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母乳喂养
上一章从个人的角度探讨了母乳喂养。接下来我们从技术层面探讨同样的主题。先从妈妈的角度来看看要讨论什么,医生和护士就能知道妈妈们大概会遇到哪些情况,或产生哪些疑问。
小儿科医生曾在一场讨论会中,提出过以下观点:“我们并不是真的了解母乳喂养的独特价值,也不知道应该遵循什么样的原则来选择断奶时机。”生理学和心理学显然都有责任来回答这些问题。我们需要把身体发展的复杂研究课题留给小儿科医生,同时尝试从心理学的角度,来提供一点儿意见。
母乳喂养的心理学过程非常错综复杂,目前已知的部分大概也够写下一些清楚而有帮助的建议了。但是,专家写出来的东西,虽然都是真的,一般人却不一定能完全接受,所以我们必须先解决这个矛盾问题。
小婴儿到底有什么样的感受,连年龄相仿的其他孩子都不可能知道,更不用说成人了。成人的内心虽然都保存着襁褓时期的感受,却很难再次捕捉。然而,小宝宝的感受强度其实和精神病的痛苦强度差不多。小婴儿在某个时刻被某种感觉全然包围的情境,有的时候会在病人被恐惧或悲伤包围时重新浮现。我们观察小婴儿后就会发现,要把我们的所见所闻完全表达出来是有困难的;既然这样,我们就需要运用想象,而且尽量不要做错误的想象,因为我们对这些情境的种种想法和后来的发展有非常大的关系。亲自带孩子的妈妈最能体会宝宝的感受,因为她们练就了母子连心的特殊能力,即便这种能力几个月后就会丧失。但是,在丧失之前,她们能够不靠言语就知道小宝宝的感受。
医生和护士对医疗护理方面虽然很擅长,却并不比其他人更能了解小婴儿的感受。可以说,没有任何一种其他人际关系会比兴奋的哺乳期的亲子(或乳房和小宝宝)关系更强烈的了,尽管可能人们不会轻易地相信这一点。但是,在思考像母乳喂养与奶瓶喂养的相对价值时,我们至少应该考虑这一点。一般来说,当面对动力心理学里最真实的一切的时候,人们总是不能立即且全然地感受这种真实性,其中以襁褓初期的心理学最为突出。在其他科学领域中,如果发现某件事情是真的,人们往往很容易就接受了,但一碰到心理学,总是让人感到紧张,有时不太真实的事反倒比事实本身更容易让人接受。
在这个前提下,我想做个大胆的声明,那就是在母乳喂养这个秘密仪式当中,小宝宝和妈妈的关系极其密切。这项关系的内涵非常复杂,因为它必须包括期待的兴奋、哺乳的经验、满足的感觉,以及满足本能的兴奋后产生的安静结果。我们在长大后感受到的种种感觉,都能和婴儿期母乳喂养的强烈感觉产生联系。个人在经验前者的时候会想起后者,仿佛熟悉的感觉又回来了,所以我们会发现,性经验的模式具有来自早年婴儿本能生活的特征和特性。
但是,本能的时刻并不是婴儿生活的全部。除了能产生兴奋和高潮的哺乳秘密仪式及排泄经验以外,还包括其他时刻婴儿和妈妈的关系。正因为如此,在襁褓初期的情感发展过程中,小宝宝有个重要任务,那就是把两种母子关系结合在一起:一种是本能兴奋的关系,而在另一种关系里,妈妈是安全、温暖等基本生理需求的环境和提供者,是保护孩子免于意外伤害的守护者。
满意的哺乳是宝宝以后独立的基础
没有其他任何事情能像兴奋期一样(既拥有生理需求的满足,又有满意的美好经验),非常清楚而满意地让小婴儿感受到:妈妈是个独立存在的完整个体。当小婴儿逐渐了解到妈妈是个完整的个体的时候,他也许就能回报妈妈提供的所有。小婴儿会变成完整的个体,有能力珍惜被关爱的时刻,即他受到照顾但未有能力回报的时刻。这也是罪恶感的起源,更是当亲爱的妈妈不在身边的时候,小婴儿会感受到悲伤的开始。假如妈妈和小婴儿的关系,既能提供满意的哺乳,又和小婴儿融为一体,并能维持足够长的时间,直到她和小婴儿都认为彼此是完整的个体为止,那么小婴儿的情感发展就已经健康地运行了很长一段时间,这将成为他以后独立生存的基础。
很多妈妈可能在最初的几天就觉得已经和小婴儿建立起了亲情,也期待小宝宝能在几周大的时候就以微笑回应她。这些都是来自妈妈用心照料的体验,以及宝宝本能需求的满足体验获得的成就。在最初的阶段里,哺乳造成的不经意的威胁、和其他本能经验建立关系的困难,或是小婴儿不能理解的环境变量,都有可能轻易毁掉这些成就。在幼儿的发展过程中,这个在早期就建立起来并一直维持下去的完整人际关系是最重要的。
因为某种原因不能提供母乳喂养的妈妈,同样能在喂奶的兴奋时刻用奶瓶满足宝宝的本能,并以此来早早建立大部分的母子关系。但我认为在喂奶这件事情上,用乳房喂奶的妈妈也许能得到更丰富的经验,而这一点似乎有助于早早建立母子关系。但是,如果本能的满足是唯一的评判标准,那么母乳喂养可能并不会优于奶瓶喂养,这个时候妈妈的整体态度才是真正的关键因素。
除此之外,在研究母乳喂养的独特价值时,还有一件极重要的事让问题变得更加错综复杂,那就是小婴儿是有想法的。在人类心灵里,每一项功能都有其作用,即便是在生命最初的阶段,小婴儿对喂奶的兴奋与经验所拥有的幻想也有其功能。这种幻想的内涵,其实就是对乳房毫不留情的攻击。当小婴儿有能力感知所攻击的是妈妈的乳房时,就会知道这种攻击的最终受害者是妈妈。在原始的爱的冲动当中,有个特别强烈的攻击成分,就是吃奶的冲动。从后面的幻想角度来看,妈妈受到了毫不留情的攻击;虽然能观察到的攻击行为好像只有一点点,但这是我们不能忽略的,小婴儿的目的里蕴含着摧毁的成分。满意的喂奶完成了这场生理上的狂喜,同时小婴儿也愉快、圆满地度过了这段幻想经历。即便是这样,等到小婴儿长大懂事以后,当他发现受到攻击并被喝光的乳房是妈妈身体的一部分时,他会因自己曾经的攻击念头而产生某种程度的担心和忧虑。在妈妈乳房上喝了一千次母乳的小婴儿和用奶瓶喝了同样多奶水的小婴儿,他们的处境大不相同。和前者(母乳喂养)相比,后者(奶瓶喂养)更像是一个奇迹。当然,这并不是说用奶瓶喂养的妈妈不能达到这个效果。她可以通过跟小宝宝玩耍,并让小宝宝玩耍似的咬她来做到。当一切都顺利进行的时候,小宝宝的感觉甚至能和母乳喂养的小婴儿一样,但其中还是有细微差别。在精神分析的实际操作过程中,如果分析师能搜集到成人各种各样性经验的所有早期根源,他就能得到非常充足的证据,来说明含着乳房吃母乳的满意经验,即吸吮妈妈身体一部分这个确定事实,提供了跟本能有关的各种体验的早期根源。
有的时候小宝宝无法顺利吸吮乳房,除了极个别情况以外,都不是因为宝宝天生的能力出现了问题,而是因为有事情干扰了妈妈的心情,让她不能配合宝宝的需求。如果这个时候有人坚持让妈妈进行母乳喂养,反倒是个错误的建议,甚至可能会造成严重后果。这个时候改用奶瓶才是正确的行为,这能让妈妈和宝宝都大大地松一口气。实际上很多时候,有吸奶困难的孩子从母乳喂养换成与个人比较无关的方法(即奶瓶)后,喝奶就没有问题了。这和有时候建议某些宝宝躺在婴儿床上是一个道理,因为如果妈妈陷入焦虑或忧郁,反而会破坏宝宝被拥抱的体验所带来的丰富性,扭曲了拥抱的过程。如果你看到焦虑或忧郁的妈妈所养育的小婴儿,在断奶后松了一口气,大概就能获得启发:就喂奶来说,妈妈履行她育儿功能的正向能力是多么重要!成功对妈妈来说很重要,有时候甚至比对小婴儿来说还重要。当然,这对小婴儿来说也非常重要。
关于这一点我要补充的是,成功的母乳喂养并不意味着所有问题都能迎刃而解。成功只代表一段极其强烈且丰富的人际关系已经展开,后面小婴儿也许会产生某些征兆,而这些征兆说明:在生命以及在人际关系中,所有内在的重要困难,现在都要开始面对了。当妈妈不得不用奶瓶来取代母乳喂养的时候,通常各方面都会松一口气。从简单的育儿角度来看,医生可能会觉得,既然能让大家都松一口气,这显然是正确的操作。但是,那只是从健康或生病的角度来看人生。对于那些关心小婴儿的人来说,他们必须从人格的贫瘠或丰富的角度来看问题,而这又是另一回事了。
母乳喂养的小婴儿很快就会表现出他的能力,他开始能用某些客体来象征乳房,即用它来象征妈妈。小婴儿对他和妈妈的关系(包括兴奋和安静的时候),会通过他和手掌、拇指、手指头或一小块布、一个柔软玩具的关系来表示。小婴儿的感情目标(妈妈)被这些客体取代的过程是一步步发展的。关于乳房的想法只有通过真正的经验融入小婴儿的心中,客体才能代表乳房。最开始,奶瓶也许能被看成乳房的替代品。但是,要知道只有当小婴儿有过母乳喂养的经验,而奶瓶又在适当时机被当成一个玩具来引入的时候,这个说法才说得通。如果在最初几周内就用奶瓶来取代妈妈乳房,情况就又不一样了。这个时候,奶瓶多多少少代表的是婴儿跟妈妈之间的障碍,而不是联结。总体来说,奶瓶并不是好的乳房替代品。
母乳喂养和奶瓶喂养的差别是怎样影响断奶的,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课题。基本上,这两种断奶过程必须完全一样。小婴儿在一个特定时期里喜欢玩丢掷东西的游戏时,妈妈就知道小婴儿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程度,断奶对他来说是有意义的。这个时候,不管是母乳喂养,还是奶瓶喂养,断奶的时机都到了。从某种程度而言,没有哪个宝宝能提前做好断奶的充足准备,但也有一些宝宝是自己断奶。断奶多多少少是带着点儿怒气的,正因为如此,乳房和奶瓶才会不一样。在母乳喂养的情况下,有个阶段是宝宝和妈妈必须相互妥协才能顺利度过的。在这段时期,宝宝会对乳房感觉到愤怒。他的攻击念头更多是因为愤怒,而不是欲望。对于那些成功度过这个阶段的婴儿和妈妈来说,这个经验显然比用奶瓶取代乳房这种更为机械化的喂奶方法要丰富许多。断奶经验里有个非常重要的事实:妈妈是从断奶的一切感觉中幸存下来的。她能够幸存,有一部分原因是小婴儿保护了她,另一部分原因则是她能保护自己。
领养的宝宝要喂母乳吗?
如果是即将送给别人领养的小孩,我们必须考虑一个非常实际且重要的问题:对马上要被领养的小婴儿来说,到底是有过一段母乳喂养好,还是完全没有好?我认为,这没有明确的答案。用现有的知识来说,当未婚妈妈知道领养的手续已经在进行的时候,她也不知道到底是要母乳喂养一段时间好,还是直接用奶瓶喂奶好。很多人认为,如果妈妈有机会提供母乳喂养,应该亲自喂一段时间,这样当她把小孩送给别人的时候,至少心里会好过一点儿。但是,如果经过了这个阶段之后再和小孩分离,她也许会十分痛苦。这是一个非常错综复杂的问题。让妈妈经历这种痛苦,会比让她事后才发现原来自己被剥夺了这段美好且珍贵的经验,要来得好一些,毕竟这种经验的感受是非常真实的。但是,每种情况都要按照其本身角度来处理问题,要充分顾及妈妈的感受,也需要顾及小宝宝的权益。成功的母乳喂养和断奶会为领养提供稳定的基础,这一点应该是肯定的。只是有了一个好的开始的孩子却要送给别人领养,这也并不常见。更常见的是,这个孩子的生命从一开始就陷入了混乱,领养人会慢慢发现自己照顾的小宝宝,因为襁褓阶段的错综复杂,变得越来越躁动不安了。所以可以肯定的是,这些事非常重要,而且领养的时候绝不能忽略喂奶的历史及出生后头几天和几周的历史。如果一开始一切都很顺利,领养过程就会轻松许多;如果刚开始就已经陷入一团混乱,几周或几个月后再处理就非常难了。
假如不幸被领养的孩子最后需要进行长期心理治疗,他最好在襁褓阶段就和乳房有过一些接触,因为这能为他打下坚实的人际关系基础,以便治疗的时候能重新找回这些关系。然而,实际上,大部分孩子并不会来做心理治疗,长期的心理治疗更是少之又少。所以,在安排领养的时候,还是用可靠的奶瓶喂奶更好,因为它不会让孩子与妈妈本人亲密接触。在小婴儿看来,虽然参与喂奶的有好几个人,但他们至少在育儿过程中的行为是一致的。从一开始就用奶瓶喝奶的宝宝,经验虽然贫瘠一些,但或许正是因为经验贫瘠,一群照顾者轮流给他喂奶,小婴儿才不会因此陷入混乱,毕竟使用奶瓶和喂奶的状态是一直没变的。对小婴儿来说,最好一开始就有些可靠的东西,否则他不会有良好的心理健康基础。
研究这个课题要做的事还有很多。我们必须承认,帮助我们了解母乳喂养问题最有益的新来源,是长期持续来做精神分析的各种类型案例。这其中包括正常的、神经症性的及精神疾病的案例。这些案例遍布各个年龄层,儿童和成人都有。
总之,要轻松跳过奶瓶替代母乳喂养的这个议题,是不可能的。在某些国家和文化里,奶瓶喂奶已是普遍现象,这也必然会影响这个地方的文化模式。从妈妈的角度来看,如果一切顺利,母乳喂养能提供最丰富的经验,也是最令人满意的方案。从小婴儿的角度来看,母乳喂养后妈妈及其乳房的幸存,比用奶瓶喂养后妈妈及奶瓶的幸存更为重要。因为母乳喂养的经验比较丰富,妈妈和小婴儿之间也许会有困难,但绝不能因此就反对母乳喂养,毕竟照顾小婴儿的最终目的并不只是要避免问题的发生。照顾小婴儿的目的也不单单局限在健康的发育上面,它还应包括让小婴儿获取最丰富的经验,从更长期的视角来看,是培养宝宝的个性与性格的深度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