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际视域下的文化认同属性
王宇
(首都师范大学国际文化学院 北京 100089)
摘要:文化认同是跨文化研究领域一个广泛存在的论题。西方从人类学、心理学、社会学和传播学视角的研究已经取得丰硕的成果,但在以汉语为媒介语的跨文化交际研究中,对文化认同的关注还十分鲜见,对文化认同之于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意义还有待探索。基于此,本文在大量文献回顾的基础上,缕析了文化认同的多维度内涵,阐明了文化认同的发生阶段和属性特点:隐性自发性、对比鲜明性、动态性和灵活性与协商性,揭示了文化认同之于跨文化交际和跨文化适性研究的重大意义。
关键词:文化认同 文化身份 跨文化交际 跨文化适应
1 引言
文化认同是跨文化研究领域一个广泛存在的论题。在跨文化研究的五个路径中,[1]人类学、心理学和社会学路径对文化认同的关注最早,[2]成果也最为丰硕,如John Berry、[3]Erik Erickson[4]和Stuart Hall;[5]传播学路径的研究稍后起,到Young Yun Kim集其大成;[6][7]而语言学路径的关注较少。[8][9]在以汉语为媒介语的跨文化交际研究中尤其如此。文化认同是跨文化交际的基础。跨文化交际一经发生,文化认同就存在,并随着跨文化交际的深入和发展而发生演变。交际主体的文化认同对跨文化交际的过程和结果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因此,梳理文化认同的研究、揭示文化认同对跨文化交际研究的意义至关重要。
2 文化认同的内涵
2.1 文化身份、文化认同、文化身份认同
文化认同(cultural identity)的概念来源于西方的心理学和社会学领域。其中核心词identity有两个义项:身份(即“我是谁?”)和同一性(即个体对自己所处群体的一致性的确认),因此在翻译成中文时就变成了三个概念:文化认同、文化身份、文化身份认同。当然这三个概念是内在一致的。个体在定义自己是谁时,通常是放在一个参照系中进行,通过自己和某一群体的对照而确认自己是谁,这就产生了认同。所以身份和认同不可分割,身份是一个人如何看待自己,认同是对自己与参考框架同一性的确认。在中文语境中,这三个概念的使用又略有侧重,文化身份经常被用来指个体的所属群体性,文化认同和文化身份认同则表达个体对所属群体性的自我认知。
文化和身份认同之间存在既复杂又统一的关系。文化是一个族群的价值观、信仰、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总和,经由学习和共享而形成。它是群体身份的来源,保证群体成员基本的生存和归属感。而身份认同则主要是个体的,当然它也指向所属的群体性和对群体性的认同。文化认同是文化群体成员的自我身份界定。但它同时表达一个社群的共同归属感,帮助人们区分不同的文化群体。[6]对文化身份的认同,“是通过差异构建的”,[5]是在与他族的差异对比中凸显出来的。在跨文化交际语境中,个体的所有身份都是与文化有关,并受文化约束,都是一种文化身份。[10]
由于文化构成要素的多样,也由于不同的定义方法,文化认同通常包括很多内涵,比如亚文化群的认同、国家认同、民族语言学认同、种族身份认同等。在过去半个多世纪,文化认同研究经历了几个变化:1)文化认同基本等同于国家认同和族群认同;[11][12][13][14][15]2)转向政治认同、后殖民理论、后现代理论、评判种族理论等视角;[16][17][18]3)研究角度愈加多元混合。[6][13]
2.2 文化认同的多维度阐释
由于一个人身份的个体性和社会性是不可分割的,所以文化认同通常从这两个视角加以研究。
2.2.1 文化认同的社会视角
文化认同的社会性有两层意思,一是指个体文化认同的社会性或曰群体性;二是指群体的文化认同。
对文化认同的系统探究始于心理学家Erickson。他认为文化认同发生于个体身份和集体身份的交汇处,是个体身份和其族群身份的统一和中心。[4]Erickson的文化认同理论对后来的研究者影响至深,如De Vos认为文化认同是“共同感的起源,也是共同的信仰和价值观的来源,是一个人在群体中定义自己的基础”;[19]Yinger认为“群体性是真正的文化,由此形成个人基本的身份认同,并赋予个体在自己群体中的历史连续性、嵌入感和存在感”。[20]
群体的文化认同从族群的角度就是民族性。群体的文化认同由其成员以一整套客观的指针、特质或条件,如国家、地理、语言、宗教和种族等来定义,以区别于其他族群。[5]从社会学视角,文化常常被视为社会的范畴,是民族性的要素。文化人类学家对文化认同的研究也特别注重其文化和民族性。Nas认为文化和民族性是现世的连续体,它连接群体成员的传统和未来。民族性是通过共同生活方式和社会实践形成的,与语言、行为、社会规范、信仰、神话和价值观,以及社会制度的形式和活动息息相关。[21]
2.2.2 文化认同的个体角度
从个体的角度对文化认同的探究主要集中在心理学领域。心理学方面的研究通常将文化认同视为个体对于自己原族群的主观取向。在大多数社会心理学关于族群间行为的研究中,经常将文化认同、民族语言学身份、民族认同等互换使用,代替“民族性”。从社会身份理论的角度,“文化认同是个人自我定义的一部分,来源于他对自己的社会群体属性,以及这种成员身份所附着的价值和情感的意义的认识”。[22]
文化认同的社会性和个体性是同一现象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都指向个体对某一群体的认同。不过前者侧重认同的对象,即群体性,后者侧重认同主体的心理过程。
3 文化认同形成的阶段
Phinney在探讨少数族裔青少年文化身份的形成时,提出了文化身份认同形成的三个阶段:未审的文化认同期、文化认同搜索期和文化认同的完成期。[23][24]
(1)未审的文化认同期
一个人的文化习染是在不知不觉中进行和完成的,从小父母的言传身教、亲戚朋友、周围社区、各种社会媒体、学校等传递的信息,他都会不假思索地完全接受,久而久之,便会将自己所处的文化视为理所当然。由于没有对比,人们这时的文化认同处在一种习焉未察的状态,本文将其称为“隐性自发性”。Phinney称之为未审的文化认同期。群体的文化认同亦是如此,同一文化群体的成员长期生活在某一特定的历史传统与地理环境下,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因而也造就了其独特的文化身份。群体的文化身份也是在与他族的对照中显现出来的。
(2)文化认同搜索期
随着个体的成长和接触外界的机会,他逐渐开始思考自己和周围群体的关系。特别是在跨文化和跨族群的交际中,交际主体会站在一定的立场上,进行无意识的文化比较,选择确认自己的文化身份和文化归属。文化认同就是在这种对比中凸显的。跨文化交际的发生使主体对自己的文化身份开始觉知和审视,并且在和别的文化对照之后,对自己的文化身份开始选择和定位。这个过程充满了思考、比较、批判、反思,所以称为文化认同的搜索期。文化认同的搜索对于一个社会的少数族裔,特别是移民的后代表现更加明显。我们可以看到,在跨文化交际中,交际双方对彼此文化身份的确认是前提。如果交际者不能确定彼此的文化身份,就不能构成跨文化交际活动。所以文化认同是跨文化交际的基础。而文化认同的不断确认、选择和定位是在不断的思考对比中进行的,所以这个阶段又称为文化认同的搜索期。
(3)文化认同的完成期
从文化认同的搜索到完成是一个曲折而漫长的过程。尽管在每一个单独的跨文化交际活动中,交际主体都会有一个临时而确定的文化身份,但是对于某些长期处于跨文化交际中的群体成员,如少数族裔、移民、后殖民社会中的居民来说,这个过程可能要不断重复,再搜索,再确认,直至形成比较稳定的、成熟的、包容的文化认同,既有对自己原有文化身份的欣然接受和自信,也能跨越原有文化的局限,接纳他族文化的优点,并能自觉防止对他族文化的偏见、歧视甚至敌意。这个阶段被视为文化认同的完成期,有双重甚至多重文化身份的可能性,成为Adler所谓的“多重文化人”。[25]在文化认同的完成期,交际主体具有更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4 文化认同的特征
文化认同在上述三个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特点。很多学者将这些特点归纳为:自我认知的核心、动态性、对比性和多面性。[2][6]Kim从各种文化认同所涵盖的显性和隐性的意识形态信息出发,将其概括为文化认同的五个属性:适应和演变的个体本质;灵活和可协商的个体属性;一个分离的社会类别和个体选择;一个独特而共同的交流系统;一个分离的社会类别和不可协商的群体权利。[6]我们可以看到Kim的五个属性将文化认同的个体性和群体性结合在一起考虑了。
从文化认同的个体角度,本文结合文化认同的三个阶段,将之归纳为四个特点:隐性自发性、对比鲜明性、动态性、灵活性和协商性。
(1)隐性自发性
如前所述,在未审的文化认同期,人们的文化认同处在一种习焉未察的状态。首先,个体的文化习染是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的,从小父母的言传身教、亲戚朋友、周围社区、各种社会媒体、学校等传递的信息,他都会不假思索地完全接受,将自己所处的文化视为理所当然。这时他已经有了自发的文化认同,但是由于没有对比,他对自己的文化认同并没有觉知,所以是“隐性”的。当环境发生改变时,特别是与不同文化的对象进行交际时,他的文化认同才会被觉知,才会活跃起来。
(2)对比鲜明性
跨文化交际发生时,双方首先要对彼此的文化身份进行确认。如果交际者不能确定彼此的文化身份,就不能构成跨文化交际活动。由于不同文化的对比,个体对自己的文化身份开始觉知,并随着交际的深入,主体对自己文化身份的认同会越来越鲜明。该特征主要表现在文化认同的探索期。个体对自己文化身份觉知的途径有两个:自我宣称和他人归因。这两个途径也是以跨文化交际为基础、以对比为前提而发生作用的。
(3)动态性
随着跨文化交际的深入,通过文化对比而逐渐鲜明的文化认同也会发生变化。美国许多社会学家的实验性研究表明移民美国的犹太人、意大利人、黑人、亚洲人等随着移民时间的增长,他们渐渐跨越了自己原来的民族类别,具有了新的文化身份认同。[24][26]该特征发生在文化认同形成的第二和第三阶段。
跨文化适应是一个自然的过程,个体努力与所处环境建立相对稳定、互惠、和睦的关系。文化主体一方面希望保持对自己原有身份的忠诚,另一方面又意识到拥抱新身份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于是在长期向同化身份的演化过程中(比如移民向主流文化演化),主体不可避免地会改变原有身份,通过适应和内在的动荡,逐渐建立新的身份。这一过程伴随着紧张、适应和成长的动态。Kim通过大量的跨文化经验,揭示了个体原有文化认同的转变。[6]
(4)灵活性和协商性
随着跨文化交际的继续深入,主体在文化认同的转变的过程中,并不是完全放弃原有认同,拥抱新文化身份,而是经常在不同的场合选择和使用不同的身份。这就体现了文化认同的协商性和灵活性。文化身份是灵活的,不是固定不变的,是根据文化环境不同而协商的。[6]该特征发生在文化认同的完成期。
而从文化认同的社会性角度,Kim从三个方面总结了它的特点。
1)离散类别。个体对自己属于一个或者多个社会类属的认同是通过自愿的方式定义的。Phinney强调了在少数族裔青少年文化身份的形成中非常重要的两个方面:一是获得作为文化群体成员的安全感;二是他们对文化身份的承诺和坚持。如果做不到对群体的承诺和坚持,就会被认为不具有正常的个人心理和社会功能。[24]但同时拥抱新文化也是非常重要的。
2)独特的公共实践体系。许多民族志的研究者都指出文化认同是交流实践的共享系统,对社群来说非常重要而独特,会保持很长时间,不能也不应该是断裂的和个体的选择。这些研究发现强调了文化认同的持久性和共性,如那些共享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隐含着共同的传统和共同的未来的符号等。[27]
3)不可转让的社会类别和群体权利。这个观点主要是那些批判型学者提出的。他们认为主张文化认同是灵活和可协商的社会学理论没有解决社会底层成员认为自己是系统性压迫的受害者这一困境。Hedge的研究通过和10个美国印第安妇女的访谈,描述了她们的适应过程,特别是那些挣扎和错位。Hedge认为这些困难的原因在于,她们内在的身份认同和她们所处的世界是矛盾的。外在世界中一些有支配权的结构会将差异系统地摒除在外。[28]Flores也不主张边缘社群的成员同化。她认为同化就是神话,她提出边缘群体的成员,包括学术界的,应该写出与主流相反的文本,作为对抗的策略。[29]总之,批判性学者的共同点是把文化认同看作单纯的、独体的,不可协商的社会类别。
5 结语:文化认同研究的意义
文化认同是跨文化交际的基石,它像一面镜子,照出了自己,也照出了别人,为自己和他者的交际和价值判断提供了一个观照和反思的框架。同时它又是变化的,可以协商的,随着跨文化交际的深入而发生演变,为跨文化交际主体的文化和认知成长提供通道。文化认同的形成体现出更多的灵活性和包容性。Ting-Toomey的身份协商理论指出一个人对自己文化身份的协商能力,或者说管理文化身份边界的能力,是高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核心;具体来说,就是具有相关知识,并能得体、高效、有创造性地运用认知、情感和行为的资源的能力。[30]因此,探索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身份认同问题,对于提高跨文化交际的有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深入拓展跨文化交际理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1]李加莉、单波:《跨文化传播学中文化适应研究的路径与问题》,《南京社会科学》2012年第9期,第80~87页。
[2]陈国明:《跨文化交际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Berry,J.W.Marginality,stress and ethnic identification in an acculturated Aboriginal community. Journal of Cross-Culrural Psychology,1970.9(I).pp.239-252.
[4]Erikson,E.H.Identity:youth and crisis. Oxford,England:Norton,1968.
[5]Hall,S..Who Needs Identity,in Stuart Hall and Paul du Gay (eds),Questions of Cultural Identity,London:Sage,1996,p.14.
[6]Kim,Y.Y.Ideology,Identity,an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An Analysis of Differing Academic Conceptions of Cultural Identity,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Research,2007.36(3),237-253.
[7]Kim,Y.Y.Becoming intercultural:An integrated theory of communication and cross-cultural adaptation. Thousand Oaks,CA:Sage,2001.
[8] 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9]祖晓梅:《跨文化交际》,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5。
[10]孙世权:《文化身份如何被塑造和建构——以跨文化交际为理论视角》,《学习与实践》2014年第12期,第111~115页。
[11]Shin,C.I.& Jackson,R.L..A review of identity research in communication theory:Reconceptualizing cultural identity. In W.J.Starosta& G.-M.Chen (Eds.),Ferment,in the Intercultural Field:Axiology/Value/Praxis (pp.211-241). Thousand Oaks,CA:SAGE.2003.
[12]Yep,G.A.Approaches to cultural identity:Personal notes from an auto-ethnographical journey. In M.Fong & R.Chuang (Eds.),Communicating ethnic and cultural identity (pp.69-81). Lanham,MD:Rowman& Littlefield.2004.
[13] 韩震:《全球化时代的华侨华人文化认同问题研究》,《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第85~90页。
[14]李其荣:《寻求生存方式的同一性——美加新华侨华人的文化认同分析》,《东南亚研究》2008年第5期,第69~77页。
[15]康晓丽:《1980年代以来新西兰华人身份认同的变化》,《南洋问题研究》2015年第3期,第75~81页。
[16]Collier,M.Theorizing about cultural identifications:Critical updates and continuingevolution. In W.Gudykunst (Ed.),Theorizing about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pp.235-256).Thousand Oaks,CA:Sage.2005.
[17]Nakayama,T.& Martin,J.(Eds.). Whiteness:The communication of social identity.Thousand Oaks,CA:Sage.1998.
[18]Young,R.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Pragmatics,genealogy,deconstruction. Philadelphia:Multilingual Matters.1996.
[19]De Vos,G..Conflict and accommodation in ethnic interactions. In G.A.De Vos&M.Suarez-Orozco (Eds.),Status inequality:The self in culture (pp.204-245). Newbury Park,CA:Sage.1990.
[20]Yinger,J.Intersection strands in the theorisation of race and ethnic relations. In J.Rex &D.Mason (Eds.),Theories of race and ethnic relations (pp.20-41).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6.
[21]Nash,M.The cauldron of ethnicity in the modern world.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Press.1989.
[22]Tajfel,H.(Ed.). Differentiation between social groups.London:Academic Press,1978.
[23]Phinney,J.& Rosenthal,D..Ethnic identity in adolescence:Process,context,and outcome.In G.Adams,T.Gullotta& R.Montemayor (Eds.),Adolescent identity formation (pp.145-172).Newbury Park,CA:Sage.1992.
[24]Phinney,J.Multiple group identities:Differentiation,conflict,and integration. In J.Kroger(Ed.),Discussions on ego identity (pp.47-73). Hillsdale,NJ:Lawrence Earlbaum.(1993)
[25]Adler P.Beyond Cultural Identity:Reflections on Multiculturalism. Basic Concepts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Selected Readings.yarmouth Me Intercultural Press,2002,2:23-41.
[26]Lind,M.The American nation:The new nationalism and the fourth American revolution.New York:The Free Press.(1995)
[27]Philipsen,G.Speaking culturally:Explorations in social communication. Albany:State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1992)
[28]Hedge,R.Swinging the trapeze:The negotiation of identity among Asian Indian immigrantwomen in the United States.In D.Tanno& A.Gonzalez (Eds.),Communication and identityacross cultures (pp.34-55). Thousand Oaks,CA:Sage.(1998)
[29]Flores,L.Challenging the myth of assimilation:A Chicana feminist response.In M.J.Collier (Ed.),Constituting cultural difference through discourse (pp.26-46).Thousand Oaks,CA:Sage.(2001)
[30]Ting-Toomey,S.Identity management theory:Facework in intercultural relationships. In W.Gudykunst (Ed.),Theorizing about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pp.195-210). ThousandOaks,CA:Sage.(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