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2014年2月,习近平同志在北京考察时,提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七点要求”,京津冀协同发展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同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的批复中,明确指出“京津冀协同发展根本要靠创新驱动,要形成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协同创新最终要落实到产业协同创新、协同发展上,也就是说,京津冀产业对接协作的重心不是一般性的产业转移、产业合作,更核心的在于三地产业的协同创新。2015年,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了京津冀整体和京津冀三地各自的发展定位,明确建设以北京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2019年,习近平主持召开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时再次强调“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要做好长期作战的准备”。
京津冀是华北地区的核心地带,是中国的“首都经济圈”,包括北京市、天津市以及河北省的11个地级市,地跨两市一省,即“2+11”市结构。作为中国北方的发展核心,该地区是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三极。京津冀行政区域土地面积21.6万平方千米,占全国总面积的2.3%,2018年总常住人口1.1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7.9%。然而作为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区域,该地区一直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和城乡差距大的问题,北京市和天津市是高度城镇化的,而河北省经济欠发达,经济上依赖农业、能源和制造业。河北省行政区域土地面积占全区86.9%,2018年常住人口占全区67.1%,其GDP占区域总量的42.3%,但人均GDP仅是北京市和天津市的34.1%和39.6%。如何实现区域和城乡协调,是促进京津冀可持续发展,从而进一步推进华北地区整体发展的关键。
京津冀同属华北平原暖温带大陆性气候旱作耕作区,相似的农业自然条件是京津冀一体化及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共同依托。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农业产业协同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抓住京津冀农业产业协同创新这个有力抓手,有助于减少京津冀不同行政区域间产业同构竞争压力,尽快实现整个区域农业产业共同发展和区域治理的战略目标。在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格局中,同步推进农业协同发展,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形成特色鲜明、优势互补、市场一体、城乡协同的发展新格局,对于夯实区域协同发展基础、确保国家区域发展战略顺利实现意义重大。
本书分三篇共九章,第一篇为现状篇,包括第一章和第二章,分析了京津冀农业协同发展的经济基础、科技基础,并利用计量方法对京津冀农业协同成熟度和协同发展综合效率进行评价以及京津冀农业科技协同服务机制研究。第二篇为产业发展篇,从第三章至第六章,分析了京津冀“菜篮子”均衡供应及保障机制、北京市“菜篮子”外埠基地建设现状及发展思路、北京市粮经产业结构调整成效及发展思路,以及京津冀协同发展下北京农业服务业发展战略。第三篇为多元主体参与篇,从第七章至第九章,分析了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科技惠农服务的创新模式与机制、北京市科协工作机制及其服务于京津冀乡村振兴的经验做法、产业技术联盟推进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的相关理论、京津冀跨区域产业技术联盟建设现状、产业技术联盟建设国内外经验并提出了以跨联盟推进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的路径和对策建议。
本书基于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产业技术联盟推动京津冀农业协同发展路径研究》(17GLB019)、北京市农业农村局《京津冀区域“菜篮子”均衡供应及保障机制》、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创新能力《京津冀农业科技协同服务机制研究》等课题研究成果整理而成。课题研究过程中,得到北京市农业农村局、北京市科委、北京市科协、北京市农学会、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农业信息与经济研究所相关领导的大力支持。特别感谢杜洪燕博士,对本书京津冀农业产业协同发展成熟度评价给予的技术支持;特别感谢陈慈博士,对产业技术联盟推进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相关研究给予的技术支持。感谢农业经济与农村发展研究室其他同人的鼎力支持。
课题组依托农业部都市农业(北方)重点实验室、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乡村振兴研究中心平台,充分利用了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多年积累的农业农村问题研究的文献资源,开展了典型调研、数据采集、资料分析等工作,在反复讨论、修改、整理基础上形成本成果。课题调研、研讨等工作,得到农业信息与经济研究所的同人的诸多帮助,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特别要说明,本书数据主要源于北京市统计局出版的各类年鉴数据,以及北京市农业农村局、北京市科协、北京市农学会、北京市科委农村中心等相关部门调研数据。课题研究还参阅了政府部门及知名研究机构的公开报告,由于篇幅所限,未能在正文中全部标注,深表歉意。同时,也对各方面的支持与帮助表示衷心感谢!由于时间仓促和水平有限,偏颇、遗漏之处在所难免,恳请谅解和斧正。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本书内容只反映课题组成员个人的观点,由于学识和研究水平有限,还存在诸多不成熟和不完善之处。欢迎读者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著 者
2020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