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一、基本流行病学模型
19世纪中叶,人们开始运用流行病学方法探索疾病发生的原因。最初流行病学认为疾病是由某种单病因导致的(单病因说)。随着科学研究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单一病因因素常常不足以引致疾病,疾病的发生是病因因素与宿主因素和环境因素相互影响、共同作用导致的,并提出了流行病学三角模型。该模型早期用来探索传染性疾病的防控方法,即通过阻断宿主-病因-环境的作用(减少宿主的易感性、消除病因或改变病因支持环境)来消灭传染性疾病。之后,该模型也被尝试用于一些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方面的探索。
1948年Gordon提出伤害也是由多个因素相互作用而致,并尝试应用流行病学模型来探索伤害发生原因,寻求解决之道。该模型描述了伤害的发生是宿主、病因(动因)和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图3-1)。宿主即遭受伤害的人,病因(动因)理解起来较为复杂,被认为是造成伤害的能量传递机制,其中包括了能量的提供者(如车辆、爆竹等)和能量传递载体或过程(如撞车、爆炸等),而环境包括与伤害发生相关的生物、物理环境(如住所环境、游乐场地面或游乐设施等)。通过干预手段改善这三个因素可以预防伤害的发生并减少伤害的严重程度。
图3-1 流行病学三角模型
在运用流行病学模型指导伤害预防时,需要注意,其可能不会像被用于指导传染病预防那样立竿见影。这主要是由于传染性疾病的病因可能仅为某一种细菌或病毒,而伤害发生的病因更为复杂多样,需要考虑的方面更多更复杂。同时在改善宿主不良行为方面(宿主因素),由于伤害所涉及的不良行为通常是宿主的自愿行为(更愿意享受超速的快感、不系安全带更舒适等),所以更难改善。在探索伤害发生机制、研究伤害预防策略时需要从多个维度、结合多学科进行分析,并且需要不同领域进行合作,共同预防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