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代
临淄城
临淄在山东省中部,位于青州之北淄博市之东,地处淄河之畔。战国时代齐国的都城,就建在这个地方,因为全城紧临淄河,故曰临淄。
临淄城分内城、外城,外城是一座大的方城,内城建在外城西南角。内城的南城墙长1402米,西城墙2274米,东城墙2195米,北城墙1404米。外城南城墙2821米,北城墙3316米,东城墙2143米,西城墙2812米。
全城有城门共11座,其中内城城门5座,东门、西门、北门各1座,南门2座。外城城门6座,东门、西门各1座,北门有2座,南门有2座,城门的门道遗迹尚可看出。
内城是宫殿区。主要建筑有桓公台,至今尚有遗存,台高约14米,共有3层土台。从土台来看,建在这座土台上的宫殿,当年的规模是十分庞大的。
外城的北城墙偏西有一个90度折角,东城墙紧临淄河,也有两处折角,南城墙东西方向略斜。内城墙的南墙向南伸出半个城,近1000米,外城西城墙伸向西端与内城之北墙相接,内城西城向西伸出100多米,整个内城等于压在外城的西南城角。
齐·临淄城简图
临淄城半瓦当
齐国临淄城实测图
外城面积比内城面积大五六倍。现在还可以发现一些作坊的遗迹,但看不出居民居住的街巷痕迹。在内城的宫殿区,也仅仅留下一些土台,具体的建筑遗迹也都不存在了。
临淄内城桓公台
临淄内城西城墙
全城的道路,大体上小城有3条,大城有7条,南北的道路比较宽,约20米左右。
城墙全部用夯土版筑,在城墙夯土中,加上圆木,有利于加强土墙的坚固性。
楚国纪南城
在春秋战国时代,楚国是一个大国,统治50多个小国。楚国地域南至湖南之南部,西达云南,东至大海,北到黄河。纪南城是我国春秋末期至战国中晚期楚国的都城郢都。公元前689年楚文王在这个地方建立都城,以后20多代国王在此建都,历时400多年,是楚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为当时南方第一大都会。
纪南城位于今天湖北省荆州城正北5公里处。前往纪南城从荆州走,路是最近的。纪南城城的北面是砖桥镇,西面是王场镇,有漳河流过,东面有一条长湖,南边是荆州城,临近长江。纪南城的东北方向有雨台山,东南方向有阳乾山、唐家山,正南有拍马山。
楚国纪南城平面图
楚国纪南城内远望
楚国纪南城内出土筒瓦
全城为方形,四个城角略作圆弧形。南城墙偏东端呈一个圆弧状,这应当是一个小型瓮城。每面城墙长约5000米,全城周长约2万米。城墙之四面,有土墙遗址,城墙的坍落宽度达12米,城墙原高7米,目前已全部塌落。东南角城墙尚存一定高度,城东有长湖,湖水尚存留。从南向北城墙看,城外之水,平静没有波浪,它是当年的护城河,至今尚可窥出。城的东城墙,还有一定的高度,城墙顶端有树木,城内已成为片片良田。西城墙也与其他城墙相仿,唯独在西城门的位置塌落,亦无遗土。笔者听陪同考察的朋友说:当年清理古城时,曾找到三孔城门道,同时也找到一个水门。由此可见,纪南城原来有河,因此,才做水门。三孔门道说明当时城门的规制很大,这与当年城门的通道位置有关。北城墙的墙顶夯土隆起,似双坡向下,左为城边大道,至今通向城中。城内有当地乡民居住的房屋,村子周围树木繁茂。城内的道路平而且直,路边仅有成排的小树。城内偏北屹立有高大的土台,长而宽大,高约6米。笔者在勘察时,曾发现在高台附近出土有版瓦、筒瓦、水井等等。筒瓦瓦面都用粗绳纹压制纹样,版瓦也是同样的纹样,其中有一个筒瓦正端部还带一小孔,这应是当年砚瓦时,用钉钉牢,以便固定筒瓦。其中还有半瓦当,圆瓦当,但是这些都是素面的,没有任何的纹样。瓦当直径都在15厘米左右。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标志
这座纪南城,从建立到被秦将白起焚毁,前后经历400多年的时间。1961年3月,纪南城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当地有人专管,专门保护。至今全城遗址保存完整,没有遭到破坏。
纪南城选取的地理位置平坦,依山靠水,十分开阔,非常理想,是战略防守的重要地区。战国时代七雄争霸,纪南城作为楚国的都城是其中最大最强的。城的西北方向空旷无垠,东南方向有一些小山,建城时把河道引入城中,建设有水门。城池的四个转角做弧形。东南方向建有一个瓮城,可攻可守。当年的护城河水面宽广,有利于城池的防御。在城的东面还有一条长湖,可引水入城作为城市生活用水。
纪南城东城内大道
纪南城城墙豁口
古荆州城位于长江北岸。古时就建有江陵城,东晋时改江陵为荆州。到后梁时守将高季兴占据江陵城,驱使10万人筑城,因为砌城墙的砖不够用,决定在荆州50里范围内挖墓取砖。当城墙建成之后,相传每至更深夜半之时,城墙上磷光闪闪,居民大有毛骨悚然之感!至南宋咸淳年间,荆州安抚使赵雄又重修荆州城,砖城长10里,并造楼屋1000多间。从而使城墙达到8公里。墙高8米。城墙的基础全用条石平砌,缝间使用灰浆,水洞用条石完整砌筑。护城河挖到3米深。全城建有6座城门,均有城楼,其中的大北门通往京城驿道,称为折柳门。
在城内尚有三观建筑最为出名。太晖观在西门外,为明代所建。开元观、元妙观是在唐代开元年间建造的,后来到明代改建,但仍保留唐代的风格。
三国时代两部精彩的故事戏——“刘备取荆州”“关羽大意失荆州”,就出在这里——荆州城。
燕下都
燕国有两座都城,分上下两座。燕上都位于河北省蓟州,至今已无遗迹。燕下都位于河北省易县城南,建在中易水与北易水之间。燕国是战国七雄之一,燕下都是燕国最大的一个城池,全城面积特别大。
燕下都平面图
全城分为东西二城:东城是主城,为内城;西城是外城,为加强防御而建的。东城正面中轴,都偏于西南方向。外城只有西墙与北墙,东墙与内城西墙合而为一,城南为南易水,两座城的南城墙极不完整。城墙有七八米厚,城墙高4米~7米,最高部分达到10米。外城西南城角,版筑墙非常明显,墙高10米左右。全城东西长8公里,南北长4公里。
燕下都附近图
城内土台大部分都建在东城,东城偏北是宫殿区,所以土台特别高。在战国时期,高台建筑很多,“高台榭,美宫屋”,当时的大型建筑,都建在夯土台基上。保留到今天的,有武阳台、张公台、老姆台、路家台、老爷庙台……其中最大最高的台是武阳台,长100米,高六七米。城内高台总数约计有50多个,有的土台高两层至三层。从这些高台可以想象出当年战国燕下都的宫廷面貌。
参注:村田治郎:《中国的帝都》,1981年,京都综艺社。
郦道元:《水经注》,王国维校,上海人民出版社。
燕下都老爷庙台
燕下都出土筒瓦
燕下都出土大版瓦
燕下都东城墙
燕下都城墙断面
燕下都张公台
燕下都朱家台
燕下都练台
燕下都老姆台
燕下都路家台
燕下都出土盆唇瓦边(一)
燕下都出土盆唇瓦边(二)
燕下都出土半瓦当
郑韩故城
春秋时代郑国的都城和战国时代韩国的都城建在一处,它的遗址人们称之为郑韩故城,它位于今天河南省新郑县城周围。
郑韩故城大体上是一座方形的城市,当年设九门九关,是一座城围长达40多里的牛角城。全城分为内城、外廓城,外廓城是内城的两倍大。城墙全长为42里,内城方形。外廓城位于内城的东南部,城墙从内城东北角(竹园)起,向东而南,再折向西北,最后,后端弯墙北部与内城东南角相连,弯弯曲曲成为一个不规矩的城。全城用夯土筑成的,夯层是一层一层筑起。每层都布满了圆形夯窝,据《玉海》一书记载:“春秋战争之多,莫如郑国,战国战争之多莫如韩国。”郑韩故城城墙非常宽厚,敌人很难攻破。
全城分为宫殿区、居住区、手工业区、作坊区、商业区以及大规模的冶铁厂区。宫殿在内城的西北角,宫殿分为大宫、西宫以及内宫……居住区在宫殿区的北部,至今尚存有大大小小的房基和陶制井圈。
郑韩都城平面图
在城内还有竹园区、竹林区、教场、屯兵之遗迹,等等。在城的西部有双洎河(古洧水)从东南方向斜穿城区。
这个城作为都城,大概建于春秋初期。笔者于1972年到郑韩故城实地考察过。外城北墙东北城角,有一个自然塌落的大洞,有五六间房屋大小。向大洞天花板看去,顶部有一个圆形柳条筐以及麻绳、扁担的印痕,十分明显。这是当年郑韩故城施工时上土、夯土、抬土的工具。考察春秋战国时代筑城的具体施工方法,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证据。
郑韩故城出土版瓦
内城东西长2500米。外城东西长3000米,南北长5000米,其中有洧水贯穿全城,河水弯弯曲曲流过两个城。河水在外城的东南方向紧贴城墙,流向内城的西北方向。
郑韩故城已年代久远,沿洧水这一边的城墙高而且厚,至今留存。内城的西北墙、北部城墙以及南部的部分城墙保持尚完整,其他部分断断续续,已经不成为一个大型的城体。今天的人们如果从郑州方向过来,远看郑韩故城基本完整,全城宽广,城墙高大,可以想见故城当年之气魄。
郑韩故城出土素面瓦当
郑韩故城出土长筒瓦
赵武灵王城
赵武灵王城建在太行山东麓的华北大平原上,与邯郸相距4里。赵国在这里建城池,地理位置十分适中。全城分为东西两城(也可以说分为东西两个部分)。
全城东西长4500米,南北长3000米,西半城略大,东半城略小,两城相连。西城有高大的土台3~4处,其中最大的土台长约221米~228米,高约14米,目前土台尚存。东城也有3~4个土台,一律前后排列。
赵武灵王城的城墙,全部是夯土筑成,其中土质黏结性大,筑城之后非常坚硬。这座城保留到今天还算可观,城墙墙体虽然已经坍落,但是原墙状态尚可看出。从许多缺口处,可以清楚地看到城墙的夯层水平线。
这个城到现在时间太久了,经自然界的破坏全城土墙看起来已不太大了。城门遗址已不清楚,道路更不明晰,在高大的土台上还存留有当年的柱础石数处。从柱础石来看,当年宫殿的规模是比较大的。城内还出土排水槽(瓦件),非常整齐而且保存完好。
赵武灵王城平面图
存留到今天的夯土台有:
龙台:面积有74803平方米,高19米;
张家台:面积有1260平方米,高6米;
北将台:面积有13865平方米,高11.3米;
南将台:面积有11504平方米,高12米。
除了这几个大型台子外,这座城就是残断的土城了,没有其他任何遗迹。
赵武灵王城出土排水槽
郑国京城
郑国京城建于公元前728年前后,是春秋初期建的,位于河南荥阳南。郑国京城并非当时郑国的都城。
全城方形,南北长1500米,东西长2000米。全城的城墙保存不完整,南城墙、北城墙西段转角、西城墙等只存一部分,东城墙南段大部分还存在。依据这些遗址,完全可以测出全城的总平面图。
南城墙、北城墙、西城墙、东城墙各有两座城门。但城门均已不存在,唯有土墙的缺口表明城门的位置。城中心有一条河道,从南城墙进入流向北城,当地老乡叫“红沟”。目前已无河水。城中偏南有一条人行大道,走此路往西出城,可见“点将台”故址。从东端出城为城外平地,这道路的两端,即是东、西城门。再往北偏中也有一条东西大道,但是北道是曲折的,经洪福寺出西门,这个地名叫阴沟,这条大道向东即是北部的东城门,当地群众呼曰“老王门”。全城南城墙偏东为南门,进入南门即是“御路岗”。此名是否是历史上流传下来的尚不知。全城东南大片遗迹,土台高起数层,估计这是宫殿区。从南墙偏西,在红沟之西为南门,进门之后老乡呼曰“通寺路”,此路直达洪福寺。西南城角水土流失,破坏十分严重,城墙遗址找不到了。不过在西南角之城外,为作坊、窑址地区,那里的遗物甚多,其间还发现牛骨、马骨与虎骨。在北城偏西的北门内有一眼古井,北门偏南有一堆汉墓群,还有一座郑庄公庙,在城外有一个村子名曰“魏寨”,在偏北的西门外,有一个大村曰“张寨”(柴庄)。在北部西门外偏南有一处土堆,当地人呼曰“大教场”。
郑国京城平面图
这个城池保留下来的残墙断壁,确实是春秋时代郑国筑城时遗留下来的,到今天,已有2700余年的历史。东城墙南段的残墙中,至今尚有当年施工时的插竿洞眼,尚有2~3排20多个洞眼,其中最下一排有一个洞眼。笔者考察时,看到那个洞眼的洞壁,有麻绳的痕迹。笔者仔细观察后,猜测当年修建这个城墙之时运用插竿,那一根插竿的竿头有数道裂口,因此用麻绳绑住那个插竿的裂口插入土墙内,施工完毕后这根插竿没有全部拔出来,一部分断在墙内。千百年后,这支插入墙体中的竿头腐烂,因此在洞眼的洞壁出现麻绳的痕迹。
薛国故城
薛国故城位于山东省滕州市南17公里,处于官桥、张汪两镇之间。它始建于西周,战国时由孟尝君扩建,虽经历了两三千年的沧桑巨变,城郭保存基本完好。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薛国曾以是夏商周时期的诸侯国,战国时期被齐国所灭。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灭齐,此地设薛郡。
至今全城城墙遗迹甚明显,城池较大。全城周长10650米,现存城墙高6~7米。据实际调查,全城尚有15个拐角,20多个缺口,其中有些缺口原是城门的选址。南城墙特别直,长1500米;东城墙也比较直,长1750米。北城墙与西城墙一段平,一段斜,形状很不规则。从平面图上看,全城有12个城门,这是由城墙阙口推测出来的。故城中心有皇殿岗遗址,都是一些大土台,有可能是当时统治者的宫殿区。从皇殿岗的气势来看,当年的薛城宫殿是非常壮丽的。
薛国故城平面图
薛国故城东墙外观
鲁国故城
它是周代鲁国都城遗址,位于山东省曲阜市。现在的曲阜城位于鲁国故城内的西南角,约占鲁故城的七分之一。鲁国故城始建于西周时期(公元前11世纪后半叶),自周公之子伯禽代父就封于鲁开始,先后传二十五世三十四君,至公元前249年被楚所灭。鲁国故城平面略呈方形,东西长5700米,南北长3500米。今曲阜城是明代建的,东西长2100米,南北长1500米。鲁国故城面积很大,北城墙开4个城门,东、西城墙各开3个城门,南城墙只开2个城门。城墙周围有护城河围绕,护城河名曰洙水。南城西半段没有城墙,西城墙、北城墙略有弯曲。
城内的3条东西向道路都直通城门。北半城的3条南北大道也通城门。但在南半城,西边大道通向南门;中间的大道从正南门进入后,与东西大道相交,成丁字街口,各条道路不直通。全城城门共有11座。
鲁国故城平面图
鲁国故城出土版瓦
鲁国故城东城墙夯土
日本学者考察制作的鲁国故城图 摹写自东京大学文学部编《考古学研究》
鲁国故城中心偏东是宫廷区,高台建筑很多。高台附近有许多小型台子。城东西北三面分布着炼铜、冶铁、制陶、制骨等手工作坊和居民区。
城内有沙丘,这是建城之前准备的。全城城门都做双阙,当人们进门之时,表现极端的威严。在宫殿里觉得格外安全。
鲁国故城城墙坚固厚实,耐久性强,它从建城之日起,到今天已有3000年的历史。这实在不简单,足以证明我国古代土工技术高超,特别是筑城工程技术水平更为突出。
《考工记》中的王城图
《考工记》是中国目前所见年代最早的手工业技术文献,该书主体内容编纂于春秋未至战国初,记载了一系列的生产管理和营建制度,在中国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今天所见《考工记》是作为《周礼》的一部分。西汉时,河间献王刘德取《考工记》补入《周礼》。《考工记》所论专为百工之事。其中所述的都城制度,在后来的实物中得到印证。书中所述曰“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在这些文字后,还附有一幅王城图。该图显示:全城方形,宫城在中间,前有三朝,宫城偏后有六宫六寝,实际上就体现出前朝后寝的制度。因有宫城在中间,正南门与正北门不直通,正东门与正西门也不直通。除此之外,在城边还做出环城路。
王城图 摹自戴震《考工记图》
如按戴震先生的注曰:
“左祖右社,面朝后市”——王宫所居也,祖宗庙,王宫当中经之涂也。
补注:宗庙作宫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
国中九经九纬 九涂九轨 国中,城内也,经纬为涂也,经纬之涂,皆容方轨,轨谓彻广,乘车六尺六寸,旁加七寸,凡八尺,是谓彻广,九轨积七十二尺,则比涂十二步也。旁七寸者,幅内二寸半,幅广三寸半,绠三分寸之二,金辖之间三分寸之一。
《三礼图》中的周王城图
“市朝一夫”,方各百步。
补注:以朝百步言之,方九百步之宫朝,左右各四百步,外门至中门,百步之庭曰外朝,中门至路门百步之庭曰内朝,路门内至堂百步之庭,曰燕朝,路寝已后,盖六百步。王与诸侯位若群臣射于路寝。再将路寝之庭容道九十弓与步相应,其百步宜也。
有这样的注解,我们对王城图可以进一步加深理解。
从这一幅王城图来看:第一,全城是方形;第二,是南三门,北三门,东三门,西三门,另外还在城内的四周建设环城。宫城位于全城的中心。宫城内前面三朝,后面是六寝,构成“前朝后寝”的规划原则。宫城内左边建宗庙,右边建社稷。这就是说,人们不要忘记在庙里祭祀祖先。建社稷主要是为了让统治者重视农业,发展农业生产。在我国封建社会时期,城池的建设都是以王城图作为规划的范本。
参注:戴震著《考工记图》,1955年11月上海商务印书馆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