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临证臻萃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四节 证型

《黄帝内经》对中风病以阴阳为纲辨治起了奠基推动作用。其后在阴阳辨证大纲影响下,汉代张仲景确立“内虚邪中”理论,提出中络、中经、中腑、中脏四证;金元时提出“内风”,对于病因病机的认识发生了质的飞跃;明清以后对疾病病机认识的加深促进了辨证分型的发展。结合西方医学的传入,运用西医学规范化、定量化研究中医中风,制定统一的标准。

一、辨证分型的起源

中风之证,始见于《黄帝内经》,而《黄帝内经》初不名为中风,而实名之为薄厥、煎厥、大厥。这些记载与现代中风病相吻合,并始有“外风”“内风”学说之分,《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风掉眩,皆属于肝”。人之为病,有外感之风,亦有内生之风。而天人之气,恒相感召;真邪之动,往往相因。故无论贼风邪气从外来者,必先有肝风为之内应;即痰火食气从内发者,亦必有肝风为之始基,实乃内风之病机的高度概括。同时认为中风的发生与饮食、情志、烦劳过度等因素密切相关。而最重要的是,《黄帝内经》认为辨病阴阳为其大宗。《素问·生气通天论》云:“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谓:“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黄帝内经》辨病以阴阳为纲的思想,贯穿于中医学各个领域,对中风病以阴阳为纲辨治起了奠基推动作用。

二、辨证分型的发展

(一)汉代

“中风”的病名最早见于《金匮要略》,同时张仲景更系统地介绍中风的病因病机、证候分型,从病因病机上说明本病主要以“外风”学说为主,确立“内虚邪中”理论,对中风病的辨证根据邪之深浅以及有无神志改变将中风病分为中络、中经、中腑、中脏四证并沿用至今。如《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治》曰:“夫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或但臂不遂者,此为痹。脉微而数,中风使然。寸口脉浮而紧,紧则为寒,浮则为虚;寒虚相搏,邪在皮肤;浮者血虚,络脉空虚;贼邪不泻,或左或右;邪气反缓,正气即急,正气引邪,僻不遂。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在于经,即重不胜;邪入于腑,即不识人;邪入于脏,舌即难言,口吐涎”。这种分类辨证的理念,受到历代医家重视并在临床沿用至今,为后世对中风的认识和发展奠定了根本的基础。治疗上则多采用疏风祛邪,扶助正气的方药。

(二)唐代

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将中风分为“偏枯”“风痱”“风懿”“风痹”四类,指出:“偏枯者,半身不遂,肌肉偏不用而痛,言不变智不乱,病在分腠之间……风痱者,身无痛,四肢不收,智乱不甚。言微可知,则可治。甚则不能言,不可治;风懿者,奄勿不知人,咽中塞,窒窒然。舌强不能言,病在脏腑……风痹者,形如风状,得脉别也,脉微涩,其证身体不仁”。

(三)金元时期

对于中风病病因病机的认识发生了质的飞跃,认为中风是由“内风”所致。元代《医经溯洄集·中风辨》中指出:“中风者,非外来风邪,乃本气自病也……殊不知因于风者,真中风也,因于火,因于气,因于湿者,类中风而非中风也。”不但首创了中医的真中、类中之说,促进了中风病由“外因致中”向“内伤积损”的重大转折,对中风病进一步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明代

李中梓则根据中风后的两大类不同表现,以“闭”“脱”而名,实际上是从证而分。明代张景岳明确提出此病之发生与风无关,“中风”之名易致医者误解,认为更正其名十分重要,且于《景岳全书·非风》中提出“非风”之名:“古今相传,咸以中风名之,其误甚矣……意以‘非风’名之,庶乎使人易晓而知其本非风证矣。”

(五)清代及民国时期

王清任在其有限的脏腑解剖知识基础上于《医林改错·半身不遂本源》中将该病定名为“半身不遂”。张锡纯结合西医学知识提出来脑充血和脑贫血之说,提出:“……治内中风证(亦名类中风)血气并走于上者,即西人所谓脑充血证……治内中风证之偏虚寒者,即西人所谓脑贫血病也”,并自拟平肝汤结合针灸治肝阳暴亢、风火上扰型中风,创立了镇肝熄风汤。”张山雷、张伯龙等中医大家撰写《中风斠诠》《类中秘旨》等中风专著,认为中风专指内风为患而与外科无关,提出了以“镇肝息风、潜阳降逆、潜镇摄纳”等大旨为准则的观点,把中风的病机归结为“阴阳失调、气血逆乱、直冲犯脑”,张山雷在《中风斠诠》中指出:“与其仍类中之名,泛而不切,不能得其要领,毋宁以内风二字橥天下,而顾名思义,易得旨归”。

(六)现代中风病辨证分型

国内学者运用西医学规范化、定量化研究中医中风制定统一的标准。1993年11月通过并实施的“中风病证候辨证标准”将中风分为6个基本证型:风证、火热证、痰证、血瘀证、气虚证、阴虚阳亢证。1995年中华神经科学会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中将中风分为超早期、急性期、缓解期、慢性期、恢复期、后遗症期。2007年周仲瑛主编的《中医内科学》将中风分为中经络、中脏腑和中风恢复期。其中中经络包括风痰入络证、风阳上扰证、阴虚风动证三型;中脏腑分为闭证、脱证、后遗症;闭证包括痰热腑实证、痰火瘀闭证、痰浊瘀闭证三型;中风恢复期包括风痰瘀阻证、气虚络瘀证、肝肾亏虚证三型。魏千程提出风痰瘀血、痹阻脉络,肝阳暴涨、风火上扰,痰热腑实、风痰上扰,气虚血瘀,阴虚风动,风火上扰清窍,痰热内闭清窍,痰湿蒙塞心神和元气败脱、神明散乱等9型。王永炎院士将中风病分为风证、火热证、痰湿证、血瘀证、气虚证、及阴虚阳亢证。现代文献频次前7位分别为气虚血瘀、痰热腑实、风痰上扰、痰瘀阻络、阴虚风动、风痰阻络、肝阳暴亢证;累计总频数44次,累计频率67.69%。症状、舌脉聚类分析可归为六证:气虚血瘀、风痰阻络、肝阳暴亢、痰热腑实、痰瘀阻络、阴虚风动证。全国脑病专业委员会专家对证候的规范化研究,对中风病的辨证分型包括:

1.1986年中华全国中医学会(现中华中医药学会)制定的《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判定标准》

对中风病的病名、病类、证名分别给出了标准,将中风病分为中经络和中脏腑二大类:其中中经络包括肝阳暴亢、风火上扰证,风痰瘀血、痹阻脉络,痰热腑实、风痰上扰证,气虚血瘀证,阴虚风动证五型;中脏腑包括风火上扰清窍证,痰湿蒙塞心神证,痰热内闭心神证,元气败脱、心神散乱证四型。但该标准显得过于繁琐,而且客观性不足,而且每个分型包含2~4个证候,比较复杂。

2.《中风病诊断及疗效评定标准》

该标准提出的诊断标准7项,分别为:①风痰火亢;②风火上扰;③痰热腑实;④风痰瘀阻;⑤痰湿蒙神;⑥气虚血瘀;⑦阴虚风动。但在多年的临床应用中,发现也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如有些条目重复,有些对症状、舌脉的描述模糊不清。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中风病(脑梗死)诊疗方案

将中风分为6个基本证型:风证、火热证、痰证、血瘀证、气虚证、阴虚阳亢证,适用于中风证候辨别。

4.国家行业标准

将中风分为肝阳暴亢、风痰阻络、痰热腑实、气虚血瘀、阴虚风动、风火上扰清窍、痰湿蒙蔽心神、痰热内闭心包、元气败脱心神散乱9个证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