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懂心理的朋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章 澄清误解:走近真实的心理学

心理学是一门正在走向成熟的科学

心理学的英文是“psychology”,源于古希腊语,意思是“灵魂之科学”。灵魂在希腊文中有气体或呼吸的意思,因为古代人们认为生命依赖于呼吸,呼吸停止,生命就完结了。随着科学的发展,心理学的对象由灵魂改为心灵,心理学也就变成了心灵哲学。

心理学研究的内容,有不少都是大家熟悉且关心的问题,如:什么样的事情让我们印象深刻?意念能不能被植入梦中?特定的情境会让人一见钟情吗?……正因为人们关心这些问题,自然就会有自己的分析和证据,得出自己相信的结论。这些结论,往往跟心理学家的研究结论不完全一致,这就让他们不仅对心理学产生了一些质疑。

很多人认为,科学应当有严格的实验操作和严密的逻辑推理,比如物理学、数学等,而心理学摸不着、看不见,且人的心理变幻莫测,是一个难以控制的变量,要对它进行操作和研究,似乎有点不靠谱。还有一些人认为,出现心理问题后,经过咨询治疗应该很快就能痊愈,结果却失望了……鉴于这些原因,心理学被扣上了“伪科学”的帽子!

其实,这样的评判对心理学来说是很不公平的,我们分别来解释一下:

其一,心理学是一门正在走向成熟的科学。1982年,国际心理科学联合会正式成为国际科学联合会的会员,这证明了心理学的学术地位。主流的科学心理学已经在实证主义的道路上走了很远。心理学遵循科学的标准,即研究的是实证可解决的问题,在方法上遵循系统的实证主义,研究结论也能够被反复验证,并经过同行评审获得认可。

其二,对心理学的渴求使得大众对心理学产生了特殊的期待。心理现象和心理问题与每个人休戚相关,人们试图通过心理学对这些现象和问题进行解释,并从中获得行之有效的帮助和建议。在这方面,针对个体的精神分析和治疗技术有一定优势,而其他大多数心理学研究针对的是群体的普遍行为规律,侧重于解释和预测,其研究结论有概率性和领域特异性,没办法有针对性地、全面地解决个体所有的心理问题。

其三,世界上不存在瞬间愈病的药,任何治疗都需要时间和过程,心理咨询也是一样的。正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融化三尺冰块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心理咨询想要收获好的效果,不仅需要咨询师具备丰富的经验技能,还需要来访者的积极配合。我们要正确认识心理咨询,并对其设立现实的期望,不能急于求成,更不能因为短期未见到效果,就否定心理咨询,否定整个心理学。

其四,大众媒体在科学心理学的传播方面存在误导。随着心理学的热度不断升温,不少电台、网站、自媒体等都相继推出与心理学相关的节目或内容,但由于种种原因的限制,最终呈现在大众面前并得到广泛传播的并不是科学的心理学,而是经过精心包装的伪心理学,甚至有些所谓的“心理专家”在媒体平台上用错误的理论误导大众。那些所谓的星座、血型、养生以及各种未经实证检验的稀奇古怪的疗法,披着心理学的外衣招摇过市,让真正的心理学蒙受了不少指责和冤屈。

想要了解心理学,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就是认识到心理学不是伪科学,它是一门基于数据的科学的行为研究。只不过,这门年轻的科学才刚刚开始揭示行为某些方面的事实,而这些事实在此之前未曾被研究过,甚至会与一些世俗智慧相冲突。误解,往往都是因为缺少了解,在澄清了“心理学是伪科学”这一误解后,愿大家能够用正确的态度和眼光重新看待和走近真实的心理学。

心理学的研究结论和生活常识不一样

提到心理学研究,有些人会撇撇嘴,不以为然地说:“心理学家天天琢磨,研究出来的也不过是一些人尽皆知的常识,没什么新鲜的呀!那些东西我早就知道了,就是换一种表述方式而已!”

听到这样的评判和解说,不知道多少心理学家会瞬间“石化”?心理学知识确实源于生活,但它并非是将任何一个门外汉都心知肚明的东西拿过来用专业术语包装一番,这是对心理学极大的误解,甚至是轻视。

心理学研究的不是一般常识,其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也不是一般常识能够解决和理解的。多数生活常识都是人们总结出来的经验,有些甚至是错误的,只是观念过于深入人心,致使很多人无法改观。然而,心理学研究得出的结论是有科学依据的,绝不是经验使然,它也会让我们更加清晰地看到事物的本质和真相。

常识1:智商和情商都是天生的,遗传的父母的基因

大家都听过一句俗语:“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这种流传甚久的说法,反映出人们的一种认知观念,即一个人的智力、情商等特质是遗传父母的,什么样的父母就会生出什么样的孩子,几乎不会改变。实际上,这一生活常识是不准确的。

认知心理学上关于遗传和教养的研究发现,个体虽然与父母存在基因的相同性,但人类的大脑是具有可塑性的。特别是在幼年时期,大脑的可塑性最强,个体所接受的培养与所处的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智商与情商的发展。

有关神经科学的研究也显示,在我们学习的过程中,大脑中的神经元之间的联结会增强。换而言之,当个体学习训练某项技能时,只要不断地进行刻意练习,大脑里关于这项任务的神经元功能会变强,最终成为一种自动模式,如骑车、开车、轮滑等。

上述的研究充分证明,父母的基因作用不是绝对的,个体的智商、情商还与后天的培养和生活环境息息相关,且可以通过学习等改变,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常识2:TA让我怦然心动,这就是一见钟情

男孩Jack在一次攀岩活动中认识了女孩CC,尽管是初相识,可那次活动过程中的短暂相处,却让他对CC念念不忘,他着实体验到了“怦然心动”的感觉,并确信这就是传说中的一见钟情。那么,Jack的感觉到底准不准呢?又是不是真的呢?

英国哥伦比亚大学心理学唐纳德·赫顿做过一个吊桥实验:在一座高危的旅游观光桥上,让经过训练但不了解实验预期的一位美女受试者站在桥中间。当发现有18~35岁的单独男性时,胆战心惊地走到他身边,让他做一份心理问卷,并看图讲故事。声称如果想知道结果,可以给她电话,并留下电话号码A。另一个对比实验,地点是一座结实的石桥,其他条件不变,唯有留下的电话号码变成了B。

一段时间后,大部分做过调查问卷的男性都打电话给号码A,只有极少数打电话给号码B。对比他们所讲的故事,按照限制级分为1~5个等级,电话号码A中的来电者,所得分数更高,讲述的话题也更火爆,对美女的好感度更高。

看出什么端倪了吗?在危险的环境中,人更容易将紧张出汗等生理反应归于面前的人身上,继而“误会”自己怦然心动、一见钟情,我们的大脑有时就是这么容易被欺骗!

常识3:质量守恒定律,这么简单的道理谁不知道

下面是从《心理学与你》中摘录的常识性问题,大家可以试着回答一下:

瑶瑶看到妈妈正在厨房里做家务,就走了进去。厨房的桌子上放着完全相同的两瓶牛奶。妈妈打开了其中一瓶,把里面的牛奶倒进了一个大玻璃坛子里。瑶瑶的眼睛不停地转动,看看那只仍然装满牛奶的瓶子,再看看那个玻璃坛子。这时候,妈妈问瑶瑶:是瓶子里的牛奶多,还是坛子里的牛奶多?

相信会有朋友想当然地说出“一样多”,认为这个问题太显而易见!孩子目睹妈妈倒的牛奶,两瓶牛奶原来都是装在同样规格的容器里,根本没有质量上的增加和减少。那么真实的情况是这样的吗?不,瑶瑶给出的答案是,瓶子里的牛奶比坛子里的多!

为什么看起来如此简单的“常识性问题”,瑶瑶却回答得不对?

发展心理学研究证实:儿童通常要到7岁左右才会明白,同一瓶牛奶无论倒在什么样的容器里,体积都是不变的。瑶瑶只有5岁,当她看见瓶子里的牛奶比坛子里的牛奶液面高很多时,就会认为瓶子里的牛奶多,除非她不是一般的儿童。

现在,你还认为心理学研究的就是一些常识问题吗?有没有意识到,心理学可以帮助我们识别“常识陷阱”,以正确的视角来解读生活中的现象,不被“想当然”所欺骗。同时,我们也能够掌握并遵循相应的心理学规律,在思考问题、教养子女的过程中,尊重事实,以科学的方法替代盲目的灌输,以正确的引导替代无谓的吼叫。

精神分析与解梦只是心理学的一隅

如果随意询问一百个路人,让他们说出一个对心理学作出过卓越贡献的心理学家,那么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多半会名列榜首,而后也许才能听到荣格、阿德勒、斯金纳、华生等名字。不夸张地说,弗洛伊德连同媒体上的大众心理学,在很大程度上定义了公众心目中的心理学,而弗洛伊德的名声更是极大地影响了普通公众对心理学的看法,并造成了诸多误解。

如今,打开各大心理学公众号,或是网站的心理专栏,我们经常会看到“原生家庭”“童年经历”“梦与潜意识”等字眼,这些都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有关,使得人们片面地把心理学和精神分析“对等”起来。

好莱坞电影对人们的认知影响也很大,《爱德华大夫》是第一批以精神分析为主题的影片之一,票房很高,这让精神分析题材开始在电影界盛行。片中有一句经典台词,也是很多人将其跟心理学家联系起来的原因:“晚安,做个好梦,明天拿出来分析一下!”

梦,是一种奇妙的体验,一直以来被视为透视人内心世界的途径,而人本身的好奇心又促使着他们乐于去挖掘自己和他人心灵深处的秘密。《梦的解析》是弗洛伊德最负盛名的一部著作,这是他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分析总结,创造性地提出的一套精神分析理论,他指出:“梦,它不是空穴来风,不是毫无意义的,不是荒谬的,也不是一部分意识昏睡。它完全是有意义的精神现象。”

弗洛伊德在梦的理论中,将梦视为一种精神过程,划分为显意和隐意。他把真实的梦的内容称之为显意,把通过梦用力挤入意识、使梦发生的思想称为隐意,把梦的隐意和无意识活动联结在一起。在他看来,精神分析就是要把梦的显意“还原”成它的隐意,继而从隐意中发现梦者无意识的动机和欲望。

弗洛伊德认为,把梦分成若干部分,让被试者去细想,每次只能针对某一个部分,让他的思想自由地漫游,思绪会慢慢走向过去的体验和想法上。他相信,这种自由联想的过程,会产生一个联结思想的链条,它会和梦的隐意相连接。

那么,表现在梦中的隐意到底是什么呢?弗洛伊德指出,各种内容的梦都是愿望的满足,而梦的愿望全部来自无意识。他相信,在梦的分析中,能够揭示出叠加着的层层愿望,最下面的是来自童年早期的愿望。

鉴于上述理论,很多人在现实生活中遇到了懂心理学的专业人士或朋友,往往都会要求对方帮自己解梦。他们认为懂心理学的人一定知道如何解梦,且剖析一个梦就可以诠释自己大部分的心理问题。不得不说,这是一种极大的误解!

要知道,解梦只是精神分析流派所使用的心理治疗技术之一,如果把心理学比喻成一片热带雨林的话,那么解梦也只是这片雨林中的一株树木而已,不能代表整个心理学。

心理学家没有看透人心的“超能力”

“和您聊天很愉快,请问您是从事什么工作的?”

“我是一位心理咨询师。”

“啊?您是不是能看透他人的心思?知道我现在在想什么?”

“我想,你可能误会了……”

在对心理学没有任何了解的时候,突然面对一位资深的心理学家,很多人会萌生莫名的紧张感。尤其是在被问及一些问题时,他们会觉得对方目光深邃、心灵敏感,担心自己某一个不经意的表情或动作,就被对方看穿了心思?更担心自己撒了谎,瞬间被对方拆穿,并被参透这一行为背后的动机。

坦白说,有这样的想法不足为奇,因为很多人对心理学家的认识,都是从影视中获得的。比如《沉默的羔羊》里的汉尼拔博士吗,沉着冷静、足智多谋,精通心理学,可以轻而易举地分析透每个人的想法和意愿;还有《Lie To Me》里的Lightman,他可以瞬间读出他人脸中透露的信息,即便一个犯罪嫌疑人不吭不响地坐着,他也可以透过微表情发现真相。

看到这些情节,确实会让人对心理学家产生一种误解,认为他们可以透视眼前人的内心活动。实际上,这些都是影片渲染出来的,有夸张的成分在其中。

有句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不了解心理学的影迷,看到的只是Lightman可以瞬间读懂微表情的能力,并为之惊呼;懂心理学的朋友不会大惊小怪,他们知道Lightman能够瞬间读脸是有前提条件的,即问对问题,用专业术语来讲就是“有效刺激源”,以此突破对方的心理防备。

心理学家通常都是依据人的情绪表现和外在行为等,来研究人的心理。或许,他们可以根据某个人的外在特征或测验结果,来推测这个人的内部心理特征,但除非他具备超感知能力,否则的话,任凭他的经验有多丰富,也不可能一眼就看穿他人的内心世界,更无法迅速判断一个人是否在说谎。

所以说,面对面坐着就能把人心看穿,这样的事情基本上是不太可能的,也不存在如此超能的心理学家。今后,跟学心理学的人在一起聊天,或是面对资深的心理专家时,千万别傻到去问:“你是心理学家,你知道我在想什么吗?”

再跟大家透露一个事实:美国的一项研究显示,判断正确或失误各占50%的机会,一个普通人分辨谎言与真话的平均正确率大概是54%。这就是说,人们对说谎行为的识别准确率并不显著高于随机判断的概率。至于警察、侦探、心理学家等对识谎能力职业要求较高的人群,虽然他们自认为识别谎言的能力高于普通人,但其实他们跟普通人没有明显的差异,甚至还有可能低于后者,因为他们更倾向于对自己所持怀疑的证实和相信自己的主观经验。

民间的算命和心理学不是一回事

算命和心理学是一回事?当然不是!在此,我们必须为心理学正个名: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或动物的心理状态、心理过程和心理特征及其行为的学科,绝非研究命理的。至于算命先生“为什么总能说到人心里”,这里涉及一个心理学名词:巴纳姆效应。

肖曼·巴纳姆是一个有名的杂技师,他在评价自己的表演时说,自己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节目中包含了每个人都喜欢的成分。人们都很容易相信一个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觉着它精准地反映了自己的人格面貌。其实呢?这些描述得是很模糊的,通常也具有普遍性,能在很多人身上获得灵验,因而也适用于很多人。

生活中求助算命的人,往往都是迷失自我的人,容易受到外界暗示。当他们处于情绪低落、失意的时候,对生活丧失了控制感,安全感也受到了影响,心理依赖性增加,受暗示性也比平时更强。算命先生借助巴纳姆效应,揣摩了人的内心感受,似乎抛出那一些听起来很有道理、实则适用于绝大多数人的话,稍微给予求助者一些理解和共情,求助者立刻就会收到一种精神安慰。算命先生接下来说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话,求助者自然就会深信不疑。

算命这件事运用了心理学方面的内容,但绝不能把两者等同起来!

心理学是研究人类的生活起居、工作习惯、心理变化和发展的学科,最终的目的是治疗和改善人性的弱点;而算命却是运用心理学中一部分内容做推演,断章取义,没有科学依据,最终利用人性的弱点为自己谋利。

这也提示我们:在生活遭遇滑铁卢,情绪低落的时候,要想到命运是掌控在自己手里的,转换一下思维,去看看事情的另一面,也许就能跳出固有的模式,靠自己的力量去扭转困境,改写人生。

不是所有懂心理的人都会催眠术

“你是学什么的?”

“心理学。”

“那你能给我催眠吗?”

“对不起,我不会催眠。”

“你不是学心理学的吗?”

“谁说学心理学,就一定会催眠呢?”

不少人都曾想当然地认为,心理学专业人士应该都会催眠术。其实,出现这样的误解不足为奇,毕竟催眠术给人们的印象是很玄妙的,而一提起催眠术又会联想到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故而,公众就会认为,心理学家应当都会催眠术。

同时,受一些颇有知名度的心理学电影的误导,如日本惊悚片《催眠》,片中描述心理学家使用催眠术时的情景与实际相差甚远,完全是为了商业炒作而对催眠术的作用进行了夸张甚至歪曲,让人们对心理学的认识产生了误解和片面的认识。

让我们真正地认识一下催眠术吧!

首先,催眠和睡眠不是一回事。人在催眠状态下,脑电波为8~13Hz;而在深度睡眠状态下,脑电波为0.5~3Hz,两者有生理上的区别。在轻中度的催眠状态下,受术者的肌肉放松,头脑甚至比清醒时还要敏锐。

其次,催眠术源自18世纪的麦斯麦术。奥地利的麦斯麦医生以“动物磁力”的心理暗示技术,开创了催眠术治疗的先河。这种方式,就是用磁铁棒诱惑病人进入意识恍惚的状态中。19世纪,英国医生布雷德研究得出,让患者凝视发光的物体会诱导其进入催眠状态。他认为,麦斯麦术所引起的昏睡是神经性睡眠,因此另创了催眠术一词。在后来出版的《神经催眠术》一书中,他又将心理暗示技术正式定名为“催眠”。

需要澄清的是,不是所有的心理学家都会催眠,它是精神分析心理学家在心理治疗中使用的方法之一。现实中绝大多数的心理学家的工作,都是不涉及催眠术的,他们更倾向于用实验和行为观察等更为严谨的科学研究方法。

还有一个问题是,并非每个人都可以被催眠。即便是面对同一个催眠师,受术者的敏感性也存在很大差别,大约有5%~20%的人不能完全被催眠,大约有15%的人很容易被催眠,大多数人介于这两者之间。临床催眠实践证明,注意力集中、身体易于放松、感受性高、想象力丰富的人,更容易进入催眠状态。

每一个正常人都需要心理咨询

“如果这件事总是困扰你,影响了正常的生活,不妨寻求一下心理帮助。”

“你的意思是让我去做心理咨询?”

“嗯,可以跟心理咨询师聊一聊,探寻一下问题的根源。”

“算了吧!心理有病的人才用得着,我还没有病到那个程度。”

“呃,你是这么认为的……”

当我们发现一个人心里有症结总也解不开,建议他去找心理咨询师聊一聊的时候,往往会遭到强烈的抗议,他会强调“我没病”,似乎只有“心理有问题”的人才会去咨询,而有问题就意味着“变态”。当然,也有一些人,想过去找心理咨询师谈谈,但过不了心里那道坎儿,不停地跟自己进行激烈的思想斗争。

事实上,人们对心理咨询真的存在太多的误解。

误解1:心理咨询和精神病学是一回事

精神病学属于医学领域,精神病学家是医生,他们要面对的是心理失常的人,也就是所谓的“变态者”。精神病学家跟其他医生一样,在治疗精神疾病时需要使用药物,他们具有处方权,这一点是任何心理咨询师都不会做的事。心理咨询师虽然也关注精神病人,但绝对不会使用药物进行治疗。当心理咨询师发现来访者可能存在变态人格、精神障碍的时候,通常会在保护来访者隐私的情况下,建议其转诊。因为这已经超出了心理咨询的范畴,需要去看心理医生,进行药物治疗。

误解2:正常的人不需要做心理咨询

心理学研究的内容很广泛,且许多内容都是针对正常人的,比如儿童情绪的发展、性别差异、智力、老年人心理和跨文化的比较等,这都是心理学研究的内容。心理咨询通常面向的都是正常的群体,和来访者探讨大部分人都会有的情绪、沟通、婚恋困扰等。

据一项调查显示,美国有30%的人会定期看心理咨询师,80%的人会不定期去心理诊所。你能说,这么多全有病吗?悲伤和困苦是生命中不可回避的一部分,人人都会遇到,如果压抑在心里解不开,就可以寻求心理咨询。

误解3:做心理咨询就是通过聊天寻求建议

心理咨询真不是聊天那么简单,会谈不过是一种形式,咨询师会更多地倾听,秉持“中立”的态度,让来访者发现和看到自己的问题。至于最后要做什么样的决定,咨询师是不会直接给出建议的,他们的工作是助人自助,与来访者一起探索,让他们作出改变的决定。

误解4:找心理咨询师朋友做咨询更方便

很多人在听说同学、朋友是心理咨询师的时候,总是会半开玩笑地说一句:“改天你也给我做做咨询吧!毕竟,咱们还是比较了解的。”这样做可以吗?

非常肯定地说,不可以!如果你身边有心理学专业的朋友,他或许能够给你一些建议,但绝对不能成为你的咨询师,为你做心理咨询。因为咨询过程要避免双重关系,否则就违背了咨询伦理,也会影响疗效。

误解5:心理咨询师经常接收情绪垃圾会抑郁

不要有这方面的担心,每一个心理咨询师都有自己的督导老师,会定期帮助他们处理情绪困扰。另外,他们对自己的情绪状态也有更多的觉察和了解,一旦心理出现警报,会动用自己的心理资源,去寻求解决之道。

应对季节的变换,身体可能会生病;遭遇风雨坎坷,心灵也可能会感冒。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理局限性,也会遇到有心理困惑的时候,如果总是局限在自己的思维模式和情绪状态中,就会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甚至酿成心身疾病。懂得借助心理咨询来改善心理状态,提升心理认知,是对自己的重视与善待。很多时候,心灵的成长,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拓展看问题的视角,更好地理解自己、理解他人,还能让我们看到自身的潜能,活出生命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