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第一性特征、第二性特征与区域增长的决定
经济活动在空间中的分布很显然是不均衡的。不同区域在气候条件、进入壁垒以及生产性资源禀赋等自然条件方面存在差异,所有这些自然性区域特征均被称为“区域的第一性特征”。工业革命以前,“区域的第一性特征”在区域的经济发展中,特别是在其经济发展的早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不再局限于运用本地所拥有的资源进行经济活动,还从其他区域引入不同生产资料进行生产,区际往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仅仅以第一自然优势(第一性特征)为特征因素的经济空间分布形态。当工人以及企业奉行自身利益最大化原则时,被称为第二自然优势(第二性特征)的这一类影响经济活动空间分布形态的内生因素就逐渐形成了。现实表明,除了第一性特征,区域的第二性特征对经济活动的影响也是巨大的。例如,日本东京周围的地区、美国的硅谷,其经济活动的分布并没有体现出自身的自然优势,而只能通过除第一性特征之外的剩余因素来解释。如今,区域的第二性特征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诸如商品贸易以及要素流动等经济特征均只能在以区域第二性特征为核心的区位理论的基础上才能被解释清楚。新经济地理学的重要意义在于:即使两个区域的第一性特征是相同的,生产要素的内生性转移最终也可能导致中心—外围结构的形成,我们称之为内生性集聚过程。这种转移使得工业部门活动完全地聚集在某一区域或者均匀地分布在两个区域,形成中心—外围均衡结构或者对称均衡结构,而决定这一过程和结果的就是区域中的经济参数,因此这些经济参数是新经济地理学重要的研究对象。除此之外,多重均衡、滞后效应以及路径依赖等也是该过程中的研究重点。
为了剔除比较优势的影响,大部分新经济地理学模型假定空间区位是同质的,没有技术和资源禀赋的差异,因此集聚的区位单纯由历史、前向和后向联系的累积因果效应过程来决定。但是,某些条件下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是天然的比较优势与集聚优势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研究比较优势和集聚优势在经济发展中的不同作用是很重要的。Ricci(1999)构建了一个两国三地区模型,该模型包含了李嘉图比较优势,研究发现经济一体化可能会导致产业集聚的减弱甚至出现逆产业集聚的过程。Amiti(2005)将新经济地理学的垂直联系效应融入赫克歇尔—俄林的分析框架中,假设劳动与资本能在产业间自由流动,但不能在国家间自由流动,以此来分析比较优势与产业集聚的关系,对要素成本的考虑促使企业按照比较优势原则来选择生产区位,而垂直联系效应促使企业按照市场接近原则来选择生产区位。当贸易成本处于中等水平时,市场接近原则占主导地位,即导致不同要素密集度的企业集聚在一起,而随着贸易成本的进一步下降,生产布局的空间将会分割化,即企业将按照比较优势原则来选择自己的生产区位。Agliari 等(2015)假设只有一个区域具有第一自然优势,即只有某一区域拥有不可流动的资本,而那些可流动资本同时存在于所有区域,在离散的时间框架下,探讨“区域第一性特征”的非对称性会如何影响集聚的动态过程,认为经济地理中多重稳定性是可能存在的。
当前,如何在动态框架下引入一个连续区域分析第一性特征或第二性特征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这是因为:第一,随着时间和空间的变化,经济人及其经济活动如何进行空间分布增加了这一命题的难度;第二,价格取决于商品贸易的流动方式使得产品和要素市场出清变得复杂化。Desmet和Rossi-Hansberg(2014)指出,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简化问题,认为未来的研究主要是区分两个不同体系的动态模型,即新经济地理学动态模型和动态连续市场出清模型。这两者的区别主要是在现实生活中空间是否有序。尽管把集聚因素和有趣的长期动态增长过程相结合的任务还远远没有完成,但这两个体系的模型代表着区域增长理论研究的前沿。就新经济地理学模型来讲,为了简化分析和计算,目前多数模型的框架维度过低,以两个地区和几个部门框架为主。为了获得更有价值的政策含义,必须超越当前的两个地区两个产业的分析框架,建立关于贸易和地理的多地区多产业的动态模型,力求在低维度框架下可以对其进行解析,而且扩充到高维度也能够进行数值模拟和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