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园城市发展报告(2020):发展新范式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篇 研究专论

第二篇 研究专论

第一章 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成都方案

——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是新时代推动西部高质量发展、培育新增长极和发展新动力的重大决策,是优化全国发展布局、融通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的重大举措。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提出进一步提升了新时代成渝地区在国家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标志着成渝地区已经成为国家高质量发展总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彭清华,2020)。

这一战略的实施首先将加快成都和重庆这两大中心城市对周边地区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使这两大中心城市与周边地区快速步入协同发展和高质量发展轨道,继而推动成渝地区成为一个内生动力强劲的增长极,使全国呈现东部-西部、沿海-内陆平衡发展的态势。其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建设将使长江经济带呈现“首尾双驱动”的发展格局,即上游地区的成渝双城经济圈与下游地区的长三角地区将从两头推动中游地区发展,继而带动整个长江经济带的高质量发展。最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将直接强化成渝地区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战略节点作用,为毗邻的陕西、甘肃、青海、西藏、云南等丝绸之路经济带节点地区提供强劲的战略支撑,同时依托长江经济带将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贯通,进一步增强内陆和两条丝绸之路的联系,并将推动成渝地区成为内陆开放战略新高地。

建设公园城市示范区是2018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成都视察时,对成都提出的发展要求,亦即,要求成都在打造新增长极、内陆开放经济高地的全过程中充分考虑生态价值。公园城市体现了城市发展的高级形态,从概念的溯源以及历史回顾来看,其经历了田园城市、本土园林城市、山水城市等各种建设模式的实践探索(赵纪军和何梦瑶,2020)。生态公园体现了生态属性、空间属性以及公共品属性的集合,其公共品属性体现了公园城市的核心要义,并且更加强调城市人居环境的改善(杨雪锋,2018)。此外,公园城市凸显了从“园在城中”至“城在园中”的城市发展理念转变(王香春和蔡文婷,2018),以及从“城市内建公园”到“公园内建城市”的城市规划理念的转变(李雄和张云路,2018)。成都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的“双城”之一,其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不能仅为了解决自身的发展问题,而应有更高的目标要求、更宏大的战略意图和更深远的期许。在2020年1月3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对大力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作出重大战略部署,进一步明确要支持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这意味着,成都建设公园城市示范区已上升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这一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国家探索新发展理念践行之道的一个重大举措。也可以说,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就是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成都方案。

一 成都创建公园城市示范区将有力支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明确指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目标是“使成渝地区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助推高质量发展”。成都创建公园城市示范区应该而且必须要有力支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目标的实现。那么,成都创建公园城市示范区能否达到这一目的呢?答案显然是肯定的,成都创建公园城市示范区将强化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生态底蕴,并从如下四个方面助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一)助推成渝地区成为充分彰显生态价值的国家级经济中心

成渝地区在中国的经济发展板块中一直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近5年来四川和重庆的地区生产总值合计占全国的比重也始终保持上升态势,逐步从2015年的6.33%上升至2019年的7.13%。为加快推进成渝地区经济发展,国家专门出台过《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旨在将成渝城市群在2020年建成国家级城市群,继而在2030年建成世界级城市群。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制定的《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明确指出,成渝城市群已经成为与京津冀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和粤港澳城市群具有同等战略地位的城市群。使成渝地区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意味着成渝地区的功能定位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带动本地或西南地区经济发展,甚至也不仅仅局限于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而是要成为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

成都不仅是四川省的省会城市,也是国务院批复确定的国家中心城市,国家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商贸物流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桑玉耀,2020),成都建设公园城市示范区必将有力推动自身的高质量发展,继而推动成渝地区成长为中国的重要经济中心。创建公园城市示范区不仅反映了人们对传统城市发展模式的批判和反思,也有助于为发展提供新动能(潘家华,2020)。农耕文明时期,生产力水平较低且城市规模较小,而进入工业社会之后,资本与技术的力量极大地放大了城市的功能以及拓展了城市的发展空间,不断追求资本回报以及规模效益,引发了空气污染、交通拥堵、垃圾围城等城市问题。随着城市形态的不断演进,公园城市作为城市发展的高级形态应运而生,体现了对工业社会城市发展形态的反思与批判,更加强调城市生态空间的塑造以及对宜居环境的追求。特别是随着生态环境风险的不断加剧,传统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包括与之相应的城市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高质量发展成为中国的必然追求。高质量发展必然要求充分体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等新发展理念,要求各种发展要素按新发展理念进行配置并形成发展新动力。一个地区如果能够率先找到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必然将获得更多的发展要素为本地发展提供动力,继而成为增长极。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成都创建公园城市示范区就是探索城市高质量发展路径。

进一步,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并支持成都建设公园城市示范区,就是将探索生态文明时代城市发展新模式的历史使命赋予了成都(中共成都市委政策研究室课题组,2020)。自工业革命以来,伴随着经济的粗放式发展,作为人类社会伟大发明的城市,也步入外延式快速扩张轨道。低质量的城市发展模式导致各种“城市病”不断凸显,城市也成为人类社会最难与自然环境相调和的部分。显然,工业文明下的城市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与之相应的城市形态也是与美丽中国建设格格不入的、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背道而驰的,必须加以扬弃。而且,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中不可或缺的一“位”。当前,人类社会仍处于工业社会,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的高级阶段,在此背景下,生态文明下城市发展应当采取怎样的模式、呈现怎样的形态?这是中国亟待解决的问题,而建设公园城市示范区就是为解决这一问题而进行的伟大探索。公园城市最终将在批判与超越工业文明城市发展范式的基础上,为人类构建一个以生态理念为引领、以人民为中心,“人、城、境、业”和谐统一的城市发展新范式(赵建军等,2020)。因此,作为成渝地区的中心城市,成都创建公园城市示范区将直接促进成渝地区的高质量发展,并使成渝地区成为充分彰显生态价值的新增长极和国家级经济中心。

(二)助推成渝地区成为绿色科技实力雄厚的全国性科技创新中心

科技创新中心的形成有其内在规律,一个地区能成为有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意味着该地区具有与科技创新相适应的基础条件、充足的要素供给、良好的制度环境和庞大的市场需求。成渝地区是继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后,国家希望打造成科技创新中心的承载地。应该说,成渝地区已经初步具备了成为科技创新中心的条件,包括诸多国家级的科研院所、创新平台、高等院校,完整且具有竞争力的产业体系,充满活力的各类企业,规模庞大的高技术人才群体等。据《中国统计年鉴2019》数据,重庆市和四川省的技术市场成交额占全国的比重从2010年的3.7%上升至2018年的6.9%。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成渝地区的科技创新实力提升速度要明显高于全国水平。不过,成渝地区创新基础研究、市场体系建设、高端技术领军人才储备、资金保障、体制机制建设存在较大上升空间。例如,2018年重庆市和四川省的技术市场成交额仍只有1185亿元,仅相当于北京的24%,也低于广东、上海、湖北等省市。因此,成渝地区还需尽快补齐短板,以期早日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成都创建公园城市示范区十分有利于增强成渝地区的科技创新影响力。一方面,公园城市必然要求与之相应的新产业形态、新经济业态、新商业模式,这些都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支撑,因而成都创建公园城市示范区将为成渝地区的科技创新提供巨大的市场需求。另一方面,成都自身就拥有国家级科研机构30家、国家级研发平台67个、高校56所,并且成都各类人才齐全且数量众多,电子信息等高科技产业基础雄厚,早已形成了“大企业有实力、小企业有活力”的完备创新体系和强大的创新能力。创建公园城市示范区过程中的一系列体制机制创新必将进一步从供给侧激活成都自身的科技创新能力,进而带动整个成渝地区的科技创新能力提升。进一步,创建公园城市示范区将更加凸显生态价值,需要应用更多的绿色科技,对绿色科技的要求也会更高,这将有助于成渝地区成为绿色科技创新能力突出的全国性科技创新中心。

(三)助推成渝地区成为展现城市发展新范式的改革开放新高地

成渝地区虽处在中国西部内陆,但是“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地区,既可通过中欧班列、成都和重庆的国际机场直接连通国际市场,又可通过长江经海运开展国际贸易,因此具有对外开放的便利交通条件。不过,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目前成渝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还较低,无论是对外贸易规模还是外贸依存度都远逊于沿海地区。当前,中国正致力于打造更高水平的开放经济体系。成渝地区要成为内陆地区的改革开放新高地,显然也不能重复过去的开放经济发展模式,而应该将对外开放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要素配置优化和市场运行机制完善有机结合起来,推动本地区高质量发展。

成都建设公园城市示范区将助推成渝地区成为展现城市发展新范式的改革开放新高地,为世界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中国方案。由于经济基础好、交通便利、营商环境优越,成都已吸引300余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于此,而且已获准实施外国人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并与数十个国外城市缔结为友好城市,这为成都进一步深化开放发展,打造高水平开放经济体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创建公园城市示范区将促进成都在绿色发展维度与世界接轨,提升成都的绿色竞争力,从而进一步巩固成都的开放优势。公园城市所要求的一系列变革措施也将有助于成都展开更全面、更深入的改革。因而成都创建公园城市示范区十分有利于增强其自身的改革开放活力,继而提升整个成渝地区在世界经济版图中的竞争力。而且,待到创建公园城市示范区成功之时,成都还将为世界提供一个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方案。届时,成渝地区成为改革开放新高地将不仅仅是因为其经济影响力巨大,还将因为其展现了现代城市发展的新范式。

(四)助推成渝地区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高品质生活宜居地

建设高品质生活宜居地积极回应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切盼望,突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应当为人民提供更加稳定、收入更高的工作岗位,具备高质量的公共基础设施,能为人民提供高质量的公共服务,生态环境优美,使人民具有很高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成渝地区自古就有天府之国的美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丰饶的物产、温润的气候、蜚声海内外的自然风光以及近年来长足的经济社会发展,这些都为成渝地区成为生活宜居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少不入蜀,老不出川”的俗语更是成渝地区生活宜居的生动写照。因此,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高品质生活宜居地是成渝地区可望可及的目标,成渝地区也拥有实现这一目标的独特优势。

成都建设公园城市示范区是对生态文明下现代城市发展范式的探索,将进一步巩固和提升成渝地区作为生活宜居地的品质。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成都拥有诸多世界级的名胜古迹,且自然风光优美,物产丰富,气候宜人,自古就被誉为“天府之国”,加之生态环境良好,具有绿色发展的天然优势。同时,成都区域发展平衡、产业结构合理、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完善且均等化程度高,人民安居乐业,具有较高的协调发展和共享发展水平。创建公园城市示范区将使成都的上述特色优势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更充分的发挥。

二 成都创建公园城市示范区的进展与挑战

在过去的两年多时间里,成都市围绕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规划、政策措施,并取得了重大进展,城市格局、城市形态、城市环境都得以优化和提升。这些做法和成就都应被好好总结,它们不仅是成都建设公园城市先行示范之地的历史见证,也将成为成都通往公园城市先行示范之地的基石。

(一)实践成效

1.顶层设计引领:公园城市建设主体规划与技术标准体系基本确立

加快推动成都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应以科学、系统的规划编制为前提。公园城市的建设在中国乃至世界并无先例可循,这无疑增加了规划编制的难度,但也为成都率先示范、探索城市发展新模式带来了重要战略机遇。在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将成都建成两个“示范之地”的讲话精神上,成都市率先在理论层面对公园城市内涵、生态价值、生活品质、消费场景、品牌价值、指标体系和基本形态等开展了系统研究,并且出版了公园城市理论研究专著《公园城市:城市建设新模式的理论探索》。规划层面,结合实际编制了《成都市美丽宜居公园城市规划(2018—2035年)》,明确了其将建设成为以绿色为底色、以山水为景观、以绿道为脉络、以人文为特质、以街区为基础的“人、城、境、业”和谐统一的新型城市形态,这一规划将成为未来一段时期指导成都公园城市建设的纲领性指导文件。进一步,成都市还在落实公园城市理念中对公园城市街道一体化进行了探索与创新,出台了《成都市公园城市街道一体化设计导则》。此外,围绕规划建设策略的落地,成都市出台了30余项技术规范,公园城市规划技术标准体系基本形成。为加强公园城市评价体系建设,成都围绕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人居、生态文化、制度体系等5个一级指标,开展公园城市“两山”指数研究。此外,成都从立法层面出台了《成都市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建设条例(草案)》,为公园城市建设提供立法护航,系全国首创。

2.生态价值实现:探索公园城市生态价值实现机制与模式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考察成都时便提出,将成都建设成公园城市,需要将生态价值考虑进来。为此,成都深挖公园城市的绿色生态价值,不断探索将“绿色青山”转化成“金山银山”的实践路径,在生态产业化与市场化运营模式、生态产权交易模式、产业生态化模式等路径方面探索。

不同模式对应了不同生态产品属性的价值转化,具体如下。①生态产业化与市场化运营模式适应于生态私人产品的开发范畴,包括生态旅游、生态农产品交易以及生态绿道市场化经营等。比如,成都郫都区依托水源保护区生态优势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带动了生态住宿与生态餐饮的发展,也促进了生态农产品的市场化交易;另外,成都市还大力推进城市公园绿道的生态价值转化与市场化运营,除了部分由政府主导修建的公园和绿道等城市公共品免费供给之外,还通过设施租赁、资源参股、联合运营的方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绿道投资与运营,创新实施了“绿道+场景营造”的模式,如“绿道+夜市”、“绿道+美食”、“绿道+体育”以及“绿道+文化”等,将绿道与现代技术、区位商业特色以及现代技术紧密结合,不断放大绿道市场价值,显著提高了城市公园建设品位以及绿道市场化经营效益。成都还不断创新生态资源市场化运营模式,实施“老公园·新活力”提升行动计划,探索构建近期投入产出平衡、远期生态价值持续放大的长效机制。②生态产权交易一般应用于“山水林湖田草”自然资源的生态价值实现,包括自然资源产权制度、生态产品机制核算制度、生态产权交易制度等一系列制度保障。目前,成都市在川西林盘和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开展了生态机制核算的试点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生态产品价值核算以及市场交易方面,仍需出台更细化的操作方案。③产业生态化模式是指对既有产业的“生态化”改造,成都市围绕“5+5+1”现代产业体系的要求,加快构建创新驱动的绿色产业体系、清洁高效的绿色资源体系,不断降低产业能耗物耗水平,提高产业技术水平,构建产业生态圈与创新生态链。

3.空间形态设计:重塑公园城市内外空间格局

基于花园城市建设空间格局,成都市通过建设龙门山自然生态公园和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郊野公园、城市公园和城市绿色环境共同构成的全域公园体系,在城市内部构造出了一幅“城在花园中,花园在城中”的生态画卷,城市绿道与森林公园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城市覆盖率与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显著提高。为加快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优化成都公园城市建设空间格局,成都在既有的“东进、南拓、西控、北改、中优”的空间格局下,不断强化“东进”战略目标,并于2020年设立成都东部新区,将其作为“东进”战略的核心承载区。东部新区的成立不仅是公园城市内部空间格局优化的需要,而且有助于通过与天府新区的合作,实现成都从“两山夹一城”向“一山连两翼”的格局转变(邱旭东,2020),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基础框架下,还体现了“成都东进、重庆西扩”下成渝相向发展的空间表达。为深入落实美丽宜居公园城市总体规划和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建设规划,成都市建立了覆盖区(市)县、产业新城的公园城市首批76个示范片区,涵盖山水生态公园、天府绿道公园、乡村郊野公园、城市街区公园、人文成都公园以及产业社区公园等六大场景。统筹推进,打破城市圈层结构,在原有城市一、二圈层的基础之上,重塑城市经济地理,在核心城区加入了高新区、天府新区,形成了66个主导产业明确、专业分工合理的产业功能区,覆盖了成都22个区(市)县,涵盖了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融合产业、都市现代农业等,推动开发区实现从传统的“产→城→人”到“人→城→产”的转变。

4.营城模式革新:公园城市治理模式探索与创新

营城模式创新体现了超大城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成都探索”(张慧君,2019)。成都市围绕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的目标,不断推进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以城市更新为“纲”,以生态环境治理、交通治理、社会治理为“目”,“举纲张目”协同推进成都营城模式创新。具体而言,成都围绕“城市更新”的营城模式主线,在内部构建了“公园城市—公园城市功能区—公园城市单元—公园城市社区—公园城市街”五级空间体系,推动以“生态+公交+文化”为导向的城市建设发展“ETC”模式,从城市的形态、功能、产业等三个方面探索城市更新路径,已经形成了包括宽窄巷子、劲浪金开中心、万科香香巷等城市更新案例。生态环境治理方面,成都市以“两山理论”作为指引,不断营造“公园即城市,城市即公园”的氛围,坚持以绿营城,以“绿道、绿水”点缀城市画卷,大力推动“铁腕治霾、科学治堵、重拳治水、全域增绿”行动,努力打造美丽中国典范城市。交通治理方面,不断加大公共交通投入力度,增加轨道交通新开工里程,加快构建“轨道+公交+慢行”的三网融合绿色交通体系,推进公交专用道“连线成网”,将步道和自行车道纳入城市绿道建设。此外,社会治理方面,成都市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提高基层治理能力,加大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强老旧院落和棚户区改造,实现社会生活与公园形态有效融合,不断提高居民“幸福感”和“获得感”。

(二)面临的突出挑战

1.生态价值转化尚有一些理论和实践问题需要突破

生态价值实现要解决生态产品价值核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问题,成都在相关方面均处于探索阶段。首先,对成都市生态产品的经济属性认识水平有待提高,容易混淆生态公共品(如山水生态服务、免费公园、绿道等)、生态私人品(如生态农产品、生态民宿、生态旅游等)以及生态准公共品(如林权、河权等)的价值实现模式。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实践案例较少,仅有川西林盘、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锦城公园等一些重点项目开展了相关试点工作,对于区(县)公园城市示范区中的“六大场景”缺乏针对性的生态价值核算评估体系。其次,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有待多元化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公园绿道经营等生态产业化模式日渐成熟,但在产业生态化改造方面存在人才、资金和新技术应用的短板。再次,生态产品市场化交易制度有待完善,包括资产资源产权制度、生态资源价格交易制度等。目前,成都虽拥有青白江国际木材交易中心、四川省林产品交易中心、温江花木交易中心,但缺乏专业性的综合生态产权交易中心。最后,生态抵押贷款、生态银行、生态信用制度等资产证券化渠道亟待疏通。

2.示范区契合双城经济圈战略应关注的几个重点问题

当前成都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还处于修炼“内功”的阶段,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基础框架下,如何更好地契合双城经济圈的协同发展战略,是成都发展周边以及担当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重任面临的重要挑战,具体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重视成渝地区之间的“中部塌陷”问题。双城经济圈建设需要继续做大做强成渝双极核,才能带动成渝地区中部发展,形成增长极和动力源,缓解“中部塌陷”问题,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第二,在现代区域发展规律引导下,成都市仍然需要进一步集聚扩张,以更好实现自身功能发挥。成都是四川省“一干多支”战略的主干,承担着引领、带动、辐射的功能。但现实中,成都市在经济总量、人口规模以及要素集聚等方面仍存在较大的增长空间,与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中的核心城市相比还存在差距,在扮演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西部增长极和动力源角色中略显无力。

第三,成渝地区产业链融合、产业关联、产业一体化程度有待提高。成渝地区产业同构问题突出,成都在电子信息产业、食品饮料产业发展上虽具有一定的特色,但对成渝地区的产业一体化发展引领不足。战略性新兴产业空间集聚水平较低,而且对于大数据、5G、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有限。

第四,公园城市建设在生态价值转化方面面临一定的体制机制障碍,制约了公园城市的市场化营运效率提升。另外,成渝地区在绿色生产、绿色供应链以及绿色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合作不足,双城经济圈生态一体化合作有较大空间。

第五,受历史与地理原因影响,成渝地区交通一体化水平偏低,甚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国内构建成渝之间高效、便捷、绿色的综合交通走廊体系,以及在国际构建“空中丝绸之路”和“国际陆海联运”双走廊,推动形成立体全面开放新格局,是未来成渝地区海内外交通互联互通面临的最大挑战。

三 成都创建公园城市示范区如何更好地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如前所述,成都创建公园城市示范区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战略组成部分,应当助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形成和高质量发展。因此,成都有必要对标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建设要求,结合自身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的战略定位,展开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

(一)坚决践行新发展理念

新发展理念主要是指中国未来中长期发展必须坚持的五大理念,包括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和共享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发展理念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在中国共产党深刻总结国内外经验教训、深入分析国内外发展形势的基础上形成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理论的重大创新。虽然公园城市的概念已经出现在学术探讨(如曹世焕,2010;吴岩等,2018;史云贵和刘晴,2019;赵纪军和何梦瑶,2020;陈迎春和李扬帆,2020)和国内实践中(如成都、西安、石家庄、南宁、贵阳),但直到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召开,公园城市才首次与新发展理念密切联系在一起,即公园城市必须充分体现新发展理念,建设公园城市示范区必须践行新发展理念。也只有坚决践行新发展理念,成都才可能成功创建公园城市示范区,继而更好地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1.以创新激发动力活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成都创建公园城市示范区也是一个自我发展的过程,自然也要充分体现创新发展。首先,作为发轫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城市发展新范式,公园城市顺应了可持续发展的世界潮流,但仍需要理论创新支撑其突破工业文明下的城市发展旧范式,并与中国国情相适应。其次,作为一种新的城市发展范式,公园城市必然要求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创新,即对原有城市建设相关制度体系的革新,形成有利于公园城市建设的体制机制。最后,公园城市建设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支撑,它需要通过科技创新改造城市生产系统、生活系统乃至生态环境系统,更需要通过科技创新引领整个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同时,公园城市还需要文化创新的支撑,即在全社会形成浓厚的生态环境文化氛围,人人养成良好的生态环保习惯,自觉参与公园城市建设。

2.以协调促“三生”融合

协调发展重在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公园城市建设是一项系统的复杂工程,必须贯彻落实协调发展理念,着力推动生产生活生态“三生”空间相宜、自然经济社会人文相融,形成“人、城、境、业”高度和谐统一的现代化城市形态(范锐平,2018)。因而公园城市不仅要有良好的生态环境,而且要有强劲的产业支撑经济发展、便利的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支撑人民美好生活,生产、生活、生态系统之间必须彼此协调,继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而不能在某方面出现短板。也就是潘家华(2020)所指出的,公园城市要实现产城融合、职住融合、产业融合、人与自然融合、城乡融合。其中,要特别重视做好城乡融合,这也是当前中国坚持协调发展要做好的一项重点工作。如果公园城市建设仅局限于城镇地区,而忽略周边乡村地区,不能带动乡村的高质量发展,那么这样的公园城市建设恐怕是不合格的,也是缺乏根基和难以持久的。或者可以说,公园城市就应该把广大乡村地区建设得如同一个大公园,城市就坐落在这个大公园中。此外,尤其要强调“产城人”融合,公园城市的建设必须要有产业支撑,而且要以人为本,以打造宜居的城市空间为基本诉求,不断转变发展思路,实现从“产城人”到“人城产”的融合空间形态演变。

3.以绿色铸就发展底色

公园城市这一概念应承载绿色发展理念,这一点可能最容易为人们所理解和接受。绿色发展首先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这就要求经济发展与生态破坏、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不断脱钩,资源环境利用效率与生态环境质量不断得到改善。城市地区具有人口密集、产业集聚、污染排放密集、生态环境空间狭小、生态环境风险高等特征,这些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城镇化不利于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建设公园城市就是要克服城市不利于绿色发展的上述局限性,适应新时代中国城市生态和人居环境发展形势及需求(李雄和张云路,2018),使城市发展呈现绿色发展的突出特征。这就要求尽快在城市地区形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生产模式、生活模式;同时可延续和发展中国传统山水城市理念(傅凡等,2020),强化城市地区的绿化、海绵化、园林化等生态建设和污水集中处理、垃圾回收系统等环境治理基础设施建设,使城市具有强大的生态自我修复功能、环境自我净化功能,实现城市的公园化、诗情化(李金路,2018)。从绿色发展的视角看,公园城市必然是人民安居乐业、生态环境优美的城市,必将成为美丽中国建设的亮点。

4.以开放提高国际竞争力

坚持开放发展是中国取得巨大发展成就的重要经验,也是指导未来中长期发展的重要理念。城市是各种生产要素的聚集地,拥有便利的交通和各类服务设施,因而也是对外开放的主战场。20世纪80年代,为推动改革开放,中国就曾确定过14个沿海开放城市。公园城市当然要肩负起开放发展,建设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的重任。这意味着公园城市的产业必须具有国际竞争力,能够在国际产业链、价值链中占据中高端位置;公园城市应当是拥有巨大市场潜力和要素配置能力的国际化都市,能够不断创造各种商业机会以吸引国际资本、人才、技术等要素来参与城市高质量发展;同时,公园城市还应当拥有或创造出享誉世界的生态和文化资源,成为世界级的旅游、休闲目的地。

5.以共享创造高品质生活

公园城市当然还必须坚持贯彻落实共享发展理念,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成为以人民为中心的典范城市,当然其发展也必须依靠人民。首先,公园城市所必须具备的良好生态环境就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生活在其中的每个人都享受的到。其次,公园城市必须建立起便捷的交通、通信、水电等公共基础设施和高质量的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体系,为全体市民的生产、生活提供便利和高品质的服务。最后,公园城市应当实现充分就业,使广大人民获得劳动的机会,为城市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凭自己的劳动参与发展成果的分享,享受劳动的光荣。此外,公园城市必须消除贫困现象,短期内保证人人过上小康生活,长期内实现共同富裕。

(二)重点完成五大任务

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是成都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最重要、最独特的国家定位。加快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有利于增强区域经济与人口承载能力,提升中心城市能级,并通过示范区发挥带动、引领和辐射作用,构建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区域合作局面,更好地支撑“两中心两地”建设,打造引领西部乃至全国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极和动力源(周灵,2020)。因此,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基础框架下,成都建设公园城市示范区的重点任务是在优化空间格局、强化极核中心、发展特色产业、生态价值转化以及交通引领开放方面,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提供示范。

1.复制公园城市“示范区”形成“示范群”,不断优化双城经济圈空间格局

在当前大力建设成都公园城市示范区的同时,要有大格局、大视野,基于成都76个区(县)公园城市示范区“六大场景”建设经验,不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通过“以点带线,连缀成面”将基础较好的“成德眉资”都市圈打造成为“公园城市示范群”,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从易到难,首先将成都经验推广至本省其他地区,进一步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主要节点城市打造公园城市示范区提供经验。这一举措将为西部地区欠发达城市寻求先进城市发展路径提供新思路,有助于缓解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内次级城市发展滞后的“中部塌陷”问题。与四川省内相关经验的复制、推广相比,成渝地区合作面临一定的行政壁垒问题,目前可瞄准重点,积极把握当前成都市“东进”战略要求,推动重大布局向东延伸,将东部新区打造成为成都发展的“未来之城”,实现“成都东进、重庆西扩”下成渝相向发展的空间表达,实现双城经济圈要素的快速流动与高效配置。

2.强化成都极核中心地位,更好地发挥其对双城经济圈的集聚与辐射作用

现代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是以中心城市、极核中心、城市群等高密度经济单元为空间依托,通过“溢出效应”与“辐射效应”带动周边经济发展,有助于优化国土空间布局,避免“两极独大,中间凹陷”的现象,缓解“灯下黑”问题。与北上广深等超大城市相比,成都市在经济总量、人口规模以及城镇化水平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经济集聚还存在较大空间,不利于集聚与扩散效应的发挥。

强化成都市在双城经济圈的“极核中心”地位势在必行,基于《2009年世界发展报告:重塑世界经济地理》的“提高密度、缩短距离、打破分割”分析框架,为进一步提高成都经济集聚水平,接下来的工作重点应该是以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为契机,加强区域合作、消除行政壁垒、打破市场“分割”,加大交通与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缩短时空“距离”,不断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人居环境和营商环境,吸引人口、产业、资金以及技术等生产要素的进一步集聚,提高成都经济“密度”以及其在双城经济圈中的城市能级,以更好地发挥其对双城经济圈的经济带动与辐射作用。成都市极核中心的打造要以产业为中心,不断培育引领性企业、龙头企业,促进要素高效集聚与整合,不断塑造其在成渝双城经济圈的西部增长极与动力源地位。

3.立足成都特色产业发展新产业,通过错位发展促进双城经济圈产业融合

实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是产业一体化,而这又依赖于产业的错位和融合发展,以实现产业的有序竞争以及深度融合,因此成都未来的产业发展既要“守正”也要“出新”,前者是指立足原有的产业基础以及产业特色,通过“挑商选资”,招引一批高质量产业,后者是指要充分把握新一轮技术革命机遇,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在双城经济圈新产业发展方向上谋求最大共识。

一方面,从历史来看,成渝地区地理相近、文化近缘,在装备制造、电子信息产业、食品饮料以及能源化工产业各有特色,具有良好的合作基础,形成了一些有共性的特色产业集群。在此基础上,成都要进一步充分发挥成渝地区传统特色产业优势,开展与重庆产业链的“补链”“延链”“融链”工作,遴选一批具有合作基础的产业,从研发设计、零部件生产、物流营销以及售后服务等不同环节寻求合作突破,实现成渝地区产业错位发展、有序竞争。另一方面,率先在示范区内打造创新驱动的产业生态圈与创新生态链,大力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围绕信息技术、航空航天、轨道交通以及先进医药等产业,打造空间集聚、产业关联、创新互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动能,大力推动大数据、5G、人工智能技术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发展智能制造与绿色制造新产业。

4.创新公园城市生态价值转化机制,共创双城经济圈绿色“三生”空间

生态价值的体现是成都公园城市建设的底色与最大亮点。公园城市建设的核心是打造绿色宜居的生产、生活、生态“三生”空间,因此,绿色产业体系的构建、绿色生活方式的营造以及生态价值的转化,理应成为成渝在公园城市理念交流与合作的重要着力点。从成都公园城市建设的实践来看,其在生态价值转化与实现方面的机制尚不健全,在生态价值核算以及市场化交易方面还存在短板。“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值得一提的是,重庆在相关方面已经做出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比如,可借鉴重庆市“地票”生态功能价值实现、重庆市森林覆盖率指标交易等两个全国先进案例的经验,推动成都市川西林盘中集体林权改革,探索适应性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此外,在携手共创绿色“三生”空间的目标下,绿色“生产”的重点在于构建绿色产业体系,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不断优化能源结构以及推动清洁能源的应用,大力推动绿色技术创新,推动生产方式的绿色转型,加强与重庆在绿色生产、绿色供应链以及绿色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合作。绿色“生活”的重点在于让绿色低碳生活和消费成为社会新风尚,推广成都市“轨道+公交+慢行”三网融合的绿色交通体系建设经验,解决市民出行“最后一公里”问题。“生态环境”治理方面,成渝属于“君在长江头,我在长江尾,共饮长江水”的一衣带水的命运共同体,携手推进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不仅是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理念,而且是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生态底线,应当不断完善生态环境联防联治机制,建立上下游水质检测与超标响应机制、河流检测信息共享机制、上下游河长联动机制和生态补偿机制,携手合作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5.加强成都海内外、陆海空交通互联互通,引领双城经济圈对外开放迈向新高度

区域一体化,交通先行。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潜在的经济收益要大于行政阻力,且能够较好地满足多方利益诉求,相关工作推进的压力相对较小。由于地处西部地区,川渝内部以及成渝之间的交通连接水平相对较低,交通一体化水平也落后于全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这一国家战略为成都大力打造国内外衔接畅达、陆海空多式联运的综合立体交通体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有助于引领双城经济圈对内、对外开放迈向新高度。

重点任务的落实也要有市域内、成渝之间、国内外三重空间思维。首先,完善成都市内绿色交通体系。对成都而言,加快构建“轨道+公交+慢行”的三网融合绿色交通体系,加大新技术在交通领域的应用以及智慧城市建设,利用5G技术推动智能交通大发展,提高交通运行效率,为重庆以及双城经济圈内其他相关城市绿色交通体系的构建提供经验支撑。其次,实现成渝“双核”交通一体化连接。充分发挥成都作为长江上游航运中心以及综合交通枢纽的作用,加快成资渝高速公路、成渝中线高铁建设,构建成渝之间高效、便捷、绿色的综合交通走廊体系,打造形成成渝“双核”1小时直达、成渝地区2小时互通。最后,以成都大通道建设引领新一轮对外开放。要以成都为枢纽,将其打造成为航空、铁路以及高速公路大通道中心,引领西部开放迈向新高度。尤其是要发挥成都市航空运输客流量居于世界前列的优势,加大第二航空港建设力度,重构成渝地区航空运输枢纽优势条件,加快构建以成都为网络中心的国际航空大通道,构建覆盖全球的国际航空干线网络(范锐平,2018)。最终实现以成都为交通枢纽,构建“空中丝绸之路”和“国际陆海联运”双走廊,打造西部开放新高地,引领双城经济圈对外开放迈向新高度。

创建公园城市示范区是中央交给成都市的重任,是机遇也是挑战。公园城市代表了未来城市发展的方向,以创建公园城市示范区为契机,成都市能够进一步全面提升城市品质,激发城市活力和发展动力。但公园城市目前仍然是一个具有前沿性、开放性的理论概念或理念,关于其内涵的科学认识必然也必须随着实践而与时俱进、不断深入,关于公园城市的具体形态目前也没有现成的案例可以参考。因此,关于公园城市的建设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借鉴中国在改革开放中形成的“先试点后推广”的成功经验。选取基础较好的城市来创建公园城市示范区,无疑是最佳策略。成都显然是创建公园城市示范区的理想城市,一旦成都创建公园城市示范区取得成功,这将意味着公园城市作为一种新的城市发展范式有了一个可以借鉴的范例,其创建公园城市示范区的做法、经验、教训,都将对周边地区、全国乃至全世界其他城市向公园城市转型有宝贵的启示。然而,成都要成功创建公园城市示范区也面临理论创新、体制机制革新、发展动力更新等诸多重大挑战,还需要克服一系列未知的困难,因而也面临不小的风险。因此,成都创建公园城市示范区意义非凡、使命重大,必须经得起历史检验。

创建公园城市示范区更是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成都方案。成都创建公园城市示范区应该服从并服务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这个大局,符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战略要求,成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强调,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要突出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这意味着成都创建公园城市示范区不仅仅是促进成都的高质量发展,还要带动本地区其他城市的高质量发展,并最终有力地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形成和高质量发展。反过来,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两大中心城市之一,也是两大增长极之一,成都大力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也必将成为成都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核心举措或关键途径。这一举措将奠定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生态文明高地,铺就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的独特路径。

最后要强调的是,践行新发展理念是成都创建公园城市示范区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也是保障其取得成功的根本。新发展理念深刻反映了社会发展规律,是解决中国发展中突出矛盾和问题的行动指南。践行新发展理念要求成都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建设公园城市,使公园城市成为新发展理念的现实载体。这就需要深刻领会和把握新发展理念的精神实质,并结合公园城市的科学内涵,把新发展理念蕴含的普遍原理应用到创建公园城市示范区的具体实践中来,引发深刻的城市发展变革。一方面,成都要外在地呈现明显的以创新驱动为主的经济社会发展特征,城乡一体化及各区(市)县平衡发展的特征,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发展格局,国际化都市特征以及人民共同富裕特征。另一方面,成都要建立健全有利于新发展理念贯彻落实的各种体制机制,保证新发展理念成为广大干部群众的自觉意识,真正地融入城市发展的各项工作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