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感知万物:认识世界的起点
停在避风港里不是生而为船的意义
刚走进鲜花店时,瞬间会嗅到浓郁的花香味,在里面待上半小时,香味就变得没那么浓烈了,甚至在不明显吸气的情况下,几乎感受不到香味的存在。
冬天去游泳时,刚下水的那一刻,浑身都会起鸡皮疙瘩。然而,五分钟过后,所有的不适感都消失了,水显得没那么冷了,甚至还透着一丝丝的温热。
吃第一口酸角时,感觉酸味无比强烈,吃完两个之后,就觉得没那么酸了,且还能在酸味中品尝到一点点果肉的香甜。
……
类似这样的情景,相信你还能说出更多,这种在外界刺激的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作感觉适应。感觉适应能力是在有机体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能帮助我们精确地感知外界的事物,从而调整自己的行为。外界环境的变化幅度巨大,比如白天阳光明媚,夜晚黑漆一片,亮度相差百万倍,如果没有适应能力,我们就无法在这种变动的环境中精细地分析外界事物,作出准确的反应。
感觉适应告诉我们,人或动物长期处在一个环境中直至完全适应时,会使其感受器的感受性明显下降。正因为此,我们需要保持一定的危机意识,不能在舒适区停留太久。
所谓舒适区,就是指活动与行为符合人们的常规模式,能最大限度减少压力和风险的行为空间。从人的自身感受来说,处于“舒适区”能够让我们处于心理安全的状态,能够降低内心焦虑,释放工作压力,且更容易获得寻常的幸福感。但是,在这个舒适区里,人很难有强烈的改变欲望,更不会主动付出太多的努力,一切行为都只是为了保持舒适的感觉。久而久之,意志就会退化枯萎,变得懒散懈怠。
大学毕业后,Tim去了一家中等规模的公司,做了一名技术支持。随着时间的积累,Tim的技术能力越来越强,但由于公司内部的人事限制,他没有太多的升职空间,且工资也难再有一个跨度的增长。不过,Tim并没有任何的危机感,觉得这样的日子也还能接受。
人一旦习惯了某个职业环境后,都会出现环境依赖症,逐渐丧失跳槽或离开的勇气。Tim也不例外,他在这家企业一直做了七年,已经没勇气主动辞职了。在他看来,无论是辞职还是转行,都是不确定的,也是危险的。
舒适区很温暖,很安全,犹如一座避风的港湾。停留在港湾的船无疑是安全的,但这不是生而为船的意义。走出舒适区,去迎接海上的风浪,才有可能抵达真正的远方,领略到更广阔的天地,看到不同寻常的风景。
那么,有什么办法能够推动我们走出舒适区呢?
第一,换一种态度对待不舒服的感觉。走出舒适区肯定是不舒服的,当你感觉到不舒服时,别总想着抗拒,告诉自己这是一件好事,这意味着你在成长,你在挖掘潜能。
第二,对你感到担心的事物,不要总找借口去逃避,大胆地去尝试。当你直面恐惧的时候,你就是在不断地扩大自己的舒适区,也就调动了更多的潜在能量。
第三,尝试着每天做一件不同的事情,保证它是偏离你平常的舒适区的举动。比如,换一条线路去上班,跟平时不太喜欢的人交流,选择新的餐馆就餐,去新的水域游泳。如此,你的适应能力会变得更强,更容易应对突如其来的变化。
第四,多在“学习区”做事,不断地精进自己。人类应对问题的心理状态可分为层层嵌套的三个圆形区域:
最里面的一层叫作“舒适区”,是我们已经熟练掌握的各种技能。在这个区域里做事,就是我们每天过着的正常生活,几乎没什么太大的变动。
最外面的一层叫作“恐慌区”,是我们暂时无法学会的技能。这个也很好理解,我们不是学医的,对于治病救人这样的事,自然是无法驾驭的。如果不是专业人士,这辈子怕是都无法触及。
中间的一层叫作“学习区”,这也是我们要说的重点。要想持续地进步,就要多在“学习区”做事,不断地让自己精进。贪图享受,习惯懈怠,会让我们面临被淘汰的结局。
走出舒适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一个长久的过程,不可追求速成。只有一点点地开阔视野,慢慢地增加心理上的软性收益,我们才能够迈出心理舒适区,遇见未知的自己。
你所留意到的事物,都是你想留意的
美国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事先告诉被试者,注意观察视频中打篮球的运动员传了几次球,然后给他们播放打篮球的视频。等视频放完后,心理学家却问了另外的问题:有没有看到在球员之间走过了一只大猩猩?
啊!怎么会有大猩猩呢?所有被试者都觉得奇怪,一致表示没看见。然而,当研究人员再次播放视频时,令人惊讶的是,打篮球的人群中竟然真的有一只大猩猩穿过,而观看者竟然都没有发现!这简直太不可思议了。
看似奇怪的现象,到了心理学家这里,却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他们将其称为——知觉选择性,也称选择性注意。我们提到过,知觉是一系列组织并解释外界客体和事件的产生的感觉信息的加工过程,但客观事物是多种多样的,在特定时间内,我们只能按照某种需要和目的,主动而有意地选择少数事物作为知觉的对象,或无意识地被某种事物吸引,从而对其他事物作出模糊的反映。
心理学教授经常会给学生们讲《查尔斯大街的故事》,即一位商人、一位医生、一位艺术家于同一时间走过同一条街道,但他们眼中的街道却各不相同。商人看到的是商铺所在位置对于经营的重要性;医生看到的是药店橱窗里摆放的各种药品,以及不懂得调理自身健康而造成身体不适的人群;艺术家看到的是线条、形状和色彩构成的美丽画面。
同样的时间,同样的环境,不同的人却把注意力停留在不同的事物上,看到的景象和内心的感受也截然不同。由此可见,选择性注意会把我们的认知资源集中在特定的刺激或信息源上,同时忽略环境中其他的东西。
心理学中“自证预言”实现的一个关键机制,即你所留意到的事物,都是你想留意的。当你发出一个预言后,为了证明自己是对的,你的注意力就会集中在符合你预言的信息上,并忽略掉那些不符合的。认识到选择性注意,可以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两点重要启示:
启示1:你凝视深渊的时候,深渊也在凝视你
坐在咨询室里的Lucy女士,眼眶红肿,哽咽着诉说她的遭遇和困惑:“我不知道做错了什么,让婚姻变成了现在这样,他也变得很陌生。过去出门之前,他都会跟我温情地告别,现在不声不响地就出了家门;他手机收到消息,我一问是谁发来的,他就反应过激;就连夫妻生活也像例行公事,彼此心里都揣着事儿;他总是心神不定……你说,如果不是他有了外遇,怎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人们常说,事情往往有三个面:你的一面,我的一面,真相的一面。
Lucy述说的是她的一面。后来,在咨询师的建议下,Lucy的丈夫也参与了进来,开始家庭治疗。这时,丈夫开始述说了他的一面:“Lucy的家庭条件不好,婚后全职在家照看孩子,和社会接触得较少;我父母早年经商,家里的物质条件相对好很多。当初两个人在一起,是Lucy先追求的我,但她总是疑神疑鬼的,对我特别不放心。”
经过多次的咨询,事实真相的一面也浮现出来:Lucy的丈夫没有外遇,但公司的账目出了一些问题,他不想让Lucy担心。至于Lucy,她对丈夫的不信任,源自内心的自卑。在咨询师的帮助下,Lucy开始调整自己的认知,认识到婚姻不是交易,双方家境总会存在差别,她要学会看到自己的长处和优势,重建自信。同时,要多丰富自己的生活,不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丈夫身上,让感情有多种寄托,让生活有多个支点。
很多时候,我们认定的事实,可能只是选择性关注的结果。如果过分关注他人的不足,抑或是负性的一面,往往会给关系带来隔阂,最终还可能真的让对方变成你所说的样子,也就是投射性认同,即诱导他人以一种限定的方式来作出反应行为模式。
启示2:你的一切价值,都是你注意力的产出
李笑来在《财富自由之路》里如是说道:“和注意力相比,钱不是最重要的,因为它可以再生;时间也不是最重要的,因为它本质上不属于你,你只能试着和它做朋友,让它为你所用;而注意力才是你所拥有的最重要的、最宝贵的资源。所以,你必须把最宝贵的注意力全部放在你自己身上。这可能是人生中最有价值的建议——因为最终,你的一切价值,都是你的注意力的产出。”
你专注于什么,决定了你拥有的经历,而你的经历决定了你的生活,你的生活又决定了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当你把注意力放在了收发邮件、开会、闲逛网页、刷抖音、追剧、玩游戏上时,用不了几周或几个月,你的生活里就会塞满你不想要的“经历”,而你却浑然不知。待到醒悟的时刻,往往已为时过晚,没有时间和精力再去完成那些对自己有意义的事。
管理注意力,要从控制外部因素与内部因素两方面入手:
首先,控制外部因素,降低电子设备或周围人的干扰,在一天中尽可能地把时间和精力用在优先事务上。同时,也要和周围的人设置一定的“界限”,当自己集中精力处理一件事时,可贴上“请勿打扰”的纸条,或戴上减少噪音的耳机。
其次,当电子设备远离了手边,办公区域也贴上了“请勿打扰”的标签后,就要专注地做一件事,请记住:只打开一个工作窗口,全力以赴地完成这项既定任务,不要同时做多件事。如果在做事的过程中,有琐碎但重要的事情打扰,可将其迅速记在便签纸上,这样做的目的是将它们从大脑中清理出去,避免占据大脑空间。等处理完了既定任务,再来处理这些琐事。倘若出现了走神的情况,一定要即刻把注意力拉回来,让它重归正确的轨道。
夺回对注意力的控制,就是在夺回对人生的掌控权。
耳听不一定为真,眼见不一定为实
古人有云:“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这句话的深意是劝解世人,不要道听途说,自己亲眼看见的才是真实的。这句话在直觉上是成立的,因为眼睛忠实地反映着客观世界的一切,无论是感知物体,还是感知物体的运动。然而,现实生活纷繁复杂,我们眼睛看见的一定是事物的真相吗?
从生活层面来说,眼见为实不是绝对的。
相传,韩国有一位静虚禅师。某天夜里,禅师携带一名女子进入自己的房间,并立刻紧闭房门,之后几天都没有出来。弟子满空担心师兄弟知道这件事,就一直守在门外。有人来找师父,他就委婉劝回,说禅师正在打坐,不便打扰。可是,满空心里很焦虑,觉得这样下去不是办法,纸包不住火。
几经思虑,满空鼓起勇气敲门。师父让他进门,不料进去之后,满空看到一位女子躺在师父床上,他大惊失色地说道:“您这样做是不是不妥?让师兄弟们怎么看您呢?”
静虚禅师没有生气,他让满空过来,仔细看看女子的脸部。原来,这位女子身染恶疾,是一个麻风病人,鼻子掉了,耳朵也没有了。禅师把她带回来,只是为了给她治疗。
满空看后,惭愧不已:“师父,弟子愚痴,妄下评论!”
由此可见,耳听不一定为真,眼见也不一定为实。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真相”只是冰山一角,事情的真相藏在海里,压根都没有显露出来。按照自己看到的所谓的“真相”,肆意评论是非,未免太过肤浅。
从心理学层面看,眼见为实也是值得商榷的。
在知觉的一些组织原则上,往往会产生一些错觉,就是对客观事物不正确地知觉。虽然你亲眼看见了一些东西,但那未必是真的。比如:坐在停靠在车站的火车上,看着另一辆从车站开出的火车时,总会觉得站台在移动的那辆火车是静止的,这是站台错觉,是因为两个对象的空间相对关系发生了改变,而又缺乏更多的运动知觉的参考体。
美国加州理工大学的教授在最近的一项研究中发现,视觉给予的信息会受到观察者的主观因素的影响。在这项研究中,研究者站在校园里的一个山坡底部,而后让来往的学生预估山的倾斜度,预估方式有两种:其一,看着山坡,让一条板子的边缘摆成平行于山坡的方向,由此来估计山坡的坡度;其二,不看山坡,用同样的方式来估计山坡的坡度。
在第一种预估方式中,被试学生们更多地依赖于视觉线索,由此导致高估了山坡的坡度;在第二种预估方式中,被试学生们估计的山坡坡度是非常准确的。令人惊讶的是,在第一种情况下,被试者的高估程度会随着被试者的状态而加重,特别是被试者刚参加完长跑,背着很重的包袱,或是身体虚弱时;而他们在不看山坡的情况下,预估却是很准确的。
通过这个结果,研究者得出一个规律:当被试者感觉自己的身体状态较难应对这个斜坡时,他们倾向于估计山坡更陡峭,而这种策略是无意识地反映在被试者的视觉系统里的。换句话说,我们的视觉并不是完全客观的,而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我们的心理状态。
你可能想不到,记忆是一个大骗子
人生的大事小事,都与记忆撇不开关系。没有记忆,就如同失去了大脑,生活也丧失了意义。每个人都能说出脑海里留存的一抹又一抹记忆,可对于记忆本身我们又了解多少呢?
记忆,是过去的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由于记忆,人才能保持过去的反映,才能积累经验、扩大经验,把先后的经验联系起来,使心理活动成为统一的过程,形成个体的心理特征。
记忆有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两种。
短时记忆是信息从感觉记忆到长时记忆的一个过渡阶段,对信息的保持时间约为一分钟作用,比如看到一个新的电话号码,当时能记下来,但过后想要用的话,还得翻开记录。
长时记忆是指存取时间在一分钟以上,直到许多年甚至终身保持的记忆。大部分的长时记忆都是对短时记忆内容的加工。虽然长时记忆存储在头脑里,但在提取时会受到时间和各种原因的影响,比如你看到多年未见的同学,看着对方很面熟,却叫不出名字。
有人会问:记忆这个东西,是不是完全可靠呢?这个还真不一定。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通过对无意义音节的记忆实验的记录,发现了一种普遍存在的遗忘规律,即“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在学习的20分钟后,遗忘达到了41.8%,而在6天后遗忘达到了74.6%。所以说,记忆随着时光流走,遗忘一直都在发生。
顺便解释一下,人为什么会遗忘?
我们都知道,把信息存在计算机的硬盘里,只要不出现故障,它会一直待在那里。人脑为什么不能像计算机一样,永不遗忘呢?有人说,这是因为脑中的记忆随着时间的推移减弱了,也有人认为是因为学习过程中受到了其他因素的干扰。
不少研究证实,长时记忆的遗忘,有自然消退的原因,但更主要的是由信息间的相互干扰造成的;一般来说,先后学习的两种材料越相近,干扰作用越大。几乎所有长时记忆的遗忘,都是由于某种形式的信息提取失败。
除了上述这种传统性的遗忘,记忆还会发生下面这些现象:
虚构——谈论一些事情时,就像是真的发生过一样,其实这些东西都是想象出来的,以此填补记忆缺陷。严重的虚构是器质性脑病的特征之一,与病理性谎言不同,后者只是喜欢幻想,想靠制造虚假的经历博得他人的同情和关注。
错构——事件是真实发生的,但在追忆的过程中加入了一些错误的细节。
屏蔽——个体对童年时发生的,与某种重大的或伤害性的事件有一定联系的平凡小事的记忆,通过对这件小事的回忆,不自觉地抑制或阻碍对那个重大的或伤害性事件的回忆,掩盖其他记忆及相关的情感和驱力,借此防御痛苦体验的再现。
选择性记忆——只记忆对自己有利的信息,或只记自己愿意记的信息,而其余信息往往会被遗忘。这种记忆上的取舍,就叫选择性记忆。
情绪性记忆闪回——那些激起我们强烈情绪的事件,会让我们记得更清楚,你越是想忘记,越是记得深刻,比如恐怖袭击、刻骨铭心的虐恋等。
现在,你还敢完全相信自己的记忆吗?
智力是与生俱来,还是靠后天培养
据说,爱因斯坦在20世纪时出过一道智力测试题,声称只有2%的人才能给出正确答案。想不想测试一下,看看自己是否属于那2%?题目如下:
1.有五座不同颜色的房子在同一条街上。
2.这五座房子里分别住着不同国家的人。
3.每个人饲养着不同的宠物,喜欢喝不同的饮料,抽不同牌子的香烟。
请根据下面的提示判断:养鱼的是哪个国家的人?
提示1:红色房子中住的英国人。
提示2:养狗的是瑞典人。
提示3:喜欢喝茶的是丹麦人。
提示4:白色房子左面的是绿色房子。
提示5:喜欢喝咖啡的是绿色房子的主人。
提示6:养鸟的人喜欢抽Pall Mall香烟。
提示7:抽Dunhill香烟的是黄色房子的主人。
提示8:喜欢喝牛奶的人住在中间的房子里。
提示9:住第一间房的是挪威人。
提示10:住在养猫的人隔壁是抽Blends香烟的人。
提示11:抽Dunhill香烟的人隔壁是养马的人。
提示12:喜欢喝啤酒的人抽Blue Master香烟。
提示13:抽Prince香烟是德国人。
提示14:住蓝色房子隔壁的是挪威人。
提示15:爱喝水的人住在抽Blends香烟的人的隔壁。
现在,公布测试题目的正确答案:养鱼的是德国人。你答对了吗?
为什么在这一节内容中,我们要引用爱因斯坦的智力测试题?
没错,因为爱因斯坦是一位公认的天才,智商极高。多年以来,智商的高低究竟是遗传因素还是环境影响,一直是心理学界争论不休的问题;而作为高智商的特殊人物,爱因斯坦的大脑结构是不是跟常人有所区别,也是很多人好奇的焦点。
庆幸的是,爱因斯坦去世后,研究者征得了其家人的同意,有机会对爱因斯坦的大脑进行全面的研究。英国著名生理学家威廉·哈维,将爱因斯坦的大脑保存了四十多年,还成立了威尔特森研究小组,把爱因斯坦的大脑和99名已死的老年男女的脑部进行比较,结果显示:爱因斯坦大脑左右半球的顶下叶区域,比常人大15%,非常发达!
大脑后上部的顶下叶区域,直接影响着一个人的数学思维、想象能力以及视觉空间认识。爱因斯坦在这个生理区域上的特殊性,解释了他为什么具有独特的思维,才智过人。
研究还发现,爱因斯坦的大脑,表层的很多部分没有回间沟。回间沟是干什么的呢?它就像是脑中的路障,使神经细胞受阻,难以互相联系。没有了这些障碍,神经细胞就能畅通无阻地联系,大脑的思维自然会很活跃。
那么,这是不是意味着,爱因斯坦的高智商,就是因为他的大脑结构和常人不同所致,完全不受外在的社会文化因素影响?当然不是。
众所周知,爱因斯坦是犹太裔。科学家格雷戈里·科克伦博士认为,犹太人比其他人类族群更聪明,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是自然选择。犹太人一直生活在动荡不安的环境中,早期遭受过罗马统治的压迫,中世纪遭受法律歧视,只好从事与金钱相关的职业,不允许与非犹太人通婚,等等。科克伦博士强调,欧洲犹太人从事的职业都是高度重视智力因素的职业。
所以,对于智力到底是由什么决定的,不能一概而论。从客观上来说,智力既有基因的作用,也跟文化、教育、环境息息相关。如果人们能够努力改变生活环境、工作环境、学习环境,接受良好的教育,完全是可以让智力获得发展的。
错误是学习的机会,在试错中成长
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是动物心理学的开创者,他通过多次实验发现:小动物在死胡同里转来转去的时候,偶尔会找到出口,逃出困局,但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经过多次尝试,它们寻找出口的时间会逐渐缩短;再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它们会很快找到出口,成功逃出。
桑代克指出,小动物们是没有推理逻辑的,它们之所以能够逃出困局,主要在于不断地尝试,有了失败的经验后,不会再犯同样的错。据此,他推断出,学习其实就是机体的“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是一种不断积累错误行为的过程。换而言之,动物的学习是一种渐进的、盲目的、不断尝试和减少错误,并最终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形成联结的过程。这个过程叫作尝试错误,简称试误说。
这个实验对我们有现实启示吗?有的!桑代克指出,人类的学习也是通过尝试错误的途径实现的。在尝试—错误学习中,行为的后果是影响学习最为关键的因素。如果行为得到了强化,证明尝试是正确的,行为就会保留下来,否则就会作为错误尝试而被放弃。
尽管桑代克的学习理论带有一定的机械性,将人的外部行为分解成最简单的要素,即刺激—反应,忽视了对心理元素和意识的研究。不可否认的是,他发现的试误现象是一种普遍存在的事实,也是人类解决问题的一种方式或途径。同时,他也让我们再次看到了一个事实,犯错不可怕,人都是从尝试—犯错—纠正的过程中,一步步成长起来的。
令人遗憾的是,现实中有不少人因为害怕犯错,故而放弃了对新鲜事物的尝试,也放弃了对自我潜能的开发。更令人痛心的是,许多父母在教育子女的时候,也违背了试误说的规律。孩子一出错就横加指责,甚至不问原因,不给孩子解释的机会。结果,孩子开始厌恶经常被批评和指责的那件事,心生恐惧,拒绝尝试。
在教育子女这件事上,父母真的有必要学习并遵循试误说的规律。如果父母能够针对孩子的努力给予正向的反馈,那么孩子就会乐于继续尝试,这个错误也会随着尝试的次数而逐渐减少。
那么,父母在生活中该如何遵循试误说的规律呢?
第一,当孩子犯错时,不要立刻指责纠正,或是大发雷霆。这样的话,很难让孩子真正认识到错误,且容易打击孩子的自信。试着先按下情绪暂停键,待双方的情绪都恢复正常状态后,再跟孩子进行交流和沟通。
第二,在孩子进行尝试时,父母责骂和批评会让孩子自尊心受挫、畏惧尝试,此时父母要对孩子进行必要的鼓励和正向的引导。心理学研究显示,对孩子进行适度表扬可以对学习起到促进作用,对错误进行反馈和正向评价也能让孩子正确认识到错误的作用,提升孩子的抗挫能力。
第三,当孩子遭遇挫败时,教会孩子应对逆境。挫折是人生中必经的历程,孩子能否从失败中走出来,是对其逆商的一种考验。作为父母,在孩子受挫时要给予心理上的支持,以及现实中的帮助,这里推荐保罗·史托兹在《逆商》中提到的“LEAD”工具:
·L(Listen):倾听自己的逆境反应。教会孩子识别逆境,在面对困难时,感受一下自己的真实想法,是愤怒、沮丧还是失落,尽力去感知它。
·E(Explore):探究自己对结果的担当。遇到这个困难,能不能独自面对?最糟糕的结果是什么?分析有哪些责任是自己的,需要承担什么,不需要承担什么?
·A(Analyze):分析证据。待情绪平复后,询问孩子为什么这次的困难和失败会让他感到无助,让他失控?哪些原因是事实,还是他自己的想法?
·D(Do):做点什么。让孩子找回对环境的掌控感,勇于尝试自己解决问题,通过思考和行动来提升逆商。
人生最大的错误,就是不允许犯错。无论对自己还是对孩子,希望我们都能够有一颗包容的心和一个冷静的脑。试错是探索世界的一种方式,更是成长的必经之路,敢于犯错、不怕尝试,才能走得更远,学会更多。
出现感知障碍时,一定要提高警惕
教育家蒙台梭利说:“儿童的所有智力都是从感觉发展到概念,智力中没有一样东西不是最初源于感觉。”感觉和知觉是人生最早出现的认知过程,也是我们认识世界的开端,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一个人感觉或知觉出现了异常,会发生什么事呢?
·感觉障碍
你有没有听说过这样的情况?一个人好端端的,非说自己的皮肤上有虫子爬动的感觉。经过一系列的检查后,医生和家人发现他的皮肤没有任何问题。类似这样的情况,就属于感觉障碍,在心理学上称为“内感性不适”。
所谓感觉障碍,就是指在反映刺激物个别属性的过程中,出现了困难和异常的变态心理现象,常见的感觉障碍有四种:
1.感觉过敏,对外界刺激的感受能力异常增高,如神经衰弱;
2.感觉减退和感觉缺失,对外界刺激的感受能力异常下降,如有时手流血却没觉得疼;
3.感觉倒错,对外界刺激物的性质产生错误的感觉,如把痛觉误认为触觉;
4.内感性不适,对来自躯体内部的刺激产生异样的不适感,如蚁爬感、游走感。
不可否认,机体在正常运转时,会产生一些微弱的感觉,但正常人不会特别在意。如果是抑郁症、神经症和精神分裂症患者,就会反应特别大,这可能是他们过分关注自己的感觉,也可能是由于神经亢进引发了强烈的感觉。
通常来说,抑郁症和神经症患者所描述的体感异常,大都是可以理解的,不会让人觉得很奇怪,甚至相信它是存在的。但有些患者就不一样了,他们觉得自己身体内部的某一个器官出现了异常,如觉得肝脏破裂了,肠子扭转了,发生的部位和性质比较明确,这属于内脏性幻觉,是知觉障碍,而不是感觉障碍了。
内感性不适和内脏性不适是有区别的:前者不适出现的部位不明确,能让人理解;后者发生的部位明确,会让人觉得很荒谬。当然了,无论是哪一种,都是心理作用的结果,在排除疾病原因的情况下,还需配合心理医生的治疗。
·知觉障碍
一位来访者讲到,朋友要来家里看她,她高兴地在厨房里准备着丰盛的美食,心里想着对方什么时候会来?突然间,她隐约听见了“敲门声”,赶紧跑过去开门,结果外面什么人也没有。她感到很不安,怀疑自己出现了幻听,更担心自己患了精神疾病。
其实,这样的现象很正常,就是心里太期待朋友到来了,继而产生了幻觉,实则是暗示的作用。这跟精神分裂导致的幻觉,完全是两码事。如果真的是精神分裂症,患者在产生幻觉的同时,往往还伴随着妄想等症状。比如,有的人会觉得脑子里有人说话,指使他去做一些事情,自己受他人所控制,这种情况就需要就医了。
通常来说,幻觉多是病理性的,是指没有相应的客观刺激时所出现的知觉体验。换句话说,是一种主观体验,虽然没有相应的现实刺激,可就患者的自身体验而言,他并不感到虚幻。这是严重的知觉障碍,如果一个人多次出现幻觉,必须及时进行心理障碍诊断,不然的话,很有可能会在幻觉的影响下作出一些出人意料的事,很危险。
请不要剥夺孩子感受世界的权利
置身在丰富多彩、纷繁复杂且不断变化的世界中,光线、景物、声音、气味、物体的形状、轻重、冷热等,都是借助视觉、触觉、嗅觉、听觉、味觉等反映出来的。我们对于感觉并不陌生,感觉是所有心理活动的开始,也是我们认识世界的起点。
心理学对感觉的定义是,人脑对事物的个别属性的认识,是来自外界的刺激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产生。我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通常都是从认识事物的一些简单属性开始的,头脑接受并加工了这些属性,进而认识了这些属性,就形成了感觉。
当大脑对某种事物产生感觉后,再利用过去的经验和知识对这些感觉进行整合与解释,从而形成对该事物的整体认识,使其获得某种意义,这个心理过程就叫知觉。
我们可以借助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诠释感觉和知觉的关系:看到一张五官精致、身材姣好的女子照片,感觉(视觉)告诉我们,她长着一双明亮的眼睛,有长长的睫毛,以及一头乌黑的长发;而知觉根据我们过去的经验和知识告诉我们,这位女子长得很漂亮。
现实生活中,人们通常都是以知觉的形式直接反映客观事物,感觉只是作为知觉的组成部分存在其中,感觉和知觉统称为感知。知觉产生在感觉的基础上,没有感觉,也就没有知觉。两者都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初级形式,反映的是事物的外部特征和外部联系。如果想要揭示事物的本质,还要在感觉和知觉的基础上进行更复杂的心理活动,如记忆、想象、思维等。
尽管感觉是一种简单的心理活动,但它至关重要。只不过,对于习以为常的东西,我们往往会不自觉地忽略它,直到失去的时候才意识到没有它是痛苦的。生活中,你肯定有过这样的经历:患了严重的感冒时,头痛鼻塞一股脑全来了,嗅觉和味觉变得很迟钝,平常很喜欢吃的食物,到了嘴里变得食之无味。这个时候,你不禁感叹,原来“能吃”真的是福。
感觉对我们的重要性,远比想象中要大。对一个正常人来说,没有感觉的生活是难以忍受的。在缺乏刺激的环境中,不仅会引起厌烦,还会产生强烈的痛苦感,损害身心健康。
这绝不是妄自断言。1954年的时候,加拿大麦克吉尔大学的心理学家进行过一次“感觉剥夺实验”:被试者安静地躺在实验室里,戴上护目镜,以单调的空调声音限制其听觉,手臂被套上纸筒套袖和手套,腿脚被固定住……总之,所有来自外界的刺激都被“剥夺”了。
起初,被试者还能安静地睡着,可是没过多久,糟糕的状况就出现了。他们会感到烦恼、恐慌、失眠、不舒服,甚至产生幻觉。虽然被试者当时每天能得到20美元的报酬,可就算是这么有诱惑力的条件,依然让他们难以坚持三天以上。被试者在实验室里待了三四天后,均出现了错觉、幻觉、注意力涣散、紧张焦虑等问题,实验后需数日才能恢复正常。
这个实验说明,来自外界的刺激对维持人的正常生存非常必要。感觉是心理的基础,当一个人的感觉获得充分的发展时,整个心理的发展才会顺利。人的感觉是人与自然、人与客观世界连接的第一步,有了感觉才会有知觉,才能准确了解外部世界。
理解这一点,对我们有什么实用价值吗?当然有!
爱孩子是父母的本能,但教育孩子却是需要后天习得的能力。现实生活中,不少父母对孩子过分宠溺,凡事都包办代替,书包帮忙拎、鞋带帮忙系、怕摔不让跑、怕烫不让摸,各种限制令摆在脸上,并给这些限制令贴上一个大大的标签——“爱”。
这真的是“爱”吗?看似是为了孩子好,担心他们受到伤害,殊不知这种做法是把孩子与外界隔离开了,剥夺了他们的感觉。也许眼下的这一刻,孩子是安全的,但不良后果已经在酝酿中,它只会迟到,不会缺席。
爱孩子,就把感觉还给孩子。不要剥夺孩子的感官基础,让他们调动所有的感官去感受成长中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物有本末,事有始终,人的成长与发展也有阶段性的特征,教育要遵从其内在的成长规律。孩子拥有自己的成长空间,才能够成为真正健康独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