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专家是我们的出路之一
“专家”这个概念对大多数人来说都是清晰却又模糊的,它似乎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即的存在,成为专家仿佛是一件极难达成的事。如果我们转变态度,将自己的本职工作作为切入点,利用自己的天然优势,在自己的行业有所积累,那么成为专家这件事就不会显得那么遥不可及了。
转变态度,把工作变成兴趣爱好
在现代社会中,工作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只是一种用来谋生的手段,他们认为自己的工作毫无价值,将工作视为一种被迫劳动。事实上,很多人所谓的“不感兴趣”只是对工作乏味感的逃避。重复相似的工作的确会减少价值感的获取。如果人们仅靠报酬进行自身驱动,那么当收获报酬成为习惯时,最开始的热情也将会消磨殆尽。
当人们失去对工作的积极性后,首先带来的问题就是容易疲劳。因为在出现如厌烦、枯燥等负面情绪时,大脑会分泌一种让人感觉疲惫的神经毒素。此外,大脑的执行效率会降低,记忆、思考的效果也会变差。这会导致人们难以取得成就,进而形成恶性循环。
出现这些情况的原因恰恰就是人们对工作过于熟悉。隔行如隔山,其实,内行人觉得千篇一律的工作对于外行人而言往往困难重重,内行人觉得十分轻松的操作,对外行人来说却需要在专业指导下才能完成,内行人觉得枯燥乏味的内容对他们而言却存在着知识壁垒。内行人觉得自己是在做机械劳动,但对外行人而言,他们就是专业人士。所以,与其尝试发展自己其他方面的兴趣,倒不如以本职工作为切入点培养自己的兴趣。
当我们觉得工作无趣,无法将不感兴趣的事做好时,其实我们已经陷入了一个逻辑误区:不是感兴趣就会做好,而是做好才会感兴趣。在工作中投入的大量时间和精力,足够使我们融会贯通这个领域的各类知识,足够使我们打磨出成熟的技巧。付出的时间、精力是我们在这个领域安身立命的根本,没有必要舍近求远,去追求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浮于表面的兴趣只是对未知领域的好奇,愿意付出努力才是真正的兴趣。戴尔·卡耐基说过:“如果你表现得‘好像’对自己的工作感兴趣,那一点表现就会使你的兴趣变得真实,还会减少你的疲惫、你的紧张,以及你的忧虑。”
兴趣通常由好奇心、成就感所驱动。我们要想把工作变成兴趣,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流程标准化
尝试将自己的工作流程化、标准化,这样可以增加工作的挑战性,从而全神贯注地进行工作。同时,提问本身就是一个激发好奇心的行为,当我们开始思考工作时,就会发现一些从未意识到的问题。效率的提升可以减少时间、精力的付出,从而使那些琐碎的事变得不那么无聊。
2.设置易达成的小目标
成就感是驱动发展的原动力,成就感的获得与达成的目标有关。将工作拆分成目标并努力达成,可以帮助我们建立信心。小目标往往更容易实现,也更容易让我们获得成就感。
3.每日复盘总结
每天下班后都对工作的完成情况进行总结与复盘,可以有效找到自己擅长和薄弱的部分。工作中有哪些事让我们感到痛苦,明确自己排斥这些事的原因,才能更好地将工作变为兴趣。那些我们擅长并愿意投入的事更容易让我们获得成就感,也更容易让我们产生兴趣。
摆脱“镜中人”效应,提升对工作的价值认同
我们怎样对待别人,别人往往也会怎样对待我们。这个道理扩展到工作中也同样适用,我们怎样对待工作,工作也会怎样回应我们。只是在工作中,我们往往会因为缺乏对工作的价值认同而饱受困扰,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有许多。
首先,当工作成为养家糊口的“工具”时,之前的热爱与兴趣便会随时间消散。“德西效应”向人们证实,在外在和内在报酬兼得时,反而会削弱人们的工作动机。工作带来的物质奖励或多或少地破坏了最开始的内部动机。
其次,某个职业的社会地位和工作者的社会角色并不相同。如今的社会给不少职业赋予了太多的内涵,如医生、老师、公务员等。在光环的加持下,这些职业看上去光鲜自由,但如果我们只是怀抱着美好的向往入行,那产生心理落差就是很容易发生的事情了。
归根结底,所有由职业空虚造成的痛苦,都是在机械重复中大脑对那些有价值的事情产生了没有前景的误读,这一切都只是人们用自己想象中的空虚掏空了自己。
想要摆脱这种职业空虚,最重要的是从用户的角度看待自己的工作,这里的用户并不是狭义上购买产品的消费者。如果我们身为管理人员,那么“用户”就是下属;如果我们身为老板,那么“用户”就是员工;如果我们身为自媒体人,那么“用户”就是粉丝。
当我们的思维发生转变,从用户的角度看待自己的工作时,就会意识到那些在我们看来简单的事情对用户而言其实具有很大的价值,这会使我们产生一种被需要的感觉,进而从中获得认同感,看到工作的价值所在。从这种意义上来看,创作视频号向行外人输出专业知识,也是获得工作认同感的一种有效途径。
心理学家费尔兰特针对职业认同感给了四项指标:胜任感、承诺、报酬、满足感。简单说,如果我们能在工作中感到能力的成长,肯花费时间和精力,可以得到金钱回报,不会产生排斥,那么这就是对自己的工作具有认同感。
在这四项指标之中,占比最重的就是满足感,认同自己的工作、能在工作中获得满足感,达成其他三个指标也会更轻松。想要获得满足感,最重要的就是认清自己想成为一个怎样的人。生活中未必存在理想的工作,但至少存在理想的工作状态。当我们可以通过与外界的互动交流肯定工作的价值时,我们就迈出了成为自己行业专家的重要一步。
拓展社交圈,输出和分享价值
当我们成功地将工作变为兴趣,能从中获得价值认同之后,新的问题便出现了:社交圈窄,即在生活中没有机会向行外人进行价值输出。实际上,社交圈窄是一个普适性问题。邓巴系数详细解释过,由人类的智力决定,人们能够同时拥有的社交关系上限约是 150 人。但实际上,多数人维持的社交关系甚至不及两位数。
互联网时代优秀的渠道数不胜数,拓展社交圈不能称为一件难事,他们只是安逸地停留在舒适区,拒绝接触外面的世界而已。如果想要拓展自己的社交圈,最重要的就是主动做出改变。
首先,明确需求。对于同一个职业而言,有专业需求的群体未必会重合。同样是企业家,经纬中国副总裁庄明浩主要分享对行业的观察和展望,迅雷创始人程浩则将“创业”进行了详细拆解。由于分享内容的侧重点不同,面对的群体也自然有所不同,根据自身所处的垂直领域,明确能让自己有所提升的群体,才是有意义的拓展行为。
其次,摆正心态。为扩大知识面,我们可能需要同时接触更专业和更基础的群体。明确自己的行为是为了磨砺专业能力,在拓展圈子时不能有任何思想负担,向上结交并不是攀龙附凤,向外扩展也不能趾高气扬。面对哪个群体都要主动出击,不能原地等待对方的请求。
同时,还要开放思维。先从自己能接触到的群体入手,与他们建立信任关系,长此以往,当他们的亲友出现需求时也会第一时间想到我们。平时也可以多参加团体活动,如同学聚会、爱好社团等,想办法推销自己。
最后,不能急功近利。在与人接触时过于迫切会让人产生一种排斥感,并对我们的专业素养产生怀疑。更重要的是,拓展时不能只在意广度,更要兼顾坚实度。如果遇到踩在法律和道德底线的群体,就算再符合自身需求,也千万不能触碰。
在寻找需求群体的同时,可以开始进行价值的分享和输出的第一步——解决问题。
人的认知会使思维局限,直接分享往往会觉得无话可说,可以充分利用这些信息差让他们认可我们专业人士的身份,在与需求人群的沟通中明确他们想了解的内容。此时主要采用问答的方式,刚开始我们可能会对问题只有一个模糊的看法,但在梳理的过程中我们还可找其他辅助资料进行延伸。这些清晰解答问题的需求,会迫使我们将它们研究透彻,高质量的输出之所以可以倒逼输入,其实就是因为这可以强迫我们走出舒适区,去探索未知领域。
长此以往便会将我们在行业内获取的零散知识串联起来,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在回答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水平,逐步建立起口碑和影响力之后,便可以归纳汇总常见的问题,在微信的周边平台上制作系统的在线课程。
在此过程中,我们不能忽视目标群体的反馈,怎样表述更能让人理解,怎样的语言更能让人信服,都是在输出中需要注意的事情。若是为了体现自己的专业性而大量采用行业术语,只会加固知识壁垒,从而导致目标群体大量流失。
最后,就如在上文中所提及的工作与兴趣的关系一样,并不是成为专业人士后才能开始,我们需要先开始,再逐步成为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