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腧穴临床发挥(第2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说明

1.此书所用的补泻法,与明代陈会《神应经》中的捻转补泻法相同,其捻转补泻时间的长短、角度的大小、频率的快慢,根据病情和病人耐受程度而定。一般来说,泻法是:刺入欲刺的深度,出现针感后进行捻泻,每隔五至十分钟捻泻一次,每次捻泻半分钟至三分钟(患野取穴捻泻时间较短),捻泻二至三次,留针十五分至三十分钟拔针;患野取穴局部疗法,有时泻法与强刺激相配合。补法是:刺入欲刺的深度,出现针感后进行连续地捻补三至五分钟,甚至十分钟(严重虚亏或虚脱患者捻补时间较长),即拔针。有时补法与弱刺激相配合。

2.书中的“烧山火”和“透天凉”手法,不像明代徐凤在《针灸大全·金针赋》中叙述的操作手法那样复杂。本书的烧山火手法是:刺入欲刺的深度,出现针感后,刺手拇、食二指向补的方向捻转后,紧捏针柄(使局部肌肉紧涩,以免深刺)向下适度地按压,使之逐渐产生热感;透天凉手法是:刺入欲刺的深度,出现针感后,刺手拇、食二指向泻的方向捻转后,紧捏针柄(使局部肌肉紧涩,以免将针拔出)向上适度地提针,使之逐渐产生凉感。这种操作方法比较简单,易于掌握。

3.书中“用补法配烧山火”,是用捻转补泻法中的补法,捻补后再配烧山火手法,可收温补的作用;“用泻法配烧山火”,是用捻转补泻法中的泻法,捻泻后再配烧山火手法,可收温散的功效;“用泻法配透天凉”,是用捻转补泻法中的泻法,捻泻后再配透天凉手法,可收清散热邪的作用。

4.书中腧穴的功能相当某些药物的作用,是指相当它(这些药物中的某一作用)与该穴功能有关的作用,不是相当它的所有作用。其【腧穴功能鉴别】是从其共性中相较其个性。至于各腧穴另有的特殊作用,不在其互相比较之内。

5.书中提及一些腧穴的针感(感应通传)能走向较远之处。其方法是:进针后(多数是针尖略向意欲走达的方向进针),局部针感出现,术者拇、食二指向补(用补法时)或泻(用泻法时)的捻转方向紧捏针柄,使之针感循经(少数不循经)逐渐走达远处。不需配合《金针赋》中记载的:“按之在前,使气在后,按之在后,使气在前”的按压法。

6.书中所配治的腧穴,除患野取穴和循经近刺用的是单侧腧穴外,凡循经取穴、辨证取穴,都是取用双侧腧穴。因此【临床应用】项中未提及所用腧穴是双侧或是单侧,而【病案举例】项中所用单侧腧穴写明了左或右侧,所用双侧腧穴未写双字。

7.【歌括】中记载的腧穴针刺深度,都是一般常规深度。根据病情和体质的差异,其深度亦有所不同。

8.书中十四经经脉的病候,是依其各经特点、循行部位和临床实践,并参考《灵枢·经脉》篇中有关内容拟出的。

9.具有整体作用的腧穴,之所以能治疗众多的病证,是指依其功能能治疗这些病证中的某个或某几个病理类型,或疾病中的某个或某几个方面的症状。

10.《灵枢·脏腑病形》篇中“荥输治外经,合治内腑”,是指阳经的腧穴而言。但有些荥输穴不限于仅治经病,有些合穴而无治疗腑病的功效。本书以临床实践为依据,不拘泥于这些经文。

11.八会穴中的有些会穴,其疗效并非如其名,如脏会穴并非能治疗五脏病,腑会穴并非六腑病均可治疗。本书对此类穴加以说明。

12.本书所选取的《伤寒论》条文,均按成都中医学院主编的《伤寒论讲义》(一九六四年版)的文字和号码。

13.《灵枢·寿夭刚柔》篇中“病在阴之阴者,刺阴之荥俞;病在阳之阳者,刺阳之合;病在阳之阴者,刺阴之经;病在阴之阳者,刺络脉”的选刺腧穴方法,其中有些腧穴的疗效不符合临床,就不依此引经据典。

14.五输穴配五行属性用于临床,有些腧穴其生克关系较牵强附会。因此,本书对于不切合临床实际的腧穴属性,仅提及所属行性,未以此论及效用。

15.【主治】项中有些病、证名称下边加有“·”符号,以提示举例于【临床应用】,便于查阅。

16.《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篇中“病在脏者,取之井;病变于色者,取之荥;病时间时甚者,取之输;病变于音者,取之经;经满而血者,病在胃及以饮食不节得病者,取之合”和《难经·六十八难》中“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输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泄”,有些腧穴疗效并不符合临床,本书尚未提及。

17.书中十二经经筋的病候,是依其各经经筋特点、循行部位和临床实践,并参考《灵枢·经筋》篇中有关内容而拟出的。

18.【歌括】中的药物,是缩写【功能】项中具有代表性的几味或几十味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