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创新、产业集群发展及特色小镇研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三、创业活动对产业集群发展的影响

国内外已有众多学者从不同视角对创业在产业集群发展中扮演的角色进行了研究。Feldman和Francis(2003)认为集群是基于已有资源、创业和政府提供的基础设施的刺激3种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Zander(2004)认为创业精神的观点提供了一个不同于成本收益原理的集群刚性的新解释。Carlsson(2008)认为政策和创业是主要的决定因素,而创业者的创造力、坚持和运气同样重要;还有学者认为创业与集群发展存在着密切关系,各自都呈现出动态过程的特征,都有着明确的动力来源并在所处的环境条件下互动演化(Garavaglia and Breschi, 2009);在一些案例中,孵化器资助了前员工建立新的企业以使在相关活动中的前期投资最经济,从而产生了新的机会(Hanson, 1996)。国内学者李新春(2002)认为以企业家精神的相互学习、创新为核心而形成的关系治理是解释集群生成发展机制的核心。郑风田等(2006)认为产业集群的发展是个体创业家创新行为引来创业家群体模仿的过程,并且从动力角度认为创业是产业集群从低级向高级演进的最根本的动力。王程和席酉民(2006)认为创业家通过影响社会情境因素和网络建立来推动集群的演化发展;买忆媛等(2007)进一步分析了在产业集群发展的不同发展阶段创业活动所扮演的不同角色,创业活动对于产业集群发展的影响表现为定量和定性两个方面,定量的影响与区域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和员工数量有关。杨静文(2004)从创业机制的视角研究产业集群的形成发展机制,认为创业机制是集群发育形成的内因,创业机制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创业的意愿和激励、可供潜在创业者学习模仿对象、创业门槛和创业保障。魏江等(2004)认为企业家的活动、联盟合作、员工跨组织流动、企业衍生是外部性发挥作用的主要途径。王振馨(2008)认为创业活动是产业集群形成的起点和发展的动力,而创业基金和大学给产业集群的发展赋予新动力,最后,通过政府的相关政策促进企业的创业活动也促进了集群形成。刘昱(2010)在分析创业活动与产业集群的互动机制时认为,创业活动深入影响产业集群主要体现在集群升级和竞争力两个方面,集群能否发展与升级以及升级的速度,与集群内创业企业的数量、创业活动的变化密切相关;而创业活动的密集度与质量的高低决定着集群竞争优势的获取与增强。

但是,各个阶段的创业活动的影响的区分可能并非泾渭分明,有时重叠或者顺序改变,总而言之,现有关于创业活动对集群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增加企业数量、创业精神的示范作用、技术创新带来的升级、知识溢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