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栋宇:始于兴趣,恒以热爱,方行长远
文 孙超
· 宫栋宇 清华大学社科学院2017级本科生
宫栋宇,清华社科74班,前3年推研成绩专业第一,曾任社科学院学生科协主席,获清华大学第38届“挑战杯”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国家奖学金等众多奖项。2020年清华本科生特等奖学金获得者。
宫栋宇
在学习:始于兴趣,恒以热爱
宫栋宇与心理学结缘是在大一的“心智、个体与文化”课上。当时心理学全英文的授课模式吓退了许多新生,而他却坚持了下来。“用英文去学习一门专业课很有挑战性,应该也会很有意思。”他回忆起选课的初心——“有意思”。他也承认,起初是存在一定的语言困难,“但为什么不把这门课作为一个机会,去挑战自己,迈出舒适区呢?”也正是在这门挑战性极高的课上,宫栋宇不仅迈出了舒适区,战胜了自己,还进一步认识了作为“科学”的心理学,尤其对认知神经科学最为动心。
宫栋宇生活照(一)
当谈起他的专业领域,宫栋宇的激动和赞叹之情溢于言表:“大脑是怎么产生出这么强有力的智能?人工智能虽也能做很多事情,但在整体智能水平上,与人类的大脑还是有着很大的差距。为什么人类这么小的大脑,却能完成这么复杂的运算,让超级计算机也相形见绌。”正是因为大脑蕴含无穷的奥秘与能量,才让所有怀揣好奇心与求知欲的人痴迷不已。
其实,宫栋宇高中时并不是一个理科生,却在大学期间完成了转型。当他谈起高中文理科和大学的专业选择时,他说:“其实只是高中时比别人少学了一两年的物理化学生物而已。事实上,如果之后有兴趣,再去补,并不难。只要想做,任何事都不晚。”学而不晚,这就是宫栋宇朴实而充满挑战的宣言。
出于探索未知的兴趣和冲破知识局限的勇气,宫栋宇大一下学期就已经决定在科研道路上坚持走下去。对他来说,选方向,要选择自己喜欢的、有热情的、有动力的、有兴趣的。他也提到今后的职业发展问题:“我希望我从事的职业,它不仅仅是一个职业,它更是我所热爱的事业。能把职业和兴趣结合起来,那便是最好的。”
可以看出,宫栋宇的每个选择都有一个信念指导,一言以蔽之,“兴趣”使然。从兴趣出发,我们便拥有了克服千难万险、走出舒适区的勇气,拥有了热爱一样事物并坚持到底的毅力,消散了迷茫,褪去了浑噩。
宫栋宇的特奖海报
在科研:内勤于修己,外勇于求师
对刚踏入学术大门的本科生来说,科研信息的获取和利用着实是一只拦路虎。对此,宫栋宇提出了自己的见解。“现在学校对本科生的科创支持体系已经比较完善了。”宫栋宇首先点明了外在学术条件,而在此基础上,他强调了学生内在主观能动性的不可或缺:“要培养主动的、敏锐的获取信息的习惯,关注推送、信息门户的通知;多与师长前辈沟通,获取更多的信息,少走弯路。”
如何把“知晓信息”进化为“利用信息”,宫栋宇又作了进一步说明:“了解之后,要勇于迈出第一步。我在大一上学期加入一个老师的SRT(Students Research Training,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大一下学期则开始自己立项。”他一再强调行动的重要性:“虽然一开始我也什么都不懂,但在不断搜索信息,找到了感兴趣的研究问题后,通过给老师发邮件,并积极约老师当面沟通交流,我的科研生涯得以正式开启。”
可见,无论是科研信息的获取,还是对信息的加工利用,主动都是最好的推动力。在项目推动方面,宫栋宇又就“处理与导师之间的关系”做出了经验分享。很多同学在面对学术大牛时,总会有一种敬畏心理,很难鼓起勇气去交流。而宫栋宇却和导师有着亦师亦友的良好关系。在赴阿姆斯特丹研修时,宫栋宇与导师(荷兰皇家科学院院士级学术大牛)相处时,并没有畏惧心理,当有了新的研究进展时,他就会主动去敲导师的门,和导师进行讨论。“科学研究中,和导师沟通一定要主动、及时、积极。把导师看作自己研究的向导、指引者,而不是一个高高在上、遥不可及的命令者、指挥者。”
当然,宫栋宇在科研道路上也并非一帆风顺。他曾报名参加了两次“挑战杯”,大三拿了一等奖,而大二那次却连院系初审都未通过。初审失败后,他也进行了反思,找到了缘由。虽然那次失败已经过去了很久,且在大三时也获得了更好的成绩,但宫栋宇一直记在心里。严于律己又锲而不舍、不畏挫折,正如他始终秉信的那样:“不怕跌倒,就怕不能站起来跑。”
在社工:平衡之上,拓一片新野
宫栋宇的社会实践经历十分丰富,几乎每个寒暑假他都要参加社会实践,足迹广布国内外。当谈及实践与学习之间的关系时,宫栋宇感慨:“这些实践肯定没有影响我的学习,反而告诉我,行万里路,会了解到一个更加生动的中国社会,这有助于培养家国情怀和本土情怀。海外的实践经历则有利于拓展全球视野,了解全球话语语境下的中国,同时也会帮助你以更加包容的心态去看待更多的事情,因为你会了解到这个世界的多样性、多元性,了解到不同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差异。这给你整个看待问题的方式、思考问题的角度都会带来较大的改变。”
社科学院学生科协合影(左七为宫栋宇)
除了丰富的社会实践,宫栋宇在社工方面也有所收获。他谦虚地向我们分享,前三年做社工不多,大一是班级宣传委员,大二、大三则是担任班长。到了大三下学期他担任了社科学院的科协主席。“为对科研感兴趣的同学提供更多的资源”,这是他加入的初心。
我们可以看出,宫栋宇成功把握了平衡之道,抓住一切可行的机会,拓展自己的视野,操练自己的社工能力,同时为周围同学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在生活:劳逸结合,做有血有肉的人
课余的宫栋宇又是个怎样的人呢?在访谈中,他提起最近一直都早起健身,闲暇时也喜欢听纯音乐,喜欢看科幻相关的小说、影视作品,偶尔逛逛哔哩哔哩。宫栋宇对跑步情有独钟,尤其在前三年焦虑的时候,跑步大大缓解了他的压力。在他看来,跑步是一种帮助人“refresh”(自我更新)的好方法。
宫栋宇生活照(二)
除了休闲,睡眠也承担着恢复人体机能的重要功能。但学在清华,肩挑重担,我们往往很难尽兴地睡一场,更多是不断调整,择取效率最高的睡眠模式。据宫栋宇回忆,他睡眠模式的择取是有阶段性的。在大一时曾尝试过12点睡6点起,去六教晨读,但那并不长久。后来科研任务愈加繁重,作息逐渐不规律。到了大四作息又回归了规律,凌晨1点入睡,早上7、8点起床。他反思,那时虽忙,但是时间可以安排得更好,在白天精力充沛时高效做事,避免熬夜。“还是要努力去调整和规划时间,睡眠是很重要的。”
在和睡眠的博弈中,宫栋宇的多业繁忙可见一斑。但可喜的是,他在大学最后一年成功达成了清华“不可能三角”,即学习、社工、恋爱中的最后一角——他找到了属于他的幸福。谈起情感问题时,对自己专业侃侃而谈、自信且外放的宫栋宇瞬间就害羞了:“大四还是可以实现的,虽然前三年没有去把那第三个角补上。”回忆起过往,他总结道:“所谓‘不可能三角’,实际上是看时间的分配。三者都很花时间,那么在有限的时间内似乎很难实现三者的平衡。我前三年社工做得也不多,时间主要花在学习科研上。”“这么一想,对我来说其实是四角!”说着说着,他发现自己在不知不觉中已经走过一段很远的路,欣赏过路边各异的风光,也留下了自己坚实的脚印。“很开心,大学的最后一年有四个角,也不容易。”他笑着说。
同时,他也认为,不一定非要完成什么三角,而是要找到让自己舒服的生活模式,每天健康且快乐。当然,作为学生,首先要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在此之外,去探索自己的兴趣,协调好生活、学习和兴趣爱好。
“在清华园里是没有成功标准的。但事实上,学校的奖学金评选,在学生本该自主多样化发展的环境里不自觉地树立了一些标杆,让大家觉得这就是最好的,其实不应当这样。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大学是找到自己、发现自己的过程,不要随波逐流。”宫栋宇进一步解释道:“做好自己,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不要做一些别人都在做但是自己不喜欢的事情。找到自己的大学图形,它不一定是三角形,也可以是N边形。只要平衡好,让自己觉得快乐就好。硬性的成功标准是不存在的。”
后记
四年峥嵘,宫栋宇在不断的探索和取舍中构建了属于他自己的大学图形。一个人不可能在每个领域都有着拔尖的成就,但每个经过努力和根据兴趣、理智选择后得到的图形,我们对之尽心竭力,我们视之问心无愧。
短短篇章写不出一个人生命的波澜壮阔,但希望能够使园子里其他努力奔跑,或是一些暂时徘徊的同学有所借鉴,有所沉思,有所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