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学(第14辑)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特稿

休宁县档案馆藏鱼鳞图册编目考辨

栾成显

内容提要 休宁县档案馆现藏明清鱼鳞图册总计1160册,并先后进行了几次整理,在编目上做了很多工作,构建了该鱼鳞册编目的基础。但该编目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尚须进一步修正。其中主要问题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各册所属时间的判断,二是部分册籍的都图字号编排有误。本文拟对原编目中存在的问题,略加考辨,试做修正,并在原编目基础之上制作《休宁鱼鳞图册遗存简表》。休宁县档案馆所藏这批鱼鳞册,因年代较久,流转多次,保管不善,而颇有破损,亦有相当缺佚。但总体来看,大部分都图的鱼鳞册仍被保存了下来。长时段地详细登记土地流转和产权变动等各种信息,是这批鱼鳞册最突出的特点。休宁县大批遗存的鱼鳞册,对鱼鳞图册制度及其攒造史的研究不可或缺,并具有经济、社会的多方面研究价值。

关键词 休宁档案馆 鱼鳞图册 编目

一 档案由来

1984年10月,徽州(后改为黄山市)休宁县档案馆接收了一批重要历史档案,一共有4200余册。这是怎样一批历史档案,其来历又如何呢?原来,这是休宁县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从民国政府那里接收的一批档案,最初归县财税局保管。因其数量巨大,无处存放,便置于当时属财税局管辖的旧城钟鼓楼的阁楼之上。钟鼓楼是旧休宁县城最高的建筑,阁楼很少有人光顾。其后,这批历史档案长期被束之高阁,久而久之似乎被人们忘记了。“文化大革命”中曾有人提议将这些“废纸”烧掉,被当时的财税局局长朱启祥制止了。1983年,县里为改善文物管理所的办公条件,将原属县财税局管辖的钟鼓楼及其平房一起划拨给该单位。于是,这批历史档案被重新发现。不过在移交过程中,如何处置这一大堆财税局遗留的“财税档案”,人们仍感到困惑,以致有人提议将其卖给造纸厂打纸浆算了。当时县文管所所长吴宏仁刚从省文物局举办的文博培训班回来,文博的职业敏感促使他断然否定了这一打算。随后,吴所长一方面找到县财税局局长宁来根,让他仔细检查其中是否还有需要的档案;另一方面对其他古旧资料,则由文管所三人与临时聘请来的县图书馆馆长朱典鄫一起,费时两个月将其粗略整理打包,并与有关部门联系。休宁县档案馆慧眼识珠,愿意接收这批档案。1984年,这批档案正式移交给了休宁县档案馆。1993年前后,中国社会科学院还派人前来联系,打算购买其中的鱼鳞图册,最后因省里没有批准而作罢。[1]

经过整理发现,其中有清代鱼鳞图册1141册,征收田赋册390册,赋税清册122册,田赋串票225册,田赋征册48册;民国丘亩图积丈量簿33册,户领丘册归户表657册,户领丘册1164册,土地陈报单348册,土地陈报丘形图108件等。[2]可以看出,这批历史档案乃是清代和民国时期的土地文书。其中清代主要为鱼鳞图册及编审册、实征册等赋役册籍。民国时期政府仍利用这批鱼鳞图册进行土地管理,并重新装订修补过,又攒造了与土地陈报相关的各种档册。其数量巨大,共有4200余册;内容丰富,种类颇多;跨越时间长,从清顺治至民国晚期,长达300余年;虽有残缺,但从整体上看实为休宁县清至民国时期比较系统而完整的土地文书档案遗存。

二 编目考辨

其中鱼鳞图册文书档案,休宁县档案馆在接收之后于1989年组织安徽大学历史系人员进行过初步整理,总数为1141册。至1992年2月,该馆从社会上征集到5册民间所藏鱼鳞册入馆。2017年10月,该馆又从该县流口乡政府接收14册鱼鳞图册入馆。笔者曾见证其事,并鉴定其中有一件为明代鱼鳞图册。对这批鱼鳞图册档案,笔者于2017年10月至11月和2018年3月至4月,花了近3个月的时间摘录拍摄,其后又对这些鱼鳞图册一一核实校对,进行了初步整理。现确认休宁县档案馆共藏明清鱼鳞图册1160册。

休宁档案馆鱼鳞册现存编目,主要是1989年经安徽大学历史系人员初步整理而做的一个目录。

其后于2006年底,该馆又组织相关人员做了进一步整理,每册均附一份“清代档案著录单”,其上登录的项目有“全宗号”“目录号”“案卷号”“官职爵位”(馆藏所属单位)“题名”“主分类号”“文件起始时间”“地区”“公元纪年”“朝年政权标识”“档案数量”“数量单位”“载体规格”“档案属性”等。除上述信息外,又对各册鱼鳞册中所见土名做了整理,一一列出土名及其起止号数,附于单后。

现存鱼鳞图册档案每册保管与装订的情况大致是,首附上述的“清代档案著录单”,每册首为牛皮纸封面,上面墨书题名、字号、都图,案卷编号,当为1989年整理装订所题;次为民国整理时所加封面,题有某字起止号、共几本等;再次为鱼鳞图册文本正文。

休宁县档案馆现藏鱼鳞图册编目一册,封面题“案卷目录”,下题“休宁县档案局监制”,册中各页如图1所示,均题有“休宁县鱼鳞清册案卷目录”字样(以下简称《编目》)。休宁县档案馆藏鱼鳞图册现存编目的基本原则,是以遗存鱼鳞册的原都图《千字文》字号为序,排列先后,编排目录,这是完全恰当的。该馆在接收这批鱼鳞图册档案之后,做了几次整理,在编目上做了很多工作,下了很大功夫,其对各册都图字号的判断和编排大部分也是准确的,构建了该鱼鳞册编目的基础。2017年10月,笔者应聘参加了国家档案局“休宁县鱼鳞图册档案保护与开发”项目工作。笔者利用这一编目对休宁档案馆所藏鱼鳞图册逐册进行了查阅。在这一过程中发现了一些问题,该编目尚须做进一步修正。其中主要的问题有以下两个方面。

图1 休宁县档案馆藏鱼鳞清册案卷目录第一页

一是对各册所属时间的判断,在著录表上有一项为“朝年政权标识”,其填写很不全面,不够准确,并在案卷目录上变为“起止年代”,又填入这一信息,很容易被误读为各册的所属时间。其实,在该馆所藏鱼鳞册之中,很多册籍都有不同朝代、不同年份的批注,有的一号田土就有数十笔批注,从顺治朝起,直至民国时期,各朝都有,几乎填满了整个页面。形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在鱼鳞图册造成以后,往往发生买卖、典当、析产等产权变动情况,于是就利用原有册籍加以批注,以便及时反映土地流动情况,是该号田土在鱼鳞图造成之后发生的各种土地流转情况的记录,其上多钤各种戳记,具有法律效力。这种情况相当普遍。这是休宁县档案馆所藏鱼鳞图册的一大特点。而在此前的整理中,只选取这些批注中的某一个年份加以著录,这是不全面的。而若以此作为该册籍的所属年代,则是不准确的。

二是部分册籍的都图字号编排有误。如上所述,休宁县档案馆遗存的鱼鳞图册有部分册籍是残缺的,有的头尾均残,且册中字号一栏没有填写;有的一本册籍同时标有不同字号,这些都给鱼鳞图册的都图字号编排带来不少困难。造成错排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对清初休宁县鱼鳞图册攒造经过与都图字号演变的复杂情况缺乏了解。遗存文书表明,清初休宁县的土地清丈与鱼鳞图册攒造,在顺治四年(1647)之前就已开始,至顺治四年则正式实施,如顺治四年十月十五日所立休宁县九都一图《十排清丈田土合同》;[3]至今也有顺治六年攒造完成的鱼鳞图册实物遗存下来,如休宁县三十都一图欲字号《顺治陆年丈量鱼鳞清册》。[4]休宁县至顺治八年增编五里,正式新编字号,“国朝顺治八年清丈,自东北隅一图改甲字,又自一都一图改天字起至三拾三都八图贤字止,编号二百一拾四里”。[5]在顺治八年之前所造鱼鳞图册之中,有的已按新编字号攒造,如上述三十都一图欲字号鱼鳞册。但其中有的册籍所标字号则比较复杂,同一种册籍却标有不同的千字文字号。如休宁县档案馆现存《休宁县二都四图弓口册》,该册书口印“休宁县二都四图弓口册”,其为休宁县二都四图的鱼鳞册无疑;册中版刻印刷项目栏中有“顺治 年 月 日丈 票”一栏,其中填写的有“顺治四年”“顺治五年”“顺治六年”等,可知该册为顺治年所造。然同一种《休宁县二都四图弓口册》却填有不同字号,有的填写“月”字,有的填写“往”字(见图2、图3)。

图2 休宁县二都四图弓口册月字号

资料来源:休宁县档案馆藏鱼鳞图册案卷目录第37册第30页。

图3 休宁县二都四图弓口册往字号

资料来源:休宁县档案馆藏鱼鳞图册案卷目录第89册第39页。

馆藏现编目则将其中一部分册籍编为二都四图月字号(编目第33~44号),另一部分册籍则编为三都七图往字号(编目第88、89号)。此种编排就有误判。原来,“往”字为休宁县二都四图万历丈量时字号,系旧的字号,“月”字则是顺治丈量新字号。虽然填写的字号不同,本是同一个图的册籍,当编在同一个字号,而不应分开。又,休宁县清代新丈亦有“往”字,新旧“往”字实属不同都图,容易混淆。

再如,现存《编目》中列有十九都六图“首”字号4册。[6]查阅该册,每页书口均版刻刷印“拾捌都拾壹图丈量首字号草簿”文字,乃为十八都十一图的鱼鳞图册,并非十九都六图的鱼鳞图册。原来,休宁县十八都十一图在明万历丈量时为“首”字,其所题为旧字号,至清初顺治丈量已改为“垂”字,而在现存的休宁县鱼鳞册中,即有十八都十一图“垂”字号,计21册,[7]所以这4册鱼鳞册应与十八都十一图“垂”字号鱼鳞图册编在一起。

在现存的休宁鱼鳞图册中,此类情况还有不少,应特别注意分辨。

笔者不揣浅漏,对发现的原编目中的一些问题略加考辨,试做修正,在休宁档案馆藏鱼鳞图册原编目基础之上,做“休宁鱼鳞图册遗存简表”(见文末附表)。表中最后“备考”栏,有的以简要文字言及考辨内容填写,有的需要比较详细的考辨加以说明,见表后注释。又,关于表中“时代”一栏,有的册籍比较容易判断,如书口题“顺治丈量”,即填写具体年号“顺治”,有的经过考证可确定具体年号者亦标明;对只能认定其属于清代而尚不能确定为哪朝者,则只填写“清”,待以后考证。

休宁县档案馆所藏这批鱼鳞册,因年代较久,流转多次,保管不善,而颇有破损,亦有相当缺佚。休宁县在明清时期共有33都,其中6都、30都、32都的册籍全佚,其他都图的册籍亦有程度不同的缺佚。但总体来看,大部分都图的鱼鳞册仍被保存了下来。所属地点集中,全为明清徽州府休宁县的鱼鳞册文书档案;从时代来看,除一件明代鱼鳞图册外,其余为清代攒造的鱼鳞册,其中有几册为民国时期所造,以顺治、康熙朝居多。有各种草册、弓口册、丈量册、底册、丈量登业草册等,又有鱼鳞清册、鱼鳞经册等,还有归户册、佥业册、弓口佥归册的名库册等,册籍种类颇多。这批鱼鳞册从清初攒造之后,直到民国时期,一直都在使用。在各种册籍的许多字号页面上有不同朝代的各种批注,从清朝顺治直至清末光绪,乃至民国时期。最晚的批注为民国38年(1949)。往往一号田土之上就有多个朝代的批注,蝇头小字,密密麻麻,见缝插针,填满了整个页面。长时段地详细登录土地流转、产权变动等各种信息,是这批鱼鳞册的最突出的特点。休宁县大批遗存的鱼鳞册,对鱼鳞图册制度及其攒造史的研究不可或缺,并具有经济、社会的多方面研究价值。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

附表

休宁鱼鳞图册遗存简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1]参阅江志伟《“鱼鳞图册”:朱元璋的“美政档案”》,《东方收藏》2011年第11期。

[2]据休宁县档案馆档案管理股股长张眉2020年3月提供数据。

[3]《康熙陈氏置产簿》,南京大学历史系资料室藏。

[4]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藏,档案号:316010600003。

[5]《休宁县新丈都图字号乡村地名便览》,安徽省图书馆藏,档案号:2∶38589。

[6]休宁县档案馆鱼鳞图册案卷目录第658~661册。

[7]休宁县档案馆鱼鳞图册案卷目录第558~578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