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近年来,股权投资行业持续升温,越来越多年轻人将其作为理想工作的首选。与此对应,行业招聘门槛也水涨船高,对人才的要求被提升到了一个非常高的水平。越来越多优秀的人才进入这个行业。但是,与此不相称的是,针对从业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似乎并未明显加强。很多机构的投资人还是要通过师徒相授、言传身教的方式学习投资职业技能。市场中有很多行业投资交流会议和活动供投资人探讨行业投资经验,却很少看到有相关活动探讨应该如何去做投资尽调与决策。
“投资新人如何入门”是很多人关心的话题。笔者曾经在网络上看过一个问题:“VC[1]行业新人如何系统学习专业知识和建立投资体系?”该问题关注热度极高,很多人分享了自己的经验。
有的人说:“多看项目,时间长了自然就知道了。”
有的人说:“咨询行业的商业分析知识是投资人应该学习的专业知识。”
有的人说:“多混行业圈子,在一个圈子待久了自然就懂如何投资了。”
有的人说:“知识面要宽,必须对宏观经济、国际形势、科学技术、资本市场、行业趋势等都有清晰的概念。”
如果没有经过刻意训练,项目看得再多,也并不必然能够变得专业。
咨询行业的知识对投资有借鉴意义,但毕竟两者出发点不同,并不能直接照搬。
行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相辅相成,对于投资来说缺一不可,所以不能相互替代。
最后,关于“知识面要宽”的问题,要区分两个概念:常识与专业知识。
什么是常识?
很多投资人很“博学”。今天谈谈国际形势,明天聊聊市场行情,张口就是“未来人类发展的几大趋势”,闭口就是“对一些科技前沿问题的观点”,一、二级投资市场信息了然于胸,历史文学信手拈来。这类人常常让你觉得高深莫测,好像必须要像他一样“博学”,才能配得上投资这份事业。
可实际呢?这种能说会道的“高人”十分常见。但他们真的懂投资、懂科技、懂国际局势吗?未必,但这不妨碍他们侃侃而谈。
关于投资的科学、金融、资本市场、国际形势、哲学思辨等知识,可以统统归为常识范畴。这只体现个人素养,却不代表专业水平。
当然,大部分人也只是把这些作为工作间隙、茶余饭后的谈资而已。但作为投资新人,要是把这类常识当成专业技能认真钻研,那就与目标背道而驰了。所谓术业有专攻,在这个人人都能发表“炒股心得”的年代,你真的相信一个不盯盘、不做功课的风险投资人,靠着一级市场的“感悟”就能做好二级市场的投资吗?
什么是风险投资行业的专业知识?
对投资人来说,投资首先是一份职业,它有明确的岗位职责。在大部分的投资初级招聘岗位中,都有以下职责描述:撰写行研报告、撰写尽调报告、评估项目等。如何把这些事情做好,才是投资新人该学习的专业知识。
在笔者看来,专业的投资人应该是懂行业的“商业专家”。
投资人每天要面对很多行业的企业和项目,钻研行业知识是每天都要做的功课。但是再专业的投资人也不可能了解所有行业和领域,投资人对于行业的认知永远是有限的,不可能超过身在业务一线的企业家。因此,投资人只是“懂”行业而已,了解行业知识只是为了达到平等对话的目的。
“商业”才是投资人真正的“专业”。此处所谓的“商业”是指抽离于具体行业之外的有关企业经营与管理的通用性知识,所涉及的范围包括但不限于:公司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众多领域。可以说,一切有关“如何做好一家公司”的知识都属于“商业”的范畴。而认知“商业”的目的是从投资角度分析公司、评价公司,甚至是在商业层面上引导公司。投资人可能未必懂某个产品的技术指标优劣,但投资人应该比企业家更了解一家公司在不同发展阶段可能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当然,一切最终还是要落实到具体的工作职责:做尽调,做行研,写报告,评估项目。这既是工作成果的体现,也是能力积累的基础。这是投资的专业技能。
这很难吗?这不难。很多时候,这些工作甚至都是新人在做。
这很简单吗?这并不简单。没有这些基本功的积累,就无法形成深刻的专业认知,更无法形成真正的投资知识体系。
这些基础工作如果做不好,意味着做不好尽调、做不好投资决策,进而影响投资回报、基金募资和基金管理。这并非无关紧要的小事,反而是时时刻刻都与投资事业紧密相关的大事。
对于新人来说,笔者认为职业生涯的开启应该分成两步:首先,打基础,做好专业技能的铺垫,聚焦那些“不变”的东西;其次,积累商业与行业的认知。下面我们以一个24岁硕士毕业的年轻人为例,来试着描绘一个风险投资人的成长历程。
24岁的时候,你刚入行,承担行业研究分析工作,收集整理资料、写会议纪要、写报告……按照模板框架就能做这个阶段的工作,门槛很低。
26岁的时候,你承担的工作是跟着上级去企业做尽调。这个工作要懂业务、懂法律、懂财务,有一定的门槛,但是跟着多做几遍就能懂。
28岁的时候,你自己带着团队去做尽调,开始承担跟管理层沟通的工作,你要具备平等对话的能力和水平,门槛开始渐渐体现出来。
30岁的时候,你开始越来越聚焦某些行业和领域,你在特定领域的判断越来越准确,越来越有信心。行业的人开始知道你、熟悉你、认可你,你在行业内的名声开始慢慢形成。
32岁的时候,你开始注重经营人际关系,你知道如果未来要自己设立基金,必须要有资金方愿意支持你,同时你也知道这种关系的建立绝不是一朝一夕的。
35岁的时候,你多年经营的人际关系终于有了成效,有几家机构愿意出资给你设立的基金,你开始招募合伙人,考虑如何打造团队。
投资不同于其他职业,一方面需要具备多种能力,另一方面却没有明确固定的学习内容,你既可以坚持学习,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也可以停滞不前,坐吃山空,而这也造成了投资人能力之间的巨大差异。有人这样评价过投资人的发展过程:“投资是一件反人性而且痛苦的工作,对于年长的投资人更是如此。40~50岁,你可能还要不断学习逻辑、研究基本面、试图把握经济和市场的最新变化,没有比这更反人性的了。所以老投资人一般会出现四种情况:第一种是依然持续保持学习能力,讲底层逻辑,讲数据,讲基本面,这是极少数;第二种是退而求其次,开始依赖已经完全定型的投资框架和逻辑理念,常被称为路径依赖;第三种是继续退一步,谈典型个例和其人生经历;第四种就是退到最后,开始讲没有科学性的技巧。
最后再聊聊关于行业认知的积累。
投资应该是“以磨炼尽职调查能力为手段,以积累行业认知为目标,以形成投资哲学为归宿”。按照对行业的认知,笔者把对行业的理解分成下列几个层次:
①我读过(看过行业报告,知道行业基本的概念);
②我听过(访谈过企业创始人,以投资人视角了解过行业的内在运行状态和模式);
③我见过(访谈过多家企业及其上下游,验证过不同企业的说法,知道行业的核心问题);
④我练过(完成过多个细分子行业的行业梳理,能够形成特定大行业的宏观看法,对于大行业的发展趋势有独到的见解);
⑤我悟过(根据对不同行业的洞察提炼过一套或者多套商业逻辑,能够适用更多行业领域)。
很多人对投资的认知始终停留在“我听过”这一层次,难以提升,重要的原因是缺乏行业专注度和没有掌握正确的尽调方法。在“我听过”层次的投资人,大部分只能依靠通用性的“套路”做尽调,问一些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常见问题:
“公司竞争的优劣势是什么?”
“公司面对的最大的内外部风险是什么?”
“公司未来的发展战略是什么?”
“如果BAT[2]做你的业务怎么办?”
“公司预计多久才能申请上市?”
“你能接受对赌吗?”
由于缺乏对特定行业的深层次理解,问不出有关行业和业务特有的问题。
对于大部分投资人来说,职业生涯难以突破的瓶颈就是从“我听过”升级为“我练过”。这取决于个人是否有意识地提升自己的行业认知能力。一个入行10年的投资人如果还是只能做些泛行业的项目尽调,本质上跟一个入行4~5年的人是没有太大区别的。你所做的事情本身的价值影响你的价值。
曾经有同行跟笔者说,他们没钱投资,但是老板一直要求他们不停看项目,他几年来看了1 000多个互联网项目,自称在互联网领域非常专业。结果笔者跟他聊后发现,除了几个行业术语和一些粗浅的认知之外,并未获得其他有意义的见地。
投资类似砍树,砍过1 000棵树,形成的是感性经验,但如果不刻意总结方法,有意识地实践、验证并最终形成一套方法和体系,那么,经验要应用于实践不过是一纸空谈。
戚威
2021年12月16日
注释
[1]VC,Venture Capital的缩写,即风险投资。
[2]BAT,即百度、阿里巴巴、腾讯公司的合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