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华栋文学课:大师创造的世界(大家读大家·第四辑)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3章 马塞尔·普鲁斯特:意识的绵延

(1871—1922)

辑一 欧洲现代主义小说大师

法国诗人法尔格在谈到马塞尔·普鲁斯特的时候是这么说的:

看上去,他远离阳光和空气而生存,活像一个隐士,长期蛰居在他那座橡木小屋里,他的脸上现出某种焦虑的神情,似乎一股悲伤之情正在逐渐平息,他全身都蕴含着苦涩的善良和仁慈。

可能对于大部分读者来说,马塞尔·普鲁斯特是一个阅读的难题。因为他写了一部长度令人畏惧,使人很难耐心读下去的小说。我曾经问过很多朋友——其中有不少都是我的作家同行,是否从头到尾读完了马塞尔·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又译为《追寻逝去的时光》),答案是几乎没有一个人读完它。当然,大家都知道他,也大都阅读过这部世界最闻名的小说的至少一部分内容。可见,《追忆似水年华》的长度和密度就像两个难以逾越的鸿沟,阻挡了心态浮躁的人去跨越,同时,也使这部小说继续保持着一种神话般的神秘力量。

马塞尔·普鲁斯特是20世纪法国贡献给人类的伟大小说家。他的《追忆似水年华》已经成为改变人类小说历史的作品。如果说小说史的发展是不断由拐点改变的话,那么,马塞尔·普鲁斯特就是一个站在小说史拐点上的作家,他的《追忆似水年华》就是改变了小说历史的伟大作品,马塞尔·普鲁斯特因此成为20世纪现代小说的先驱之一。我这么说绝不过分。这部分为七个部分、翻译成中文接近二百五十万字的大书,首先,从篇幅上,它就是一个奇迹。它如同一条巨大的河流,将一个时代的全部印象,都化作了个人的、绵密的、厚实的、雕琢的、绵延的、细腻的、忧伤而平静的回忆。这部小说还像一幅无比巨大的花毯,编织了马塞尔·普鲁斯特关于他所在的某个特殊历史时期的全部信息图像。记忆混合着嗅觉、味觉、触觉、听觉、视觉,将那些微不足道和微妙复杂的心理与外部的景象,融汇在一炉里,造就出一本书,一本意境连绵的书。在书里,时间和回忆似乎永远像河水那样流动着,永不停息,记忆因此得以永恒。

一个有雄心的作家,总是想写出一部永恒的伟大之书,一部杰作,它在那里等待作家去完成。一旦完成,它就离开了作者,巨大而耀眼,成为永恒的创造物,成为大家共同欣赏的名著。很多作家都梦想写出这样的作品,可只有很少的作家可以获得上天的青睐,在机缘巧合、天赋和勤奋的共同作用下,最终成为那永恒之物的创造者。

那么,《追忆似水年华》是一部什么小说?是一部长河式的意识流小说?是一部心理现实主义小说?是一部自传体小说?是一部教育和成长小说?是通过内心体验所描绘的社会小说?还是一部带有象征色彩的现代主义小说?我觉得,在这部小说中,上述的判断都可以用来形容它的某种特征。马塞尔·普鲁斯特把这些标签化的特征都统合在一起,创造出一部无论深度还是广度都令人惊异的巨作,一部和他所在的时代紧密相联系的伟大作品。

法国作家安德烈·莫洛亚写道:

对于1900年到1950年这一历史时期而言,没有比《追忆似水年华》更值得纪念的长篇小说杰作了……马塞尔·普鲁斯特像同时代的几位哲学家一样,实现了一场“逆向式的哥白尼革命”,人的精神又重新被安置在天地的中心,小说的目标变成描写精神所反映和歪曲的世界。

安德烈·莫洛亚的评价是相当准确的,不仅说明了这部小说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也说明了这部小说的核心贡献:对精神所反映和歪曲的世界的全面呈现。尽管有很多研究者认为,马塞尔·普鲁斯特在写这部小说的时候,更多地受到了当时的心理学哲学的影响,但是,我还是觉得,马塞尔·普鲁斯特个人的某种特质,比如他高度敏感的神经和哮喘病,比如他病态的神经质,喜欢沉溺于想象和回想的生活状态,是他写出这部小说的真正原因。

1871年,马塞尔·普鲁斯特出生于巴黎。他出身于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父亲是巴黎医学界的权威,曾经当过类似卫生部部长的“卫生总监”,母亲则是文化修养与家教都很好的犹太人,与巴黎犹太人所构成的富人阶层有着广泛的联系。因此,这种家庭出身,带给了小马塞尔·普鲁斯特一种特殊而优越的文化背景。但是,马塞尔·普鲁斯特从小就体弱多病,九岁的时候,他就暴发了第一次哮喘,生命垂危。在中学时代,马塞尔·普鲁斯特勤奋好学,对文学、修辞学和哲学都有着浓厚的兴趣和爱好。1890年,马塞尔·普鲁斯特在巴黎大学听到了著名哲学家柏格森关于人类意识和直觉的心理哲学课程后,受到了影响和启发,并且将这种哲学理念运用到自己早期的写作当中。从此,柏格森的哲学理论就成了他文学写作上的理论支撑,加上他敏感和神经质的天性,造就了一个伟大的、带有稍许病态人格的作家马塞尔·普鲁斯特。

法国作家莫里亚克写道:

马塞尔·普鲁斯特的童年期比一般的孩子要长得多。这是一个感情极为脆弱的小男孩,如果临睡前没有妈妈的吻,他连觉都睡不着。临睡前妈妈的吻,以及它给小普鲁斯特带来的苦恼与欣喜,都成为普鲁斯特后来著作中的主题。例如,他早期的一部未完成的小说《让·桑德伊》和后来的鸿篇巨制《追忆似水年华》都是紧紧围绕着这类难忘的回忆展开的。尽管多少做了些渲染与夸张,但无论在普鲁斯特早期的幼稚习作,还是成年之后的鸿篇巨制中,这些回忆都是可信的。在马塞尔·普鲁斯特的著作中,凡是有关普鲁斯特本人,或者以普鲁斯特为原型的小说主人公的情节,都是有根有据的,绝无虚构成分。

(《马塞尔·普鲁斯特》第一章)

莫里亚克的这段话是我们进入马塞尔·普鲁斯特世界最好的说明。

1896年,二十五岁的马塞尔·普鲁斯特出版了自己早期所写的短篇故事和随笔集《欢乐与时日》,并开始写作自己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让·桑德伊》。这部小说一直到1952年他逝世三十年之后,才被发现草稿,并且于同年出版。但是,《让·桑德伊》更像是马塞尔·普鲁斯特的一部草稿,一部习作,它也是一部带有自传体特征的小说,描绘的是他童年时代的种种感受,和关于少年时代的回忆。但是,明显地带有故事的片段和人物的素描特征。可能马塞尔·普鲁斯特觉得这部小说十分稚嫩,因此一直没有出版它,而是将这部小说中那些大胆实验的写作技巧和整体的内容,全部用到了《追忆似水年华》里。1904年和1906年,他出版了两部翻译自英国作家的译作——《亚眠的圣经》和《芝麻与百合》,1905年,他母亲的去世可能是影响他一生最大的事件,严重依赖母亲的他开始了自我反省,自1908年起,他还开始构思和写作一生唯一的一本文学评论著作《驳圣伯夫》,这本书也是在他死后作为手稿被发现,并于1953年出版。1909年之后,马塞尔·普鲁斯特将短暂一生所剩下的所有时间,都投入到了《追忆似水年华》的写作当中,一直到1922年去世,这部书终于完成了。

一部伟大的书总有自己独特的命运。1913年,《追忆似水年华》第一卷《在斯万家那边》在遭遇出版商的纷纷退稿之后,不得不由马塞尔·普鲁斯特自费出版。这是因为他把最开始的三卷手稿交给了巴黎的一些出版商,出版商根本就意识不到这部小说的价值,而是在他有意为之的大量词汇上都画上了表明语法错误的符号,使得马塞尔·普鲁斯特一气之下,拿回了书稿自费出版。有一个编辑在审读报告中写道:“有个人患了失眠症。他在床上翻来覆去,睡意蒙眬间,昔日的印象和幻象浮上心头,这里面有些就是写他小时候与父母亲住在贡布雷时如何深更半夜还难以入睡。老天爷!写了十七页!有个句子居然有四十四行!”

但是,马塞尔·普鲁斯特显然对自己的这部作品很自信,他并不过分沮丧,坚持要让它问世,哪怕采取自费的形式。小说的第一卷《在斯万家那边》出版之后,完全没有引起巴黎评论界的注意。一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的1918年,马塞尔·普鲁斯特才出版了第二卷《在少女们身边》。这一卷在1919年获得了法国龚古尔文学奖,大家才突然注意起他,马塞尔·普鲁斯特声名鹊起了,大家也逐渐地意识到,马塞尔·普鲁斯特可能带给了他们一个全新的文学世界。后来,对他小说的关注和好评开始与日俱增。到1922年他去世之前,第三卷《盖尔芒特家那边》和第四卷《所多玛与蛾摩拉》也出版了。马塞尔·普鲁斯特去世之后,小说继续获得了很高的评价和持续的追捧,小说的第五卷《女囚》、第六卷《女逃亡者》、第七卷《重现的时光》一直到1928年才出齐,形成了小说的整体规模。随着时光的流逝,人们发现20世纪的一部无法绕开的杰作,就这么悄悄地诞生了。

让我们来看看这部小说最初诞生的那一刻。如同宇宙起源于大爆炸的奇点上,任何一部小说的写作,都有灵光一闪的一个触发点。1909年的某一天,马塞尔·普鲁斯特和平时一样,在喝茶和吃面包的时候,忽然,他通过舌头感觉到了过去记忆里的味觉和触觉,于是,一扇记忆的大门猛然被打开了,过往所有的生活,包括那些花边一样复杂精致的细节,伴随着细腻而生动的感觉,全部在他的记忆里复活。他感觉自己找到写作《追忆似水年华》的办法了。自此,他就一发不可收拾地开始了这部小说的写作。我甚至可以想象得出,那个品尝面包和茶水的一刻,全部的《追忆似水年华》是同时涌现在马塞尔·普鲁斯特的脑海的。这很像加西亚·马尔克斯苦苦寻找《百年孤独》的开头,直到他终于找到了那个包含了过去、现在和未来全部时间的著名开头的一刻,于是,整部小说也就同时出现在了加西亚·马尔克斯的脑海里。

在那一刻之后,剩下的工作就很好办了,只需要去记录和整理那些已经蜂拥出现在脑子里的东西就可以了。小说的写作,有时候是需要天启和某种神秘力量的。对于有准备的、创造性的、不甘于平庸的作家,更是如此。马塞尔·普鲁斯特和加西亚·马尔克斯各自找到了自己的那一刻,于是,20世纪两部伟大的小说就这样诞生了。

那么,《追忆似水年华》写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假如所有的小说都讲了一个故事?这部小说,有没有相应的时代背景、人物形象和事件起始呢?这些,在《追忆似水年华》里全都有,只不过马塞尔·普鲁斯特所运用的叙述手段不是一种线性的时间叙述,而是在大致线性的时间叙述当中,不断地以跳跃、回旋、补充和折返来修正他对时间的感觉,同时,事件和人物也以不断变换角度重新讲述的方式,使读者可以逐渐地拼贴出全貌。《追忆似水年华》这部小说叙述的年代,往前,可以延伸到1840年,向后则到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小说所涉及的人物有二百多个,小说的主角,不妨看成是作家马塞尔·普鲁斯特本人和他创造的一个自我分身的混合体——那个小说中的马塞尔,既是他自己又不是他自己。在小说中,叙述者马塞尔从儿时开始,最后终于成长为一个小说家。小说所叙述的人物和事件总是反反复复出现,如同不断地变换时间的刻度。小说的情节并不连贯,人物也不是按照顺序出场,而是不断、反复地出现在小说中,并且互相映衬。小说叙述的地理范围,是从法国的博斯小城伊利埃开始的,因为小马塞尔过去经常在那里度假。小说所涉及的主要人物,一部分是叙述者的亲戚:父母亲、弟弟、叔叔和舅舅、姨妈和婶婶,还有很多小城乡下的邻居和村民。另外一部分,则是巴黎的中上层人士,包括了叙述者的一些中学和大学的同学、他父亲的朋友们和母亲的犹太富人朋友的社交圈子,由此,这两组人物关系的链条不断地延伸和扩大,在小说中像涟漪一样一圈圈地扩展开来,从而构成了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期的法国从巴黎到外省乡下各色人等的全景画廊,也确立了小说的历史学、社会学和人类文化学的价值。

在很长一段时期里,我都是早早地躺下了。有时候,蜡烛才灭,我的眼皮儿随即合上,都来不及咕哝一句:“我要睡着了。”半小时之后,我才想到应该睡觉;这么一想,我反倒清醒过来。

这是小说第一卷《在斯万家那边》的第一句话。由此,叙述者开始了漫长的回忆。《在斯万家那边》这一卷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贡布雷”中,叙述者开始回忆他住过的各个房间,然后,就开始追忆他在贡布雷所度过的童年生活,细腻回味对母亲的爱。在这一卷中,最有名的篇章,是叙述者因小玛德莱娜蛋糕的味道所引发的回忆那一段,确立了最显著的马塞尔·普鲁斯特式的语言风格。由此,通过叙述者内心独白式的叙述,他在贡布雷的生活,以及当地的社会习俗、居民与自然景物,一一浮现,包括叙述者第一次见到斯万先生,以及盖尔芒特公爵夫人的出场。叙述者追忆完这些记忆之后,在一个早晨醒了过来,第一部分就结束了。第二部分是“斯万之恋”,在这一部分里,叙述者多少隐匿起自己的主观身份,而是以旁观者的身份来讲述:在叙述者认识斯万之前,斯万就进入了巴黎上流社会的社交圈子,还爱上了引荐他进入那个贵族和资产阶级上层圈子的女子奥黛特,但是,奥黛特青睐的却是另外一个男人。结果,斯万先生就非常嫉妒,也深受煎熬。后来,斯万被排挤出那个上层社会小圈子,他也逐渐远离了那段无望的爱情。在小说第一卷的第三个部分“地方的名称:名称”中,叙述者又重新活跃起来,继续变得全知全能,他继续回想着自己的少年时光,并且将这种回忆由贡布雷的生活延伸到了巴黎的香榭丽舍大街边的公园里。在那里,叙述者爱上了斯万先生的女儿吉尔贝特·斯万。最后,小说以林园自然风景引发的回忆结束。

我在读《追忆似水年华》的时候,感觉它的叙述语调似乎一直没有变化,它是缓慢的,有节奏的,绵长的,无穷无尽的。马塞尔·普鲁斯特似乎特别喜欢运用长句子,以这些长句子达到对回忆最精确的描述。最长的句子出现在小说的第五卷,以“从实实在在的、崭新的座椅之间,梦幻般地冒出沙龙、玫瑰红丝绒面的小椅子以及提花毯面的赌台……”开始,这个句子,翻译成汉语在一千字左右——读者可以去查阅一下,可见其句子之长和小说之长的某种暗合的关系。马塞尔·普鲁斯特还不喜欢规范地运用一些标点符号,而是尊崇口语的多变和中断、书面语的复杂句法,以及没有表达完全的那种含蓄感。因此,一种语调贯穿着小说的始终,就是因为叙述者是在用内心独白——也可以叫意识流——的方法在讲述。

这部小说的第二卷《在少女们身边》则继续了这种追忆风格。这一卷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在斯万夫人周围”,叙述者延续第一卷第三部分的回忆,主要回忆了他对斯万夫妇的女儿吉尔贝特·斯万的追求,以及追求失败的种种心绪。其间,还交代了叙述者和斯万夫人周围的一些上层知识分子交往的细节。在第二个部分“地方的名称:地方”中,叙述者笔锋一转,开始回忆起和外婆一起去海滨度假的情景,由此,他认识了外婆过去的老同学——一个侯爵夫人,以及这个夫人的后辈亲戚,叙述者还认识了一个画家和画家的一些女朋友。叙述者试图亲吻其中一个叫作阿尔贝蒂娜·西莫内的女子,但是,被她拒绝了。小说的这个部分是最出彩的,对时光和岁月的留恋,对女性世界的观察,对情爱心理的展现,对人物无以复加的生动和细腻的描绘,以及所运用语言的繁复和优美,在这个章节里毕现无遗,马塞尔·普鲁斯特的美学风格进一步得到了确认。

《盖尔芒特家那边》是小说的第三卷,这一卷分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详细叙述了主人公和邻居盖尔芒特公爵夫人的隐秘激情:叙述者试图靠近盖尔芒特夫人,但是,他只能去接近她的外甥,采取一个迂回接近的方式。由此,叙述者开始进入一个资产阶级上流社会的社交圈,认识了各色人等,并发现人类关系组成的奥秘。在第二部分当中,叙述者的外婆去世了,叙述者陷入悲哀当中。而那个叙述者曾经追求过的女子阿尔贝蒂娜·西莫内来到了巴黎,她专门来看望叙述者,也就是小说的主人公,此时,她已经改变了对叙述者的看法,没有再拒绝叙述者——对她的一次亲吻。随后,小说继续叙述主人公参加盖尔芒特公爵夫人家的社交活动,并且在那些社交场合认识了更多的人。在这一部分的结尾,在盖尔芒特公爵夫人举办的一个沙龙上,斯万先生说自己已经病入膏肓,但是,听到的人却没有什么反应,大家并不为之动容,这使叙述者体验到一种极其复杂的感受。

小说的第四卷《所多玛与蛾摩拉》,从卷名上就可以判断,这一卷的主题是关于性、爱情和罪恶的。我们知道,在《圣经》中,所多玛和蛾摩拉是两座罪恶之城,它们的居民陷入乱伦和罪恶中不能自拔,最后被发怒的上帝所摧毁了。《所多玛与蛾摩拉》这一卷分为两个部分,在第一部分中,叙述者发现了一个秘密:夏吕斯先生是一个同性恋,他的同性恋对象是裁缝朱皮安。由此,叙述者产生了一种不舒服的感觉,因为他对同性恋持一种审慎的批评和不接受的态度。小说在这个部分点题了,对卷名的含义做了阐释。在第二部分中,叙述者又回到了自身,讲述他和阿尔贝蒂娜·西莫内的交往,以及对她的各种揣测和仔细的琢磨,发现的她一些反常的表现。这导致叙述者非常焦虑,他内心充满矛盾和嫉妒,因为,阿尔贝蒂娜·西莫内并不能够确定自己是否真的爱他,他也感觉到了这一点。当他最终想放弃对西莫内的追求时,西莫内又通过谈论其他女孩子,引发了叙述者的嫉妒,最后叙述者决定带阿尔贝蒂娜·西莫内回到巴黎,向自己的母亲宣布,他要向阿尔贝蒂娜·西莫内求婚。这个部分,马塞尔·普鲁斯特描绘了人对于情感的耻感和罪感,其深度令人惊叹。

第五卷《女囚》,则继续讲述叙述者本人的爱情遭遇:阿尔贝蒂娜·西莫内和他回到了巴黎,并且住在他的寓所里。他既在感情上囚禁阿尔贝蒂娜·西莫内,又在行动上监视她,企图约束她。可是,当她在身边时,作为一个想当作家、喜欢孤独的人,叙述者又感到了无端的烦躁,感到两个人在一起并不舒服——这很容易使我联想起卡夫卡几次失败的爱情。而阿尔贝蒂娜·西莫内只要想出去参加交际活动,叙述者就感到不安和嫉妒,这导致他们不断地争吵,直到有一天,当叙述者外出,在进行了激烈的思想斗争之后,决定和西莫内分手,他回到家中,却发现她已经出走了。这一卷名为“女囚”,讲述的就是一个男人想用爱情来囚禁一个女人的最终不可能。

在《追忆似水年华》的第六卷《女逃亡者》中,继续讲述叙述者的爱情。叙述者很快就后悔于他和阿尔贝蒂娜·西莫内那次要命的争吵,想让她重新回到自己的身边,并且通过朋友传递了他想和好的迫切愿望。但是,等到阿尔贝蒂娜·西莫内决定回到他身边的时候,他又有些后悔了,因为,一个女人将给他带来好和不好的所有的东西。小说将人在两难的尴尬境地里的状态描述得相当逼真。那么,最终怎么办?小说自然有解决的办法:就在这个时候,西莫内在一次骑马中掉下来,摔死了。于是,问题解决了,但是叙述者立即陷入了悲痛和难过,他又开始回忆和西莫内的所有交往,并且开始了解女友过去的生活。但是,他发现,西莫内竟然是一个同性恋。叙述者因为这个发现减轻了内心的负罪感,他又开始追求一个新的姑娘,这个姑娘就是很久以前他曾经喜欢过的吉尔贝特·斯万,斯万夫妇的女儿。但是,此时的吉尔贝特·斯万已经准备嫁给罗贝尔·圣卢先生了。

于是,到小说的第七卷《重现的时光》,就要将小说所涉及的主要人物的命运,做一个最终的交代了:叙述者一心想当作家,但是,他一直对自己信心不足,因为他发现,写作和具体的生活距离过于接近了,他必须要找到自己信赖的,同时可以婉转地描绘生活的某种文学形式。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叙述者从外省疗养院回到了巴黎,重新加入了以维尔迪兰夫妇家为中心的巴黎上流社会社交圈。这个时候,他发现,巴黎的一切都已经物是人非了。斯万先生当年爱过的女子奥黛特,成了盖尔芒特公爵的情妇,而吉尔贝特·斯万的丈夫圣卢此时在战场上阵亡了。在维尔迪兰夫妇的沙龙上,吉尔贝特·斯万向叙述者介绍自己的女儿。她女儿已经十六岁了,而斯万家族和盖尔芒特两大家族的血脉,在这个十六岁的女孩子身上汇聚到了一起。就是在这个时候,面对眼前的青春少女,叙述者马塞尔感到了时间神秘而巨大的力量,他突然决定,他要像盖一座宏伟的教堂那样,来写一本书,将这个由亲戚和朋友、爱情和血缘、家族与联姻、战争和动乱以及迅速变化的社会各个阶层的全部关系,都写到一本书里。最后,他完成了这本书,这本书,就是读者刚刚读完的《追忆似水年华》。

这就是《追忆似水年华》七卷本所讲述的主要故事情节。我在前面说了,小说的叙述语调令人惊异地一以贯之,并没有太大的变化,平缓、亲切、深沉,故事情节都分散在不同的时间段里,叙述者并没有按照时间的顺序来讲述,而是不断地向前叙述,又不断地向后迂回。最后,小说的结尾和开头呼应,达成了这个回忆性长篇小说首尾相连的封闭的结构空间,形成了教堂一样外观宏伟、内部精雕细刻的风格。

在这部小说诞生之前,还从来没有哪一部小说仅仅依靠内心独白——意识流,就推动了全部故事情节的发展,推动了全部人物的塑造,最后结构成一部庞大的叙述体的文学编织物。我有时候觉得,这部小说太像一面巨大的花毯了,在这面花毯上,各色花纹、图案、人物、风景、故事,都是同时涌现在你眼前的,它是平面的,无限广大的,向四周延伸开来,成为一个消逝的时代的佐证。而编织这面花毯的,却正是马塞尔·普鲁斯特,这个敏感的、病态的、神经质的哮喘病人。

关于如何写作长篇小说,马塞尔·普鲁斯特在接受访问的时候曾经说:

我们既有平面几何,也有立体几何,后者是关于两维和三维空间的几何。那么,对于我而言,长篇小说并不意味着只是平面的(简单的)心理学而是时间的心理学著作。它是那种我试图隔离的、看不见的时间物质,而且,它意味着试验必须持续一个很长的时期。我希望不要以某种不重要的社会事件作为我的书的结尾,比如两个人物之间的婚姻,他们在第一卷里属于完全不同的社会阶层。这将意味着时间在流逝,披上了凡尔赛宫里的铸像上可以看到的那种美丽和铜绿,那是时间逐渐给它镀上的一个翠绿色的保护层。

在这一段话里,马塞尔·普鲁斯特已经完全地表达了他对长篇小说写作的观念。小说就是时间的艺术,写作小说,就是如何处理小说中的时间,处理人感觉到的意识、心理和记忆所构成的时间。同时,小说还是空间的艺术,一方面,小说中的人物在一定的空间里活动,小说自身还构成了一个由时间的维度所确定的空间。这个时间和空间,在马塞尔·普鲁斯特的笔下成为不断绵延的叙述的河流、词语的河流,一条由一百五十万个法语单词、二百五十万个汉字构成的长河。

马塞尔·普鲁斯特的这部《追忆似水年华》主要由回忆构成片段,又由连绵的无意识回想和内心独白来完成。这部小说深深地进入人的内心宇宙,将一个个体生命所经历的时代的全部记忆,都化作内心时间的流动来展现出来。马塞尔·普鲁斯特的这部小说如果与巴尔扎克所创造的《人间喜剧》系列相比,在表现外部的社会现实方面似乎是狭窄的,但是,这种狭窄实际上是一种假象。马塞尔·普鲁斯特向内心的深渊、大河和宇宙走去,在那里,他发现了巨大的暗河和地下之海,那就是人的意识,人的内心的声音。他沿着内心的河流向那个未知的黑暗走过去,带给了我们他发现的深藏在人类内心的一切。于是,马塞尔·普鲁斯特就这样在私人的生活领域与有限的社会风景之间,来回编织和穿越,给我们描绘了那个时代人的心理肖像和社会肖像。

马塞尔·普鲁斯特肯定已经写出了一部足以和人类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品相媲美的作品,比如,《追忆似水年华》完全可以和希腊罗马神话、莎士比亚的戏剧、巴尔扎克的小说世界、《红楼梦》相媲美。英国评论家雷蒙德·莫蒂默有一段话评价马塞尔·普鲁斯特,他是这么说的:

没有一位小说家所描写的人物能比马塞尔·普鲁斯特带给我们的真实感更强,而且,我们对于马塞尔·普鲁斯特笔下的主人公的了解比任何其他小说中的人物要多得多。仅仅凭借这个理由,我认为,他是(人类)无可匹敌的最出色的作家。

阅读书目:

《驳圣伯夫》,王道乾译,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2年9月版;

《普鲁斯特》,克洛德·莫里亚克著,许崇山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5月版;

《普鲁斯特和小说》,迪埃塔著,桂裕芳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年8月版;

《普鲁斯特论》,塞·贝克特等著,沈睿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1月版;

《普鲁斯特随笔集》,张小鲁译,海天出版社1993年9月版;

《普鲁斯特与符号》,吉尔·德勒兹著,姜宇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4月版;

《我们都爱普鲁斯特—28位英美作家解读〈追寻逝去的时光〉》,安德烈·艾西蒙编,河西译,上海三联书店2010年10月版;

《追寻逝去的时光》第二卷《在少女花影下》(插图本),周克希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6月版;

《追寻逝去的时光》第五卷《女囚》,周克希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11月版;

《追寻逝去的时光》第一卷《去斯万家那边》(插图本),周克希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6月版;

《追寻逝去的时光》第一卷《去斯万家那边》,周克希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5月版;

《追忆似水年华》(七卷本),李恒基等译,译林出版社1989年6月版;

《追忆似水年华》第二卷《在花季少女倩影下》,徐和瑾译,译林出版社2010年4月版;

《追忆似水年华》第三卷《盖尔芒特那边》,徐和瑾译,译林出版社2011年4月版;

《追忆似水年华》第一卷《在斯万家这边》,徐和瑾译,译林出版社2005年4月版;

《追忆似水年华之前:普鲁斯特之夏》,热内·培德著,郭晓蕾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1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