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共创欧亚新世纪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章 久有凌云志

第一节 敢教日月换新天

中国的“一带一路”,世界的美好未来

习近平主席发出“一带一路”倡议,大气磅礴,勾勒出一幅全球未来的崭新画卷。它不但会再创奇迹,而且将惠及世界,未来10年全球将因此焕然一新——世界将告别霸权侵略、战火硝烟,各国将携手发展、共创盛世。

2013年9月7日,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的纳扎尔巴耶夫大学,中国新任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演讲,寥寥数语,大气磅礴,勾勒出一幅全球未来的崭新画卷——世界将告别霸权侵略、战火硝烟,各国将携手发展、共创盛世。演讲雄才伟略、高瞻远瞩,必将彪炳史册。

这是习近平主席首次公开阐述经邦纬国的理念,距他上任才半年时间,气魄、胆识令人赞叹。他倡议,中国和欧亚大陆国家携手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为现在的“一带一路”。[10]

起初,这一构想鲜为人知;如今,其成效日渐显现。“一带一路”堪称宏图伟业,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仅其中的基础设施工程,就将是人类历史之最,不仅让欧亚大陆四通八达,而且能加快域内国家在经济、政治、军事等领域的合作。最关键的是,欧亚大陆两个最重要的国家——中国和俄罗斯—将从此全方位对接。

伊朗早有意向加入“一带一路”,但因西方制裁迟迟未果,直到美国2016年年初对其解除制裁,才得偿所愿。中国、俄罗斯、伊朗三足鼎立,欧亚大陆的“黄金三角”呼之欲出。之所以这么说,原因之一是三国均盛产黄金。美元行将破产,美国霸权日薄西山,要打造新的世界货币,构建全球新的经济体系,黄金作为压舱石不可或缺。

智者因时而变。

面对渐行衰落且日趋敌对的西方霸权,中国深知,必须打造与欧亚邻国的持久战略伙伴关系。而要在广袤的欧亚大陆纵横捭阖,日行万里的交通大动脉必不可少。

“一带一路”经天纬地。中国这一战略最重要的伙伴,就是普京领导下的俄罗斯。北约在乌克兰发动赤裸裸的政变,扶持美国授意的政治寡头上台,孰料反让中俄战略伙伴关系高歌猛进,这让西方很多人始料不及。

每当进行至关重要的政策调整,北京必定深思熟虑、成竹在胸,时机一旦成熟则当机立断,举国随之倾力而为。1982年,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短短34年,中国经济创造了世界奇迹,其中的秘密就在于此。现在中国领导人倡导“一带一路”,不但会再创奇迹,而且将惠及世界,未来10年全球将因此焕然一新,变化之大甚至可能超出中国高层最初的设想。

2014年11月28日,“中央外事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意义非比寻常。在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11]

仔细阅读会议内容,就会发现中国领导层革故鼎新,对外交政策作出重大调整。

在新政策中,与美国和欧盟的关系不再压倒一切,而着重考虑的是俄罗斯等金砖国家以及广大发展中国家。

要深入了解这一政策,不妨简单回顾一下历史。2012年,中国的外交围绕“五条主线”展开:积极运筹与世界大国关系(侧重美国、欧盟、日本、俄罗斯),努力增进与周边睦邻友好关系(主要是与中国接壤的国家),继续夯实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基础(均为低收入国家),努力用好多边外交舞台(包括联合国、亚太经合组织、东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大力发展公共外交。但是,在2014年这次会议上,中国领导人运筹帷幄,随势而制,对外交战略重新布局。

在讲话中,习近平主席尤其强调了发展中大国,他指出:“扩大同发展中大国的合作……把我国发展与广大发展中国家共同发展紧密联系起来。”中国学者解读认为,为了“推动国际体系和全球治理改革”,中国将日益倚重发展中大国,如俄罗斯、巴西等金砖国家。值得注意的是,在这次会议上,中国把自己的定位改为发展中大国。[12]

在解释新政策时,外交部副部长刘振民还强调,亚洲国家“政冷经热”日益突出,中国倡导迈向“亚洲命运共同体”,就是要妥善解决这一问题,在经济和外交领域与韩国、印度、印尼等国发展更加紧密的关系,当然也不排除日本、菲律宾和越南。

换言之,鉴于美国的军事和经济实力,对美关系仍是重点,但对华盛顿的肆意而为,北京不再退避三舍。2014年10月,香港发生“雨伞革命”,官媒《中国日报》随即发表社论——“为何华盛顿要制造颜色革命?”[13]文章指名道姓,批评美国国家民主基金会的副总裁就是幕后黑手。该基金会名为非政府组织,实际由美国政府支持,专门从事政权更迭的勾当。如此直言不讳,6年前难以想象。那时正值北京奥运会前夕,为了给中国抹黑,美国煽动达赖集团在西藏发动了多起暴力事件。对此,中国没有激烈反应。

对于西方在人权问题上的干涉,中国毫不犹豫地针锋相对。英国首相卡梅伦与达赖会面,中国把两国外交关系降到冰点。挪威诺贝尔委员会给刘晓波颁奖,北京马上冻结了与奥斯陆的往来,两国外交、经济关系一落千丈。

或许最重要的是,中国着手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之外另起炉灶,这对美国主导的全球金融体系无疑是当头棒喝。为了在经济上打压中国,美国力推《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相反,中国则秉承开放、共赢的原则,邀请美国等一同打造亚太自贸区(FTA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