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补心理学的第一本书(第二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好态度就能够带来好行为吗

丹尼尔·巴森特用实验证明了“态度无法决定行为”。他给被实验者提供了两种不同的任务,其中一个任务是参与实验的人有机会赢得一定数量的现金奖励,另一个任务则没有任何奖励,而且十分枯燥乏味。参与实验的人可以给自己和他人分组完成任务。参与实验的人都知道给自己安排带奖励的任务,给别人安排不带奖励的任务是非常不道德的行为。但是在实验中,竟有百分之八十的人把有奖励的任务安排给了自己。当丹尼尔·巴森特告诉他们可以用抛掷硬币的方式来安排任务时,他们并没有采取,而是更多地选择了给自己安排有奖励的任务。丹尼尔·巴森特就是用这个实验证明了“态度不能决定一个人的行为”。

如果说态度能够决定一个人的行为,那么在参与实验的人认为给自己安排带奖励的任务,给别人安排不带奖励的任务是非常不道德的行为时,他们就该给别人安排带奖励的任务,给自己安排不带奖励的任务。但是实验结果恰恰相反,虽然他们有道德的认知,但是在实际操作的时候,却违背了自己的态度,做出截然相反的行为。

既然态度决定行为是一个不成立的结论,那么,态度与行为之间又有怎样的关系呢?有人提出了“行为能决定态度”这样一种假说。

在生活中,我们有时会见到这样的人,他们都知道吸烟是有百害无一利的,是有损身体健康的行为。这是起初他们对吸烟这一行为的态度。在这种态度之下,他们对吸烟是怀有一种恐惧感的,但同时又有一种好奇心理促使他们去尝试一下吸烟到底是一种怎样的体验。他们会自我安慰:“我就是吸一下,不会上瘾的。”于是他们内心受到了慰藉,但是慢慢地,他们还是上瘾了。发现上瘾之后,他们又会安慰自己:“吸烟的人那么多,导致疾病的概率其实是非常低的,要不然天天都会有因吸烟而住院的人,但是事实上并没有那么多,所以说,这只是概率问题。”于是乎,一开始对吸烟的态度并没有决定他们不吸烟的行为,反而是吸烟的行为发生之后,他们对吸烟的态度发生了改变。

生活中我们还有一种体验,就是即使内心是不开心的,但是在外表表现得非常开心之后,心情就真的好了很多。

小李是公司的一名普通员工。因为刚进公司,对公司的各项职务都不是很熟悉,所以事情有时会办得不够周到。他的上级是一位非常认真的人,所以在刚开始时,小李的内心是煎熬的。但是从外表来看,几乎所有的人都没有觉得小李的心情不好,因为他总是面带微笑,对待同事也是十分友好。虽然上级对他都是指责,但是他并没有因此怨恨上级,对待上级的批评也总是表现得虚心接受。这样工作一天下来,因为在行为上他都表现得非常开心,所以久而久之,他就发现,如果外在表现得十分开心的话,心情真的会跟着好很多。时间一久,他的业务熟练了,上级对他的态度也大有改观。

再者,我们发现行为是可以对态度进行塑造的,这尤其体现在教育领域。小时候,父母都会教育孩子,看电视对眼睛不好,玩太多的游戏会导致第二天没有精神,给孩子讲很多的道理。父母对孩子讲述这些道理,其实是想让孩子接受他们对看电视、玩游戏的态度,从而影响孩子的行为——让孩子少看电视、少玩游戏。但是其实这种方法的效果并不显著,即使有效果,更多是因为如果不照做就会受到惩罚,从而导致他们不得不遵从。智慧的父母会让自己的孩子亲自体会过度看电视、玩游戏的害处,然后让孩子自己树立起“看电视、玩游戏过度是非常不好的”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