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多语言者在多元文化中避役属性及人格转换现象[1]
沙杰
(首都师范大学国际文化学院 北京 100089)
摘要:本文对多语言者在多元文化中的属性和优势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和探讨,针对外语学习中存在的性格偏差和语言使用时出现的社会现象和言语表达方式进行了简述并加以分析,从不同角度阐述了语言、社会、跨文化、人格转换之间的关联,从而透过语言以及言语的表面现象或形式,深层次地理解其本质和缘由。培养学生的多元文化认知能力,又要培养动态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同时强调本土文化的主体意识和文化内涵。全球化语境下的跨文化交际不应只是单纯的“跨越”,而应是一种相互协商、协调和适应交际发展的过程。
关键词:多语言者 跨文化 人格转换 避役属性
1 引言
对于外语学习者来说,如果从幼年时开始接触到一种外来语言并进行深入学习的话,该是一件极其幸运的事情。就目前国内各个地区看,孩子基本是在六七岁就开始学一门外语,而他们家长那一代学习外语的年龄往往偏大甚至可能到中年才开始接触一门外语。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在对外开放、与国际接轨的大环境下,以社会需求和个人发展为前提,人们越来越重视外语学习。
2 多语言者的生存现状及受社会因素的影响
目前有很多人会觉得幼年时期、童年时期,孩子比较容易区别外语与母语之间的差别,因此当第一次接触到外来语的时候,学习起来比较容易;而大部分人则认为成年人学习一门外语则正好相反,他们掌握起来相对会比较难。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在现代社会中,从广义上来讲,成年人与年轻人虽可以讲是处在不同的社会环境,区别也可以说是很大的,但就语言学习本身,区别并不像上面所提到的那样。
2.1 多语言者运用母语时出现的一些现象和状况
事实上,如上所说的区别是微乎其微的,是我们在个人主观意识中夸大了这种学习能力的差距。在多语言操用者中,绝大多数的人都是从成年以后才开始学习外语的。其原因在于,人们在使用外语时,通常情况下是能够通过理性思考而呈现出来一种具体的语言形式;而不是像在使用母语时那么自然。使用外语时能够使人更多地进行系统并且十分细致的思考,不会出现我们在使用自己母语时的那种无意识思考,这无疑就避免了在抉择时出现的情感因素。其实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最棘手的是不能像使用母语那样自如地运用这种语言,像一个人失去了自身所带有的自由性,多语学习者受到的思维上的“禁锢”,而并不是由语言本身的难度所决定的。
笔者曾在美国读书时修了一门“human sexuality”课程。内容涉及很多人类语言中的禁忌语。参加课程的学生除了笔者都是美国人。在每次上这门课程的过程中,无论是教授还是美国学生都会举出无数的词来代替禁忌语。这些词语都是带有很多不同色彩的,男生和女生在说同一个禁忌语时所用的词也会是千差万别的。对于美国学生来说,这些词带有极大的丰富性和极强的主观感情色彩在其中,而对于一个中国人来说,虽说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到美国学生在课堂上运用这些词语时眉飞色舞的表情和心情,但毕竟是在不同文化、不同语言环境中所领悟到的语言,是一种极其理性地接纳与理解。
还有一个很明显的社会现象或者说是跨文化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就是在现今国内社会中,人们在说话的过程中,在用汉语表达自己的想法时,会时不时地带出一些英语的词或者短句。这一现象的出现,大家也是褒贬不一,更有很多文章或者媒体对这一现象进行过抨击,其观点自然就是觉得这样有些不伦不类,觉得中国人不好好说自己的汉语,为什么偏要夹杂些英语?是在有意炫耀还是崇洋媚外,等等。但如果我们从语言研究的角度上讲,这是不可避免的,不用这种所谓的“掺杂式”语言,反倒可能被别人当成另类了。
随着当今社会多元化并迅速与国际接轨,渐渐形成了人们对周围事物的认同感,这种认同感也必定会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变迁而发生变化,而这种认同感的标准以及兼容性也不断提升并融入了人们每天点点滴滴的生活当中。早些年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的像“hello”“bye-bye”“pk”“out了”等词语,现在都已经被绝大多数人所接受并被广泛地使用,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种生活化的语言;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在日益成熟的国际化大环境下,慢慢发展到了现今生活圈中像“cosplay”“kawaii”“嗨”“K歌”等杂糅,人们恰如其分自由自在地就用到这些特定的词语,相比较下,呈现出不能像用汉语母语那样表达得更贴切,描述得更加生动,其产出的阈值也会和汉语本身有相同或不同的含义,展现出来的意思,有重叠成分也有相似部分,而一般情形下,重叠和相似部分要远远大于细小的不同,恰恰就是这其中的细小差别正好能生动地表现出仅使用汉语时所完全不能体现出的微妙意义。
2.2 多语言者产出语言之原因和理论依据
从语言学的角度上分析,学习外语的过程是使人能够达到重塑自我、再造自我的一个逐步变化的进程,也是一种心理上潜在意识的自我发掘过程,是一种基于人类语言活动中的泛语言现象。
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一书中,区分出了语言和言语并论述了两者之间的关系。索绪尔用三个法语词的概念,即将langue、parole、langage进行了明确区分;langue指“语言”,parole指“言语”,langage指“泛语言活动”,而泛语言活动则包括语言和言语。
对于这里的“语言”,索绪尔的特别理解是“言语体系一切其他表现的准则”。认为语言是言语体系的一个主要部分。它是一种机能,这种机能具有个人生理遗传的基础,即它“首先是由器官赋予我们的,其次是通过我们使用器官所进行的活动获得的”。[1](10)
Langue是指语言,是抽象性的,相对稳定的。即所有(语言使用)使用个体头脑中存储的词语形象总和。Parole是指言语,是具体的,是根据说话人的不同而改变的。是每个个体在实际语言使用环境中说出的具体话语,是随时间和地点变化而形成的一个动态的实体。
索绪尔本人着重于社会的角度去研究语言;而乔姆斯基则是从心理的角度去看待语言。人们在动态模式下的各种说话行为以及静态的说话结果,特别是个人言语行为和社会言语行为都是要通过个体进行的言语所要表达出的内心思想的一种折射。研究表明,使用外语工作的人,比使用母语工作的人更有分析能力。而说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多语言者,这些人在做出决定的方式上和只会说一种语言的人是大不相同的。
2.3 多语言者自身存在着的跨文化方面的底蕴与延伸
另外,我国目前正处在一个多元文化互通的大环境下。跨文化教育对适应全球化经济发展、培养国际化人才、提高我国国民的语言素质和国际竞争力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应将跨文化教育纳入外语教师教育培训之中,外语教师首先接受规范的跨文化教育,真正实现各种场合下的交际自如,一方面需借鉴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和文化精华,同时在国际视野的层面上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及科技成果,为培养国际化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我国的跨文化教育不仅包括尊重、理解西方文化,更应该着重全面了解本土文化,向世界传播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要时刻考虑跨文化交际的内涵及外延,尤其是要注重隐性文化的导入,培养出语言基础扎实、文化知识丰富、交际能力和应变能力强的外语人才。
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也是文化的载体,文化通过语言才得以代代相传,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同时,语言又受文化的制约,文化是语言赖以生存的根基。
2.4 跨文化交流下中美文化差异比较
广告语言作为一种应用语言,虽已形成了其独特的文化形式,与普通语言存在众多差异,但同一个民族的历史、宗教、价值观等诸多文化因素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广告语言必然会反映一个民族的文化背景、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反之,特定的社会文化也会对广告语言有制约作用。大量的广告实例都体现出中英广告语言中映射的中美文化差异。
中国人崇尚集体主义(Collectivism)。个人的命运总是和家族的命运息息相关,而民族的地位高于个人的地位。对中国人来说,把自己的个人利益与他人及集体的利益统一起来是一种美德。因此中国的广告会更多地强调他人、亲情、家庭、群体的利益。如:
温暖亲情,金龙鱼的大家庭。出自金龙鱼的广告词
一种可以世袭的古典浪漫。出自某房产的广告词
方太,让家的感觉更好。出自方太厨具的广告词
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安乐窝。出自某房地产的广告词
“闲”妻良母。出自某洗衣机的广告词
让一亿人先聪明起来。出自巨人脑黄金的广告词
孔府家酒,叫人想家。出自孔府家酒的广告词
地球是我家,绿化靠大家。公益广告
强调集体利益的特殊产物就是“从众心理”。“从众心理”是中国一种比较普遍的社会心理和行为现象。通俗地解释就是“人云亦云”“随大流”。大家都这么认为,我也就这么认为;大家都这么做,我也就跟着这么做。这种心理表现在消费者身上就是:大家都买的东西必定是好东西,一定适合自己。因此商家往往抓住消费者这种心理倾向来设计广告语。
美国人则崇尚个人主义(individualism)。从资本主义的初期开始,个人主义在美国反对封建制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同时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起了非常大的作用。因此个人主义被当作一种美德被传承下来,并得到美国人推崇。他们追求个体独立,重视个性张扬,对自己身份和个性特征的认同有强烈的要求。因此,广告撰写人在广告语中不厌其烦地迎合消费者追求个性的心理,用这种文化意识来影响目标消费者的感情,刺激他们对产品或服务的兴趣。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特征之一,它根植于中国原始文化中的自然崇拜,以天地为生物之本;以祖先崇拜,以先祖为降临人世的上帝(此亦为天,天命之天)等观念。因此中国人一直信奉天、地、人合一的一元论。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明确把自然作为人的精神价值来源,主张人与自然的调和、协和、和谐。
与中国“天人合一”的传统文化相反,美国文化强调“天人相分”,主张人定胜天。他们认为人是自然的主人。自然应服从于人的意志。人类经过与自然的斗争来掠夺和榨取自然从而获得自己所要求的一切。这种精神在《圣经》中就有所体现,流露出人要征服自然界的意思。
广告语在今天的社会非常普遍,无论在哪里人们都可以看到、听到、感受到广告的存在。基于不同文化,中美文化的结构也存在很大差异,因此两种文化背景下的广告语言就反映了这种差异。广告语言就像一条通往隐蔽文化的通道,通过对广告语的研究可以让我们更好地探究中美文化的差异。
3 多语言者的外语效应及文化心理分析
3.1 多语言者的避役属性
Patrick R.Moran[3]认为文化是人类群体不断演进的生活方式,包含一套共有的生活实践体系,这一体系与一系列共有的文化产品,以一套共有的视角为基础,并置于特定的社会情景之中。他将文化划分为五大要素,即:文化视角、文化产品、文化实践、文化社群和文化个体。他认为,文化视角大部分是隐性的,其他四个要素都是显性的。这就要求我们在文化教育中要重视文化观念的导入,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文化实践上。
西班牙巴塞罗那庞培法布拉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在进行的一项研究中发现,当人们在用非母语进行逻辑测试时,他们的错误率要低于使用母语作答的人。他们受情绪的影响会更小,会采用一种分析性更强的思维过程。心理学家Daniel Kahneman在其所著的《思考,快与慢》一书中也表示,认知紧张会让人们更加具有分析性。因此,“外语效应”或许可以解释为,用外语执行任务时会需要更加费力的思考过程。
虽然在学习或者运用新的一种语言时会让人觉得费力,而其好处大大超越了仅仅是为了去国外旅行时提供的便利和在外国餐厅点餐的方便。研究表明,学习一门新的语言可以提高认知能力、延缓老年痴呆症、对记忆力和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有促进和提升的明显效果。
在人们接触另一门语言的过程中,可以从根本上改变看待世界的方式。语言可以影响人的思维方式、自我定位甚至辨色方式。语言学家基本都擅长让自己获得一个新的身份,就仿佛变成了避役,也就是变色龙。我们在说话时,会根据我们所说的语言而转换身份,也就是说,语言与身份意识会不自觉地交织于一身,形成了一张交错纵横的网。我们说法语时,会让人觉得更浪漫,讲意大利语时会让人觉得更热情。各种语言和文化范畴在一起的交织纵横自然影响了我们的行为。众多研究表明,多语言者常常会根据自己所说的语言不同,表现出不同的行为方式。
在使用另一种语言思考的时候,我们能做出更理智的决定。人们原有的一些思维偏差,会直接影响我们对风险和收益的感知;用另一种语言,用一种外语的思维方式去思考时,就可减少可能会出现的偏差。
3.2 多语言者在交际中的优势和认知能力的协同性
从心理学层面上讲,如果可以根据他人或者他国语言文化,能比较容易改变自我表现的意愿有所加强的话,在学习一种新的语言时就会进步得更快更好,恰恰就是因为具备了这些特质的人,更容易认可和模仿他人。通过模仿一个说外语的人,可以相对不太费力地、多多少少地间接改变自我的语言学习,更容易认同其他人的人也更容易学习好一种新的语言,这是相辅相成的。
多语言者享受着多语言所带来的各种各样积极的回报,可以结交更多的朋友,更多地与他人联络,甚至更容易跨越不同文化之间的障碍。对于学习外语的多语言者,给自己的人生打开了更多的崭新世界。对多元文化的认同与接纳,从表情到行为模式到心理的全天候、全方位的模仿与借鉴,和那些母语者直接的交流就会直接影响到我们成为多语言者的思维模式。语言学习向来就不是一件单独和片面的事情,那些人格上越开放,越能够理解和同情别人的人,越有可能学好外语。
高一虹[4]认为,所谓文化意识是指对文化多元性的意识和对文化差异的宽容态度,对差异文化成员的理解能力,以及对自身文化价值观念及行为方式的觉察和反省。这里主要指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文化交际参与者的自觉意识。“文化是一种生活方式,是我们生存、思维、感觉和与别人发生关系的环境,是联结人们的黏合剂。”[2]跨文化意识和文化差异适应能力是进行跨文化交际活动的重要前提,交际的双方都需要首先具备灵活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不局限于单一的文化模式,主动识别交际的对方。交际参与者必须认识到文化的多元性、复杂性,避免文化定型的固定范式,既要防止思维的定型,又要防止对交际情景的忽略。
在国际交往日益频繁的现代社会中,跨文化交流已经变得越来越普遍。因此在知悉语言及言语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的运用规律和规则的前提下,才有可能真正理解不同文化和不同民族所具有的特质和特征,这为我们无论在学习外语,还是深入进行有效沟通上,提供了最基本的、最重要的方式和方法,特别是在学习多语言的情况下,进而对看待整个世界的角度会达到一种新的理解与认同的境界。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多元文化交际不断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我们应当具备多元文化的意识和观念,既要具备多元文化认知能力,也要培养动态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同时强调本土文化的主体意识和文化内涵。全球化语境下的跨文化交际不应只是单纯的“跨越”,而应是一种相互协商、协调和适应交际发展过程。人们应有意识地去培养自己在宏观和微观语境上的认知能力,拓展文化视野,避免单向的“顺应”观念,这样才能在全球化背景下的跨文化交际中如鱼得水,应付自如,这也正是新时代形势下赋予我们的责任和义务。
参考文献
[1]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2]Brown,H.D.2001.Teaching by Principles:An Interac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Pedagogy.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3] Moran,P.R.2001.Teaching Culture:Perspectives in Practice.Heinle& Heinle,A Division of Thomson Learning.
[4]高一虹:《2002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跨越”与“超越”》,《外语与外语教学》。
[1]本文受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海外文化中心对外文化传播研究”(15AH006)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