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腧穴临床发挥(第2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 经络与腧穴

针灸治病,同中医临床各科治病所依据的脏腑、经络、阴阳、五行、四诊、八纲等中医学理论完全一致,其中与经络学说更为密切。历代医家,以腧穴为基础发展了经络学说,又以经络学说为指导,不断地丰富了腧穴的内容。经络同腧穴有着密切的关系,经络是人体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内外、贯串上下的径路,腧穴是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交会于体表的部位。它们在生理、病理和治疗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经络和腧穴是针灸治疗的基础。针灸腧穴治疗疾病,主要依赖于经络的作用产生疗效。

1.经络的联系属络与腧穴的关系

人体是一个完整的有机体,各条经脉都有一定的分布部位,各个脏腑都与一定的经络相属络,各个组织、器官、脏腑之间,都有着紧密的联系,而经络则是人体内外、上下、左右、表里的主要联系者。经气的循行传注、转输营养、运行气血、传导反应、调节平衡等功能活动,均以经络的联系属络为基础。

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脏病会涉及到腑,腑病会影响到脏。例如肾阳不足,命门火衰,会影响膀胱气化功能,发生尿频、尿急、尿闭等;脾阳不振,失其健运,就会涉及到胃的受纳腐熟功能,发生反胃、呕吐、腹胀纳呆等,同时胃的功能失常也会影响脾的运化,发生腹胀、泄泻、消化不良等。再如六经的传变和并病、合病等,这都与经络的属络有密切关系。《伤寒论》运用的六经辨证法则,也是以经络的联系属络作用为基础的。太阳病的头痛、项强,少阳病的胁痛、耳聋,都是依据经络循行部位而确定的。

在治疗方面,取温补肾阳的腧穴,治愈膀胱气化功能失常的病证;取温补脾阳的腧穴,治愈胃腑受纳腐熟功能失常的病证;取泻太阳经的昆仑穴治愈太阳病的头痛、项强;取泻少阳经的丘墟穴治愈少阳病的胁痛、耳聋,以及循经取穴,上病取下、下病取上、左病取右、右病取左等取穴方法,都是借经络的联系属络通路发生疗效的。

2.经络的转输营养与腧穴的关系

经络是运行气血的通路。健康人的阴平阳秘,气血旺盛,脏器濡养等,主要是由于经络能输送营养物质到全身各部,从而保证了全身组织器官的正常功能活动。例如手得血而能握,足得血而能步,肝受血而能视和五脏藏精,六腑传化以及皮肤的色泽、毛发的萎荣,等等,这都与经络的转输营养作用有密切关系。

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任何原因致使经络痹阻,气血运行不畅,都会出现如肢体麻木、疼痛、无力或肌肉萎缩、毛发枯萎等病证。肝血不足,不能上荣于目出现的夜盲症,肾阴不足出现的眼干昏涩、咽干,血不养筋出现的肢节无力等,这些都与经络的转输障碍有密切关系。

在治疗方面,取通畅经络的有关腧穴,使转输营养的经络径路通畅,则肢体麻木、疼痛、无力和肌肉萎缩、毛发憔悴就可治愈。取补益肝血的腧穴(补)治愈夜盲症;取补益肾阴的腧穴(补)治愈咽干、眼干;取补益阴血的腧穴(补)治愈贫血;等等,这都是通过改善经络的转输营养作用而治愈疾病的。

3.经络的传导反应与腧穴的关系

经络的相互维系,经气的功能活动与经络的传导作用有密切关系。在正常的情况下,体表感受外界刺激,通过经络的传导反应于内脏,内脏功能活动通过经络的传导反应于体表。机体能抵御外邪,保卫机体,适应自然界各种环境的变化,也都与经络的传导反应有密切关系。

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脏腑有病,体表相应部位出现特殊感觉或反应物(如压痛点、敏感带、放射性疼痛,或结节状、条状反应物等)。如《素问·脏气法时论》篇说:“肝病者,两胁下痛引少腹,令人善怒”“心病者,胸中痛,胁支满,胁下痛,膺背肩胛间痛,两臂内痛”和《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说:“小肠病者,小腹痛……当耳前热”。又如肝胆火旺循经上扰的耳鸣、耳聋或中耳炎;阑尾炎多在上巨虚处有明显的压痛反应;等等,这都是通过经络的传导反应于体表出现的征象。同样体表病变,能内传脏腑,如疔毒归心和“脉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心”等,则是通过经络由表及里地向内脏传导反应。

在治疗方面,上巨虚能治疗阑尾炎,神门穴能治疗疔毒归心,针刺肝经的太冲穴能治疗肝病,都是通过经络由表及里的传导作用发生疗效的。针泻丘墟穴,酸胀感觉循经上行走达于耳部,治愈了耳病;针泻内庭穴,酸胀感觉循经上行走至咽部、齿部,治愈了咽痛、齿痛,这是通过经络的由体表某部传导于体表的另一部位发生疗效的。气机不畅、气滞血瘀、气血失调等病证,是经络阻滞影响传导所出现的,而通过针灸有关腧穴通畅经络,改善经络功能,即可疏畅气机和调和气血。人中、涌泉、十宣等穴的开窍启闭作用,也是通过经络的传导功能发生疗效的。

4.经络的调节平衡与腧穴的关系

经络的调节作用,可使脏腑组织之间保持相对平衡,内外协调,阴平阳秘;可使脏腑之间的生理功能活动相辅相成,互相制约。脏腑、肢体、五官等共同进行着有机的整体活动,使机体内外、上下、左右保持着统一而又协调的有机配合,主要与经络的调节平衡有密切关系。

在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过程中,当某种因素导致某部经络失其正常的生理功能时,另一部分经络就给予调节。脏腑之间,由于经络失其调节,就会出现如心肾不交、脾虚及肺、心脾不足、肝乘脾土等病理变化,就会出现脏腑彼此之间的太过或不及和上下、升降失调的病理变化。例如肝主升发,升之太过,肝阳上亢,则头痛、眩晕、面赤、耳聋等;脾气主升,气虚升之不及,则头痛、眩晕;肺主肃降,降之不及,则咳嗽、喘促;肺气肃降太过,则气促、气虚下陷;胃腑主降,应降反升,则恶心、呕吐、纳呆食少,甚至呃逆;上不制下,气虚下陷,则子宫脱垂、脱肛、遗尿等;下不制上,肾不纳气,则呼多吸少,动则气喘。

在治疗方面,如泻足三里、公孙,和胃降逆;泻百会、太冲或行间,平肝潜阳;补气海、太溪,补肾纳气;补百会、合谷、足三里,升提下陷之气;补复溜、泻神门,交通心肾;等等。又如口眼斜、半身不遂,针刺健侧腧穴而愈病。这都是通过改善经络的调节平衡作用而获得疗效的。针灸的补不足泻有余,“虚者补之,实者泻之”等,也都是调节平衡的具体用法。

总之,腧穴之所以具有众多的治疗作用(如补气、养血、补肾、平肝等),主要是以经络的联系属络作用为基础,通过通畅经络,增强经气,改善经络的转输、调节和传导功能而发生疗效的。腧穴具有的双重性调整作用,如神门有补心和清心、三阴交有养血和破血、足三里有通便和止泻的作用等,虽然与补泻手法有密切关系,但也必须在上述条件下才能产生。所谓阴难急复,阳当速固,顾阳为其急务,是因阴液是机体功能活动的源泉,其化生转输散布全身,要有一定的时间过程,而阳气(包括原气、宗气、营气、卫气和脏腑之气等)是机体功能活动的动力,运行快速。施用温补元阳或回阳固脱之法,通过经气(包括营卫以及对气血的运行起着主导作用的宗气和原气)的作用,能很快地挽回垂危之阳。

经络的生理功能,即是经络的气化作用。经络之所以有转输、传导、调节等功能,实际上是经气的作用。所以针灸腧穴治疗疾病是通过经气取得疗效的。经络是依其经气而营其正常生理活动的,经气又赖经络的通畅发挥作用,经气的运行失常,就会形成经络的病理变化,经络的阻滞反过来又会影响经气的功能活动。因此,针灸腧穴既要重视通畅经络,还应注意改善和调整经气,从而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经气就是经络之气,它源于脏腑之气,是经络营其正常生理活动的动力。经气的虚实,又决定于脏腑的盛衰。因此,经络与脏腑之间有着标与本的关系,两者是密切联系而又不可分割的。经络病变可以影响脏腑,脏腑病变又可反映到经络上来。因此,我们应该以脏腑经络学说为基础,分析疾病、诊断疾病,才能恰当地选配腧穴治愈疾病。

《灵枢·经别》篇说:“夫十二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和《灵枢·经脉》篇所说的:“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早已概括地说明了经络学说应用到生理、病理、诊断和防治等方面的重要性。经络学说是针灸学的理论核心,明辨经络是施用针灸选取腧穴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