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长城市群的空间演化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城市群概念的新认识与空间特征

一 城市群的概念

城市是人类聚居的主要场所,城市的形成与发展是生产力在空间中逐步集聚,并且高度集中的重要标志,尤其是进入近现代,城市已经成为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体现。城市不但是日常生活和文化科学艺术活动的场所,也是工业、商业、服务业、交通、信息业、金融等行业分布的集中点,正如列宁强调的,“城市是经济、政治和人民的精神生活的中心,是前进的主要动力”。[1]

但是众所周知,城市不是一个孤立、封闭的固化空间,它与邻近的地区和城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城市是区域性城市群中的一个构成部分,不同的城市及其所形成的不同城市之间和城市与邻近区域之间,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有机体。通常情况下,城市群被认为是一个复杂的整体、一组互相联系的事物或者是区域生产的空间。我们发现,近年来整体观念和系统思想在城市学中有了长足的发展,形成了众所周知的系统理论和综合思维的体系。系统理论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如何让1+1>2,即不同的组成部分整合为系统之后,形成超过原来各组成部分之和的力量。系统与集合之间的关系不是部分简单相加的和,关键在于内部的各部分之间会产生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会产生大于加总的力量。用系统论的眼光来看待城市群或城市体系的发展也是确切的,既符合当代社会发展的潮流,也可以使各城市发挥最大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城市群也是一个城市分布的区域系统。

恩格斯曾经说过:“一个伟大的基本思想,即认为世界不是一成不变的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钱学森等进一步指出“集合体”就是系统,“过程”就是系统中各个组成部分的相互作用和整体的发展变化。[2]用钱学森的“集合体”系统来解释城市群非常适宜。因为在一个区域中,城市之间、城市与地区之间都存在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作用,它们有机结合可以形成一个完整的个体,整个城市群就形成了一个大系统。而城市群内部各个相对独立的城市就构成了这个系统的子系统,城市群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也就是各个城市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存在着严格的等级模式。贝利(B.J.L.Berry)对这种严格的等级模式做出了三种合理的解释:一是顺序性的市场搜寻过程:即企业家按从大中心到小中心的顺序寻找机会,形成地区产业化的集聚过程。二是涓滴过程:为寻求廉价劳动力,大中心将老的和衰退的产业扩散到小中心,促进区域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三是模仿效应:即小城市的决策者模仿大中心应用的技术。[3]

从区域空间布局的角度来看,通过考察区域中每个城市的形成过程及不同城市间的相互关系,可以看到区域中的优势点呈现不断集中的趋势,在有发达的交通干线连接的各个城市区域,会形成一个或两个核心城市,然后由核心城市及周边的邻近城市共同组成一个区域城市群体。因此,我们可以将城市群的基本概念概括为: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具有相当数量的不同性质、类型和等级规模的城市,依托一定的自然环境条件,以一个或两个超大或特大城市作为地区经济的核心,借助于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和综合运输网的通达性,以及高度发达的信息网络,发生与发展着城市个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共同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城市“集合体”。这种集合体可称为城市群。也有人认为,“所谓城市群体是由若干个中心城市在各自的基础设施和具有个性的经济结构方面,发挥特有的经济社会功能,而形成一个社会、经济、技术一体化的具有亲和力的有机网络”。[4]不过这种观点侧重于城市的经济职能方面,而对城市群体的地区空间概念和自然要素考虑过少。

城市群是一定区域内的空间、自然要素和社会经济等要素共同构成的有机体,是一个大的地区系统中具有较强活力的子系统,无论在区域分布层面上,还是在城市相互联系的空间上,均具有网络性的基本特征,是一个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实体。从地域空间方面考虑,城市群既是一个特定区域内相对独立的有机整体,也是一个处于动态发展中的开放性的有机系统,其产生的巨大流动性、社会生活的稳定性与结合性又表明它是一个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城市群与城镇体系在具体特征上有许多相似之处,它们都是一个同质的地域概念,都属于区域城镇体系的范畴,从这种意义上考虑,城市群的紧密性、系统性、动态性特点与区域性的城市体系相似,但在初始阶段,尚未发展成熟的城市群一般布局比较松散,动态变化也相对缓慢,联系紧密程度不高。城镇体系是一个更高层次的、全面性的城镇分布地域概念,等级规模与横向联系都较强;而城市群是局部地区城镇集聚的地域概念,呈现着有序与无序的分布状态,其内部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均较高。

二 城市群的主要特征

(一)城市群形成发展过程具有动态特征

与世界上其他事物一样,城市群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也具有动态变化的特点。城市群内各种不同性质的城市,在规模、结构、形态和空间布局上都处在不断变化中。有些区域条件好,就会具有优越的发展机遇,如投资渠道畅通或者有较强的经济实力的首位城市,其动态发展就会呈现出稳定的不断上升的发展趋势;相反,如果城市发展的动力不强,就会出现衰落下降的趋势,首位城市的变化趋势影响着整个城市群的发展水平。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城市群的萌芽与发展,是地区经济不断集聚发展的重要产物,同时是区域经济高度集中化的表现。地区经济的集聚主要反映在工业项目布局集中、人口集中、技术力量集中和区域性效应基础设施集中等几个方面,这都会使城市群产生明显的规模效应。

(二)城市群具有空间网络的结构性特点

城市群不是单个城市的物理集合,而是一个具有广泛的空间网络结构的整体,这种严密的组织结构反映在区域内各个城市规模的大小、城市群网的密度以及城市之间相互组合的形式上。城市群的空间网络结构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城市群网络的大小(network-size),二是城市群网络的密度(network-density),三是城市群网络的组合形式(type of network-composition)。以上三个要素反映了城市群网络结构的基本特征,说明每一个城市在城市群内具有特定的联系关系,城市群整体结构反映了各个城市在一个群体内的集合功能以及形成的千丝万缕的网状关系,其间既存在城市个性的发展,又产生相互作用的共性关系。[5]

(三)城市群具有区域内外的连接性和开放性特点

城市群的形成和发展不但需要区域内各个城市相互连接,而且还需要与区域外的地区发生密切联系。随着生产力的蓬勃发展,这种相互联系的强度会越来越强。由于自然条件和历史基础的原因,城乡之间的区域功能和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城市明显快于乡村,而且不同地区、不同规模的城市之间也存在巨大差异,这种差异随着城市规模的变化不断拉大。因此,城市的发展不能用孤立和静止的眼光去看待,城市要发展就要广泛地发生区际联系,实施对外开放政策,引进新的技术和机制,只有这样才能使各个城市在区域内的比较之中,发挥自己的优势,克服自己的劣势,求得更加完善的生存和发展条件。“这就需要以城市群体为核心建立与全国统一市场体系互补的,不仅包括消费品和生产资料等商品,而且应当包括资金、劳务、技术、信息和房地产等生产要素的区域性的共同市场。”[6]

(四)城市群内的城市具有吸引集聚和扩散辐射功能

在特定的地域内,首位城市对整个城市群的发展起着核心作用,具有较强的凝聚功能。随着交通运输网络的不断完善,首位城市的集聚与扩散效应几乎是同时发生的。不可否认,在一定区域范围内,非首位城市也同样具有集聚和扩散的功能,但是由于经济实力存在差异,其作用力也有所不同。城市群以物资、人员、技术、金融、信息等形式通过经济协作网络和运输通信体系发挥集聚和扩散作用,实现集聚效益和扩散效益的有机统一,使城市群体的整体功能得以最好的发挥。随着劳动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城市群内部的调节与协作功能会越来越明显,这样又加强了地区城市群的吸引力与扩散力。

随着地区生产力水平和地区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市群内的空间相互作用也日益加强。特别是地区经济、社会因素以及文化、科技、交通信息等方面的相互作用不断增加。事实上,城市群区域就是城市密集地区的城市空间分布。“密集地区的城市(镇)与乡村间客观上已形成了高层次的区域性综合经济体系,这些地区的城市职能和聚集效益已经不仅单独地局限于城市中心本身,而更多地表现在整个地区联系密切的城镇体系。”[7]周一星、胡序威等认为,大都市地带和城市密集区从空间形态上看,是核心区内构成要素的高度密集性和整个地区多核心的星云状结构;从空间组织上看,它是基本单元内部组成的多样性与宏观上的“马赛克”结构。大都市带的基本组成单元是都市区,都是由人文、自然、经济社会特征完全不同的多种成分构成的。顾朝林等认为,大中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在空间存在的形式和载体,这个载体作为特定的地域经济形式具有相应的特性,概括起来有三点:聚集性、开放性、枢纽性。总之,大都市地带、城镇密集区和城市连绵区都是与城市群、城市体系密切联系的基本载体,都是工业化、城市化过程的产物。

区域内的经济发展因素和非经济发展因素的空间差异,是导致城市群体内城市之间、城乡之间的经济与非经济空间活动的主要原因。这种活动对于任何城市群体的空间作用都是至关重要的,它表明不同地点或区域的人及其活动在空间上是相互作用的,而且通过考察发现,各种空间作用具有某些共同特性或遵循某些共同原则,如地区经济集聚规模扩大规律与市场原则。正是这种活动使各不相同的地点或区域的经济、社会活动互相关联,从而构成了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区域城市空间联系。

关于地区空间相互作用的基本观点和解释。20世纪50年代,美国地理学家乌尔曼(E.L.Ullman)首先认识到空间相互作用的一般原理,他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空间相互作用的三个基本观点,即互补性、移动性和中介机会,这是解释城市群发展过程的基本观点。

互补性的概念出自瑞典经济学家俄林(B.Oklin),他认为当一地有剩余的某些要素恰为另一地所需要时,那么,这两地就有互补性。例如,上海是我国最大的工业基地,产值高、利润大,职工平均工资也高,每年大约有280多万人和大、中学校的学生需要度假、娱乐,但上海市区缺乏旅游资源,就必须靠附近几个城市如苏州、杭州的风景名胜来互补,从而也产生了沪宁、沪杭铁路线上巨大的人流。因此可以说,互补性存在的前提在于区位或区位间的社会人文资源与自然资源的差异性。但是必须指出,仅存在于一地的某种资源并不可能流动迁移,只有当另一地需要这种资源时,才有可能使两地发生互补性的联系和往来。

移动性,指要素必须具有可以在两地之间运动的性质。影响要素移动的主要障碍是移动时间和成本耗费两极之间的距离。交通不发达的城市群,移动性就差。空间相互作用遵循“距离衰减规律”,即空间相互作用强度随距离的增加而减小。城市群的移动性极其复杂,有人流、物流、信息流和金融流等类型。这种移动性受到城市本身的吸引力以及扩散强度的影响,也与移动时间、花费多少密切相关。

由于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地区生产力的合理集中化,城市的生产与生活进一步社会化、现代化,各地区的生产专业化与协作化特征越来越明显。这就要求加强各城市之间的生产、文化和科学技术等的联系,增加交流的信息量,增强城市群的互补性。人们可以充分利用相对集中的特大型城市和大型城市的雄厚经济实力促进中小城市的发展,带动地区经济发展,这样同时也加强了特大城市本身的经济基础。现代城市群及其区域发展特征与趋势概述如下:一是城市群体内应当强化经济联系与生产协作和科技文化的联系;二是发展跨市域的、共同的区域性基础设施,强化交通通信,加强城乡联系;三是有共同开发、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与发展经济贸易市场;四是有比较密集的人员、物资流动联系和信息传输与通信往来等;五是加强专业化生产和劳动地域分工,使城市群内各个城市发展具有鲜明的特色,并得到整体繁荣与发展。

因此,可以这样认为,城市群地区城市的集聚与分散都是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发展中国家大多数城市仍然处在集聚过程,又称为产业集中、人口集中的城市化过程;而发达国家大部分城市处于分散过程,又称为城市郊区化或逆城市化过程。但是许多研究美国与西方国家城市化问题的专家学者认为,美国“城市的分散化过程是城市演化的新阶段,是经济、社会和城市化进一步发展的结果。虽然有少数城市相对甚至绝对衰落了,但宏观城市化水平是进步了、发展了。因此,城市分散过程是城市化的成熟过程而不是城市和经济的衰退过程。只要非农产业不衰退,城市就不会衰退”[8]。按照彼得·霍尔(Peter Hall)的观点,美国城市目前处于从绝对离心期向等级—规模分布演化的阶段转变,因此形成了城市分散化的浪潮。中心城市人口大量转移到处于增长之中的中小城市,使城市的等级—规模体系得到改善,中小城市和新开发区获得新的发展和扩张动力。美国有学者认为城市化扩散过程也是城市群的形成发展动态过程的一个侧面。

关于城市群或城市带的概念,不同的学科亦有不同的理解。城市地理学家常常采用“大都市连绵区或城镇密集地带”(周一星、崔功豪,1994);城市规划学家则喜欢采用“城镇高度密集地区”(周干峙、徐巨洲,1996)。经济学家与地理学家喜欢的是“城市化地区”的城市分布概念(许学强,1995;顾朝林,1996),社会学家则常常用“都市社群网”的人际关系概念,经济地理学家则比较喜欢用“城市空间分布”的网络节点(nodal region)概念,还有城市生态学家称为“城市化生态地区”等,各有千秋。李世超在硕士学位论文《长江中下游城市地带》中介绍过法国地理学家戈特曼的城市地带学说,然后他探讨了长江中下游城市地带形成的条件、动力和特点,对城市群研究起到一定的作用。后来的张京祥博士对城市群体内部结构、空间特征及发展机制作了较深入的分析,他的博士学位论文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在“城市地理学与城市规划学的一些文献中,出现了城市群地区这个术语,但它并没有一个正式的标准。最初人们常把从马萨诸塞州的波士顿到哥伦比亚特区的华盛顿或弗吉尼亚州的里士满这一带东部沿海地区称为一个城市群地区。在国外,日本从东京到大阪、神户的太平洋沿岸地区,英国的从伦敦到曼彻斯特一带地区,也可以看作是城市群地区”。[9]看来城市群的地区概念与城市密集地区的空间概念是相近的,特别是工业与交通比较发达的区域,城市之间的各种联系尤为密切,城市群比较容易在这些地区中发育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