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试牛刀”
——考个生员当士人
通过前面的引导,您已经在清代的“塾”里读了不短时间的书,学到了四项“基本技术”:其一,能写一手还算不错的小楷字;其二,能写一篇还算不错的八股文;其三,虽然水平一般,却也能够吟诗作对;其四,能够写一些基础的策问。有了这四项“基本技术”,咱们就可以去体会一下清代的科举考试了。
您想要从一名普通的读书人一直考到进士,一共需要考好几次试,过好几道“关”。我们一步一步来讲。不过这里要跟您提前说明两点。第一,关于清代科举考试,清初也好,清末也罢,都有不小的变动。比如说康熙二年(1663年)曾一度废止了八股文,而考题里的试帖诗则是乾隆年间才加入的,所以我们这里主要把在乾隆中后期形成定例直到光绪朝科举改革之前这一时期的科举题目和形制作为常态讲解。另外,清代比较常见的科举有三种,即文科、武科和翻译科,其中最为常见的是文科,我们这里便先讲文科科举的情况。关于武科和翻译科,请参见后面的章节。
生员的进阶之路
作为一名普通的读书人,您在参加正式科举考试之前的身份叫作“童生”,也被称为“儒童”。严格按照制度来讲的话,应该是考过了县试和府试才能被称为“童生”,只不过在清代“童生”已经是一种比较广泛的概称。但是,无论您参加考试的时候年纪多大,只要没有考中生员,就算是七老八十,也一样要被称为“童生”。
清代内地的地方行政架构基本承自明代,为“省—府(州)—县”三级。您想要从“童生”考到“生员”,首先要经历的即是县里的“县试”和府里的“府试”。顺序是先考“县试”,“县试”高中之后,再考“府试”,“府试”高中之后,再去省里考“院试”。“院试”考中了,才是正式的生员。
县试与府试
清代的“县试”是三年两考。古代以干支纪年,科举考试每逢“丑”“未”“辰”“戌”年称为“岁考”,每逢“寅”“申”“巳”“亥”年称为“科考”。您可以提前计算好时间以准备考试。至于具体的时间,一般是在当年的一月公布,然后在二月里选择吉日开考。
让我们拿一份“考试须知”来说说吧。
欢迎参加××县童生考试
报名要求:由考生自行填写姓名、籍贯、年岁和三代履历,提交保结文书(五童互结和廪生认保)。无冒籍、匿丧、顶替、假捏姓名,身家清白,非优娼皂吏子孙
报名地点:本县衙门礼房
考试时间:本年二月×日至×日
考试地点:本县考棚
主考人:县令大人
考试内容:共五场
需携带考试用具:笔墨文具、食物
××年正月×日 某县衙门
须知里有些内容您可能看不懂,我来帮您讲解一下。
所谓“三代履历”,又简称“三代”,指的是您曾祖父、祖父、父亲三代的姓名、官职或身份,以及您曾祖母、祖母、母亲的姓氏。
“保结”,类似今日的“担保书”。考县试的“保结”有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同考五童互结”。简单说,您既然在本地长大又在本地读书,一般都有一些一起读书的“小伙伴”,这些人如果一起考试,可以互相作保。如果您这五位互保的人里有人作弊,那么其余四位都要“连坐”。第二个部分则是“认保”,即请当地的廪生作为证人。廪生即是已经有了生员身份的人,这就相当于请“前辈”给自己作保。
除此之外,“冒籍”指的是并非本地人口,假称户口在此地的。“匿丧”是说如果考生的父母等尊亲去世了,就需要守孝,守孝期间不能参加考试,隐瞒自己正在守丧的事实叫作“匿丧”。“家世清白”指的是家中没有现行犯人。至于要证明您非“优娼皂吏”子孙,则是要证明您出身“良民”。这是因为在清代时有九类人被社会所贱视,这九类分别为“娼、优、皂、作、批、捶、奴、疍、剃”,俗称“下九流”。其中娼指娼妓,优指戏子,皂指衙役,作指仵作,批指修趾甲匠,捶指按摩师,奴指户下奴仆,疍指南方疍户,剃指理发师。一般来讲,他们需要脱离贱籍三代之后,才能够获得参加科举的资格。
您看完须知,按照须知写明的方法报完名之后,就好好准备复习吧。一般须知张贴在一月,考试时间是二月,所以距离考试也没几天时间了。
到了考试当天,您带着一个小篮子,里面装上笔墨文具以及当天的食物,就可以去考试了。考场的情形跟我们现在的有些类似,考生都有自己的“座位号”。根据惯例,每场考试都是黎明入场,先进行搜身,防止考生偷偷夹带“小抄”入内。入场之后,所有给考生作保的本地廪生也都集合到场。接着,考官那边开始点名,一个一个地喊。喊到谁,谁就走上前去领自己的试卷。同时,给这个考生作保的廪生要核对这个人是否真的是自己作保的考生。核对无误表示认可,要抑扬顿挫地唱出“廪生某保”这句话,故而这个环节也被称为“唱保”。点名、领卷无误之后,便按照座位号入座,准备开始考试了。
肩坎小抄
《论语》小抄
清代考生入场的这种流程,其实针对的是清代科举作弊最常见的两种方法——夹带小抄、冒名考试。与之相对的,一旦被发现作弊,处罚是很严厉的。按照规定,携带小抄的要被罚“枷号”,主动雇佣枪手的人以及被雇佣的枪手,都要“发烟瘴地方充军”,枪手还要加“枷号三月”,作保廪生以及互保的考生也都要受到惩罚。所以各位考生还是光明正大地考试好了。
您拿到试卷之后可以看到,这份试卷一共十几页,每页十四行,每行十八字,另有专门发下来的草稿纸数页。考生答卷时,正式的试卷和草稿都要写,文字也必须相符,叫作“真草俱全”,这一点和现代很不同。每场考试当天下午交卷,考卷上的考生姓名要弥封起来。
根据清代的规定,第一场考试的考题是“四书文”两篇,“五言六韵试帖诗”一首。“四书文”即是以“四书”为出题范围的八股文。无论是四书文,还是五言六韵试帖诗,都有固定的格式。其中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四书文必须由考生自己点句、勾股,字数不能超过七百字。另外就是写字请一定要写标准的小楷字,不要过多地涂改。因为无论是字迹潦草还是涂改过多,都有可能被作为“污卷”而直接落选。不过既然您在塾里已经练习了那么久,这些应该是不成问题的。
县试虽然一共有五场,但其实只有第一场最为重要。第一场如果您中选了,就直接有了考府试的资格,如果您不想太耽误时间,那么只考取第一场也是可以的。而且清代县试的第一场一般比较宽松,毕竟考生的年纪一般都是比较小,所以只要八股文格式正确,文章通顺,通常是尽可能地选中。当然,如果您连县试这第一场都考不中的话,还是回塾里继续努力,或者干脆再考虑一下是否要考科举这件事吧……
第一场考完之后,一两天内便会出一个是否中选的榜,叫作“圈榜”。所谓“圈榜”,是将考中的考生的座位号按照每五十人一组,每组写成一个大圆圈,故而叫作“圈榜”。其中第一个“圈”的第一位即是当场的第一名,惯例要在这个圈的十二点方向,而且还要抬高一行书写,第二名、第三名等要从十二点位置开始按照逆时针方向依序书写。第一场中选的人,可以回家复习,之后直接参加府试,也可以继续参加县试的后面几场,全凭自愿。其中,在第一场中选的人里,排名在前二十或者前三十的人,如果要继续参加下一场,则要改为“堂号”。就是说,他们作为“重点培育对象”,要更改自己的座位,坐到大堂去考试。又因为主考官坐在大堂里,这些考生坐在大堂考试其实就是坐在主考官跟前考试,这样的监考更加严格,并且还可能会被主考官加试面试。当时认为这实际上是主考官对重点培育对象的一种“提携”,是值得夸耀的“垂青”。
第一场出榜再过一两天,即开始考第二场。第二场的考题是“四书文”一篇,“性理论”或“孝经论”一篇,然后默写《圣谕广训》百字左右。第二场出榜后,再考第三场。第三场的考题是“四书文”或者“五经文”一篇,“律赋”一篇,“五言八韵诗”一首,其中“律赋”可以不作。至于第四场和第五场,各地情况不一。有的地方会考“策论”,有的地方会改为面试,比较自由。每一场考完,都会有新的中选名次排序,“堂号”的人也在不断地变化。理论上,只要第一场中选,便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是否参加之后几场考试。无论是否参加后面几场考试,只要是第一场中选,就可以参加府试。不过也有不少童生想要锻炼自己,参加齐了五场考试。
梅花书院的童生试卷
最终五场考完,撤掉考卷的弥封,再用真实姓名发一个正式的横榜,叫作“长案”。“长案”之中排第一名的,叫作“县案首”。按照清代的惯例,这位“县案首”不用参加府试、院试,可以直接获得生员身份。另外,“长案”里前十名童生,在参加府试的时候直接在大堂内考试,称之为“提堂”,也就是对“堂号”的另一种继承。总之,无论是“县案首”还是“提堂”,都是一种荣誉,只有考满五场并且成绩优秀的童生才有这种资格。
这里需要说一下,如果您因故没有能够参加县试,根据规定,您可以补考一次,再参加府试。毕竟县试也好、府试也罢,都是为了考生员而进行的比较基础的考试,所以相对宽松一些。
考试考完了,榜也发完了,县里就要将考中的考生编成名册,上交给本地的儒学署,高中的您也回家准备准备,进一步去考府试吧。
府试的时间一般是在四月,紧接着县试来考。同样,让我们拿一份“考试须知”来看看吧。
欢迎参加××府童生考试
报名要求:由考生自行填写姓名、籍贯、年岁和三代履历,并提交保结文书(五童互结和廪生认保)。无冒籍、匿丧、顶替、假捏姓名,身家清白,非优娼皂吏子孙。且于县试之中至少通过了第一场。
报名地点:本府衙门礼房
考试时间:本年四月×日至×日
考试地点:本府考棚
主考人:知府大人
考试内容:共五场
需携带考试用具:笔墨文具、食物
××年正月×日 某府衙门
之后的入场方法、考试方法、考试内容,乃至于每一场的前几十名要被列为“堂号”等,都和您刚刚经历过的县试差不多。和县试相同的,府试也是只有第一场是“必考”的,只要第一场被选中,便可以继续参加院试,后面的几场是否参加全凭自愿。发榜的方法也与县试相同,先发几次“圈榜”,都考完后发“长案”,“长案”的第一名被称为“府案首”,他与“县案首”一样,惯例也是可以直接获得生员身份的。
府试也考完了,您请自行回家休息,衙门内则要开具童生们的“名册”呈递学政,这些童生可以参加院试了。
院试
院试是继县试、府试之后的第三等级的考试,是省级的考试,同时也是您是否能够成为“生员”的最重要的一关。正因为其极为重要,这次的主考官是由朝廷派遣的专门负责科举事务的“学政”担任,民间也俗称其为“大宗师”。学政官员三年为一任,其中在任的第一年和第二年都要进行院试考试。
考试之前的报名工作,填写三代、五童互结等,都与县试、府试一样。正式考试之前,有一场特殊考试——“经古”,是否参加全凭自愿。考试内容是从经解、史论、诗赋等中自选一门,考中之后经过复试,便可直接录取为生员。这实际上是对有特殊才能的童生的一种照顾,不过经常流于形式。
正式考试的当天,点名、搜身、唱保等,都与县试、府试一样,只不过监督过程会严格许多。第一天为初试,其题目惯例是“四书文”两篇,“五言六韵试帖诗”一首,要求依然是“真草俱全”、点句勾股、当天交卷。次日,考试的结果名次就已经发布,这个考试结果叫作“出号”或者“草案”,如果您列名其上,就继续进去参加“招复”,也叫“提复”。招复的内容由学政自己决定,有的学政直接面试考生,有的学政则让考生写一篇短小的文章。在清中后期的院试中,这个招复最为重要,直接关系到您能否成为生员。“招复”之后,还有一场正式的复试,又叫“大复”,题目为“四书文”一篇、“五经文”一篇、“五言六韵试帖诗”一首,以及默写《圣谕广训》一二百字,其中“五经文”可以不作。原本,制度上的院试只有初试和复试两部分,“招复”只不过是个别学政偶尔为之,而到了清中后期,“招复”上升为不成文的定例,真正的复试反而成了走过场的形式。总之,如果您过了初试,并且在“招复”之中表现得不错,那么复试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整体而言,与县试和府试相比,院试的考试流程更为简单,但是考试的严肃性提高了不少。复试之后,“出号”的最初名次就有了不小的改变,再拿出来,拆掉弥封,用真名发榜,即是“正榜”“正案”。需要注意的是,各个省每年所取生员是有定额的,即所谓“学额”。如顺治十五年(1658年)定大府学额二十名,大州县学额十五名,小州县学额四名或五名,具体到每一个县,都有相关规定,所以说这里面也是有一定的竞争因素。请您仔细看看榜单,看看有没有自己的名字吧。如果有您的名字的话,恭喜您,您就是秀才啦。
生员的生活
生员在清代俗称“秀才”“茂才”,已经成了有低级功名的人,跻身“士人”的阶级。不过您也别开心太早,成为生员之后,您面临的最重要的事情还是读书和考试。
之前我们讲过,清代官办的府学、州学和县学都是为有了低级功名的士人深造用的。所谓的“低级功名士人”,就是您这种“生员”。所以您成为生员之后,最重要的任务是“进学”。清代的“进学”基本上只是一种形式,并没有多少真正的知识传授,而是在制度上默认生员们要准备进一步考举人、进士的,所以会不断地督促生员们加强学习,并且定期考试,尤其是以定期考试——岁考最为紧要,清人有“秀才好作岁考难”的民谚,可见岁考之难。
岁考是三年举行一次,由当地学政主持,考试内容是“四书文”一篇、“五经文”一篇、“五言八韵试帖诗”一首,以及默写《圣谕广训》一则,当地所有生员都要参加考试。考试完毕之后,按成绩分为六个等级,生员根据自己的成绩等级来升降身份。
所谓的升降身份,是说虽然统称为“生员”,但是生员的内部还有五种不同的身份。其中身份最高的叫“廪生”,由朝廷每月发给粮食,可以理解为“有奖学金的生员”。第二等级的叫“增生”,没有“奖学金”。每个地区,“廪生”和“增生”都是有固定缺额的,可以视为是当地的“优秀生员”。第三等级的叫“附生”,是最为普通的生员。第四等级的叫“青生”。清代规定,生员可以穿蓝色的袍服,而有一些生员因为成绩太差而被剥夺了穿这种袍服权利,改为穿青色的袍子,就叫作“青生”。还有最差的一种,叫作“社生”,这些生员因为成绩太差,被逐出县学,发往乡社读书。
生员身份的升降有很详细的奖惩条例。考得成绩好,可以升为廪生、增生;考得不好,轻则降级,重则扑责,最严重的甚至可以罢黜其生员身份。所以说,考到了生员并不就等于高枕无忧,如果不保持文化水平,很有可能会被剥夺生员身份。而且岁考是无法逃避的,根据清代制度,岁考缺考必须补考,如果缺考未补达到三次,就直接剥夺生员身份。
关于不同身份的生员考了不同成绩的奖惩,您可以看一下这个表格:
生员岁考奖惩制度
2 这里禁的只是第二年的科考。
反之,如果您在岁考中考得很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那么会被鼓励继续参加科举考试。在岁考的第二年,学政会主持“科考”,这个科考一般只有前一年岁考成绩在一等至三等的生员才能参加。考试内容是“四书文”一篇、“策问”一道、“五言八韵诗”一首以及默“五经”一段。科考之后,同样依照成绩分成六等,其中一二等的直接被准许参加乡试,三等的则要选前几名参加乡试,此举被称为“录课”,而四五六等的一般不允许参加乡试,需要继续努力学习。这种科考,实际上既是为乡试所做的“模拟测试”,也是再一次考查准备参加乡试的生员的能力。
作为生员,一方面需要隔三岔五地参加考试和练习以维持自己的生员身份,另一方面您也要为自己的未来考虑一下。现在您作为生员,已经属于“绅士”阶级,在您面前有许多条道路可选择。
第一条路,继续往上考。清代生员是很难直接出仕的,如果您想要作为正式官员走正途出仕,那么您就需要继续努力攻读,考取举人乃至于进士的身份,最终达到出仕的目的。
第二条路,通过别的门路发达。清代还有很多非科举的正途途径,比如说您可以以生员的身份投奔某位大官,作为幕僚为其效力,也有发达的可能。特别是晚清时期,如果投奔封疆大吏做幕僚,很有可能在出名之后被封疆大吏推荐到朝廷仕官。
第三条路,即是选择一生作为“绅士”“乡绅”生活。您已经是生员的身份,进入了士大夫的阶级,有了见官不跪等特权,而且是乡间少有的“有文化”之人。一般来讲,地方上的“绅士”都和当地的地主、富户有交集,有着相当的势力。当然,您是做个包揽词讼、横行霸道的“恶绅”,还是做个行善济贫、与地方官员一起造福一方的“良绅”,就看您自己的选择了。如果您实在是生计无着,那么去当私塾先生吧,也会一笔不错的收入,足以养家糊口。
总之,未来的路把握在您的手中,由您自己来决定。
监生
在生员之上还有一种特殊的身份,叫作监生。所谓“监生”,指的是在朝廷最高学府国子监读书的人。与生员不同的是,监生不仅可以进一步参加乡试、考取举人,还可以在国子监内读书达到一定时间之后申请参加考试,考试合格者,根据成绩直接授予官职,这样就可以正式走向仕途了。很多官宦世家,其子弟都是通过成为监生的方法走入仕途,他们不需要参加举人、进士等科举考试。另有一些世家,因为不屑于让子弟去和绅士们争夺生员的身份,就让他们直接获得监生的身份,进而直接参加乡试考取举人。
清代监生一共可以分成五大类,每一个大类都有不同的来源,称呼也不大相同。
第一种,叫作“荫监”,也叫“荫生”,指的是父亲或者祖父是朝廷高官,或者父亲、祖父虽是朝廷普通官员却因公殉职,又或者父亲、祖父官位虽不高却和皇帝关系很好,蒙皇帝特旨“入监读书”等。简单说,荫监都是“有后台有背景”的。
第二种,叫作“贡监”,也叫“贡生”。清代贡生一共有五种,被称为“五贡”,即岁、恩、拔、优、副。另外还有一种叫例贡,经常不被算在五贡之列。岁贡,指的是挑选当地得廪十年以上的廪生,按照资历次序补缺,补上缺之后可以入监读书,一个地方每年或每数年才有一个缺额。恩贡,指的是在国家大庆下达恩诏的时候,有可能会在当年额外增加地方岁贡的次数,其中多出来的一次,称之为恩贡。这种恩诏可遇不可求,很少见到。拔贡,所谓“拔”是选拔、拔萃的意思。一般十二年选一次,从各类生员中考试选拔,一共考两场,第一场是“四书文”两篇、“经解”一篇,第二场是“论”一篇、“策”一道、“判”一条以及“五言八韵试帖诗”一首。一般各地名额只有一个或者两个,是名副其实的“看能力”。这些拔贡到了京城还要进行进一步的考试。优贡,指的是清代学政三年到期离任时,要推荐当地成绩优秀的生员。于是从当地生员中选出日常成绩优异的进行考试,也是两场,第一场是“四书文”两篇,第二场是“经解”一篇、“策”一道和“五言八韵试帖诗”一首。各地的名额也不多,一般也就数名而已。这些优贡到了京城也要再进行进一步的考试。副贡,跟上面几种都不大一样,是生员乡试考举人的副榜。在乡试出成绩的时候,没有考中举人的,还有一部分会被挑选为“副榜”,即认为他们可以继续深造,还是很有希望的,这些“副榜”即是副贡。例贡,简单说就是花钱捐纳的贡生。
第三种,叫作恩监,指的是一些被皇帝特许进入国子监读书的。这种恩监不同于荫监,一般是特殊出身的,或者出身某种官学被皇帝特许转入监内的,人数也并不多。
第四种,叫作优监,是各地附生通过考试选拔进入国子监读书的。
第五种,叫作例监,简单说,就是花钱捐纳的监生。
到了清代中后期,监生的数量特别多,很多都是花钱纳捐获得身份的,而且不少人只是为了买一个士人身份,并不一定真的要考科举或者走仕途,所以监生之名很多都流于形式。但是无论如何,这依然是出仕或者科举的捷径之一,如果您只以出仕到朝廷为目的,并且有相当的门路或者资财,那么成为监生就是一个不错的捷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