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精神病理学(第2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版前言

精神病理学是研究人类心理与行为偏离正常的症状和征象的医学基础科学;其起源于精神科医师对精神病理现象的临床观察和客观描述,然后进行归纳与整理,形成系统的知识。这些知识对于精神科临床医师识别和辨认精神病理现象、评估精神状态和进行临床诊断是必不可少的,也是医学生学习精神病学的入门课。鉴于目前专门论述精神症状和征象的读物不多,为了帮助年轻临床医师和医学生掌握精神病理学基本知识,为学好临床精神病学打下坚实的基础,特编写本书。本书侧重于对精神病理现象的临床观察和客观描述,很少涉及病因和发病机制。力求突出重点,简明扼要,便于理解和掌握。作为一种普及型参考书,希望本书对提高基层精神科医师的临床诊疗水平会有所助益,并可供医学生、实习医师、非精神科专业的医务工作者和临床心理学工作者查阅。

本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第一章和第二章,主要是对各种精神病理现象进行描述;目的在于让读者对各种常见的或不太常见的精神症状和综合征的基本概念有清晰的了解。这一部分对初学者来说尤为重要。临床上由于对精神病理现象的基本概念认识模糊,导致诊断分析错误者屡见不鲜。这一部分与以往一般教科书中的症状学章节不同之处有三:一是对精神病理现象按照心理状态、心理能力、心理过程和个体心理特征进行新的分类;其次是对跨越神经精神病学领域的病理现象,如各种癫痫发作、痴呆、失语、不随意运动等临床表现进行较详细地介绍,其目的在于通过这类症状(既是神经病理现象也属精神病理现象),了解脑的病变是如何影响各种认知机制的形成,从而探索脑的若干工作原型;其三是对一些容易混淆的精神病理现象,如妄想与超价观念、恶性综合征与5-羟色胺综合征,进行仔细鉴别。此外,对若干精神症状和综合征的原有概念作出认真考证,纠正了一些误解。本书的第二部分包括第三章、第四章和第五章。第三章主要采取演绎的方法对若干常见精神障碍的精神病理结构进行分析,把各种精神障碍包含的症状按照一定的规律形成症状组合或症状集;有别于传统教科书和疾病分类系统对各种精神障碍的症状进行平行罗列。第四章主要采用归纳的方法对临床病例的精神病理现象按照客观规律组合成一定形态的综合征,以演示临床思维方法。第三章和第四章也可以说是对结构精神病学的设想进行临床论证。第五章则是联系第一章到第四章的临床实践,论述如何从症状分析到达正确的临床诊断的思维方法。第三部分包含第六章,这一章主要对精神病理现象的生物、心理和社会基础进行简要剖析,以及说明精神病理现象与法律的联系。如果说,本书的第一部分主要是对传统精神症状学的传承和扩展,第二部分是对结构精神病理学设想的初步例证,而第三部分则是全书的延伸。任何新的设想总是不完善的,需要通过实践加以验证和修订,并通过读者和专家们的批评不断完善和发展。这正是本书作者所企盼的。

本书初稿承蒙目前在美国大学教学医院从事精神科临床工作多年的两位医学博士杨怀瑜医师和宇红医师分别校阅,提出了一些宝贵意见和建议,受益良多,特此致谢。

刘协和

2011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