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兄弟相残为哪般?——成吉思汗为何会杀别克帖儿
从8世纪开始,居于额尔古纳河中下游的蒙古人逐步向蒙古高原推进,一直到9世纪40年代,他们始终是个狩猎部落。之后,蒙古部受到突厥畜牧业生产技术的影响,才逐渐过渡成为游牧部落。
10世纪以后,蒙古各部迁居三河之源,也就是斡难河、克鲁伦河和土拉河流域。各部之间也开始了互相兼并,强大的部落用武力征服弱小的部落,迫使他们做属民,一些弱小的部落则放弃自己的部族名称,归服于某一强大的部落,组成非血缘关系的新部落。
成吉思汗的十世祖孛端察儿,便是依靠武力吞并其他部落,从穷人成为富人,后又成为部落首领的。
到12世纪,蒙古已经是草原上举足轻重的大部落,成为草原群雄之一。与蒙古部并立的,还有其他强有力的大部族。其中最重要的,是克烈部、乃蛮部、蔑儿乞部、塔塔儿部和汪古部。
克烈部是突厥语系部落,占据着斡儿浑河、土拉河及哈剌和林一带,东接蒙古,西接乃蛮,北邻蔑儿乞,南接沙漠。克烈部这个部族实力雄厚,其可汗被称作“古儿汗”(即众汗之汗)。他们接受了基督教支派聂斯托利派的传教,其上层贵族及部分属民都成为聂斯托利派教徒。
乃蛮部也属于突厥语系诸族,其先祖为唐代的吉嘎斯。其部占据阿尔泰山、哈剌和林、阿雷·昔剌思山、阔阔·也儿的石山一带以及也儿的石河流域,建立了文明程度较高的政权。他们信仰基督教聂斯脱利教派,以畏兀儿文为自己的文字,首领被称为“古失鲁克汗”或“不亦鲁黑汗”。
蔑儿乞部是辽代阻卜诸部落之一,属于蒙古语系部族。部落分为兀都亦惕、兀洼思、合阿惕三部,史称“三姓篾儿乞惕”。这三个部又各分为若干分支,形成势力庞大的部落联盟。他们的驻牧地在色楞格河中游、斡儿浑河下游地区。
塔塔儿部与蒙古部同源,是以呼伦湖为中心游牧的一个强势部落,其名称有鞑靼、达怛、塔坦、达靼、达旦等不同的汉字写法。唐朝时,塔塔儿一度成为草原各部族的泛称。待到契丹崛起,塔塔儿势力逐渐衰弱,其名称也逐渐失去泛指北方草原游牧民族的地位,演变成为一个部落名称。塔塔儿由阿亦里兀惕、备鲁兀惕、察阿安、阿勒赤、都塔兀惕、阿鲁孩六大部组成,是12、13世纪草原政治生活中非常活跃的角色。
汪古部的族源众说纷纭,有蒙古系、突厥系和多系融合等说法。比较权威的论断认为在元代汪古部主体有四大家族,除了身为部长的阿剌兀思剔吉忽里家族之外,还有赵氏、马氏和耶律氏。阿剌兀思剔吉忽里家族自称“沙陀雁门节度使之后”,赵氏家族自称“其先居云中塞上”,马氏家族自称出自“西域聂斯托里贵族”,耶律氏家族自称来自“西域帖里薛人”。虽然四大家族来源看似不一,但都是突厥分支后裔,因此汪古部源自突厥人。汪古部世居阴山南北,有四千帐。金朝崛起后,他们成为金朝北部的屏藩,为金朝镇守界壕。
四面都是强敌,生活在三河源头的蒙古人自然也不能再一盘散沙,必须团结起来。于是,在12世纪,蒙古人第一次建立了国家。
12世纪初,蒙古各部在三河源头召开了“库里勒台”,也就是大议会,共同推举合不勒为可汗,因为“在蒙古诸部中,他‘名声’昭著,很受尊敬”,建立了“蒙古国”。
合不勒汗是孛端察儿的八世孙,成吉思汗的三世祖,其建立的“蒙古国”可称为“第一蒙古国”,以区别于日后成吉思汗所建立的“大蒙古国”。这个“第一蒙古国”的疆土主要包括斡难、土拉、克鲁伦三河流域,是一个残存着浓厚的氏族制的军政合一的早期奴隶制国家。可汗对于各部只有非常有限的指挥权,而无绝对的权力。即便如此,因为合不勒汗的卓越能力,蒙古也成为草原上无人敢小看的强者。
女真人建立金朝后,不但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灭了辽和北宋,而且大力向北方草原扩张,塔塔儿等部落先后被降服,但以克烈、蒙古为代表的抵抗派坚决不肯屈服,与金朝的征服大军连番激战。合不勒汗屡败金军,甚至于1147年(金皇统七年)逼迫金朝议和,割让克鲁伦河以北的二十七个团寨给蒙古。
合不勒汗去世后,蒙古的强势难以继续,继任其位的俺巴孩汗被塔塔儿人和金朝皇帝联手害死,继承俺巴孩汗位的忽图剌汗虽然是个万人难敌的大力士,但在与塔塔儿和金朝的战争中也再难取得如合不勒汗般的胜利。
忽图剌汗去世后,成吉思汗的父亲也速该便成了蒙古的首领。
也速该是合不勒汗建立的“第一蒙古国”的最后一任领导者,奇怪的是,他没有称汗,被尊称为“巴特尔”,也就是英雄。
按照《史集》的说法,忽图剌汗去世时没有提出汗位继承人。很有可能俺巴孩汗的孙子塔里忽台被授予了“酋长之位与领导之权”,但也速该因为更有名声和威望而领导了部落,因此他没能有“汗”的称号。
也速该领导蒙古各部后,“曾多次与其他蒙古部落,其中包括塔塔儿部落作战,同时也与乞台(金朝)的异密和军队作过战”。这使他“名声很高,受到所有人们的承认和尊敬”。
1162年,也速该征讨塔塔儿人获得大胜,俘虏其贵族铁木真兀格,而正在此时,其长子出生,也速该便给长子取名为铁木真,这便是日后的成吉思汗。
铁木真的童年因为有英武的父亲的庇护,还是无忧无虑的。在母亲的精心抚养和仆从们的细心照料下,他茁壮成长,不过几岁就能骑马射箭。在一次打猎的过程中,认识了蒙古札答阑部的贵族子弟札木合,二人意气相投,结为“安答”(类似义兄弟)。
可这一切,在铁木真九岁的时候戛然而止。
1170年,也速该被塔塔儿人设计毒死,蒙古各部各奔前程。泰赤兀部贵族塔里忽台等人本就对也速该巴特尔不满,“早在心头种下了仇恨和报复的种子”,于是将铁木真和他的母亲、兄弟抛弃,还把也速该巴特尔的部民全部强行赶走。
也速该巴特尔的死,标志着由合不勒汗建立的蒙古国至此崩溃。泰赤兀部占据了斡难河流域,札答阑部占据了额尔古纳河流域,主儿乞部占据了克鲁伦河流域,其余各部落如弘吉剌部、哈答斤部、撒勒兀部等较为弱小的部落则分别依附于各大势力。
父亲猝亡,国家解体,部众流散,铁木真一家沦为赤贫的流浪者。所幸,这个家族的女家长诃额仑夫人是一位坚强的女性,她“沿着斡难河上下奔走,采集杜梨、野果,日夜辛劳”,抚养孩子们。在困苦的生活环境中,诃额仑夫人经常告诫儿子们要为父亲报仇,并恢复祖业。
在母亲的教导下,铁木真和他的二弟哈撒儿、三弟合赤温、幼弟帖木格及异母弟别克帖儿、别勒古台,小小年纪就自己动手钓鱼打猎,一面获取食物,一面磨练自己的意志。
艰难的生活总会使人愤懑、敏感,会做出一些可怕的事情。年幼的铁木真也不能例外。因为食物短缺,异母弟别克帖儿几次抢夺铁木真和二弟哈撒儿钓到的鱼和射猎的云雀。诃额仑夫人几次劝说也没有作用,铁木真忍无可忍,和二弟哈撒儿一起,用弓箭射死了别克帖儿。
这样的兄弟相残,对这个已经风雨飘摇的家庭来说是雪上加霜。诃额仑夫人对铁木真大加痛斥,说他是“生吞猎物之莽魔”“自冲其影之海青”“食其羔踵之雄驼”,完全是自残骨肉的愚蠢行为。在“除了影子没有朋友,除了尾巴没有鞭子”的孤苦之中,竟然骨肉相残,是十分愚蠢的。
这出杀害兄弟的惨剧,成为铁木真终身的遗憾与污点。后世史家也多有批判,认为为食物就射杀兄弟是残忍的行为。但也有史家指出,别克帖儿虽然是别妻所生,但很有可能年长于铁木真,在家族处于风雨飘摇的时刻,他的作为并非仅是争夺食物,而是以庶长子身份争夺家族族长的地位,这对于铁木真来说是不可容忍的。年幼的铁木真还没有经过历练,因此采用最简单的方式处理了家族内部的纷争。
甚至还有史学家给出另一个解释,即铁木真的母亲诃额仑夫人并非正妻,而是别妻,别克帖儿的母亲才是正妻。证据便是,诃额仑夫人是也速该抢亲得来的妻子,别克帖儿的母亲则是正常迎娶的妻子,虽然草原上抢亲是习俗,但毕竟抢亲会引发复仇,属于非正常状态,那么抢来的妻子的地位应该低于正常迎娶的妻子。
如此一来,便不是铁木真压制庶长子夺权,而是铁木真以庶长子的身份夺了嫡长子的权。
无论原因如何,这出惨剧可说是当时草原乱世的缩影。《蒙古秘史》中,用诗一样的语言描绘了那个残酷的时代:“有星的天空旋转,诸部落混战,没有人进入自己的卧室,都去互相抢劫。有草皮的大地翻转,诸部落纷战,没有人睡进自己的被窝,都去互相攻杀!”不仅是各部落之间在仇杀征战,即使家庭之中,也会因权力之争而流血。
别克帖儿在临终前留下了这样的遗言:“在除了影子别无朋友,除了尾巴别无鞭子的时候,你们为什么想要这样呢?请不要断绝灶火,不要撇弃别勒古台。”这个遗言对铁木真有着很大的震撼,再加上母亲的斥责,他为自己的行为深深后悔。之后,他果然对别勒古台格外看顾,完全没有将其视为庶弟,对其很是爱护信任。这位与铁木真不是一奶同胞的兄弟遂成为铁木真日后重要的助手,为其霸业立下汗马功劳。以至于在称汗建国后,铁木真曾有这样的话:“有别勒古台之力,哈撒儿之射,此朕之所以取天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