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雄安新区发展研究报告(第四卷)
范周更新时间:2019-10-09 18:23:53
最新章节:内容简介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本书是2017全国百名博士学术论坛论文集,共收录学术论文约40余篇,主要内容分为三大部分:一是雄安新区城市规划,对雄安新区的战略定位、协同发展、智慧城市构建、公共政策制定、基层组织建设等进行思考;二是雄安新区产业布局,主要围绕雄安新区的产业链构建、产业转型升级、资源开发利用、区域产业结构等问题进行论述;三是雄安新区文化建设,包括雄安新区的文化发展战略、城市品牌建设、文化产业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统等内容。全书跨学科、跨领域、跨界别,为雄安新区的未来发展提供全方位的镜像展示,进行多层面的思考。
品牌:知识产权出版社
上架时间:2017-11-30 00:00:00
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范周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区域资源环境演变与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以河南省为例
实现资源在时空上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是保证区域经济持续发展和生态安全良性循环的基础。本书以河南省为例,以地理学、景观生态学、生态水文学为理论基础,寻求适应区域域情发展的资源环境与生态安全格局的优化路径,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对区域资源环境与生态安全进行全面系统分析,并分别从自然资源生态特征、资源利用与保护、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核算及驱动力、景观格局演变、生态安全评价与格局构建等角度进行深入研究,揭示中原经济7.8万字 - 会员
对外开放新格局下陕西金融业改革与开放发展研究
中国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对外开放新发展格局正在构建,业开放是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内在要求。开放不足是制约陕西发展的突出短板,推动陕西业改革与开放发展,积极主动打造陕西内陆改革开放高地,是陕西加快改革开放推动陕西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路径。基于此,本书通过梳理有关业发展的理论、发展历程、发展现状等国内外文献资料,为陕西业改革与开放和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对陕西业改革与开放发展的制约因素、相对优势、良好经济10.9万字 - 会员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一体化发展指数报告(2022—2023)
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中央交办给成渝地区的“国之大者”。在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联合办公室指导下,重庆市综合经济研究院联合四川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研究院、四川省县域经济研究中心,按照《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部署的九大任务,构建了包含9项一级指数、29项二级指标、68项三级指标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监测体系,每一个具体指标又按照指标属性分为成长性指标、关联性指标、一致性指标、经济6.4万字 - 会员
数字经济赋能北京乡村振兴的实践探索
本书聚焦于数字科技与乡村振兴,从□□的城市战略定位出发,分析了数字科技促进北京乡村振兴的作用机理,以及数字科技促进北京乡村振兴的现状与问题;分析了北京市数字乡村建设特点、需求,提炼出适宜□□近郊发展的数字乡村建设模式;等等。针对北京市数字乡村建设的现状、特点以及存在的主要需求及问题,搜集并整理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成功案例,总结各地做法的同时借鉴其经验,提出了适用于北京地区的数字乡村发展的可行性建议。经济22.1万字 - 会员
黄河流域低碳发展论
本书综合运用低碳经济学、环境经济学等理论,对黄河流域的碳排放强度和碳排放效率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对流域经济发展与碳排放之间的关系规律进行总结,对促进流域经济的绿色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均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经济12.3万字 - 会员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创新网络研究
基于中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国家战略的现实背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创新网络研究》一书聚焦于区域视角,构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创新网络的理论分析框架,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客观刻画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创新网络的特征事实,并采用QAP回归分析、面板分位数模型实证检验协同创新主体网络和协同创新主体所在地区网络的影响因素,进而探索构建优化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创新网络的政策体经济10.7万字 - 会员
缩小城乡差距的路径与实践:以浙江省为例
浙江省正探索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其中缩小城乡差距是稳步推进共同富裕的关键。本书是对浙江省通过城乡一体化缩小城乡差距的一个实证研究。本书第一篇是总论,研究了城乡一体化的理论和内涵,并对习近平同志“八八战略”中有关城乡一体化的重要论述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中缩小城乡差距的思路。第二篇是比较研究,分析了英国、德国和韩国城乡一体化的经验;比较了国内上海、重庆和广东等省市城乡一体化的经济16万字 - 会员
发展、挑战与探索:转型中的天津民营经济
本书共分为三篇十章,包括发展篇、挑战篇和探索篇,分别从天津民营经济的发展状况、面临的困难和挑战、谋发展的探索三个方面进行论述,涉及生产经营、投融资、人才队伍引育、创新创业、新动能培育等多个维度,涵盖营商环境改善、转型升级探索、数字与智能化发展、众创空间建设等多个专题,旨在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培育动力、创造机遇,促进未来天津民营经济跨越式、高效能、绿色健康发展。经济17.2万字 - 会员
2024年重庆经济展望
《2024年重庆经济展望》是重庆市综合经济研究院整合各方资源和力量,经过深入仔细的调研分析,对2023年重庆经济运行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且通过区县信息系统等交流渠道,邀请市内部分中心城市和经济开发区有关部门共同研究,组织市内外有关经济专家和学者展开研讨,将成果结集出版。本书是社会各界了解国内外政治经济环境,把握重庆市宏观经济运行趋势和行业发展动态的重要载体和窗口,具有重要的决策参考价值。本书整体结经济59.9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
基于地理国情普查的湖北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实施监测
主体功能区规划,是我国国土空间开发的战略性、基础性和约束性规划。《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明确要求“建立主体功能区规划评估与动态修订机制”,“根据形势变化和评估结果适时调整修订”。《湖北省主体功能区规划》于2013年2月底正式发布实施。本书基于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主体功能区规划专题数据、地理国情普查数据、行业专题数据等,构建湖北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实施监测数据库;借助于数据挖掘、提取和整合技术,构建主体功能区域12.1万字 - 会员
从制造到服务:上海“四个中心”建设与“上海服务”
本书分析世界产业结构演变的特征和数量关系,把握服务经济形成与发展的特点、规律与趋势,总结国际大都市服务业发展的经验和启示,在深入分析上海服务业发展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对上海构建金融航运中心、国际贸易中心的条件、差距与路径进行研究,探讨上海“四个中心”建设的支撑条件,包括人才结构和人力资源保障、制度困局及重构等,以服务型政府为导向,分析上海构建“服务型政府”面临的主要困境,提出建设思路与政策建议,并区域21.9万字 - 会员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的新疆发展与开放
“地处祖国边疆的新疆、远离发展中心的新疆、话语体系边缘的新疆、大众陌生神秘的新疆”,这些都曾经是人们对新疆的印象以及新疆面临的发展现实。事实上,改革开放后,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进步,特别是2010年中央启动最大规模的全国性援助新疆行动以来,新疆进入历史上经济社会最好最快、人民受益最多最广的发展时期。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首次倡议“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新疆迅速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区域18.1万字 - 会员
乡村振兴背景下罗霄山郴州片区县域城镇化发展路径研究
随着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如期完成,我国已经进入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征程。推进县域城镇化建设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和重要平台。本书基于县域城镇化、农村城镇化本质内涵,以罗霄山郴州片区为例,对乡村振兴背景下该地区县域城镇化发展路径进行系统深入地研究。全书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乡村振兴背景下县域城镇化研究的背景、研究意义,明确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研究框架和技术路线。第二部分,分析罗霄山郴州片区域13.7万字 - 会员
重庆绿色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研究
《重庆绿色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研究》基于区域经济及发展战略理论与实践,本着“问题导向”原则,围绕重庆绿色发展及高质量发展主线,具体针对重庆如何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中发挥示范作用、参与和推动长江经济带城市协作发展、推进生态移民与脱贫攻坚、推动节能与环保产业发展,以及“双碳”目标背景下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等若干重大问题开展了比较系统深入的研究,所形成的有关认识判断和对策(政策)建议得到相关决策部门和经济社会组区域16.7万字 - 会员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研究
本书从理论和实践上总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基础和已经取得的成绩,研究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思路和目标,从制度对接、市场统一、产业协同、设施联通、服务共享、区域治理、开放联动等领域提出具体战略举措和政策设计。区域8.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