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研究思路与本书结构
一 研究思路
首先,本书对经营者激励与约束机制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回顾和评析,指出要发现经营者激励与约束机制的不足,必须以企业所在行业为研究对象,其结论才具备应用价值,从而引出研究文化产业经营者激励与约束机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其次,本书综合运用博弈论、委托代理理论等对上市公司经营者的激励与约束机制进行理论分析,结合文化产业的特点提出有关研究假设。
再次,本书以2011~2013年文化传播产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在剔除部分数据异常和缺失的样本公司后获得96组面板数据,通过统计分析方法对理论分析提出的研究假设进行检验。
最后,本书将检验结果与理论分析进行对比,找出文化传播产业上市公司经营者激励与约束机制的不足之处,提出改进建议。
二 本书结构
全书结构安排如图1-1所示。
图1-1 本书结构
[1] 李斌、周玮、白瀛等:《千帆竞发景色新——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综述》,新华网,2011年10月15日。
[2] 柳斌杰:《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 加快构建有利于文化繁荣发展的体制机制》,《人民日报》2011年11月10日第5版。
[3]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日报》2011年10月26日第1版。
[4] 柳斌杰:《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 加快构建有利于文化繁荣发展的体制机制》,《人民日报》2011年11月10日第5版。
[5] 徐传谌、房延安:《国有企业建立经营者行为激励与约束机制的内容与模式探讨》,《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年第5期。
[6] 陆军:《委托代理理论与我国公司治理结构对策分析》,《商场现代化》2005年第24期。
[7] 朱克江:《经营者薪酬激励制度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第11~12页。
[8] 程国平:《经营者激励:理论、方案与机制》,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第25~26页。
[9] 张冬梅:《企业经营者人力资本及激励方式》,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第25页。
[10] 杨继绳:《均衡和激励》,《经济研究》1984年第8期。
[11] 张维迎:《企业的企业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第44~46页。
[12] 钱颖一:《企业的治理结构改革和融资结构改革》,《经济研究》1995年第1期。
[13] 张维迎:《控制权损失的不可补偿性与国有企业兼并中的产权障碍》,《经济研究》1998年第7期。
[14] 何浚:《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实证分析》,《经济研究》1998年第5期。
[15] 刘小玄:《论产权结构及其激励机制——对现代企业制度的若干理论探讨》,《改革》1994年第4期。
[16] 林毅夫、李周:《现代企业制度的内涵与国有企业改革方向》,《经济研究》1997年第3期。
[17] 杨瑞龙、周业安:《相机治理与国有企业监控》,《中国社会科学》1998年第3期。
[18] 魏刚:《高级管理层激励与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经济研究》2000年第3期。
[19] 李增泉:《激励机制与企业绩效——一项基于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会计研究》2000年第1期。
[20] 宋增基、张宗益:《上市公司经营者报酬与公司绩效实证研究》,《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第11期。
[21] 陈志广:《高级管理人员报酬的实证研究》,《当代经济科学》2002年第5期。
[22] 于东智、谷立日:《上市公司管理层持股的激励效用及影响因素》,《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1年第9期。
[23] 高雷、宋顺林:《高管人员持股与企业绩效——基于上市公司2000~2004年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财经研究》2007年第3期。
[24] 吴淑琨:《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的U型关系研究——1997~2000年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第1期。
[25] 张宗益、宋增基:《上市公司经理持股与公司绩效实证研究》,《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6期。
[26] 林浚清、黄祖辉、孙永祥:《高管团队内薪酬差距、公司绩效和治理结构》,《经济研究》2003年第4期。
[27] 陈震、张鸣:《高管层内部的级差报酬研究》,《中国会计评论》2006年第1期。
[28] 王永乐、吴继忠:《中华文化背景下薪酬差距对我国企业绩效的影响》,《当代财经》2010年第9期。
[29] 张正堂、李欣:《高层管理团队核心成员薪酬差距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经济管理》2007年第2期。
[30] 宋德舜:《国有控股、最高决策者激励与公司绩效》,《中国工业经济》2004年第3期。
[31] 张维迎:《控制权损失的不可补偿性与国有企业兼并中的产权障碍》,《经济研究》1998年第7期。
[32] 王珺:《企业经理角色转换中的激励制度研究:兼论国有企业“官员型”经理向企业家型经理的转变》,广东人民出版社,2002,第184~191页。
[33] 姚先国、郭东杰:《改制企业劳动关系的实证分析》,《管理世界》2004年第5期。
[34] 权小锋、吴世农、文芳:《管理层权力、私有收益与薪酬操纵》,《经济研究》2010年第11期。
[35] 夏冬林、李晓强:《在职消费与公司治理机制》,中国会计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暨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陕西西安,2004。
[36] 杨淑君、王丽静、黄群慧:《建立有效的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中国软科学》2000年第6期。
[37] 罗宏、黄文华:《国企分红、在职消费与公司业绩》,《管理世界》2008年第9期。
[38] 陈冬华、陈信元、万华林:《国有企业中的薪酬管制与在职消费》,《经济研究》2005年第2期。
[39] 杨洁:《非对称信息条件下企业家激励与约束机制的构建》,《决策咨询通讯》2009年第5期。
[40] 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第267~271页。
[41] 黄群慧:《企业家激励与约束机制与国有企业改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第172~176页。
[42] 张嫘:《建立国有企业经营者行为声誉激励机制》,《辽宁经济》2001年第8期。
[43] 李春琦:《国有企业经营者的声誉激励问题研究》,《财经研究》2002年第12期。
[44] 苏歌:《高管薪酬激励与约束机制对策探析》,《现代商业》2008年第9期。
[45] 陈幸:《我国上市公司高管声誉激励效果研究》,西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第55~58页。
[46] 赵许明、张义忠:《我国公司治理中的股东监督制度构造与创新》,《经济问题》2004年第9期。
[47] 曹玉贵、杨忠直:《公司治理中股东监督行为的博弈分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48] 宋敏、张俊喜、李春涛:《股权结构的陷阱》,《南开管理评论》2004年第1期。
[49] 徐国强:《论股份有限公司股东监督机制的完善》,《江西社会科学》2002年第11期。
[50] 刘茂平、曾令泰:《大股东监督、小股东“搭便车”及其利益保护》,《经济经纬》2010年第3期。
[51] 欧阳志刚:《上市公司股东监督行为分析》,《经济师》2004年第2期。
[52] 吴永明、袁春生:《股东监督效率及其依存性》,《经济学动态》2009年第3期。
[53] 孙永祥:《公司治理结构——理论与实证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第278~290页。
[54] 沈艺峰、张俊生:《ST公司董事会治理失败若干成因分析》,《证券市场导报》2002年第3期。
[55] 于东智、池国华:《董事会规模、稳定性与公司绩效:理论与经验分析》,《经济研究》2004年第4期。
[56] 王跃堂、赵子夜、魏晓雁:《董事会的独立性是否影响公司绩效?》,《经济研究》2006年第5期。
[57] 谭劲松:《独立董事与公司治理:基于我国上市公司的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第291页。
[58] 李常青、赖建清:《董事会特征影响公司绩效吗?》,《金融研究》2004年第5期。
[59] 吴淑琨、柏杰、席酉民:《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的分离与合一——中国上市公司实证分析》,《经济研究》1998年第8期。
[60] 陈军、刘莉:《上市公司董事会特征与公司业绩关系研究》,《中国软科学》2006年第11期。
[61] 杨清香、俞麟、陈娜:《董事会特征与财务舞弊——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会计研究》2009年第7期。
[62] 胡晓阳、李少斌、冯科:《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行为与公司绩效变化的实证分析》,《中国软科学》2005年第6期。
[63] 马荣伟:《上市公司内部监督制度重构》,《证券市场导报》2001年第4期。
[64] 石水平、林斌:《上市公司监事会特征及其经营绩效实证分析》,《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
[65] 谢志华:《关于审计的若干理论思考》,《审计研究》2003年第4期。
[66] 甘立志、谢娟:《增强我国公司监事会监督有效性的几点建议》,《商业经济与管理》2003年第10期。
[67] 卿石松:《监事会特征与公司绩效关系实证分析》,《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
[68] 孙敬水:《论我国独立董事与监事会的关系架构》,《江西社会科学》2002年第9期。
[69] 朱慈蕴等:《公司内部监督机制》,法律出版社,2007,第341页。
[70] 钟胜、汪贤裕:《企业的内部治理机制与外部治理机制》,《软科学》2000年第2期。
[71] 蒋荣、陈丽蓉:《产品市场竞争治理效应的实证研究:基于CEO变更视角》,《经济科学》2007年第2期。
[72] 谭云清、朱荣林:《产品市场竞争、监督与公司治理的有效性》,《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7年第7期。
[73] 施东晖:《中国上市公司的所有权和控制权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第76页。
[74] 牛建波、李维安:《产品市场竞争和公司治理的交互关系研究——基于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1998~2003年数据的实证分析》,《南大商学评论》2007年第1期。
[75] 姚佳、陈国进:《公司治理、产品市场竞争和企业绩效的交互关系——基于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当代财经》2009年第8期。
[76] 霍爱玲:《我国职业经理人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陕西经贸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
[77] 丁富国:《我国经理人市场的九大问题》,《企业活力》2003年第1期。
[78] 徐林:《中国职业经理人市场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第119~121页。
[79] 严建苗、万建军:《国有企业间经理人市场的声誉机制分析》,《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2年第3期。
[80] 杨伟文、刘梦雨:《经理市场的隐性激励约束效应分析及对策》,《中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4期。
[81] 叶迎:《经理人市场隐性激励问题研究》,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9,第177页。
[82] 柏培文:《我国上市公司经营者参与企业收益分配问题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2008,第222页。
[83] 高愈湘、张秋生、杨航、张金鑫:《中国上市公司控制权市场公司治理效应的实证分析》,《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
[84] 刘嫣:《上市公司总经理变动与经营业绩关系的实证研究》,浙江工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第52页。
[85] 赵昌文、蒲自立:《资本市场对公司治理的作用机理及若干实证检验》,《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第9期。
[86] 郎唯群:《机构投资者与公司治理》,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第174~177页。
[87] 罗栋梁:《我国机构投资者与上市公司治理的实证研究》,西南财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第150~152页。
[88] 卓敏:《资本市场作用机制下的公司治理研究》,《经济问题》,2008年第2期。
[89] 苗春健:《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问题研究》,西南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第35~42页。
[90] 沈红波:《我国上市公司债权人治理弱化及其对策》,《金融理论与实践》2005年第10期。
[91] 孙婷婷:《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法律问题探析》,华东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第58~62页。
[92] 胡婉丽、汤书昆、肖向兵:《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和企业业绩关系研究》,《运筹与管理》2004年第6期。
[93] 陈俊:《高新技术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第38~40页。
[94] 杨敬儒:《房地产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与公司业绩的实证研究》,《西部金融》2009年第3期。
[95] 郑芳芳:《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与公司经营绩效——基于中国上市房地产公司的实证分析》,《中国商界》(下半月)2010年第10期。
[96] 宋增基、卢溢洪、杨柳:《银行高管薪酬与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5期。
[97] 高明华等:《中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指数报告》,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第3页。
[98] 方谋耶、潘佳佳:《中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与公司绩效的相关性实证研究》,《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08年第4期。
[99] 曾思琦:《高管薪酬差距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第57~60页。
[100] 刘静怡:《高管薪酬差距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东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第39~41页。
[101] 徐源:《董事会特征与公司绩效关系研究——基于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西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第59~62页。
[102] 杨怡:《我国垄断行业上市公司董事会特征与综合业绩的相关性研究》,西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第57~61页。
[103] 牛建波、李维安:《产品市场竞争和公司治理的交互关系研究——基于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1998~2003年数据的实证分析》,《南大商学评论》2007年第1期。
[104] 杨蕙馨、王胡峰:《国有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激励与企业绩效实证研究》,《南开经济研究》2006年第4期。
[105] 李红坤、张笑玎:《保险产品市场竞争、公司治理与绩效实证研究》,《金融发展研究》2010年第6期。
[106] 范敏:《谈国有图书发行企业高效激励机制的建立》,《华东经济管理》2005年第9期。
[107] 常永新:《中国传媒集团激励机制探索》,《新闻传播》2007年第7期。
[108] 朱静雯:《中国出版集团股权制度研究》,《出版发行研究》2001年第6期。
[109] 彭斌:《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出版企业制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第28~33页。
[110] 傅华文:《出版单位要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科技与出版》2005年第6期。
[111] 邱京忠:《国有传媒企业的委托-代理关系研究》,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第32页。
[112] 李松林、赵曙光:《透析中美上市媒介的激励机制设计》,《传媒观察》2003年第4期。
[113] 常风:《激励:一个出版社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中国出版》2003年第11期。
[114] 魏继新:《传媒如何实施虚拟股票期权激励》,《青年记者》2006年第6期。
[115] 石群峰:《沪深两市传媒上市公司公司治理研究》,北京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第19~41页。
[116] 季宸东:《传媒上市公司经营者激励与约束机制研究》,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第44~58页。
[117] 邵昀波,邵昀涓:《基于契约视角的传媒经理人激励刍议》,《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6年第1期。
[118] 李阳:《以人为本的出版企业激励机制研究》,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第166~180页。
[119] 常永新:《中国传媒集团激励机制探索》,《新闻传播》2007年第7期。
[120] 马瑞洁:《不应忽视声誉机制——浅析对出版社经营者的精神激励》,《出版参考》2003年Z3期。
[121] 曾庆宾:《中国出版企业家的激励和约束机制研究》,《学术研究》2004年第2期。
[122] 刘友芝、陈岱、朱江波:《我国传媒上市公司内部人控制问题研究》,《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
[123] 邱京忠:《国有传媒企业的委托-代理关系研究》,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第23~24页。
[124] 傅华文:《出版单位要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科技与出版》2005年第6期。
[125] 周百义、肖新兵:《出版集团公司治理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出版发行研究》2010年第1期。
[126] 张美娟、张海莲:《关于我国出版上市企业发展的思考》,《出版科学》2008年第4期。
[127] 胡誉耀:《我国出版集团公司治理研究》,武汉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第64页。
[128] 李维安、常永新:《中国传媒集团公司治理模式探析》,《天津社会科学》2003年第1期。
[129] 曹鹏:《传媒业:让市场培养企业家》,《青年记者》2011年第16期。
[130] 牛雯雯:《垄断竞争——我国传媒集团化的趋势》,《新闻知识》2005年第1期。
[131] 张小灵:《中国传媒业发展途径研究》,西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第26页。
[132] 李岩:《出版单位之间的竞争战略选择》,《出版广角》2002年第11期。
[133] 韩琳:《我国图书出版产业组织研究》,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第31页。
[134] 常永新:《中国传媒集团激励机制探索》,《新闻传播》2007年第7期。
[135] 孙晓丹:《浅析中国媒体职业经理人的激励问题》,《新闻知识》2007年第3期。
[136] 向志强、彭祝斌:《传媒领导双重博弈中的激励与行为——对我国传媒业同质化现象的一种解释》,《现代传播》2008年第5期。
[137] 梁萍:《市场化必然带来对出版职业经理人的思考——专访长江出版传媒集团副总裁周百义》,《出版广角》2010年第10期。
[138] 高树军:《职业经理人制度是出版产业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出版广角》2010年第10期。
[139] 曾庆宾:《中国出版企业家的激励和约束机制研究》,《学术研究》2004年第2期。
[140] 胡誉耀:《我国出版集团公司治理研究》,武汉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第129页。
[141] 周百义、肖新兵:《出版集团公司治理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出版发行研究》2010年第1期。
[142] Rappaport A. “Executive Incentives vs. Corporate Growth”,[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78,56(4):81-88.
[143] Demsetz H,Lehn K. “The Structure of Corporate Ownership:Causes and Consequences”,[J]. 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85,93(6):1155-1177.
[144] Jensen M C,Murphy K J. “Performance Pay and Top-Management Incentives”,[J]. 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0,98(2):225-264.
[145] Tosi H L,Werner S,Katz J P,et al. “How Much Does Performance Matter?A Meta-Analysis of CEO Pay Studies”,[J]. Journal of Management,2000,26(2):301-339.
[146] Duffhues P,Kabir R. “Is the Pay-performance Relationship Always Positive?:Evidence from the Netherlands”,[J]. Journal of Multinational Financial Management,2008,18(1):45-60.
[147] Marin M. “CEO Compensation And Company Performance A Case Study of The U.S. Automative Sector”,[D]. Capella University,2010.
[148] Murphy K J. “Corporate Performance and Managerial Remuneration:An Empirical Analysis”,[J].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1985,7(1-3):11-42.
[149] Mehran H. “Executive Compensation Structure,Ownership,and Firm Performance”,[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1995,38(2):163-184.
[150] Hall B J,Liebman J B. “Are CEOS Really Paid Like Bureaucrats?”[J].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98,113(3):653-691.
[151] Main B G M,Bruce A,Buck T. “Total Board Remuneration and Company Performance”,[J]. The Economic Journal,1996,106(439):1627-1644.
[152] Sun J,Cahan S F,Emanuel D. “Compensation Committee Governance Quality,Chief Executive Officer Stock Option Grants,and Future Firm Performance”,[J]. Journal of Banking &;Finance,2009,33(8):1507-1519.
[153] EP Lazear,S Rosen. “Rank-Order Tournaments as Optimum Labor Contracts”,[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81,89(5):841-864.
[154] Kale J R,Reis E,Anand V. “Rank-Order Tournaments and Incentive Alignment:The Effect on Firm Performance”,[J]. The Journal of Finance,2009,64(3):1479-1512.
[155] Ehrenberg R G,Bognanno M L. “Do Tournaments Have Incentive Effects?”,[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0,98(6):1307-1324.
[156] Becker B E,Huselid M A. “The Incentive Effects of Tournament Compensation Systems”,[J].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92,37(2):336-350.
[157] Knoeber C R,“Thurman W N. Testing the Theory of Tournaments: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Broiler Production”,[J]. Journal of Labor Economics,1994,12(2):155-179.
[158] III C A O,Main B G,Crystal G S. “CEO Compensation as Tournament and Social Comparison:A Tale of Two Theories”,[J].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88,33(2):257-274.
[159] Main B G M,III C A O,Wade J. “Top Executive Pay:Tournament or Teamwork?”,[J]. Journal of Labor Economics,1993,11(4):606-628.
[160] Hall B J,Liebman J B. “Are CEOS Really Paid Like Bureaucrats?”,[J].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98,113(3):653-691.
[161] Mayers D,Smith C W. “Executive Compensation in the Life Insurance Industry”,[J]. The Journal of Business,1992,65(1):51-74.
[162] Porac J F,Wade J B,Pollock T G. “Industry Categories and the Politics of the Comparable Firm in CEO Compensation”,[J].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99,44(1):112-144.
[163] Anderson M C,Banker R D,Ravindran S. “Executive Compensation in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dustry”,[J]. Management Science,2000,46(4):530-547.
[164] Jensen M C. “Agency Costs of Free Cash Flow,Corporate Finance,and Takeovers”,[J].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6,76(2):323-329.
[165] Jensen M C,Meckling W H. “Theory of the firm:Managerial behavior,agency costs and ownership structure”,[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1976,3(4):305-360.
[166] Grossman S J,Hart O D. “Takeover Bids,The Free-Rider Problem,and the Theory of the Corporation”,[J]. The Bell Journal of Economics,1980,11(1):42-64.
[167] Jensen M C. “Agency Costs of Free Cash Flow,Corporate Finance,and Takeovers”,[J].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6,76(2):323-329.
[168] Hart O. “Financial contracting”,[J].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2001,39:1079-1100.
[169] Fama E F. “Agency Problems and the Theory of the Firm”,[J]. 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80,88(2):288-307.
[170] Alberto Bennardo P C A J. “Perks as Second Best Optimal Compensations”,[Z]. Centre for Studies in Economics and Finance(CSEF),University of Naples,Italy:2010.
[171] Andrews A B,Linn S C,Yi H. “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Executive Perquisites:Evidence from the New SEC Disclosure Rules:AAA 2009 Financial Accounting and Reporting Section(FARS)Paper”,2009[C].
[172] Yermack D. “Flights of Fancy:Corporate Jets,CEO Perquisites,and Inferior Shareholder Returns”,[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2006,80(1):211-242.
[173] Yehuda Y G D W. “Perks and Excess:Evidence from the New Executive Compensation Disclosure Rules”,[J]. Working Paper,2008.
[174] Rajan R,J W. “Are Perks Purely Managerial Excess?”,[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2006,79(1):1-33.
[175] Adithipyangkul P,Alon I,Zhang T. “Executive Perks:Compensation and Corporate Performance in China”,[J]. Asia Pacific Journal of Management,2011,28(2):401-425.
[176] Fama E F. “Agency Problems and the Theory of the Firm”,[J]. 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80,88(2):288-307.
[177] Grossman S J,Hart O D. “Takeover Bids,The Free-Rider Problem,and the Theory of the Corporation”,[J]. The Bell Journal of Economics,1980,11(1):42-64.
[178] David Yermack. “Higher Market Valuation of Companies with a Small Board of Directors”,[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1996,40(2):185-211.
[179] Eisenberg T,Sundgren S,Wells M T. “Larger Board Size and Decreasing Firm Value in Small Firms”,[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1998,48(1):35-54.
[180] Jensen M C. “The Modern Industrial Revolution,Exit,and the Failure of Internal Control Systems”,[J]. The Journal of Finance,1993,48(3):831-880.
[181] M L,Lorsch J. “A Modest Proposal for Improved Corporate Govemance”,[J]. Business Lawyer,1992.
[182] Fama E F,Jensen M C. “Agency Problems and Residual Claims”,[J].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1983,26(2):327-349.
[183] Byrd J W,“Hickman K A. Do Outside Directors Monitor Managers?:Evidence from Tender Offer Bids”,[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1992,32(2):195-221.
[184] Agrawal A,Knoeber C R. “Firm Performance and Mechanisms to Control Agency Problems between Managers and Shareholders”,[J]. The Journal of Financial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1996,31(3):377-397.
[185] Kumar P,Sivaramakrishnan K. “Who Monitors the Monitor?The Effect of Board Independence on Executive Compensation and Firm Value”,[J]. The 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2008,21(3):1371-1401.
[186] Duchin R,Matsusaka J G,Ozbas O. “When are Outside Directors Effective?”,[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2010,96(2):195-214.
[187] Svejnar J. ‘Codetermination and Productivity:Empirical Evidence from the Federal Republic of Germany’ in JonesD. C. and SvejnarJ.(eds.)Participatory and Self-managed Firms:Evaluating Economic Performance,[M]. Lexington:Lexington Books,1982.
[188] Gorton G,Schmid F A. Capital,Labor,and the Firm:A Study of German Codetermination[J]. Journal of the European Economic Association,2004,2(5):863-905.
[189] FitzRoy F,Kraft K. “Co-determination,Efficiency and Productivity”,[J]. British Journal of Industrial Relations,2005,43:233-248.
[190] Velte P. “The Link between Supervisory Board Reporting and Firm Performance in Germany and Austria”,[J]. European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2010,29(3):295-331.
[191] Dahya J,Karbhari Y,Xiao J Z. “The Supervisory Board in Chinese Listed Companies:Problems,Causes,Consequences and Remedies”,[J]. Asia Pacific Business Review,2002,9(2):118-137.
[192] Nalebuff B J,Stiglitz J E. “Information,Competition,and Markets”,[J].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3,73(2):278-283.
[193] Hart O D. “The Market Mechanism as an Incentive Scheme”,[J]. The Bell Journal of Economics,1983,14(2):366-382.
[194] Cuñat V,Guadalupe M. “How Does Product Market Competition Shape Incentive Contracts?”,[J]. Journal of the European Economic Association,2005,3(5):1058-1082.
[195] Guadalupe. “Product Market Competition,Returns to Skill and Wage Inequality”,[J]. Journal of Labor Economics,2007,25:439-474.
[196] Scharfstein D. “Product-Market Competition and Managerial Slack”,[J]. The RAND Journal of Economics,1988,19(1):147-155.
[197] Schmidt K M. “Managerial Incentives and Product Market Competition”,[J].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1997,64(2):191-213.
[198] Stefan B,Markus M. Schmid,Gabrielle W. “Product Market Competition,Managerial Incentives and Firm Valuation”,[J]. European Financial Management,2011,17(2):331-366.
[199] Fama E F. “Agency Problems and the Theory of the Firm”,[J]. 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80,88(2):288-307.
[200] Holmstrom B. “Moral Hazard in Teams”,[J]. The Bell Journal of Economics,1982,13(2):324-340.
[201] Manne H G. “Mergers and the Market for Corporate Control”,[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65,73(2):110-120.
[202] Harris M,Raviv A. “Corporate Governance:Voting Rights and Majority Rules”,[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20(0):203-235.
[203] Fama E F. “Agency Problems and the Theory of the Firm”,[J]. 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80,88(2):288-307.
[204] DeAngelo H,DeAngelo L. “Proxy Contests and the Governance of Publicly Held Corporations”,[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1989,23(1):29-59.
[205] Martin K J,McConnell J J. “Corporate Performance,Corporate Takeovers,and Management Turnover”,[J]. The Journal of Finance,1991,46(2):671-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