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之前我是谁:找回内心强大的自我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再版前言

本书已经在德国面世15年,并且有了许多读者。15年时间斗转星移,精神创伤学当然也是日新月异。为满足广大读者的需求,本书也进行了相应的修订。

我一直不断探究创伤疗愈的方法,尤其是近年来以心理动力学的想象为导向的疗愈方式持续取得新的进展,因此我认为很有必要通过修订版将我的最新工作成果分享给读者。

在此特别感谢克雷特-柯塔出版社(Klett-Cotta)的克里斯蒂娜·特雷姆尔博士(Dr.Christine Treml)在本书(德语版)出版过程中给予我的帮助与支持。

“是否应尽快直面创伤”这一问题目前还存在很大的争议。我们不禁要问,那些从儿童时期开始长年遭受各种暴力的人如何能做到尽快直面创伤呢?如果他们经历过很多次心理创伤,哪些是他们应该尽快面对的呢?对受创者来说,往事不堪回首,但是创伤本身真的是所有问题的根源吗?难道受创者本人长期进行的适应伤痛和折磨的尝试不会引起更大的问题吗?如果只经历过一次创伤,或者经历过复杂创伤的人内心非常稳定,我当然也不反对他们尽快直面引起创伤的场景。

还需要强调的是,每个受创者都是不同的个体,有不同的需求,每种疗愈模式都只能提供借鉴和参考。心理咨询师最终还是要和受创者一起,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怎样做才是最有意义的。

根据我的经验,国际创伤学会极力推荐的“三阶段模式”对许多受创者来说都是有效的疗法,我很想把相关经验分享给大家。

我们需要通过深思熟虑来寻找风险最低的方法。精神创伤学界最有经验的心理咨询师之一理查德·克鲁夫特(Richard Kluft)很早以前便说过:“开始时越慢、越稳,后面才能渐入佳境,越来越快。”

在我看来,培养受创者对自己的同情心尤为重要,已经具备自我同情心的人要更频繁地运用这种能力。实践证明,让受创者在内心描绘有助于疗愈的画面和运用想象力都是非常有效的培养自我同情心的方式。和15年前一样,我依然认为在疗愈过程中应该采取谨慎的、资源导向型的方式。所以本书的大框架没有变,修订版中只是增添了一些新的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