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充血性心力衰竭与心脏失同步
临床研究发现,约1/3 充血性心衰患者的QRS时限超过120ms,常见于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伴LBBB的充血性心衰患者的左心室激动明显晚于右心室,左心室心内膜激动发生于经室间隔由右向左激动之后,室间隔无法支持左心室射血,左心室丧失了协调的球形收缩功能。最晚激动位点通常是左心室侧壁、侧后壁,在收缩晚期,左心室侧壁收缩,室内压迅速上升,室间隔受压力影响向右凸出,产生矛盾运动,进而减少前向射血;室间和室内电传导延迟引发的左心室内区域性机械延迟,导致功能性的二尖瓣反流、左心室收缩功能降低。心脏收缩不同步不仅影响左心室的收缩功能,还可导致左心室舒张期充盈障碍,从而降低心脏的泵血功能。这种不同步在体表心电图表现为QRS时限的延长或增宽,通常QRS时限>120ms是心衰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研究发现QRS波越宽,病死率越高。心脏再同步治疗(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CRT)是在传统右心房、右心室双腔起搏的基础上增加左心室起搏,通过起搏双心室恢复室间隔和左心室侧壁收缩的同步性,提高左心室机械功能,增加舒张期充盈时间,减少室间隔的矛盾运动及二尖瓣反流,从而降低充血性心衰患者的病死率、再入院率,改善患者症状和生活质量,具有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mplantable cardioverter defibrillator,ICD)功能的双心室起搏,称为心脏再同步治疗除颤器(CRT-D)。
1994年,法国医师Cazeau等首先报道对1例伴有LBBB的男性充血性心衰患者实施四腔(双心房、双心室)起搏治疗,明显改善了其临床症状。Cazeau等阐明的完全静脉系统植入CRT与Auricchio等发明的导线技术共同开启了CRT的新时代,1997年获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应用于临床。我国于1999年5月首次将这项技术用于严重心衰治疗,经过近20年的努力,CRT的应用已初具规模。国家心律失常介入质量控制报告显示我国2018年植入心脏再同步治疗起搏器(CRT-P)/CRT-D共4 432台,已经成为慢性心衰患者重要的、有效的治疗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