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朦胧年少,涉入杏林
在程序生的心目中,程莘农天赋过人,刻苦努力,再加上自己的培养,以后定能继承程氏家风,成为一名大儒,安身立命,光宗耀祖。但是,时代的进程总是让人措手不及,一系列变故改变了程序生原本为程莘农设计好的人生轨迹。
程莘农出生的年代,正是西学在中国传播日盛的时期。由于西方的思想观念与生活方式都远远不同于当时的中国,尤其教育理念和方法也备受推崇,与中国循规蹈矩的科举考试形成鲜明对比,所以送子女到国外留学是许多开明士绅的愿望。程序生自然也不例外,他想把聪明伶俐的小莘农培养成为学贯中西的有用之才。然而世事无常,志愿难遂。
在那个动荡不安、贫穷落后的年代,人们对突发传染病的认识与研究极为有限,医疗手段和预防方法比较落后,如果一个地方暴发了传染病,那么这将对整个地域带来毁灭性的灾害。1928年,乡间流行疫病,许多乡亲因缺医少药相继染病不治而亡,乡邻百姓生活在极度恐惧之中。当时,中医(郎中)极度匮乏,空有人力物力财力,没有医生,灾民还是一个个患病死去。这个时候,程序生第一次意识到医学和医生的重要性。他想,对一个人而言,如果没有健康的体魄,做再多的学问,读再多的经书,又有什么用呢?这时的程序生,已经有了让儿子弃文从医的初步构想。
1931年,中国发生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短短几年时间,中国接二连三地遭受着疾病和战争的磨难,作为有识之士的程序生心急如焚。他看到中国百姓在生死边缘绝望地挣扎着,保全生命已成为一种奢侈,一切都那么缺乏现实基础。程序生的思想发生了变化,他领悟道:在国家和民族这个层面,要想实现国家独立、民族富强,国民首先必须要有健康的体魄,否则一切都无从谈起。在个人层面,身体的健康和生命的延续才是各种成就与辉煌的基础。这些认识进一步坚定了程序生为儿子改变人生道路的想法。
中国有一句古训: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经过慎重考虑,程序生改变了让程莘农苦读孔孟之书,成为一代大儒,传承程氏家学,修齐治平的初衷。他立定主意,希望儿子学习医学,救助苦难大众于水深火热之中。于是程序生转而改教程莘农攻读医书,为他从医打基础。他对程莘农说:“当下,人们饱受疾病困扰和战争磨难,重病受伤却无处医治。你以后还是学医吧,当一名为百姓祛除疾病、救死扶伤、拯救苍生的郎中吧!这才是当务之急啊。”望着父亲凝重而期盼的眼神,程莘农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他年龄虽小,但透过父亲的眼神,他似乎读出了这样的期盼。同胞们更需要一位能救死扶伤、拯救苍生的好医生,而他必须担此重任。就这样,在父亲程序生的引导下,小小年纪的程莘农踏上了治病救人的杏林之路。
那年,程莘农才10岁,父亲亲自教读《医学三字经》《汤头歌诀》《脉诀》《黄帝内经》《难经》《本草纲目》《伤寒杂病论》等中医经典著作中容易理解的章节。一心只想为国家培养出良医的程序生,带着小莘农开始了对中医世界的探索。由于先前有对儒学经典学习的基础,小莘农学起这些医学经典著作一点都不费力,而且比一般学童理解得更加透彻。但是,由于这些中医经典的专业性太强,还是孩子的程莘农难免觉得某些章节有些晦涩难懂。这个时候,程序生都会耐心地给他讲解,力求让他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但是,程序生心里很明白,让这么小的孩子学习专业性如此之强的中医理论实属不易,不能求全责备。然而,家国天下的责任感和对儿子前途命运的担忧驱使着程序生加快脚步。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程莘农对中医药学的兴趣也是当务之急,于是,在引导程莘农阅读古代中医典籍的同时,程序生还注重对儿子医学兴趣的培养。中国的传统观念中,“医出于儒,医儒相通”,医学与儒学有着共同的伦理道德观念和人文精神传统。年幼的程莘农慢慢发觉,跟四书五经相比,中医药著作更加有趣、更容易学诵。
从此,程莘农跟着父亲开始深入学习中医基础知识。在同龄小伙伴还在玩“捏公鸡”“滚铁环”的时候,程莘农已经把《药性赋》《汤头歌诀》等中医要诀背得滚瓜烂熟了。初涉杏林的程莘农走的每一步都坚实有力,这些看似不起眼的进步,都为他日后在中医领域大展宏图打下了牢固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