐通名跪,跪名不通坐也。”意思是“弟子将行,若遇师诸物或当己前,则跪而迁移之,戒慎得逾越,广敬也”。

综上所述,古人生活中坐、跪、跽有别,某些情况下“坐”可包含跪姿,但跪不能通坐。至于“坐”和“跽”绝不能互通,也是截然不同的两种姿势。因此前引妇好墓玉人和满城汉墓“长信宫”灯宫女像,皆为坐姿。至于在目前一些文物考古论著中所称的“跽坐”姿态的人像,绝大部分为坐姿之误,仅举两例《文物》月刊过去误为“跽坐”的较重要的文物为例,予以校正。例一,秦始皇陵二号铜车马的铜御官俑,臀股紧贴双足并无任何间隙,为端正的坐姿(图3-2),简报误为“跽坐”(《文物》1983年第7期)。例二,徐州北洞山西汉墓出土Ⅲ式女侍俑及抚瑟俑,皆坐姿,文中误为“跽坐”(《文物》1988年第2期)。此外,诸如殷墟妇好墓出土石人像、秦始皇陵园出土陶俑等,概为坐姿。

图3-2  陕西秦始皇陵园出土二号铜车坐姿御手俑

“长信宫”灯宫女像,坐姿端正,态度恭谨,自是古时奴婢侍奉主人的常态,她服饰齐整,但是赤着双足。无独有偶,在西安白鹿原任家坡西汉文帝窦后陵从葬坑出土的女侍俑中,也有端坐姿态的,亦为赤足(图3-3)。简报说:“膝着地,脚掌向上,双趾内向交叠,臀压掌上。”(《考古》1976年第2期)这正准确地塑出西汉时坐姿足、臀的形态。至于宫中女侍赤足,也合于礼法。“长信宫”灯塑造的宫女端坐捧举明灯,自是室内侍奉主人的形象。古时宫室内铺满“筵”,入室必须脱履,自成礼俗。而卑微者入觐时,除解履尚须脱袜,跣足入殿。《左传·哀公二十五年》记褚师声子因足疾见卫侯险些被杀的故事,就因为他“袜而登席”的缘故。直到《隋书·礼仪志》中仍记“极敬之所,莫不皆跣”。因此,汉宫女侍在室内侍奉,自当脱履解袜而跣足,这正是制灯作俑的匠师对当时礼俗的如实摹写。

图3-3 陕西窦太后陵从葬坑出土坐姿陶女俑

华夏古俗的坐姿,到西晋以后,特别在南北朝时期,受到“夷”俗的冲击。依华夏古俗,人们坐在席或床上,双足不能伸到体前来,因为那样就太粗俗无礼,只有像汉高祖刘邦那样的无赖才干得出来。《史记·郦生陆贾列传》记载,郦食其去高阳传舍见刘邦时,“沛公方倨床使两女子洗足”,极其无礼。不过平时刘邦也是很有坐相的,如汉高祖四年(前203年),刘邦被楚困于荥阳,韩信致书请为齐王,刘邦方怒骂,“张良、陈平伏后蹑汉王足”,刘邦寤,亟改口遣张良去立韩信为齐王。如果刘邦还把脚伸在前面,张、陈就无法蹑其足而暗示了。但是当西晋灭亡以后,一些历史上的少数民族,如匈奴、羯、鲜卑、氐、羌等陆续进入中原地区,先后建立政权,形成汉人史学家所谓“五胡乱华”的局面,在社会大动乱,特别是居统治地位的民族有所变更的时刻,传统的华夏礼俗受到极大冲击。于是原被斥为“虏俗”的垂足坐及蹲踞等坐姿开始流行,并出现于北方宫廷之中。《南齐书·魏虏传》作者用讽刺的语言记述北魏宫室车服之制,说北魏帝王后妃“在殿上,亦跂据”。跂据,或跂坐,就是坐在高坐具上将双足垂在体前,或仅足趾着地而足踵不着地。不久,这种被南朝士大夫所不齿的虏俗坐姿,竟也出现在南朝的皇宫之中。551年,侯景矫萧栋诏,禅位于己,升坛受禅日,“辇上置筌蹄,垂脚坐”。(《梁书·侯景传》)坐姿的改变自然导致适于垂足跂坐的高足家具,如椅、凳等物日渐流行,传统的床、榻等坐具也随之呈现不断增高的趋势。经过隋唐五代,日用家具的这一发展变化的势头越来越猛,席地起居的旧俗随之日遭废弃。到了北宋时期,垂足的跂坐已成为人们日常的坐姿,新式的高足家具已形成完整的组合,并且日益排挤着传统的供席地起居的旧的家具组合,迫使它们退出历史舞台,形成改变人们社会生活面貌的新潮流。

宋元以后,人们对华夏古俗的坐姿早已遗忘,“虏俗”的“跂据”已化为汉风的典型坐姿了。只是在深受唐文化影响的东邻日本,至今还保留席地起居的古俗,连双膝屈而接地、臀股贴于双足跟上的坐姿也保存至今。但在中国,华夏古俗早已不存,这也就是当人们看到古文物中人像的坐姿时,之所以辨识不清的原因吧!

(原刊《文物天地》1993年第6期,后收入《逝去的风韵》第28-3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