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急性中毒全书(第2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十六节 锂及其化合物

【概述】

锂(lithium,Li)是银白色金属,质软,熔点179.5℃。锂的化学性质活泼,温度在100℃以上时可生成氧化锂、过氧化锂,遇水生成强碱性氢氧化锂。液态锂有腐蚀性。常见的锂化合物有氢化锂、碳酸锂、氯化锂、氟化锂、氢氧化锂、醋酸锂等。锂和锂化合物用作高能燃料、高能电池,锂铅、锂镁合金用作航空结构材料和其他用途。

锂本身及其锂盐化合物都属低毒,但金属锂和很多锂盐都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可以灼伤皮肤,这是由于形成了氢氧化物。锂化合物的毒性强度为:氢氧化锂>碳酸锂>氯化锂>醋酸锂。锂及锂盐易经胃肠道吸收,锂盐粉尘易经呼吸道吸收,除氢化锂、氢氧化锂、氧化锂、氯化锂、液态锂可引起皮肤灼伤经破损的皮肤进入人体内,一般情况下锂不被皮肤吸收。吸收后的锂迅速分布到各个器官和组织,以脑垂体、心肌、肾、肝、脑、肾上腺和唾液中的浓度较高。锂主要从尿排出,粪便、汗液、乳汁中可排出少量。急性锂中毒少见,主要发生于误服和用锂盐(多用碳酸锂)治疗引起的药物反应。工业生产中使用锂及其化合物尚无引起全身急性中毒的病例报告,但氢化锂和氢氧化锂对眼和上呼吸道黏膜有刺激作用。

【临床表现】

1.锂盐口服中毒 急性锂中毒的症状包括神经肌肉变化,如出现震颤、肌肉高度应激性和运动失调;中枢神经系统变化,如短暂性拼写障碍、癫痫发作、口齿不清、昏迷、心理障碍和口渴;心血管变化,如心律失常、高血压和循环性虚脱;消化系统变化,如厌食、恶心、呕吐;以及肾脏损害,如多尿、蛋白尿等。急性锂中毒引起的后遗症包括认知失常,如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下降、动作能力下降和视野缺损等。

2.接触氢化锂、氢氧化锂烟气,可刺激眼和上呼吸道黏膜,引起眼呼吸道刺激症状,浓度达0.5~1mg/m3可引起结膜炎、鼻炎、支气管炎。

3.皮肤接触液态锂、氢化锂、氢氧化锂、氯化锂、氧化锂可引起皮肤化学性灼伤。

【诊断要点】

根据锂及其化合物消化道、呼吸道及皮肤黏膜的接触史,出现神经系统、心血管、呼吸系统以及皮肤黏膜等器官组织损害的临床表现,可进行诊断。通常认为血锂水平在1.5~2.0mmol/L时属轻度中毒,2.1~2.5mmol/L时属中度中毒,≥2.6mmol/L时属重度中毒,当血锂浓度>4~5mmol/L者常危及生命。

【处理原则】

1.经口接触锂盐中毒者,应立即进行催吐、洗胃和导泻。呼吸道接触者,立即脱离中毒环境。皮肤黏膜接触者,立即使用清水彻底冲洗污染部位。

2.钠是锂的拮抗剂,轻症中毒可口服氯化钠溶液(首剂20g),重症可静脉滴注生理盐水1000~2000ml,加10%氯化钠液100~300ml,并适当口服或静脉补钾,每日用氯化钾3~4g,其后根据血Na+、K+检测结果再予调整。

3.目前已证实血液透析是最好的锂盐清除技术,但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标准尚未统一。血液透析后血锂水平可显著下降,但是神经系统状况的改善可能会滞后。血液透析后血锂浓度常常会再次升高,可能是因为锂自细胞内释放,或胃肠道对锂特别是锂盐缓释剂的延迟吸收所引起。

4.对神经系统和胃肠道中毒症状可给予对症处理,有昏迷、抽搐者应按中毒性脑病处理,迅速制止抽搐十分重要。

5.锂化合物引起的皮肤、眼、鼻和呼吸道损害可按碱灼伤治疗,选用弱酸或维生素C等作中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