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时代城池
唐长安城
唐长安城是在隋代大兴城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全城规模宏大。从城池之尺度,城池之规模,城内建筑,城内道路规划及宫殿布局等方面来看,都是唐朝第一大城池,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座城池。全城平面方形,东西略长约9721米,南北长8651米。南城墙开三门,从西到东依次是:安化门、明德门、启夏门。北城墙开六门,自西向东依次是:光化门、景耀门、芳林门、玄武门、至德门、建福门。西城墙开三门,自北向南为开远门、金光门、延平门。东城墙开三个城门,自北向南为:通化门、春明门、延兴门。
唐长安城平面图(一)
长安城的主干道位于中轴线上,南明德门,正对皇城的朱雀门,街道很宽,这就是所谓的天街。全城有东西大街11条,南北大街14条,把全城划分为108个街坊。商店市场集中,分为东市与西市,每市占两个街坊大的面积。每个街坊长520米,宽550米,四面开坊门。当时全城实行夜禁制度,每日晚间关闭坊门,早晨开启,不许人们乱串。住民在坊内建合院建筑。一般穷苦大众,都住在坊内的弯曲小巷,叫“坊曲”的建筑之中。长安城大街上没有商店,两旁都是官署、衙门、寺院、庙宇等。道路两侧种植树木,其中以槐树居多,树之间有一定间距,树长得枝繁叶茂。
唐长安城平面图(二)
唐代皇宫、太极宫,总称北内,均建在中轴线上,处在全城的最北部。宫城北墙即是北城墙。北内分为三部分,一是皇城,正南门为朱雀门,东门为景风门,西门为顺义门。皇城北面有一条东西大道,大道以北是太极宫,正南门是承天门,东为延喜门,西为安福门。太极宫的西面是掖庭宫,太极宫正北门为玄武门,东为兴安门。太极宫之东为东宫,北出玄武门为西内苑,太极宫相当于全城总面积的1/9。在北城墙兴安门东侧还有建福门、丹凤门,这两个城门是进入东内大明宫的城门。大明宫面积很大,东西宽1800米,南北长2200米。大明宫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南城,由龙首渠引入南城,基本上是宫殿与园林。第二部分是含元殿,左为翔鸾阁,右为栖凤阁。殿东有含跃门,殿西有昭庆门,与含元殿做对称式。第三部分是大明宫的主体建筑,中轴线上为正殿,左为崇明门,右为光顺门,正殿为紫宸殿。大明宫中心有太液池,池中有蓬莱山,沿池周边建有回廊。池西有麟德殿,池西北有三清殿,风光甚美。大明宫的北城墙有三门,中曰玄武门,东曰银汉门,西曰青霄门。北城墙之外,还建有一个窄条城,正北门为重玄门。大明宫的面积相当于全城的1/20。
兴庆宫紧临东城墙,在春明门与通化门之间,占地1.5个街坊,西南角建有勤政务本楼、花萼相辉楼,均采取园林式的布局。
曲江池在长安城的东南角,面积有一二个街坊大,其中有芙蓉池、芙蓉园以及亭台楼阁多处。
这样一幅长安城平面图,是依据发掘的实际情况而画出的。我们今天对唐代长安城能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这幅图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对中国城池史的写作也有重要意义。
参注:《隋书·炀帝纪上》。
《韩迷楼记》。
马得志:《唐长安城古记略》。
马得志:《1959—1960年唐大明宫发掘简报》,载于《考古》1961年第7期。
王森文《汉唐都城图》
唐长安城麟德殿地砖
唐长安城含元殿地砖
唐东都洛阳城
唐代东都洛阳城,是随着隋唐实行两京制度而产生的。这个城的位置在北魏洛阳城的西端,东距北魏洛阳城10公里。东都洛阳城北倚邙山,南望龙门,在这一条轴线上建设东都是理想的宝地。东都洛阳城的中轴线向南正对龙门,龙门是一处两山对峙、构成双阙的形胜,即两山之间开口,形成龙门,又构成双阙,真是天然形成的佳地。东都洛阳的南城门正对双阙,从城里向南望有龙门双阙,意义深远,选地极佳。
东都洛阳城平面采取正方形,南城墙长7290米,北城墙长6183米,东西两城墙长6776米。皇城位于全城的西北角,宫城中轴线作为全城的中轴线,是偏西的。全城的正南门是定鼎门,建在中轴线上。
洛阳城历代变迁图
全城的道路有东西大道11条,南北大道11条,纵横交错,构成正方形的街坊。每个街坊长宽都是450米。洛水之南有83个街坊,洛水之北有29个街坊。南城墙开三门,从西到东为厚载门、定鼎门、长夏门。北城墙也开三门,从西向东为龙光门、徽安门、安喜门。东城墙开三门,从北向南是上东门、建春门、永通门。西城门外因有洛水,只在北部宫城西墙开一个门即是阊阖门。
洛水从西面进入城中,到宫城南门外水流形成“曰”字,再向正东穿行。洛水北有2条支流,洛水南有4条支流,还有谷水从西引向宫城。这样一来,东都洛阳城,构成“干流和支流混合城池”,这是历史上唯一的引用支流入城的城池,而且在南北二城之间,有洛水贯通,这是城池规划中水网城池的一个开端。
唐东都洛阳城内的大街上同样没有商肆,商肆都集中在三个大市场,即北市、南市、西市。北市在洛阳城北部中心,占一个街坊的面积;南市在洛阳城南偏东的中心,占两个街坊的面积;西市在洛阳城南偏西城墙里边,占一个街坊的面积。
宫城占全城面积的1/6,从定鼎门进入走过洛水“曰”字形五座桥,进入宫城的正南门即应天门。宫城内有衙署,分为四大块。宫城的东面还有东城,北面有曜仪城和圆壁城。在东城北面有含嘉仓城。
上阳宫位于皇城外的西南角,在洛水与谷水相交汇处。谷水之西即是神都苑,这一带是洛阳园林,即园圃及苑囿之所。
唐东都洛阳城里坊复原示意图摹自《考古》1978年第6期
唐东都洛阳城图 摹自《唐两京城坊考》
洛阳城内有许多街坊,如下述。
河北区:
通远坊 兴艺坊 教业坊 积德坊 温雒坊 密教坊 毓德坊 德懋坊
毓财坊 上林坊 丰财坊 殖业坊 立行坊 时邕坊 修义坊 敦厚坊
景行坊 进德坊 履顺坊 思恭坊 归义坊 玉鸡坊 道政坊 道光坊
清化坊 立德坊 承福坊
河南区:
延庆坊 静仁坊 仁凤坊 怀仁坊 归仁坊 利仁坊 永通坊 里仁坊
嘉猷坊 睦仁坊 从善坊 绥福坊 会节坊 履道坊 崇让坊 询善坊
富教坊 延福坊 慈惠坊 陶化坊 安众坊 思顺坊 正裕坊 康俗坊
通利坊 宫教坊 惠和坊 修善坊 仁和坊 教化坊 嘉善坊 兴教坊
福善坊 永丰坊 归德坊 道化坊 温矛坊 道德坊 惠训坊 荣安坊
崇政坊 尚贤坊 择善坊 道术坊 劝善坊 宣范坊 敦行坊 旌善坊
修业坊 修行坊 乐积坊 修文坊 淳化坊 明教坊 崇业坊 正平坊
尚善坊 安业坊 宣人坊 积善坊 观德坊 淳风坊 崇人坊 教义坊
承义坊 从政坊 宣凤坊 宽政坊 雒宾坊 明义坊 大同坊 广利坊
淳和坊 通济坊
参注:徐松:《两京城坊考》卷五。
中国科学院考古所洛阳发掘队编:《隋唐东都城址的勘察和发掘》。
唐代锁阳城
锁阳城在甘肃省安西县城东南百里处。它位于安西县城到东千佛洞必经之路上,具体地址是桥子镇南坝乡。
锁阳城南北略长,东西略窄,近似方形,东西长400米,南北长470米。城墙西南转弯处缺一个城角,在这开一个城门为南门,南城墙只有这一个门,门前做瓮城。出南门向西拐才能出门。南城墙还做五个马面。西城墙中间做瓮城,开一个城门,出城时出西门再向左拐,西城墙也有五个马面。北城墙有两个城门,正北城门在北城墙中间,做瓮城出城向北,然后向东拐。北城城墙的西部城门也做瓮城,出城向北,然后再向西拐,北墙也做五个马面。东城墙不开城门,仅做三个马面。内城墙,由东城墙向西50米处建一道南北方向的城墙,到北城百米之处城墙再向东拐出一座,构成两个直角。这条城墙的城门开于北部紧贴北城墙之部位。城墙向内有四个马面,向外有一个马面。据笔者分析,这条城墙内部即东部是当年的内城,内城为统治者所居。全城四个转角有圆形遗址,这可能当年角楼所在地。考察时,笔者在城的西北角与东南角发现有券门,券门十分完整。
在这座城东北城角外30米处有一道城角遗址。在城外南部还有一条与南城平行的城墙遗址,这个城与东北城角连起来,如同在城之外还有一道城,这道城墙可能是当年的外城。为了保卫全城安全,又在外围建设一座城,成为两道城,这才是真正的内城与外城。城墙全部用夯土筑成,没有一块砖。目前,由于雨水冲刷,这一圈城墙已经部分坍塌,所剩无几。夯层有8~10层左右,十分密实,墙高处尚有6.7米,大部分都已坍塌。
唐代锁阳城北城墙
城门 城门洞口很宽,已非当年的式样,不过瓮城还可辨认,从城内出城门曲折而出,城门大道,夯土两端低,前后磴上城门要走一段斜坡。其中的北门保存尚完好,墙体痕迹明显,城门洞口犹如当年式样。其他的城门早已看不出来。
瓮城 都已保存,城墙之上的夯土尽管塌掉了,但是瓮城的存在,尚可看出。从城门外出时,向东或者向西拐入,这是非常明显的,总的来看,它的方位是明显的。关于内城城墙的马面做什么用尚待勘察。一般的城墙马面没有做在城的里边的,内城里更不会做马面,不知其用意何在。
角楼遗址 在城的转角部分,都建有角楼,作为全城的瞭望哨所。在每个转角处,如今只有一大堆土,显现出台基和墙体残迹。由此估计,城墙四转角处是建设角楼的位置。尤其是东北城角与东南城角的角楼,在那很高的夯土遗址之上,还出现券门遗址。西北城角的角楼遗址,也有同样的券门遗迹。
土墩 全城的遗址中,特别是在城内都有一排排的土墩,高60厘米~70厘米不等,不知这些土墩做何用。在城内还有一座圆形房屋的遗迹。除此之外还有并列土塔八座,但是它的形象已不完整了,很残破。其形制是塔婆式塔的式样。
纵观这一座城,从城外十数里到城里,至今尚无人烟,这是一座空城,而且是一座残破的土城。
敦煌壁画上的土城
在敦煌莫高窟217窟,窟内壁画上有一座当时的城池图,这是十分重要的一幅图,它说明了唐代建设城池的一种方式。
全城正方形,东西南北四面各建一个城门,城中间有主体楼阁,各城门的大街都不直通。四角都建有角楼。这座城池的平面布局并非凭空而来。笔者分析后,认为它是以周王城图作为蓝本而建的。为什么?第一,全城正方形;第二,四面城门各一座(王城图各三门);第三,城的中心建有中心楼阁(而周王城图中心设有宫室),两相比较,不难看出。
敦煌217窟壁画土城
全城四角建设角楼,城边四角四个角楼,四面窗四门楼,城西门比例较高大,全城涂刷一片黑漆颜色,给出白色线条,墙面光而平,从这几点来看,它是一座土城。角楼平面方形,楼顶平台没有窗子,楼顶上做出一个影身壁,中间还有枪洞眼。
敦煌217窟壁画土城
城门洞 为圭角形门洞,即唐宋式的梯形门洞,木梁、平顶,城门之上也有影身壁,四个城门都一样。
西城门 尺度比其他三个门高而且大,门洞为透视图,为院中主楼所遮挡,内部门洞看不见。大城墙与城门交汇处,在城上与城门之间做一段“护壁”,这是一种防御性的设施,平顶上的影身壁也特别高大。
城的中心主体建筑 这座建筑建在台基之上,用台阶上下,平面做方形,第一层四面开券门,第二层没有窗子,还是做平顶出檐,檐上之平顶仍然做影身壁,人们可以登台远望,作为影身而用。在两层檐子边缘,还绘出圆圈,用以代表檐部及转角的装饰,因为这一幅图是写意的画面。
全城这些建筑,都绘出较大的侧脚,各个建筑楼阁都比较稳定。侧脚甚大,这是一种夸张画法。
这座唐代土城是用透视方法绘出的,视点略高,可以看到城内的主体建筑。城门与角楼城墙画得比例尺度高而陡,从全图来看,呈现一种壮观的效果。城楼与角楼全部采用平顶,平顶之上没有“影身壁”,这对于防御效果甚好,而且使城楼角楼高耸,呈现出壮丽的画面。城门的式样可以完全说明唐代城门的式样,因为中国的城池中,宋和宋以前的城门洞口为梯形,即是圭角形,以后才用券门。
城墙平直,没有垛口。在我国的明清时代,凡做城墙必有垛口。但是唐宋时代城池城墙的做法,有带垛口的,也有不带垛口的,这是由当时军事防卫的需要而决定的。从画面来看,城墙都做平面,没有一处砖纹,全部涂成黑色,很可能这是一座土城,而且是由夯土筑成的。城中的主体楼阁,平身直上,墙面没有任何的侧脚存在,从画中看非常端正清秀。这张图的画面许多画法都是具有一种示意性的,而且是用写意的方式画出的。
唐代社会历经三百多年,文化辉煌,从城池到各式房屋楼阁都花样翻新。唐代经济发达,促进了文化的发展。这幅完整的唐代城池图,虽然是间接资料,不过从中也可以看到唐代土城的原本面貌,这是很可贵的。
笔者于1969年冬,考察敦煌石窟时亲眼所见。
参注:敦煌莫高窟217窟壁画,敦煌文物研究所。
吐鲁番高昌城
1986年夏秋,笔者带研究生前往新疆,对新疆的古代建筑进行考察,考察了高昌城。高昌城建在吐鲁番以东地区,距吐鲁番约百余里,城周围是一马平川,但东部与北部有山,即孙悟空到西天去取经所过的火焰山,当地至今尚存火焰山镇(后改为“火焰山乡”)。高昌故城,当年就建在这个地方。
高昌城平面图
高昌故城有三道城。第一道为外城,并没有想象的那样整齐,大体上是方形。外墙东西与南北都将近3000米的尺度,我们从今城的东南角登上城墙,远望全城城墙断断续续,浩浩荡荡,此城是非常大的,在城的东部偏北,城墙向外凸出,城的西部偏南同样向外凸出。南城墙与北城墙大略是平直的。第二圈城为内城,内城的尺度也是比较大的。不过内城东墙与北墙基本上已看不到了,仅有几处夯土尚存。内城东西长约1700米,南北略长,约2000米。全城的平面图成为一个南北方向的矩形。第三圈城为宫城,宫城十分整齐,大致是长400米,宽400米。
有两条河通入城中,河口的水流量并不算大。东半城的河是在内城与外城之间,从南向北流;西半城的河也是从南向北流。弯弯曲曲的两条大河,从西南角进入内城,流经宫城之旁侧,双转流向北门。还有一条小河从外城西部流向北城。
高昌城南城墙
高昌城城内寺址之一
城墙 全城城墙全部由夯土筑城。城墙保存得还是比较完整的。全城除南城墙断断续续之外,其他三面城墙还是比较完整的。城墙接连不断,但也都是高高低低,残缺不全。由于墙土流失,出现了一个个豁口。城墙夯土按层夯筑,夯层都在10厘米左右,十分整齐。在外城有接连不断的马面,东西两面城墙大约都有20多个马面。城墙的高度大约11米~12米。城墙砌筑兼有土坯,可以说明是夯土与土坯合砌的。
城门 南墙有两个缺口,北墙也有两个缺口,好像是各有两个城门。东西方向也有二至三个缺口,是否也是当年的城门,不得而知。不过城门的遗址已不存在了。
券门 在城内有一座夯土建筑,夯土被拆得已看不出建筑形象,但是其中尚保留一座券门,十分完整。券门是用土坯发券的,其他部分还是夯土的。
大佛殿 在城内佛教区有一座大佛殿,其基座长10米,宽20多米,上部筑又高又厚的夯土墙。墙面上第一层开窄条窗子,第二层开较大的窗子,目前存在两层,再上部已塌掉了。此殿据其规模分析,可能有四层,其上为大的穹隆顶。在外墙一层表面处留有等距离的小洞眼,这可能是当年施工时的脚手架插竿洞眼。此殿外壁均用土坯砌筑,能保留至今,可见其异常坚固。
高昌城寺院遗址
土坯佛台 平面方形,这个大而且高的土台是用夯土夯实的,夯层都有20厘米厚,上部做6个扁而平的壁龛,当年其中塑有佛像。这个佛台,高1.15米,台身高度有4.5米,其上再做佛的壁龛6个。
高昌城内另一座佛殿 此殿基本上已残缺不全,但是在这座佛殿的内壁上有壁画。画中有佛的圆光,佛像衣纹,黑色衣服,棕色背心,彩带……全部都能从残皮断垣上显示出来。
塔殿 塔殿是一组塔与殿结合的建筑,塔在前,殿在后,形成前塔后殿的形式,但是与内地不同的是,塔是实心塔,殿的大门开向北,从北进入,殿的南面并没有门。塔与殿紧连,殿的大门两侧均有斜向的两个大护壁,也可以说是入门前的台阶挡墙。如果是挡墙,或者是出入的扶手墙,这个墙也太厚了。
大穹隆顶建筑 经过维修,从外观到内部一一进行整理,这座建筑已经焕然一新。外观四面有一土墙,上部露出两层正圆形的墙壁,下层尺度大,上层略向里收,上部呈现出一个正圆形平顶。从内部看,全部为圆形顶,呈一个略扁的大穹隆顶。此殿维修之后,接待参观与游览的人,大家得以看到保留至今的高昌城内的穹隆式的建筑。在城内还有一处佛塔,佛塔四面有土墙围绕,当年可能是一座塔院,塔作方形,四面各有壁龛,其上部可能有三层到五层,不过上部已毁掉,只留下第一层。塔基长4.2米,宽4.2米,高6.8米。附近还有一个塔院,现塔已倒塌,只留下残断的墙壁。除此之外,还有很多遗址,可已看不出是什么建筑。例如,正西方向还有残破的墙壁,同样看不出当年是什么建筑。
高昌城内状况
高昌城城内寺址之二
交河故城
在新疆吐鲁番西20公里的雅乐湖乡,有一座古城,名曰交河故城。这座城建在一个长条形河床高台(岸)之上,用高崖作为城墙,东西长300米,南北长1650米左右,城边的高崖高度达30米。
交河城位于天山南麓,北连蒙古,西南为龟兹,均可以加强控制。全城有4个城门,南城门已残毁,东城门尚完好。全城贯穿一条宽广大道,南北长350米,东西宽达10米,大道直通南门,大道中间还有支路,可以直通东门。
交河故城西部与北部的区域全部是佛教区,其中有许多寺院,大小不等,有数十座。但是这些寺院遭到了破坏,都成为残破的土墙框,土墙遗迹都成了残破不堪的状态。寺院的墙壁全部为夯土墙,土墙上担木梁,上部铺板抹泥,做泥背屋顶。当地雨少,基本上没有什么雨,所以所有的房屋都不用瓦面。在墙内更不用木柱,都采用土墙承重的办法。从古城中的残破住房以及寺院庙宇,全部建筑构造都不用木柱承重,而用土墙承重。
交河故城位置图
大道以北的建筑,大多数都是方形院落,能看出房屋的台基、基座的式样和房屋遗址的面貌。凡是木梁,早已被人们取走,遗留下来的即是土墙。院中有水井,水井筒都做成圆形的,在房屋中兼有方形木柱以及佛像遗迹。寺院与住宅混杂其间。在寺院的集中地带,木柱基本上都做方形的,长60米~80米不等,这完全是受藏式建筑的影响。
大道以东和以北的建筑,从其数量及面积来看都是比较少的,而这一带住房十分密集。许多寺院的墙壁屹立,墙顶以及墙体大半存在。
交河故城平面图
大道以南及以东各处的建筑有8万平方米,这一大组群建筑密度比较疏松,其中还有窑洞与土墙做法相结合式的。估计到15世纪时,这个地方才开始有人居住。
若从总体来看,交河故城内的各部分建筑,都是有规划的,大部分都是维吾尔住宅,体形比较高大。许多寺院带有塔柱,过去在中国北部一些石窟里都建有塔柱,在交河故城遗址中也有许多建筑带有塔柱,这些都是受到佛教传播到中国的影响而出现的。
房屋用木柱甚少,大多数房屋都用土墙和墙框承重。在房屋、寺院的墙上开窗子的极少,房顶上用瓦的更少,大寺院才用瓦,一般的房屋都不用瓦。当地对于防雨,一般都不用瓦块,只用土抹面就可以了。
当地雨水极少,即使下雨也不会把土墙和土顶房屋淋坏的。交河故城全城用一半地来划行道,一半盖房屋。
交河故城寺院券门
大道之北大部分为住宅区,房屋特别密集。大道之西全部为佛寺区,有寺院数十所。
城的最西部还有塔群,笔者于1968年进新疆考察时,曾去交河故城,见到这个塔群。笔者发现这座塔群里的塔全部是宝箧印塔,全部都用夯土筑城。塔群的布局是在一个大的方块地,划为四等分,在中心部位建造一座大型塔,在其他四块地上各建25个比较小的塔,共计101个塔。这组塔群全部为土塔。目前这101个塔基本上都坍塌了,现存完整的塔只有十几座。
交河故城寺址远观
交河故城寺庙遗迹
参注:新疆社科院考古所:《新疆考古三十年》。
渤海国东京城
渤海国是唐代的附属国,它的首都位于当时渤海国的中心地区,今黑龙江省宁安县境内。
20世纪30年代初期,日本侵略东北时,当时日本的一些所谓学者,在对该城进行调查与勘测后,出版了一本名曰《渤海国东京城》的专著。笔者在中国社科院图书馆见到过。
当时渤海国的统治者,名叫大祚荣,他下令建设龙泉府上京,即东京城。渤海国曾设5京、15府、62州、130多个县,统治者传了5世,历时200多年。
东京城在建设之初,即依照唐代长安城的规划,但是东京城远远没有唐代长安城那样大,仅达到长安城的1/4左右。
全城平面方正,建设三圈城墙。宫城,即是皇宫,在最北部,在全城的中轴线上偏北。宫城正方形,面积较小。然后再向四面扩展,建设内城。内城也不算太大,略呈南北方向的矩形。外城又向东、西、南三个方向扩展,外城面积比内城大八倍左右。全城大体为方形,东西长4400米,南北长3410米,开有10个城门。南、北城墙,各开3个城门,东、西城墙各开2个城门。全城的主要道路是天街,名叫朱雀大街,宽80多米,实际上是一个广场,人们在其中可以散步漫行。
唐朝渤海国东京城出土版瓦
除此之外,南北方向有5条主要大街,东西方向也有5条主要大街,纵横交错,各条大街宽约50多米。
唐朝渤海国东京城平面图
唐朝南诏太和城位置
渤海国东京城完全是以唐代长安城作为规划蓝本的,其中的第一号大街——天街,就是仿唐式,从中轴线进入城之后,直对内城中轴,又直对宫城的中轴,成为主要大街,名曰朱雀大街。第二号大街即是城中东西方向5条大街,南北方向5条大街,每条街宽50米,仅次于天街。大街的名字采取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的说法。全城的平面布局方方正正,以中轴线贯穿,中轴线贯穿三道城。全城以中轴为中心,左右对称式,体现出《周礼·考工记》王城图布局的基本原则。本来是“旁三门”,可因为全城面积小,所以才做出东西两侧各二门。
把皇宫布置在全城的最北部,皇宫的北城墙还向后突出一段,显示出皇宫位置有意要接近城外。笔者认为,渤海国的统治者之所以如此布局,实际上是他们为了防备在万一之时,可以从北城墙的北门出宫城。
参注:20世纪30年代日本出版的《渤海国东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