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南粮北运”是怎么变成“北粮南运”的?
1957年,我国南方的粮食产量略高于北方,大致是51%对49%,但人均占有量差异较大,大致是54%对46%,我国粮食生产的南北格局是“南粮北运”。20世纪70年代以来,上述格局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具体表现为,北方对全国粮食总产的贡献率由70年代初的52.2%上升到21世纪初的58.9%,对全国粮食增产的贡献率由53.9%迅速升高到85.1%。
20世纪70年代初,除松辽河区和西南诸河区外,北方其他各区人均粮食占有量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南方恰好相反。20世纪70年代,除内陆河区外,全国其他各区人均粮食占有量均有提高。到了20世纪70年代末,北方的淮河区人均粮食占有量已经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而南方的珠江区却下降至全国平均水平以下。
20世纪80年代,北方的人均粮食占有量与南方差距逐渐缩小,并于80年代中期超过南方。之后,南方的人均粮食占有量由80年代中期的381公斤下滑到21世纪初的328公斤。80年代,除黄河区外,北方其他各区对全国粮食增产的贡献率均高于70年代,而南方恰好相反。各分区对全国粮食增产贡献率的增长幅度以内陆河区最大,其次是松辽河区,而减少幅度以东南诸河区最大,其次是珠江区。80年代,北方各区人均粮食占有量均有提高,而南方的东南诸河区、珠江区人均粮食占有量却出现下降。80年代末,东南诸河区的人均粮食占有量下降至全国平均水平以下。
90年代,北方的松辽河区、淮河区和南方的西南诸河区对全国粮食增产的贡献率、人均粮食占有量均有较大幅度提高,而其他各区人均粮食占有量均有下降,其中东南诸河区的粮食总产量也出现下降。90年代末,长江区的人均粮食占有量降至全国平均水平以下,全国范围内仅剩北方的松辽河区、淮河区人均粮食占有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按照全国平均的人均粮食消费量计算,全国主要的粮食调出区已由70年代初的松辽河区、长江区、珠江区和东南诸河区转移、集中到21世纪初的松辽河区和淮河区,传统的“南粮北运”的粮食生产区域格局已被“北粮南运”所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