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强扭的瓜,不甜也不香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全球性疫情,改变了大部分人的生活。有许多家庭相隔两地一年之余仍旧不能团聚,不少线下曾经如火如荼的行业一蹶不振,也有些刚刚开动的创业公司就此按下停止键,还有莘莘学子无法顺利完成学业……
2020年年末,我曾征集过大家的年度关键词,收到的答案有些悲观:“隔离”“静止”“颓废”“孤单”“无助”“分离”“单身”“留守”“思念”“坚持”“重启”……不少人因为生活状态的突然改变,变得孤僻、抱怨连连、拒绝沟通、垂头丧气;也有的人因为这场疫情,对生活有了不一样的认知,开始不再拘泥于曾经,开辟出新的天地。
我们小的时候都听说过这样的俗语,“强扭的瓜不甜”,意指生活中有些事情需要自己掂量三思,不可莽撞前行。这个话题想聊的,是我们的人生有各种状态:定会有“动如脱兔”之能动性,也需要具备“静如处子”的耐心。
先来分享一个我个人的故事。2019年的夏天,我决定去挑战欧洲最高峰厄尔布鲁士山,这是一次突然又任性的想法,没有任何对个人体能的评估,就草草做了决定。一开始家人都强烈反对,恰巧我又是听不了反对意见的小倔驴,越是备受阻拦就越想霸王硬上弓,所以我不管不顾地背上行囊前行。恰巧那年的暑假,一直在忙着发第二本书,回到北京以后的作息,既不健康也不规律,夜夜笙歌不说,还天天毫无节制地胡吃海塞,基本零运动。我对自己的身体不完全了解,加上那段时间作息不良、心情不稳定等因素,令出行的一开始就充满了疲倦感。
但是我又偏偏不想认输,在集训几天之后依然硬着头皮跟大队伍登顶了厄尔布鲁士。然而下山的时候,我的身体出现了突发性的问题,幸亏向导及时采取措施,在非常短的时间内下撤,才得以保命一条。回家之后,被家人火速送到医院做了各项检查。住院的那几天,我其实认真思考过——如果再给我一次选择的机会,我还会不会这么任性地前往呢?
成长的这一路上,这些话语绝对是你耳熟能详的:你要深思熟虑,你要未雨绸缪,你要衡量得失,你要知道扬长避短……而我理解的成熟,是一种非常主观的成长,当某个时刻,你能够按捺住内心悸动不已的小兔子,让自己冷静下来,后退半步,站远一点,再看得远一点,那么可称之为成熟。
比如因为这次疫情,很多人的工作遇到了非常大的挫折,甚至是断崖式的改变。包括我自己。一个本来需要飞来飞去、到处跑的行业,突然飞行不再是便捷的手段,那我们是“逆流而上”,还是居家颓废呢?
你还有什么其他选择?
我们固有的思维模式,很容易把自己陷入一个固定的思维闭环内:出不了门——就做不了本来应该做的工作——工作无法进行——那就什么都干不了。
什么都干不了=坐吃山空=失败
仔细想想,你真的,什么都干不了吗?
我们在传统教育模式下成长,很多时候不会对事件本身或者自己所处的情况提出反问。上大学的时候,我时常惊讶于同学对老师的“反向要求”:除了这个,我们还有别的选择吗?
我们可否在xyz里,增加一项q?
这些在我的概念里所谓的“以下犯上”或“越权”类的问题,似乎变成了一种多角度的思考方式。不过,在那个年纪,我仅仅看到了同龄人的大胆,却没能看到他们思维的广博性。现在想来,生活所提供给我们的,只有一个选择吗?当然不是。我们越大程度地打开自己的世界,接纳能力越强,我们看到的世界就越大。
我最近都无法出差——那我还可以做些什么?
最近的销售情况不好——有什么其他模式可以改善?
我见不到我的家人——我能够做些什么,表达我的思念?
我无法到学校上课——这段时间,如何更好地自我增值?
买的书无法寄过来——有没有电子版可以购买?
给生活多一个维度,不一定要和眼下的这个“瓜”较劲。
有限选择内的深度规划
好,你现在除了眼前的瓜,还看到了更多的水果。于是,你需要来看一下自己的筐了。
把你的视野放宽放远,这是横向的计划。
现在再来看看纵向的:
-短期内,你能够完成的目标是什么?
-这个目标会给你带来什么?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你愿意放弃什么?
这些问题更多的是对自己价值观的审视,我们每隔一段时间,都可以透彻地了解自己一次:
-你不想改变的,又有什么?
-你此刻完成的事情,目的是想实现什么?
-近期的工作计划里,你从中学到了什么?
-你会如何让计划变得不同?
表面上看,这些都是十分容易且没有太多含金量的问题。但当我们处在人生选择的交叉路口,也许这些扪心自问的问题,就有它们的价值所在了。
有个朋友因为疫情隔离的原因,无法正常工作,双向隔离28天,也就是说,除身体上的风险、隔离费用成本,在被隔离的28天里,他和客户只能靠电话会议来沟通。这对于需要参与实地操作的人员来说,变得非常被动、困难重重。于是,他选择了在某地停留2~3个月,然后回到居住城市隔离的办法来减少费用和时间成本。
但即便如此,工作推进得依然缓慢。与此同时,不能陪伴家人也给他带来一定程度的困扰和痛苦。那么在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回归到以上的那些问题里:
当我们把目标放在眼前,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愿意放弃的和不想去改变的是什么?
如果我们的生活已经发生改变,那么在这个改变里,是否有所收获?
一跃而发
近一两年,或许两三年,我们的日常与曾经相比会相对“静态”许多。但是“静态”并不代表没有期许。就像我们小时候上体育课学习助跑一样,我始终相信,人是具备“一触即发”的能力的。
埃隆·马斯克这个名字,大家也许不会陌生吧。对,就是那个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特斯拉、太阳城三家公司的最高管理者,同时也是参与民用火箭、纯电动汽车的研发设计人。众人都知道狂人马斯克还有一个梦想,就是去火星生活。他甚至曾经扬言,在2050年前,要将100万人送上火星。
马斯克虽然掌握了一定的火箭技术,但他的飞行回收试验却经历了许多波折——几个原型机的爆炸,一次又一次地失败。2020年5月MK4的原型机在测试中意外地发生了燃爆,现场瞬间变成火海,连发射现场都是一片狼藉。经历诸多失败后,马斯克似乎从未动摇星际飞船星舰SN8的试行,在发射前3秒,发动机出现异常,虽然成功升空,却还是再次发生了燃爆。
但后期采访中,马斯克依然表示,他并没有因此而丧失对火星的向往。
举这个例子不过是想说,在前行的过程中,我们只要坚守着自己的信念,步伐或快或慢,都没有关系。重要的是恒心。
那个一跃而发之时,终将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