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病学实践.2020·第六分册:心血管综合问题与相关疾病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七、心血管疾病康复模式的认知

近年来,心血管疾病预防与康复理念逐渐深入人心,相关指南及共识也不断发布。鉴于心血管疾病的预防与心脏康复的必要性,很多国家及学术组织均积极开展相关工作。心脏康复作为一种综合性心血管疾病的医疗模式,不仅包括单纯的运动治疗,还包括心理-生物-社会综合医疗保健,既包括发病前的预防也涉及发病后的康复,是心血管疾病全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来说,世界范围内心脏康复/预防工作均存在很多不足。即使是开展得相对较好的美国及英国,其心脏康复/预防的总体比例也存在不足,PCI术后实施心脏康复的比例显著低于CABG术后。在心血管疾病防控形势更为严峻的中国,心血管疾病二级预防与康复的现状更加不容乐观。PURE研究显示,中国循证医学治疗尤其是心脏康复与二级预防情况不容乐观,与中国经济及医院的发展状况极其不相匹配。就康复而言,仅限于肢体康复,并未开展真正的心脏康复;心脏康复无医保政策支持;无系统的心脏康复人才培训及准入体系,在人才储备、康复知识、技能及设备方面较为缺乏;学术界对心脏康复的理论和实践缺乏了解,多数康复理论只停留在临床研究阶段。

对于中国心血管疾病的预防与康复而言,除前述挑战外,也迎来很多机遇。第一,国家政策对心血管疾病预防与康复的日益重视;第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对康复服务的需求;第三,医改为加强康复医疗管理提供了重要支持;第四,二级预防/康复治疗学日益健全。这些无疑都为中国心血管疾病预防与康复事业的发展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

对于中国心血管疾病预防与康复的未来发展而言,从宏观上来说,我们要组织和强化学术机构建设,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动员,开展试点、探索模式和机制,并积极完善人才培养与准入机制。具体实施可从四大方面入手,包括对人群危险进行分层评估;建立心血管疾病风险综合管理团队,重视全科和家庭医生在二级预防/康复中的作用;加强对常见疾病的合理管理;积极推行个体化二级预防/康复策略,建立长期的随访系统,从而提高患者依从性。

今年由于新型冠状病毒这个“不速之客”的出现,2020年的春节成为一个不同寻常的时期。到目前为止疫情还在持续,大家还不能掉以轻心,这使得居家康复成了非常重要的环节。这次疫情中,钟南山院士带领的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研究团队发布了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居家康复及防护策略,其中特别提出了COVID-19的4S呼吸康复原则,针对COVID-19患者的居家康复原则,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是否适用?答案是肯定的,在疫情快速发展阶段,心血管疾病患者也在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少聚会、勤洗手、戴口罩”,避免疾病传播,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不仅仅需要防止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还要保证自己的心血管功能。居家康复需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乐观的心态,保证合理的营养膳食和规律的充足睡眠,按时服用药物,同时还要进行科学锻炼,以增强体质、促进健康。

心血管疾病康复无论是对医师还是患者均有重要意义。对患者而言,心血管疾病康复/二级预防是一个全面的、长期的团队医疗作业的过程。通过五大处方的联合作用,减少死亡率、再发病率、再入院率,提高运动耐量和肌肉功能,改善心功能和肺功能,减少冠状动脉危险因素,改善自律神经功能,改善末梢循环,改善炎症指标,解除不安、抑郁等心理压力,提高生活质量,提高社会复职回归率,全面提高生命的预后水平。对医师来说,心血管疾病康复和二级预防将会从根本上扭转单纯生物医学的模式,弥合公共卫生、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之间的裂痕,实现生命的长度和质量双重改善的目标,使得医疗行为的主体——医师和患者共同主导和参与整个医疗过程,和谐互助,更好地诠释对生命意义的尊重。

展望未来,预防与康复必将实现一体化,临床医师除关注疾病诊疗外,还应该重视心血管疾病的预防与康复。只有做好预防与康复工作,医师对疾病的管理才能真正落到实处,从而构筑起疾病防治的坚实防线。

(郭晓纲 聂绍平 王晓 荆志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