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智化商业创新:企业数字化的核心逻辑与实践指南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数字转型:跨越式进化

如何充分认识宏观经济和产业结构发生的巨大变化,如何在跨界融合的大市场里保持竞争优势是所有中国企业面临的时代命题。企业作为商业活动的关键主体,必须在战略上高度重视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关键红利,直面数字经济规模大、增速快、潜力大的特点和多方共建、跨界融合的模式。同时,企业必须抓住新技术应用和发展带来的黄金发展期,把握制胜先机。

那企业到底应该如何抓住机遇呢?

重新认知IT:从IT支撑业务到IT赋能创新

IT与商业创新一直是不可分割的共生体。技术的发展对商业的创新与变革有非常明显的促进作用,同时技术的发展也离不开商业应用的不断深入、不断反馈。但是我们想要IT技术驱动商业发展,赋能商业创新,必须从内部架构、组织和实现方式上全面、深入地理解商业逻辑,在此基础上构建技术架构,才能让IT技术与商业融合,并促进商业的发展与创新。

从企业信息化的发展历程来看,IT与商业创新的互动关系经历了IT辅助创新、IT支撑创新以及IT赋能创新3种不同的发展阶段。在电算化阶段,以会计电算化软件、办公自动化软件等为代表的IT工具作为业务处理的辅助性工具,在业务处理过程中部分替代人工,逐渐实现无纸化办公,提升了工作效率。在信息化阶段,以ERP、用户关系管理(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CRM)、电子人力资源(e-HR)等业务系统为代表的IT软件作为商业变革的支撑性工具,通过高扩展性的架构支撑业务流程再造,从而实现经营管理过程中的降本增效。而在数字化、智能化阶段,融合新一代数字技术的企业云服务,正在成为企业进行管理变革、经营创新的赋能工具,驱动商业场景重塑和商业模式重构。IT与商业创新的互动关系演进如图1-1所示。

图1-1 IT与商业创新的互动关系演进

重新审视产业:从消费互联网到产业互联网

随着人口红利消失,流量和人口之争的消费互联网上半场的发展放缓,产业互联网下半场已然开启。在上半场,互联网的服务对象主要是消费者,平台以争夺用户注意力为主要目标,这是围绕用户的“注意力经济”。在下半场,互联网正在从消费互联网转向产业互联网。产业互联网的服务对象是企业或机构,以生产经营活动为关键内容,以提升产业效率和优化资源配置为核心主题,主要诉求是满足新需求和创造新价值,流量将不再是企业的关注核心。互联网发展模式的演进如图1-2所示。

我们正处于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蓬勃兴起的新时代,在新基建的加持下,产业互联网是一片蓝海。其实,产业互联网本质上就是核心企业通过构建产业互联网平台,提供一套符合整个行业最佳实践的产业标准,而产业链中的中小企业入驻平台后将会产生数据和算法,这些数据和算法的结合将会驱动产业资源配置的不断优化与迭代,从而带来产业协同效率的大幅提升,以及产业创新力的极大提高。

图1-2 互联网发展模式的演进

未来,所有企业都将成为产业互联网的参与者,都将受益于产业互联网的发展红利。企业要么成为产业互联网的核心构建者,重构产业格局并掌握产业的核心优势,成为产业互联网的最大受益者;要么成为产业互联网的融入者,共享产业能力与资源,共享产业互联网的发展红利。

当然,如果一家企业构建的平台对行业没有价值,那么平台只是平台而已,对产业链上下游的企业不会有任何吸引力。但是如果基于产业痛点,一个撬动产业价值的平台被构建后,企业就会蜂拥而至,把线下的价值链创新性移到平台上来。这个过程会淘汰掉一些在原本价值链中缺乏商业价值或者运营低效的企业。在传统产业中,可能至少有1/3的企业会被淘汰,最终在产业平台上的各家企业会重新构建出新的价值网络和商业模式,而且通过平台实现的产品品质和服务体验,将带来远超过过去低效的整合模式所带来的价值和竞争力,从而真正推动产业变革。

重新规划转型:从应对型数字化到变革型数字化

当今社会,企业数字化已经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主旋律,而且已经进入“深水区”,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从应对型数字化阶段过渡到变革型数字化阶段,企业不再纠结是否要数字化这一议题,而是聚焦在如何更好地实现数字化转型与创新。

其一,企业数字化的目标变得更明确、更聚焦。数字化行动由过去的随意而为转向有序规划和推进,企业将数字化作为商业创新的核心。这个阶段,企业不仅开始将数字化的目标聚焦于降低成本、提升效率,而且更多地关注在数字化驱动下实现增长收入、控制风险等经营目标,并制订行之有效的转型计划。

其二,数字技术将成为企业的核心生产要素,驱动数字技术与业务深度融合,由企业的业务支撑系统向生产系统转变。云计算成为新型生产力,人工智能成为新型生产工具,大数据成为新型生产资料。

其三,企业构建与数字化转型更匹配的组织与文化。这个阶段,企业会根据数字化转型的需求重构组织架构,打破传统的利益分配与激励机制,引入合伙人制、阿米巴经营等新机制;构建扁平化、中台化、进化型组织,采用共享员工、社会化用工等灵活用工方式,实现员工创客化、组织小微化,从而激活组织活力,保证数字化转型的持续推进与成功。

应对型数字化与变革型数字化的区别见表1-1。

表1-1 应对型数字化与变革型数字化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