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 绪论
自1978年实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逐步融入了世界经济。在这恢宏的40多年历程中,中国国内市场不断开放、制度不断完善、经济快速发展且产业结构优化明显。2018年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了9780美元(按照全年人民币与美元的平均汇率进行换算,即6.6174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根据世界银行的划分标准,中国已经从低收入国家步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从封闭落后的农业国家发展成为开放度更高的工业化大国,这堪称“中国奇迹”。但在取得经济增长奇迹的同时,中国多年来高速发展的后遗症也开始显现,并逐渐成为阻碍中国经济进一步持续健康增长的重要因素:以低成本生产要素为依托,以牺牲劳动者的福利和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增长模式难以为继;与此同时,依赖于投资与外需拉动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已经明显动力不足;面临国际竞争加剧的同时国内发展失衡,在双重影响下中国面临的挑战日益严峻。特别是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后,随着外部环境不断恶化和国际经济持续萎靡,国内经济进入一个新阶段,一个增速放缓、转型升级、结构亟须优化、增长质量亟待提升的“新常态”发展阶段。与此同时,新一代信息技术革命正在引发影响深远的产业变革,并孕育形成新的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商业模式和经济增长点,导致全球产业竞争格局发生重大调整,我国在新一轮发展中面临发达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产业发展“双向挤压”的严峻挑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这些挑战无疑是巨大的,已有不少发展中经济体在人均收入到达中等水平后,难以顺利实现发展战略与发展方式的转变,从而跌入“中等收入陷阱”。不管从哪个层面来看,促进国内经济发展方式的顺利转型已成为摆在中国面前的一大任务。党的十八大报告将解决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结构性问题作为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2015年,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进一步部署全面推进制造强国战略。随后,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更是全面地阐释了中国产业建立新体系的措施方法。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作为中国结构性问题的重中之重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核心内容,是当前亟待深入研究的关键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