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时代
秦咸阳城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建设咸阳城。过去人们不知道咸阳城具体建在什么地方,许多人都以为它就是今天的咸阳市。其实秦朝的咸阳城位于西汉长安城的正北方,秦朝咸阳城的南城墙与西汉长安城的北城墙相距6里。两城相错,大小差不多。
秦咸阳宫一层平面
秦咸阳宫一层地面右侧
咸阳城东西长3200米,南北长3200米,是一座方形城池。2000年来,渭水河床时而南移时而北移,现在渭水从西到东,正好贯通咸阳故城的中心。
目前在咸阳城内尚有数十个小村庄,城内北半部尚有8个汉陵,这证明秦咸阳城在秦汉交替的战争中已被全部焚毁,西汉时代这里才开始建设陵园。近年在北城内还建设了一条从咸阳到三原、渭南方向的铁路,斜贯咸阳城的西南与东北。
城墙遗址均埋入土中,经发掘,找到城墙的位置,从而证明全城城墙的位置。
到今天,还不知这座城有几座城门。城内道路布局的方式,城内河道以及护城河的情况,尚属不明。只有在曾经挖掘出遗物的秦咸阳宫中可见城墙遗址,其他各项尚不清楚。
秦咸阳城平面图摹自《文物》1976年第11期
秦咸阳宫发掘壁面排水池
秦咸阳宫竹桶墙墙壁土块
在城外发现了一些河流、渠道、断崖、汉陵以及战国时墓葬区……其他属于秦咸阳城的还包括秦代作坊以及居民遗址,秦代宫殿遗址。至于其他遗物以及城内状况,只有待再次发掘之时,再予以补充。
当时秦始皇在咸阳城北阪上,南临渭水雍门,以东建殿屋复道周阁相连。《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又在渭南建信宫,道通骊山,又建甘泉宫,做甬道。
秦咸阳宫台阶斜坡道
秦始皇在咸阳城之南建设“阿房宫……规恢三百余里。离宫别馆,弥山跨谷,辇道相属,阁道通骊山八十余里。表南山之颠以为阙,络樊川以为池。作阿房前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坐万人,下建五丈旗。以木兰为梁,以磁石为门……周驰为复道,度渭属之咸阳……”
笔者于1976年6月曾专程到咸阳城遗址,做地面考察。
参注:《三辅黄图》卷一
《文物》1976年11期
秦咸阳宫铜折页及三向折页
秦咸阳城出土瓦当
西汉长安城
西汉时代建都长安城,建在关中平原渭水之南的台地上,在今天的西安西北十数里。这是公元前202年刘邦打败项羽之后,做皇帝所做的第一件大事。
全城基本上是一个方形,因为四周的地形限制,长安城北城墙出现6处折角,西城墙出现1个折角,南城墙出现4个折角,全城城围25100米。南城墙开3门:西央门、安门、覆盎门;北城墙开3个城门:横门、厨城门、洛城门;东城墙开3门:霸城门、清明门、宣平门;西城墙也开3门:章城门、直城门、雍门。全城用土筑城墙,相当坚固,夯土城墙最厚的部位达到16米。据记载每个城门上都有重楼。每个城门都有3个门洞,各宽8米,12辆车可以并行。在城的东北角、西南角还显示出当年护城河的痕迹。
全城的道路都不直通,但是都从城门进城,到一定距离都碰上丁字街口。道路不直通,这是为了军事防御而设计的。这一点影响到后期建的大小城池,对道路的规划都是采取这样的设计手法。这说明从汉代长安城开始,就用这样的规划方式,这是比较早的规划概念。长安城内有九街八陌一百六十闾(二十五户为一闾),每个闾里四面有坊墙,每面有坊门,每街设“亭长”。
汉代建设的长乐宫,以秦始皇时代兴乐宫为基础,长乐宫与未央宫内总计有40多座庙宇,成为几大组遗址,至今尚有高台保留。另在城外修有建章宫,规模宏伟,已勘查出位置。到汉武帝之时,又开昆明池,引出水源,与城西的上林苑连接成片,成为大型的苑囿区。
汉武帝时,又在雍门里建设桂宫以及明光宫。宫殿加起来已达到今城面积的3/4左右。长安城的安门正南偏左,有礼制建筑11组,旁有明堂、辟雍等。
长安城的南门就是安门。经发掘发现安门有3个门洞,每个门洞宽10米,高18.5米,门道做夯土路基,道路两侧还做出排水沟。门洞的两侧都有成排的木柱,门道的前后都砌出整齐的石块,显得十分整齐。这是当年做圭角形门洞,即是梯形门洞的方式,安门遗址挖掘材料在这点上表现得特别明显。
因为多年来门洞塌毁,城墙也已坍塌,发掘出来后,可以清楚看到门道做法,城墙边部以及贴城墙洞边所立的木柱也清晰可见。从这个材料,可以想象长安城其他各城门的构造,基本上都是这个式样。
西汉长安城实测图
从上述材料总的来看,汉代长安城各条街东西方向不平行,南北方向也不垂直,全城十分不整齐,城墙折角很多,作为一个大的都城还不理想。
西汉长安城范围图 选自清杨守敬著《水经注图》
全城12个城门道路都不直通,最后都再现丁字街口,这一点是从军事防卫方面考虑的,不论怎么样,全城的有效面积都被大型的宫殿占掉了,其他用途的建筑的有效面积甚少。尤其是平民居住的房屋建在哪里,这是一个大的疑问。长安城内外都建有宫殿,如城外的建章宫等。宫殿建筑非常不集中,看不出古代礼制要求的左右对称的格局。长安城的规划十分不理想,特别是城内街道过少,体现不出我国古代城池道路规划的原则。
西汉长安城出土瓦当
汉代重视太学宫舍,从汉武帝时期开始建设。明堂和辟雍是一种礼制建筑,也很受重视。东汉蔡邕所著《明堂论》曰:“取其宗祀之貌,则曰清庙;取其正室之貌,则曰太庙;取其尊宗,则曰太室;取其堂,则曰明堂;取其四门之学,则曰太学;取其四面周水,圆如璧,则曰辟雍。”但是据《汉书》曰:“汉平帝即位后,以文学为本,议立明堂,建于城南。”
西汉长安城平面图 选自《新中国的考古收获》
作者于1956年、1974年、1982年三次赴西安考察汉代长安城。
参注:《汉书》卷九。
刘敦桢:《中国古代建筑史》,建筑工业出版社1984年版。
昆阳故城
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曾提到昆阳之战。前几年笔者专程前往昆阳,做了两次考察研究。
昆阳故城城址在今河南省叶县城南30里的旧县镇处。今日旧县镇驻地就在昆阳故城的中间。故城附近是小丘陵,50里以外的西南方向有连绵的山脉,其余地段皆为平川。东北方向河流纵横,素有“金沙碧波”之称的澧河中,两条大河交汇于一起。昆阳城临水筑成,形势极为险固,成为一个进可战退可守的中原战略要地。
故城形状呈矩形,南北长2500米,东西宽1400米,总面积350万平方米,可容5万余人居住。这在当时已不算一个小城了,驻军万人是没有问题的。全城东西南北方向,各开一座城门。南门开于南墙的中心。北门开向城的东北角,紧临澧河河畔,利用陡峭的地势,构成险固的要塞。东门偏北,西门偏南。各门均不相对,门与门之间的大街也不是直通的。这样的布局是我国古代城池规划的一个特点,是从战略防御上着眼的,即使敌人进入城中,也不能很快占领全城。
昆阳故城平面图
城墙全部用黄土夯筑,从坍塌的墙体中可以看出夯层。墙体已经坍塌,坍塌宽度约20多米,高5米~6米,东南城角为最高点。长期以来,由于风化、居民取土以及耕种等原因,墙土已失去大半。西墙、北墙较完整,南墙、东墙比较低矮,但是仍可看出墙基位置。环城有护城河,宽约20余米。河床遗迹明显,但河底与地面已相差无几了。东南墙角处有几个大深坑与护城河连接,可能是挖土形成的。至今南门外的护城河上还有一座石桥,是民国以后重建的,当地老乡称“望仙桥”。现在昆阳城内道路一部分利用原来道槽,已经走得很深;另一部分是新开辟的,东西南北畅通。城内偏西有一条干涸的深沟,自南向北贯通全城,不知原来是作什么用途的。
昆阳故城西城墙
昆阳故城东城墙
昆阳故城北城墙
内城是一座方形土寨,位于昆阳故城的南半部。东面和南面利用故城土墙,西面和北面另筑土墙,形成一座内城。内城的北面和西面各开一门。土墙宽15米,至今还有1米~2米高。据调查得知,内城土寨是民国初年修筑的。
昆阳故城南城墙
昆阳故城城墙远望
建筑遗物与遗迹 昆阳故城存留的建筑遗物与遗迹到处可见,沿城墙建筑遗址最多。
汉代文化堆积层 分布在东城墙内外的南北长条地带,共计10余处,其中绳纹陶片最多,有陶盂、陶洗、陶壶、瓮、罐、豆、鼎之残片。从这些陶器的形式、花纹、质度、颜色看,全部是汉代遗物。
砖瓦 绳纹砖、花砖、版瓦、筒瓦残片分布在汉文化堆积层中。除此之外,在内城居民房屋墙壁上嵌砌之花砖亦很多。
花砖尺度32×15×7厘米,纹样有钱、鱼、斜格、扁格、水纹、菱形等。这些纹样与禹县、淅川等地出土之汉花纹小砖纹样相比,大致相类似,但尺寸加大。砖质密实,分青灰二色,当地群众常用砖做砚台用。近百年来,当地群众常用这些汉代残砖作建房材料。
汉瓦有版瓦、筒瓦两种。版瓦尺寸分21×18×2厘米、21×33×2厘米两种,并有大小头之分,表面为布纹;筒瓦直径12厘米~15厘米,其中以筒瓦头居多。
半瓦当在东城墙基处掘出,直径13厘米,厚1.5厘米。瓦当头按外圆边刻出两道线条,中心饰以卷草纹,纯青灰色,质地坚硬,很可能是汉代前期遗物。
在故城东门外半里处有一深沟,沟内堆积汉代陶片甚多,其间有许多筒瓦,均作弯曲斜扭状。不知这批遗物是一种特殊式样的建筑材料,还是古窑中火候不当烧至变形而扭曲的瓦。
光武庙址 在故城东北角与城墙接近的地方,有光武庙址一处,中轴线上开山门三间,二门三间,献殿五间,献殿后面设一小殿塑王莽跪像,面对光武正殿。正殿前有东西厢房,西厢奉王灵官,东厢供祖师。在献殿院中有四株银杏。现今各殿俱已毁去,仅从废墟址的痕迹中测出一张平面图。光武正殿的石柱础犹存,一为覆盆,一为覆莲,雕覆莲瓣,一组一对。现将其进行综合分析,确实是宋末遗物。当初全庙四十八通石碑,已全部失去。大城隍庙在内城土寨北门外,现已不存,门前仅留石狮子一对,为明代遗物。
昆阳大战处碑 共二通,在故城北端,玩龙仙台之南,道路交叉口处。为1923年叶县县长曲国鉴重立,现碑身断。
玩龙仙台址 在光武庙西,土台50平方米,此为“叶公好龙”典故的出处。原在台上有明碑一通,今已不见。
古清真寺 昆阳故城现在回民甚多,建有一座清真寺,是清代重建的。
汉大土冢 共计7座,分布在故城正东2里左右,汉冢形体高大,封土已逐渐剥落,周围无建筑遗存。据当地居民传说,这些土冢是陈鹏、邓禹等人的坟墓,不知确否。
根据对昆阳故城的现状调查,得知昆阳之战的故址至今犹存。关于它的总位置以及现状,群众的传说与文献记载是完全一致的。出土的遗物也证明昆阳故城确实是汉代的遗址,在城内外散布的汉代实物均可证明。
昆阳故城夯土城墙
公元23年,刘秀、王常率领军队攻占昆阳,进军下宛(在郾城县西北)。王莽得到消息后,派王寻、王邑统帅大军42万,进行反扑,率军包围昆阳城数十重。这时城内只有八九千人。刘秀利用王寻、王邑的轻敌懈怠,率精兵夜出南门,联合其他的起义军重新杀回昆阳,城内的起义军乘势冲击王莽军中间,采取内外夹攻的方式,使王莽军大乱,并杀死王寻,使王莽的所谓“百万雄师”全部崩溃。这是起义军与王莽军决定胜败的关键一战。
山阳故城
笔者从河南修武乘车到焦作后,徒步跋涉来到山阳故城进行考古。山阳故城就在修武至焦作间的公路旁边,从焦作向东走5里便到达。故城的北面是今天的墙北村,南临黄河,四周有许多小丘陵,但交通十分方便。
故城规制为矩形,西南城角向内进20米,故南墙两段之间有一条斜墙相连(据调查以及介绍分析)。全城南北长1000米,东西长1500多米,总面积为150万平方米,是汉代的一座中型城池。全城共开4门,门轴相对,门之阙口处宽广,门道至今犹存,今天出入城中还走这个古道。除南门处取土甚多无法窥知外,其他几个城门位置,可清晰看出。城之四周有护城河,河水干涸,多年水土流失,河道宽阔,到今天河道的遗痕尚存,虽然多年翻土种田,但仍可窥出其原来遗迹。
山阳故城平面图
山阳故城东北城墙
据调查,全城土墙均高出地面4米~5米左右,非常明显,尤其是东西北三面保存甚高而且整齐。南墙由于农民取土,除两端外,基本上不存在了。城内地势平坦,东南部分略高于西北部分,城中心部分已不见突起之高台。城内现有村庄,墙南村的几百家村民分散居住在城中及城南。除村庄外,城内全部辟为田地。城墙缺口处原为城门位置,由于多年行走,每到雨季,道槽均成为小型河道了,“多年古道走成河”。
总之,故城内外,除一块块田地外,就是一片败瓦颓垣了。山阳故城始建于何时,已无从查知。三国时,曹丕代汉,汉献帝被封为山阳公,在山阳城居住了十余年。
城内的文物建筑不多,据调查所见——
有一座法明寺,位于城之南门附近,但房屋已改建过,只留下础石及部分琉璃瓦。另一处是汤王庙,现已改建为一所中学,现存房屋都是明末建造的,没有多大的价值。
文物主要有汉代陶片及瓦、砖残片、西城门附近保存最多,但无完整的成品。1962年农民深翻土地时,在城内挖出两个陶罐,尚无其他出土文物。
山阳故城是汉代一座中等城市。汉代城市中除了西汉长安城、东都洛阳城外,其他如邯郸、南阳城等都是重要遗迹。
山阳故城城墙夯土层
汉代城市的城墙主要是用版筑的,个别的城也有用砖砌,例如西汉的代县城,即是用长身砖包砌,多年前我去调查过,这是一例。汉代城市不少,还有许许多多未看到,只是个别被发现。所有的考古同志认为汉代没有砖城,这一论断不够确切。
山阳故城不仅在古代建筑史上具有重要价值,也是研究“山阳公”历史和三国文化的重要区域。2006年5月,山阳故城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李固城
李固城位于河南修武县城北面的五里源镇,具体地址是在镇的东北方向的李固村。李固城是东汉时的大将李固修筑的,至今已有1800年的历史。李固城附近地势平坦,北面数十里外的太行山为屏,确是一个屯兵的要地。
全城为方形,南北长800米,东西长800米,全城总面积为64万平方米。全城有四座城门,东西南北各门相对,中间为十字大街,城东墙偏北有一座小型瓮城,全城之正南自城墙凸出一个关城(外城)作为防范之用,至今北部及城内部分为李固村。北城墙因为村民取土已不存在了。其他三面城墙遗迹尚有保留。东北部城墙最宽,西北部城墙也比较宽,宽10米,高5米多。在城墙外面有低洼地,可能是当年的护城河痕迹。城西偏南有一小潭,极似护城河留下的洼地。
李固城平面现状图 本书作者测绘
除城内主要的道路可以看出外,还可看出4个城门豁口的位置。本页所附的李固城平面图是笔者于1969年深秋到达实地,对李固城进行调查之时进行测绘的。
从当时收集的瓦片、陶片、瓷片等分析,李固城是东汉时代建造的城池。笔者查阅书刊,仅记述曰李固城,只有其名,其他没有任何记述。当时李固城内外,并没有任何建筑遗迹,至今尚不知当时建城的目的及意义。
笔者带着这个问题,查阅二十四史,发现在《后汉书·李杜列传》中有如下记载:
李固字子坚,汉中南郑人,司徒郃之子也。固貌状有奇表,鼎角匿犀,足履龟文。少好学,常步行寻师,不远千里。遂究览坟籍,结交英贤。四方有志之士,多慕其风而来学。
……
永和中,荆州盗贼起,弥年不定,乃以固为荆州刺史。固到,遣吏劳问境内,赦寇盗前衅,与之更始。于是贼帅夏密等敛其魁党六百余人,自缚归首。固皆原之,遣还,使自相招集,开示威法。半岁间,余类悉降,州内清平。
李固为何在河南修武县筑城,尚未查到具体资料。
李固城夯土城墙
汉王城·楚王城
公元前205~公元前203年,楚汉相争,在百余次战争中,广武、荥阳、成皋一带的大战是很著名的。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指出,楚汉成皋之战等有名的大战“都是双方强弱不同,弱者选取让一步,后发制人,因而战胜的”。成皋之战就是在广武、荥阳、成皋这个地方进行的,从历史地理来看,这里是古代军事的重要地带。1972年4月我和沈一平同志前往广武汉王城、楚王城做了一次考古调查。
《史记·高祖本纪》记载:
当此时,彭越将兵居梁地,往来苦楚兵,绝其粮食。田横往从之。项羽数击彭越等,齐王信又进击楚。项羽恐,乃与汉王约,中分天下,割鸿沟而西者为汉,鸿沟而东者为楚。
《后汉书·郡国志》广武城下,刘昭注引《西征记》曰:
山上有二城,东者曰东广武,西者曰西广武,各在山一头,相去二百余步,其间隔深涧,汉祖与项籍语处。
《水经·济水注》云:
夹两城之间有绝涧断山,谓之广武涧。项羽叱娄烦于其上,娄烦精魄丧归矣。
《括地志》云:
东广武城有高坛,即项羽坐太公俎上者,今名项羽堆,亦名太公亭。
《通鉴》云:
广武有二城,西城汉所筑,东城项羽所筑,夹城之间有涧断山,曰广武涧。
《河阴县志》——
……今故城南垒尚存,犹可确指。
《荥泽县志》云:
三皇山、广武山俱在河阴县北一十三里,二山相连,其上有东西广武二城,即楚汉屯兵相距处。
汉王城·楚王城现状
汉楚二王城在荥阳县东北47华里的广武山上,距旧广武县城12华里。广武山东西绵亘,北临10余华里宽的黄河,南为千里平川。此地的荥阳关、虎牢关、黑石关、函谷关以至潼关,是通往关中咽喉要道的前哨据点。
广武山山顶平缓,山的中间有一条南北方向的大深沟,沟宽800米,沟身弯转折曲,悬崖陡壁,岩石高低杂错其间,是一处天然险地,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鸿沟”。
鸿沟以西有西广武城,即是汉王城;鸿沟以东为东广武城,即是楚王城(群众称之为“霸王城”),二城遥遥相望。晋、唐以来许多文人都到这里来游览,如阮籍①、李白、韩愈、张祜、白居易等人均登广武山,过鸿沟,上二王城,凭吊汉楚战场,写下了许多诗篇②。解放后,当地人民已在鸿沟沟底与半岸壁中建造了一些住房,或者倚壁挖窑居住,成立了鸿沟生产大队。历史上著名的“楚汉相争,鸿沟为界”的遗迹保留到今天是很有意义的。
汉王城·楚王城总位置图
汉楚二王城均为方形。由于年代久远,黄河又向南移,以致将二城的北端大半部冲塌入黄河水中。
汉王城比楚王城面积略大,东西长1200米,今日南北方向仅存留300米。此城南墙西端向北斜去约百余米,与楚王城南墙不是一条直线。墙体塌落处宽30米左右,残存部分高6米~7米不等,其中西端部分较高,在东墙紧临黄河悬岸处为最高点。墙高约10米,高出黄河水面200余米。自鸿沟入城必走此道,磴道尚有痕迹。
楚王城东西长1000米,南北长残留400米,城墙宽26米多,城角部净宽约70米左右。墙体一般高6米~7米不等,其中西南城角最高,达15米,这是广武山上二城中最高点。城内平坦,自西墙外沿黄河边有一山峰,西墙紧逼其侧,当年筑城时,是有意利用这个地形的。
汉王城·楚王城平面图
二城的形状大致相同。从塌落的断面来看,城墙均用黄土逐层分段夯实,夯层十分明显,夯窝犹有印痕。二王城比现存的一些较完整的汉代故城不同,二城的墙身每隔十数米整段塌掉,出现一些缺口,这是因为年代久远,水土流失所造成的。二城的城门位置无迹象可寻,亦无文献可考,不能确实查知。
从地面考察,并未拾到陶片,也不见砖瓦等残片,没有任何文物。可能是因为军事防守的战城,没有更多的生活用具以及大型建筑的迹象。据霸王城村农民说,每年耕作时,常常在二王城里外拾到一些铜镞,为三棱尖体,棱角锋锐,呈青绿色。
参注:
①阮籍为晋代“竹林七贤”之一。“尝登广武,观汉楚战处,叹曰:‘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
②李白:《登广武战场怀古》。韩愈:《过鸿沟》。张祜:《登广武原》。杨浚:《广武怀古》。张碧:《鸿沟》。
附记:
河阴:是广武县的旧名,原叫河阴县,今改广武。
荥泽:是今日郑州的古荥镇,古荥镇是荥泽县故城。
成皋:旧汜水县,今改汜水。属荥阳县。
广武:原来是县城,今改广武镇。属荥阳县。
文献中所提之广武城,是指汉、楚二王城并非旧广武县城,因广武山旧属于旧广武县,故曰广武城。
汉代市井与市场
我们看到过今天的市场,也看到农村的集市。如果要追溯市场和集市的来源,可以追溯到汉代或者商周时代。商周时代时市场什么样,至今尚无间接的形象或文字的记述。但我们可以肯定的是,到汉代已有市场集市了。
汉代包括西汉与东汉,有400多年的历史。从西汉初计算,公元前206年至公元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2100多年。汉代社会是什么样,从四川出土的画像砖可以窥知其内容。
汉代市井图 四川出土
从这种画像砖来看,市面上都是十字大街,四面有三间大门,在十字大街中心有鼓楼一座。鼓楼为两层,下层每面各三间,中间悬挂面鼓。楼顶做单檐四坡式。
十字大街把市井分为4块,每块做3排平房,每排房屋都有5~6间面南,在排房中间南北方向开2条小巷穿通,每角都建有合院房屋,房屋之山面还开正圆形窗子。十字大街的街面宽广,其宽度比排房的长度大,大街实际上是市场,四面排房是交易的场所。
根据四川出土的画像砖来看,汉代市场也很全面。它是从东门进入市场,在东门里也有一个鼓楼,这个鼓楼与上述的鼓楼基本相同,唯独楼下没有门窗。有两人对坐,正在谈买卖棺材,棺材的形状与现在的棺材相同,十分逼真。还有两人正在讲买卖猪(狗),猪已仰卧,两人正在交易的画面。
在东门之侧,还有房屋,里边有灶台及锅盆等等,应当是在卖水,或者是卖粥。
东门为木制板门,双扇可以开启与关闭,木制门框,门顶为四坡水顶。在墙上刻“东门”二字,这证明是汉代某一个城市的东门之内的城。
汉代市场图 四川出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