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穿越指南2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越战越勇”

——举人进士为出仕

如果您思考了半天人生,还是决定继续参加科举。那么让我们继续加油吧。毕竟我们已经考上了生员,为什么不继续努力一下呢?


乡试

乡试是在省城里举办的选拔举人的考试,惯例三年考一次,一般是在干支里“子”“卯”“午”“酉”年进行。另外如果国家有重大喜事,可以额外在非惯例之年加考,这种加考称之为“恩科”,惯例三年一考的则称之为“正科”。因为《周礼》之中有“三年大比”《周礼·地官司徒》:“三年则大比,考其德行、道艺,而兴贤能者。”的说法,所以乡试也被称为“大比”,另外因为清代文科的乡试一般在秋季举行,所以也称之为“秋闱”。

之前我们讲过,在乡试正科的前一年,各地学政官会组织“科考”。在“科考”中通过的生员、监生、贡生等,能够获得参加第二年乡试的资格,就等同于乡试报了名。乡试的考试地点在各省省城的贡院,考官分为正主考、副主考、同考官等名目,其中正主考和副主考一般都是从京城派出来的中高级官员。

各省省城的贡院考场,现在不少地方还有遗存,您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在旅游的时候去看一下。这种考场是一排一排的小房子,每一个“单间”叫作一个“号”,一个“号”内一个考生,在考试期间,答卷和吃住都在里面,十分窄小。根据清人记录,这种贡院的号房内蚊蝇很多,漏风漏雨,考场的环境比较艰苦。与考生员相比,乡试考场自然更加严格,乾隆朝规定,入场的时候要严格搜身,禁止携带木柜木盒、双层板凳、装棉被褥、卷袋装里,砚台不许过厚,笔管必须镂空,用瓷必须水注,蜡台单盘必须空心通底,带进去的糕饼饽饽都要切开检查,毡毯无里,皮衣无面,只能带格眼竹柳考篮,篮内只准带笔、墨、食物、食具、油帘(号房门帘)。

江南乡试汪铨准考证

乡试考试惯例是三场,考试的时间是八月初九日第一场,十二日第二场,十五日第三场。具体的流程是,八月初五日,各级考官以及监考的执事等人员入场,称为“入闱”。八月初八日辰时,考生们入场,点名之后,领了自己的空白答卷进入自己的号房,之后挂起门帘,吃饭休息。八月初九日凌晨,考题发下,睡醒后即开始答卷,之后在初十日下午之前出场。十一日辰时入场,依然是领空白答卷休息,十二日凌晨发题答卷,十三日下午之前出场。最后一场也一样,所以考生们要在十六日下午之前全都出场。

乡试考试的内容,清初有过许多变化,乾隆后期开始形成定例。第一场是“四书文”三篇和“五言八韵试帖诗”一首。乡试的“四书文”三道题,惯例是《论语》和《孟子》各一题,《大学》或《中庸》一题。第二场是“经文”五篇,乡试的“经文”惯例是每经各出一题。其中《春秋》之题下会写明某公几年,而经文解释,《易经》主要用程颐的《传》和朱熹的《本义》,《书经》用蔡沈的《集传》,《诗经》用朱熹的《集传》,《春秋》以“三传”特别是《春秋左氏传》为主,《礼记》则用陈澔的《集说》。第三场是“策问”五道,内容从经史、时务、政治、农事等中挑选。无论是八股文还是应制诗还是策问,都是有专门的格式的,八股文不能超过七百字,策问不能少于三百字。您在塾里学里都进修了那么久,对于这些规章自然是了然于胸的,但还是请您小心,一旦在乡试考卷中出现了违式、真草不全、题目写错、污损涂抹、未避讳、有特殊标记特殊行文、格式错误、多韵少韵失韵、字数不满等状况,都要作为特殊的榜“蓝榜”贴出的,这丢人可就丢得有点大了。

第三场考完之后,您十六日下午交卷出场了,但考官们还被关在考场内,为的是要封闭判卷。乡试因为是重要考试,为了防止认出笔迹,所以所有的卷子都要由专门的抄手用红笔重新抄写一遍,考官只能通过抄写的卷子来评价考生。因为原卷是用墨笔写的,而抄写的卷子是用朱笔写成的,所以原卷也叫“墨卷”,而抄写的卷子也叫“朱卷”。考官判卷的时候,跟生员等考试一样,都是以头场的三篇“四书文”为第一录取标准,基本上确定了录取的大致名单之后,才会进一步地调二场、三场的试卷来看,这也是清代考生最重视“四书文”的原因。

考官们以“房”为单位,每“房”的考官如果看到了好的卷子,交给主考来看,这种卷子称之为“荐卷”,没被推荐的则称之为“落卷”。主考看完“荐卷”之后,会再浏览一遍“落卷”。不排除您一开始是“落卷”,但是后被主考赏识,从而自“落卷”中选出来的情况发生。最终主考官和考官们决定好取中的对象,再调来“墨卷”核对,拆开弥封的姓名,这才知道取中的考生到底是谁。至于是否能考中,乡试考举人与考取生员一样,跟当地“中额”数量有直接关系。清代各省每次乡试的“中额”都有规定,如乾隆年间规定福建一省,乡试中额为八十五人,您考到前八十五名,自然就是“取中”了。

判完卷子,一般是九月放榜。乡试的第一名叫作“解元”,第二名叫“亚元”,第三到第五名叫“经魁”,第六名叫“亚魁”,第六名之后的统称为“文魁”。所以您记住,“文魁”是对普通文举人的尊称,而不是“状元”的意思呦。

放榜之后,一方面大家看到了榜单,几家欢喜几家愁;一方面当地人就开始搜集这一科取中的举人的卷子,去印成《新科闱墨》。这种《新科闱墨》小册子本身有考察并监督当地文风的意义,如果当届解元的“闱墨”不能得到士人们普遍的认可,就会对考官和当届中考的考生的名誉有相当大的损害。同时,凡是考中的举人,也要经常印自己的考卷送给师友亲属,以夸耀自己的成功,还要制作《同科录》,即是同一年考中的举人,做一个类似今天同学录的小册子,以便于今后互相沟通。清代官场上重视“同年”,在这种小事上也可见一斑。

您现在中了乡试,成了一位举人,可以继续努力参加会试考取进士,同时也可以直接走向仕途,这是举人跟生员不一样的地方,也是生员只被视作“低级功名”而举人已经属于“高级功名”的原因。

清代规定,如果一位举人参加过三次会试都没有考中,就准其拣选为知县。这种“拣选”任官在清初还比较好用,但是到了雍正朝的时候,拥有高级功名的人数越来越多,一个知县的缺额,往往有数十个进士、举人在“排队”。据说当时有的进士都“十余年而不能得官”,就不要提“拣选”的举人了。

正是考虑到这种情况,乾隆年间开始了针对举人名为“大挑”的任官方法。所谓“大挑”,其实是“拣选”的一种升级版,它规定,如果一位举人参加过三次会试都没有考中,可以参加“大挑”,主要考察的是举人的外观样貌和应对能力。各省皆有自己的“挑额”,一般以二十人为一组,每组挑出十二人,落选八人。从中挑出来的这十二位里,前三名为“一等”,其余九名为“二等”。“一等”的可以任知县,如果缺满,可以借补经历、州同、县丞等官职。“二等”的可以任学正、教谕,如果缺满,可以借补训导。学正、教谕、训导均是学官的一种,一般为文八品。另外还有一种类似的任官方式,叫作“截取”,也是如此,如果一位举人参加过三次会试都没有考中,而且年力精壮、克胜吏治,可由本省督抚推荐到京城候选当官。不过一般来讲,相对于进士,清代举人出仕要困难得多,所以如果您想要出仕更加顺利的话,考个进士还是很有必要的。


会试与殿试

您之前参加过的乡试是在“子”“卯”“午”“酉”年进行的,当年秋天乡试考中举人,转过年来的春天就可以参加会试,也就是在“丑”“辰”“未”“戌”年进行。与乡试一样,会试里正常的三年一次的叫作“正科”,特殊情况额外增加的叫作“恩科”。会试的考场在当时的京师,也就是今天的北京。根据传统,举人上京赶考,其旅费由国家发给,以显示国家“爱才”之意,所以赶考的举人以及上京赶考的举动都有“公车”的俗称。另外因为文科乡试是在秋季考试,被称为“秋闱”,而文科会试是在春季考试,则被称为“春闱”。

各省的举人,首先需要向本省官员递交考试申请,取得本省长官的咨部文书之后,就算有了“考生”身份,领取了官方所发的路费上京赶考。考试地点在北京城内城东南角的贡院,其考场的环境,和您乡试时没有什么太大区别,都是环境堪忧的。

考试的具体时间,清初定在二月,雍正五年(1727年)时,因为雍正皇帝认为二月天气还比较寒冷,所以挪到三月考试,后来从乾隆十年(1745年)开始形成三月考试的定例。一般情况下,会试的考官是在三月初六日由朝廷派出的,同样分成主考、副主考和同考官等名目。其中主考称为“总裁”,副主考称为“副总裁”,都是一二品的朝廷大员,同考官则是中级官员。

与乡试一样,会试考试也是三场,第一场是三月初九日,第二场是三月十二日,第三场是三月十五日。至于入场如何搜查,入场之后点名、领卷、发题,每场之后出场等步骤,会试与乡试基本一致。

会试考试的内容也与乡试基本一致。第一场是“四书文”三篇和“五言八韵试帖诗”一首,第二场是“经文”五篇,第三场是“策问”五道,格式要求之类的也与乡试相同。考官们判卷的情况也与乡试基本一致,唯一的区别就在于各省乡试取中人数多少是有统一规定的,要按照各省“中额”来录取,而会试没有这个定额,取中多少要看当届参加会试的考生人数,由皇帝临时决定。有清一代,会试取中人数最多的是雍正八年(1730年),有四百零六名,最少的则是乾隆三十年(1765年),只有九十六名。不过一般来讲,录取比例大概是每二十名考生录取一名。

会试发榜一般是在四月十五日之前,录取者称为“贡士”,其中第一名叫作“会元”。如果您作为举人第一次参加会试就考中了,那就可以被称为“联捷”了,是很值得夸耀的事情。另外,考乡试的时候有“副榜”之说,会试的“副榜”则被称为“挑选誊录”,每科定额四十人,可以直接入仕,也可以继续参加下一届的会试。

您看看榜上,自己竟然榜上有名,自然是欣喜万分。但是您也别松心,因为还有复试等着您。清代会试复试的设立其实与康熙年间的一个案子有关。康熙五十年(1711年)的顺天乡试中,一个名叫查为仁的考生被选为“解元”,但是后来查出他的答案实际上是他的父亲查日昌请一个名叫邵坡的举人代笔,并且买通了考场人员传递进去的。最终,查为仁被剥夺了“解元”身份,判绞监候,相关人等也受到了处罚。在清代官方的口径中,查为仁案证据确凿,无可翻案。但是当时乃至后世的文人,出于各种立场,对查氏一案颇为同情,也有人认为查为仁并未舞弊,是被考官迫害或者因为主考被人攻击而受到连带。本书对此不详究。自这个案子之后,康熙帝便对科举之事特别小心,恐怕会试也有这种情况,所以增设了复试。到了嘉庆朝,会试复试才正式成为制度。一般情况下,复试是在会试发榜的数日之后举行,考场设在保和殿。复试当天,新晋贡士穿朝服,从东华门入,至中左门,点名、领卷,然后到保和殿考试。题目为“四书文”一篇、“五言八韵试帖诗”一首,当天交卷。从根本上来讲,复试只是为了审核一下考生是否有舞弊行为,所以一般不会有“未通过”一说。

考完了复试,您依然不能松心,休息几天,还要再考殿试。清代会试是三月十五日考完,最迟四月十五日发榜,一般在四月二十一日就要进行殿试了。殿试的考场在保和殿,也就是您之前参加会试复试的地方,正因为是在保和殿考试,所以才称为“殿试”。殿试只有一场,题目一般只有“策问”四道,当天交卷。殿试的策问有专门的格式,开头要写“臣对臣闻”,末用“臣末学新进,罔识忌讳,干冒宸严,不胜战栗陨越之至。臣谨对”来结尾。策问中不需点句勾股,禁止填注涂改,不限字数,但不能少于千字。在殿试之前的考试中,基本上都是以四书为主题的八股文为第一选取标准,策问一般只能沦为“附加项”,而殿试则只考策问,从这里可以看出殿试更加偏向于了解考生们的具体事务能力。不过一般策问都是政治方面的问题,参加殿试的考生们经常会在考前提前准备好数十个常见问题,之后根据当天的题目来增补修改,这和我们现在考试的作文腹稿也差不多。还有一点,您需要注意,殿试是没有抄写朱卷这个步骤的,考官会直接看您的原卷,所以书法尤其重要。清代曾出现过贡士参加殿试,文章虽然相当好但书法却极差,结果排名特别靠后的情况。

殿试的主考官是皇帝本人,所以其余的考官不称为“考官”,而称“读卷官”,一般有八位。虽然没有“考官”之名,但这八位也都是从一二品大员中选出来的,身份都不一般。殿试当天交卷,第二天读卷官们集中到文华殿进行判卷。每位考生的卷子最末或背面,由下属官员写上八位读卷官的姓氏,每人一行。之后八位读卷官判卷时,各自在自己的姓氏下面通过符号进行表态。表态的符号共五种,从优到劣依次为“○△丶丨×”,也被称为“圈、尖、点、直、叉”。如果您的答卷得到了八个“圈”,自然是第一等了,如果是八个“叉”,那就要悲剧了……

根据惯例,读卷官有二十二日、二十三日两天时间进行判卷。四月二十四日这天清晨,读卷官们会将成绩最好的十份答卷呈递给皇帝,皇帝会在养心殿西暖阁看这十份最佳答卷,亲自决定其中的三份为“一甲”,也就是前三名,七份为“二甲”,也就是第四至第十名。接下来,皇帝便让官员们揭开弥封的姓名,传这十份优秀答卷的考生入宫召见,称之为“小传胪”。虽然是被引见,其实也只是入宫去,在皇帝面前背一遍自己的履历,让皇帝认认长相而已。

一般参加完殿试的考生,从四月二十四这天清晨开始,就都候在乾清门门口,以便第一时间入宫。当然,根据清代记录,也有一些考生因为某些原因在当天没有做任何准备,以至于“传呼不到”,无法入宫,处罚就是其名次直接从前十名变为最后几名。目前已知有过这种情况的,有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殿试的第八卷潘弈隽、第十卷季学锦,以及咸丰九年(1859年)殿试的第四卷邵子彝。处罚均是降为三甲之末。

通过了会试的贡士们,经过了殿试的重新排名,有了新的名次,统称为“进士”。严格来讲,第一名到第三名为一甲,称为“赐进士及第”,第一名俗称“状元”,第二名俗称“榜眼”,第三名俗称“探花”。第四名到第四十名或五十名为二甲,称为“赐进士出身”。四十名或五十名之后的则为三甲,称为“同进士出身”。其中二甲和三甲的第一名,都俗称为“传胪”。

四月二十五日,太和殿举行正式的传胪仪式,即“大传胪”,是十分重大的典礼。当天设丹陛大乐在太和门内,王公大臣等朝服序列,新晋进士们穿朝服、戴三枝九叶顶冠序列。皇帝也穿礼服,入太和殿升座。中和韶乐奏“隆平之章”,太和殿阶梯之下鸣鞭三下,再奏庆平之章,读卷执事向北三跪九叩,大学士进殿取出黄榜,走出来交给礼部尚书,放在丹陛正中的黄案上,之后开始宣读黄榜,其内容惯例是:


某年月日,策试天下贡士,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第一甲第一名,某。第一甲第二名,某。第一甲第三名,某。第二甲第一名,某。……


传胪官唱名时,一甲都要唱三次,唱到他们的时候,他们就要从新晋进士班列中走出,跪于御道左右。从第二甲开始,就只唱一次,当事人按照顺序到丹墀之下,故而称之为“传胪”。

名次宣布完毕,丹陛大乐再作,与会官员与新晋进士皆三跪九叩,中和韶乐奏“显平之章”,之后皇帝还宫,典礼结束。礼部尚书将黄榜放到专用的彩亭之内,校尉们抬起彩亭,送出太和中门,到东长安门外,将黄榜张贴在长安街上。同时,一甲的三位进士要随着黄榜彩亭一起由午门正中而出,这是连亲王、宰相都没有的特权,其余的二甲、三甲进士则分别从昭德门、贞度门出宫。

根据晚清的传统,顺天府尹会在传胪之后,在东长安门内结彩棚,迎一甲三名进士递法酒,并且让这三位簪花披红,骑上高头大马,从人执事鼓乐彩旗相随,到顺天府尹衙门赴宴。这个酒宴“举酒即起”即入座之后,不多交谈,大家纷纷举起酒杯庆祝,放下酒杯之后宴席便视为结束,实际上只是走一个宴席的过场,并不真的吃喝。这其实也是因为一甲的三位这几天会特别忙碌,完全没有时间停留。,一甲三位由府尹送出衙门,依然簪花披红骑马,由鼓乐彩旗送到各自的住所,称之为“归第”。

转过来二十六日这一天,惯例是朝廷的“恩荣宴”,宴席设在礼部,以内大臣一位为主席,读卷、执事等大臣每一位一席,中下级官员每二位一席,状元独自一席,榜眼、探花二位一席,其余新科进士四位一席。清中叶的时候,这种恩荣宴十分正式,也十分奢华。到了晚清则只是走一个过场,简陋得很。

二十七日这天,您可以好好休息一下,相信您多少有些累了,但是之后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呢。

二十八日,新科进士要集体到午门之前受赏。惯例上,状元得赏六品朝冠、金质簪花一枝、朝衣、补服、带靴。其余进士得赏彩花,并依照甲次赏赐牌坊银。清代人认为考中进士是“光宗耀祖”,要经常建牌坊以夸耀后世,所以赏赐牌坊银。一甲惯例是八十两,二甲和三甲是三十两。二十九日,状元率领新科进士上表谢恩。不过到了晚清,除了状元的冠服、金花以及其他进士们的彩花还照常赏赐之外,其余都省略掉了。等到五月一日,新科进士惯例要到孔庙行释褐礼,这个到了晚清也简略掉了,只有一甲的三位去行礼。

另外,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就是新科二甲和三甲的进士要在四月二十八日受赏之后进行“朝考”。“朝考”的目的是要选出“庶吉士”,简单说就是在新科进士之中挑选有才能之人送进翰林院继续深造。一甲的三位,即状元、榜眼和探花,惯例不需要参加朝考,直接进入翰林院进修,状元例授职翰林院修撰,榜眼和探花例授职翰林院编修。考试地点是在保和殿,清朝中后期,多以论、奏疏、诗三项命题,当日交卷。考完之后,皇帝钦派阅卷大臣初判,分成一等、二等、三等,其中一等的前十名呈给皇帝阅览,排定名次。第一名称为“朝元”, “朝元”和名次比较靠前的进士会被选为“庶吉士”,也称为“入选”“馆选”这里的“馆”也被称为“庶常馆”。,即是入翰林院进修三年。其余没有被选中的,则以主事、中书、知县任官。

如果您入选了庶吉士,要在三年后下一批进士入馆考试之前进行“散馆”考试,也就是“庶吉士毕业考试”,成绩优秀的,留在翰林院任翰林院编修或者翰林院检讨,称为“留馆”,成绩一般的就改任主事或者知县。另外,清代这种“馆选”以及入馆进修的制度,在同治、光绪之后也流于形式,很多进士就算入选了庶吉士,也不在京师常驻,三年之内报到几次,就回原籍休息了。

这里您可能会问,选没选中庶吉士,是不是翰林,对进士有什么影响呢?实际上,进士虽然可以出仕,但是因为清中后期“官途淤塞”,也就是人多官少,所以进士当官也要“候缺”。等当上官之后,升官也要“候缺”。反之,翰林院的官员有自己的升转体系,非翰林院人士基本无法参与,所以如果选中庶吉士并且最终进入翰林院的话,就能够在翰林院体系内任职、升转,比非翰林的进士要便利得多。假设A和B为同一科的进士,A考中了庶吉士,B只是普通的进士;三年之后,A参加散馆考试,最终“留馆”,任翰林院编修或者检讨, B可能还在等知县的额缺,这种情况并不罕见。


到这里,您漫长的考试之路,才基本告一段落。是不是感觉有很多考不完的试呢?但是无论如何,只要能坚持下来,获得进士身份,基本上就能够出仕,并且被视为“正途”,前途会光明得多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