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智与手的杰作:西双版纳傣族的传统工艺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传统制陶工艺的技术特性

一 制陶工艺的材料、工具

(一)材料

傣族慢轮制陶工艺的材料主要有陶土、细沙、水和燃料。

1.陶土

毋庸置疑,陶土是制陶最主要的材料。以前各个傣族村寨制陶所用陶土都是就地取材,然而,近年来随着陶土的短缺,以及对陶器要求的不同,各傣族村寨的陶土来源有所不同。曼斗寨玉勐的作坊采用的陶土是一种黄灰色的黏土,玉勐制陶的陶土过去是到距村寨1公里之外的山地里取来,现在主要从大勐龙和橄榄坝选购而来。为了解决陶土问题,玉勐家也付出了很多。首先,寻找合适的陶土,采集样本带回家进行试验。其次,如果采集的样本符合要求,就由玉勐的丈夫前去和土地主人谈价钱,达成协议后,再由玉勐家找人开车去挖。陶土的价格为东风大车一车1.2万~1.5万元,农用车则是0.5万~0.6万元。此外,玉勐家还要送给开车挖土的人烟酒,并付每天100元的工钱。曼阁寨的陶土有白色和黄色两种,其中,黏性较强的白土从大勐龙和橄榄坝购来,黄土则从周边村寨购来。曼扎寨的陶土就地取材,挖取于本寨周边,他们说这样的黏土很多,所以不用愁陶土原料。与曼斗寨相同的是,曼扎寨的陶土也呈黄色。曼飞龙寨的陶土也是从大勐龙购来,虽然烧成之后的陶器与曼斗寨和曼阁寨的颜色相近,但是,从视觉上讲,曼飞龙寨的陶土相较曼斗寨和曼阁寨偏黑一些,制好的陶坯也普遍偏黑。

图1-31 曼斗寨制陶的泥土 金少萍摄

2.细沙

除陶土外,细沙也是各村寨制陶必不可少的原材料。现在各村寨的沙子都是买来的,只是由于各村寨陶器的特点不同,其配沙比例略有差异。沙土比例方面,曼斗寨在1∶3与1∶5之间(1碗沙,3~5碗土),曼阁寨为1∶4,曼扎寨为1∶5,曼飞龙寨为1∶3。掺沙的目的是改变陶器成品的耐热急变性能,防止高温烧裂。特别是制作土锅或水罐时必须掺入一定比例的沙子,否则陶器会出现烧裂或渗水的情况。

3.水

水是生命之源,万物都离不开水的存在,制陶也不例外,而且水是制陶最关键也是很重要的原材料。水是和泥、揉泥、制陶坯时必不可少的原材料。在制陶工艺的发展历程中,不管其他材料、工具、流程怎么变,水作为原材料都没有任何改变。

4.燃料

制陶需要耗费燃料,以前西双版纳地区森林密布,家家旱地或村寨周边种植有被称为铁刀树的薪材林木,其生长迅速,燃料不成问题。此外,玉米芯、稻草等也是制陶的辅助燃料。而现在随着当地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对于这些制陶艺人来说,寻找或购买燃料成了制陶工艺的必备环节,甚至为了节省燃料,一个月烧一次窑,或者装满窑才烧。曼斗寨和曼阁寨就是这样的典型。曼斗寨和曼阁寨,由于村寨已经发展成城中村,没有耕地,燃料短缺,用的燃料基本上都要出钱购买,为了节约资本,或是用建筑木材的边角料,或是用砍伐的干橡胶树做燃料。[6]

(二)工具

傣族传统的制陶工具有:脚碓、筛子、牛皮、陶缸、木板、轮盘、木拍、木刮、鹅卵石、竹片、竹刀、蘸水棉布、盛水的陶盆、印花模等。其中,选土和泥阶段需要的工具有:脚碓、筛子、牛皮、陶缸、小木板;制作陶坯阶段需要的工具有:中木板、轮盘、木拍等;整形装饰阶段需要用的工具有:木刮、鹅卵石、竹片、竹刀、蘸水棉布、盛水的陶盆、印花模、装饰木拍等。

1.脚碓

脚碓是用来舂土的,全为木制,一般长3米。在傣族传统文化中,制陶历来是妇女的工作,忌讳男子介入,甚至男子都不能观看制陶的任何一个环节。所以,传统的脚碓舂土往往是由两名妇女配合,一人用脚碓舂,另一人不断地把泥块放入脚碓中,一边舂,一边用一只手拌舂洞中的土块。如今,男子不能介入制陶的禁忌已经消失。在家庭作坊中往往是由夫妻配合完成舂土工作。在玉勐家碓舂土时,丈夫用脚碓舂,玉勐则负责舂洞中的土块。由于脚碓舂土这一劳作十分辛苦,2011年11月,玉勐的女儿从景洪市场购买了一台电动粉碎机,大大减小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但是,粉碎机加工出的陶土中易混有树根、小石头等杂质,影响了陶土的品质,制作的陶器容易出现开裂、渗水等质量问题。相对而言,脚碓舂出的陶土更纯质一些。因为用脚碓舂完后都会用筛子对陶土进行筛漏,如果陶土里混有小石头或其他杂质都会被挑出来。因此,玉勐说,外人来订购陶器时我们都要问清楚,若是用于盛水的陶器,我们就用脚碓单独舂土。在我们走访的几个村寨中,除曼扎寨依然坚持原汁原味的脚碓舂土外,曼斗寨是脚碓和电动粉碎机并用,而曼阁寨和曼飞龙寨则完全改用电动粉碎机舂土。

图1-32 舂土的脚碓 金少萍摄

2.筛子

筛子,又名簸箕,用于筛陶土。一般而言,用脚碓舂出来的陶土,不是一次舂出来的,而是经过舂土—筛土—舂土—筛土—舂土如此反复几次完成的。用筛子筛土,一是将大颗粒的陶土筛出来再继续舂,二是挑出其中的杂质,如小石子或树根等。筛土的目的就是筛出细陶土并去除杂质,以保证陶土的品质。现在若不用脚碓舂土,也就基本不再使用筛子。目前只有曼斗寨和曼扎寨制陶时使用筛子筛土。

3.牛皮

牛皮用来堆放粉碎好的陶土,并在上面和泥及揉泥。过去,制陶艺人将舂好的细陶土放在一整张生牛皮上,用水将陶土和成泥团并揉泥。用牛皮和泥及揉泥这种方式与傣族传统慢轮制陶生产效率低下、市场需求较小的状况是相适应的。如今,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大部分村寨的制陶艺人已经摒弃了用牛皮和泥的方法,他们有的采用塑胶纸,有的则将粉碎好的细陶土直接倒在自家院落的水泥地上和泥、揉泥。这样不仅省事方便,而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制陶工艺的生产效率。

4.大陶缸和塑料薄膜

大陶缸和塑料薄膜是用来发酵泥团的。一般将揉好的泥团做成正规的长方体放进大陶缸中,上面用塑料薄膜覆盖,以防止水分流失并有助于发酵,以增强陶土的可塑性。现在有的制陶作坊用塑料大桶或水泥砌成的方池来存放泥团。

图1-33 曼斗寨存放泥团的陶缸 金少萍摄

5.木板

木板有大中小不同类型:小号木板在和泥、揉泥过程中用来刨土、刮泥;中号木板在制作陶坯时用来端挪成型的陶坯器皿;大号木板则是用来搓泥条。现在这一工具在我们走访的几个村寨中依然都在使用。

6.轮盘

轮盘是制作陶坯的重要工具。在制作陶坯的过程中,从泥条盘筑、拍打器体直到最后的修整成型,均在轮盘上进行。玉勐现在使用的轮盘是一上宽下窄的木制圆柱体,宽面直径为29.5 cm,窄面直径为26 cm,柱身通高13.5 cm,利用榫卯固定在一块木板的铁轴上。其轮盘下部的外径上有齿轮,以便于脚趾的拨动。据了解,玉勐从2003年开始使用这个轮盘,在此之前,她用的是曼扎寨玉章冈和玉涛家现在仍在使用的那种纯木质轮盘,这种纯木质轮盘底部没有齿轮,外表也没有刷漆,使用时需要先安装轮盘。虽然同是木质轮盘,但曼扎寨仍在使用的轮盘因为没有刷漆,日子久了便留下了岁月的痕迹,单从视觉上看就不及玉勐的新轮盘结实、做工精细。

图1-34 曼斗寨的齿轮木质轮盘 金少萍摄

图1-35 曼扎寨的慢轮 金少萍摄

图1-36 曼扎寨慢轮的侧面图 金少萍摄

曼阁寨的轮盘已由人工慢轮转向了电动快轮,提拉出的陶坯更为规则精致,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曼飞龙寨以铸铁小轮盘代替了木质轮盘,直径为20 cm,高为15 cm,侧面看呈“工”字形。

图1-37 曼阁寨的电动轮盘 金少萍摄

图1-38 曼飞龙寨的铸铁小轮盘 金少萍摄

曼扎寨的纯木质轮盘—曼斗寨的带轴有齿轮盘—曼飞龙寨的铸铁小轮盘—曼阁寨的电动轮盘,呈现了傣族制陶的重要工具轮盘的发展和进化的历程。通过这四个傣族村寨的轮盘,再参考相关的调查资料,正如有的学者所言:“从西盟佤族的手捏制陶,到勐海曼贺寨傣族的木板转换方向塑坯,再到勐海曼阁寨傣族的木盘大圆心转动塑坯,再归结到曼斗寨傣族的带轴慢轮成型,以至于后来发展的勐海曼朗寨傣族的带轴快轮提拉成型,一部完整的古代制陶工艺发展史和傣族轮盘发展史即活生生地展现在我们面前。”[7]

7.木拍

西双版纳傣族各村寨在陶坯成型时,都要使用各种木拍拍打。木拍不仅具有使陶坯快速成型以及装饰的作用,而且拍打的过程可以使陶坯不断排出水分,使陶坯的结构更加致密,从而防止干裂。从外形上看,玉勐家的木拍分为三种:第一种木拍形制粗大,用于拍打大型陶器的器壁;第二种木拍一面光滑,另一面刻有竖纹;第三种木拍则是双面都刻有纹样图案。这些木拍配合鹅卵石可以将陶坯拍打得更为紧密结实,根据需要轮流使用,陶器上不同的纹样装饰都是用木拍拍打而形成的。相比较而言,曼阁寨格外注重雕刻装饰,木拍比曼斗寨的花样更多些;曼扎寨因现在主要制作泼水节和关门节期间宗教祭祀用的陶器,所以木拍的花纹还是较为传统,相对要单调一些;曼飞龙寨的陶器装饰重在造型而非花纹,所以木拍并未有多大变化。

图1-39 曼斗寨的木拍 金少萍摄

木拍作为传统制陶的重要工具之一,除了有助于陶坯排出水分、增强紧密性之外,木拍拍打印上的纹饰也成为陶器外表的重要装饰,因此我们见到的木拍上的纹饰有多种样式,明显可以辨识的有条纹、水波纹、水蕨菜纹等。

图1-40 曼阁寨的木拍一 金少萍摄

图1-41 曼阁寨的木拍二 金少萍摄

8.木刮

木刮是用来刮磨陶坯器壁的,多为木质,有半圆形和三角形两种。其中,半圆形木刮半径约为5 cm,用其边缘刮磨陶坯器壁,可以使陶坯内外壁更加平整,略为用力,则可使器物的腹部向外突出;三角形木刮则主要用于压制陶坯器壁的边缘,使之向外形成沿口。

图1-42 曼斗寨的木刮 金少萍摄

9.鹅卵石

鹅卵石呈椭圆形,用于抹压陶坯内部使其光滑。制陶所用的鹅卵石一般都从江边捡来,较为规整圆润,其直径大小为5~10 cm。鹅卵石主要是修整陶坯器壁时使用,届时制陶者一手握住鹅卵石衬于器壁内部,另一手则持木拍拍打器壁外部,从而利用内部和外部的力量,使陶坯达到理想的造型效果。

图1-43 制陶用的鹅卵石 金少萍摄

10.竹刀

竹刀是用来修整陶坯的,用竹片削成,长约20 cm,在陶坯成型后用于修整沿口的毛边,削掉余泥,或是削掉底部的余泥。在雕刻各种陶制工艺品时,如龙、象、狮等吉祥物以及麒麟、孔雀、凤凰和火焰状饰物等佛寺屋脊的装饰物或陶罐时,竹刀也派上了用场,往往作为雕刻的工具。

图1-44 用竹刀雕刻的图案 金少萍摄

11.蘸水棉布

蘸水棉布是用来抛光陶器器壁的。陶坯基本成型后,用棉布蘸点水放在陶器外壁,同时转动轮盘,会使陶器外壁和沿口更加光滑规整。

12.盛水的陶盆

盛水的陶盆,是在和泥、制坯、修坯时都要用到的工具。和泥时方便和泥团,制坯时使器壁容易成型,修坯时与蘸水棉布辅助使用,修整陶器器壁和沿口。

13.印花模

印花模也是用来制作陶器花纹装饰的,印花模上有刻好的特定纹饰,以便制作花纹时使用。印花模的材料以前是木料,现在则采用塑胶材料,常见的纹饰有孔雀羽毛、火焰、水蕨菜、莲花瓣等。这些简单的印花模相互配合使用,可以制作出丰富多彩的器表装饰,也可以表达特定的文化象征意义。如在玉勐制作的陶器上,有用印花模印上的小花、小象、树木、竹子、水波纹等装饰,近年来,玉勐的中文和傣文署名也开始出现在她制作的陶器上,成为一种专利的象征,也成为信誉的凭证。

图1-45 曼斗寨的印花模 金少萍摄

图1-46 曼斗寨玉勐的印章 金少萍摄

二 制陶工艺主要的工艺流程

所有的准备工作就绪后,就开始制陶了。西双版纳傣族慢轮制陶的工艺流程,大致可分为选土和泥、制作陶坯、整形装饰、干燥以及烧陶五个阶段。

(一)选土和泥

这一阶段包括选土、晒土、舂土和筛土、掺沙、和泥与揉泥、搬运和发酵6道程序。

1.选土

选土在材料部分已经详细记述过,此处不再赘述。

2.晒土

晒土的目的是让陶土干燥,使其更容易被粉碎。现在不管是用脚碓舂土,还是用电动机器碎土,都必须事先晒干陶土。所以,在我们走访的四个傣族村寨中,没有一个村寨制陶的陶土是露天堆放的,全都堆放在有棚子遮雨的通风地,而且是不易积水的高地。遇上急用,若陶土有些潮湿则要放在太阳下晒干。

3.舂土和筛土

舂土,以前制陶全部是用脚碓舂土,现在有用脚碓舂土的,也有用电动粉碎机碎土的。如果用电动粉碎机碎土,则直接省去用筛子筛土这一环节。筛土的目的是筛出细土,同时,这样也可以挑出陶土中的小石头、树根等杂质,使陶土更加纯质,从而保证出窑率和陶器的质量。

4.掺沙

在陶土中掺入一定比例的沙子是为了增强陶土的稳定性,使陶器更易成型。制作的器皿不同,沙和土的比例也有所不同,如曼斗寨制作生活器皿时,要按1∶3的比例掺入沙子(1碗沙,3碗土);做祭祀用品时,则要按1∶5的比例。掺入的沙要与陶土拌匀,以免烧陶时陶器破裂。

5.和泥与揉泥

和泥与揉泥一般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完成。在玉勐家,一般是由玉勐和泥,玉勐的丈夫和儿子揉泥。和泥时,玉勐左手拿勺子舀水倒入土中,右手搅拌细土,使水与土均匀交融。玉勐的丈夫和儿子将酥软的泥团揉劲道、揉均匀,最终揉成规则的长方体。揉泥的过程中,碰到石头之类的杂质要挑出来扔掉。这个过程就像揉面团一样。有一天我们在玉勐家调查时,恰逢玉勐一家在和泥与揉泥,我们调查组的成员也与他们一道揉泥,我们亲身体会到,揉泥看似简单,其实很辛苦。

6.搬运和发酵

接下来,用手将规整的泥团搬运到大陶缸里,摆放整齐,然后用塑料薄膜盖好,等着发酵。在发酵的过程中,一些小土粒会自动溶解,使陶土更加细腻均匀。经过发酵,增强了陶土的可塑性,使陶土中的水分均匀渗透,减小或消除被高温烧裂的风险。

(二)制作陶坯

这一阶段主要是安装转盘、泥条盘筑、打坯与初步修整三道程序。

1.安装轮盘

以前采用纯木质的轮盘制作陶坯时,都是临时安装轮盘,要在地面上打洞,将连接转盘的转棒插入地面并加以固定。现在,除曼扎寨制陶还要安装轮盘外,曼斗、曼阁、曼飞龙这几个村寨在制陶时都不必再临时安装轮盘。曼斗寨的玉勐从2003年开始使用一个固定在木板上的带轴有齿的新轮盘,可以自由移动并省却了安装。曼阁寨的岩罕滇家采用的是电动快轮,并已形成一定规模的企业化,电动轮盘专门固定在一个特定位置。曼飞龙寨则主要使用州文化馆赠送的铸铁小轮盘,可以放在合适位置随时制陶,而且更加小巧方便,移动性更强。曼飞龙寨的电动轮盘也是固定的,不必临时安装。

2.泥条盘筑

泥条盘筑法是傣族传统制陶塑坯的重要方法,采用泥条盘筑制作陶坯时,轮盘是主要的工具,因为大部分工序要在轮盘上进行。首先在中号木板上揉事先发酵好的泥团,如果发酵好的泥团过硬,可以用手将少许水撂进泥团,二次揉泥,使泥团达到合适的柔软度。然后开始制作陶坯的底部,先在轮盘上面撒点预备的干陶土,取一块陶泥揉成圆形,用手掌之力将其压成泥饼,平放在轮盘上,作为陶器的底部。

图1-47 制作陶坯底部 金少萍摄

接着,右手拿蘸过水的木拍拍打泥饼,使泥料更加紧密、平整,并用手将泥饼的四周捏出微微向上翘的小褶皱。再取适当的陶泥在木板上搓泥条,折下长泥条的1/3放在木板上备用。一般而言,泥条的长度视陶器底部的大小而定,泥条的粗细则由陶器的厚度决定。在玉勐家,我们看到她当时正在做的是一个直径不足20 cm的陶器,所搓泥条犹如成人手腕一样粗。搓好泥条后,左脚大拇指顺时针转动轮盘底部的齿轮,同时右手捏着刚搓好的2/3的泥条开始盘筑器壁,左手掌护着泥饼和泥条,利用左右手的合力使器壁衔接起来。制陶经验丰富的玉勐,2/3的泥条一圈绕起来刚刚好,不多也不少。然后,再将刚才放置在木板上的1/3的泥条搓长一倍,修补陶器底部和刚盘筑的器壁的缝隙,以防将来渗水。1/3的泥条修补方法及手脚的配合与上述盘筑方法基本无异。之后,继续转动轮盘,左手继续护着陶器器壁,右手从里边向上提压刚才的修补部分,接着,逆时针转动轮盘,用右手大拇指捋修补部分,使其修补得更加牢固无隙。这样一圈下来之后,就可以继续盘筑器壁了。一圈又一圈,达到理想高度后,就开始打坯与初步修整。

3.打坯与初步修整

打坯与初步修整这一环节,主要是顺时针转动轮盘,右手拿竹刀,在盛水的盆里蘸点水,然后,左脚大拇指继续转动轮盘底部齿轮,左手手掌依然护着陶器外壁,右手所持竹刀剔除沿口处多余的泥。右手换工具,将蘸水的竹刀换成蘸水的木拍,按照重力方向从上往下拍打陶器沿口,紧接着,用左手护着内壁,右手持木拍开始由上往下拍打外壁,使其平整密实。

图1-48 拍打陶坯 金少萍摄

外壁拍打完成后,开始修补沿口内壁。给木拍蘸点水,左手手掌护着外壁,用木拍再次依靠轮盘的转动捋沿口,使其向外凸,呈现折唇形。大部分时候,从用木拍拍打沿口,到捋沿口,再到最后的折唇形,这一过程不是一蹴而就,而是经过两三次的循环重复,渐渐加工而成。接下来,右手又该换工具了,右手将半圆形的木刮浸泡在盛水盆里3~5秒钟,捞出来,稍微控下水,配合着左手、左脚及轮盘从陶坯内壁由上往下提刮,主要着力于泥条盘筑的衔接处。以上工序的作用不言而喻,也是保证衔接无缝,并且平滑光顺。然后,再次用木拍拍打沿口、捋沿口,使其更加细致光滑。随后,放下木拍,换用棉布。用棉布在盆里浸蘸一番水后,稍作空置,从而使棉布与水暂处饱和状态。将蘸水棉布平放在沿口任意一位置,对其抛光。这一程序中,用左手辅助左脚拇指,加速逆时针转动轮盘,右手食指和中指从内外两侧夹着不动,依靠离心力对沿口再次进行修整。几圈下来后,右手用竹刀轻轻由下往上提刮外壁,使器壁光滑并堵塞孔隙。最后,逆时针转动轮盘,用竹刀将陶器底部多余部分剔除,然后,双手小心翼翼地将陶坯底部轻抬,向身体方向倾斜靠拢,转动轮盘。几番过后,陶坯底部与轮盘脱离,将新制陶坯放在木板上,置于阳光下晾晒,或置于室内通风处阴干。至此,初步完成陶器粗坯。在我们调查的当天,玉勐下午三点左右初步制成陶坯,她说阴干到第二天上午八九点钟就可以整形装饰了。

图1-49 修整陶坯 金少萍摄

图1-50 转动抹平陶坯 金少萍摄

(三)整形装饰

整形装饰阶段,主要是对初步完成的陶坯进行修整和图案装饰。

整形加工时,把粗坯再搬回到轮盘上,用竹刀修整不平整的部分,用木拍拍打外壁,用鹅卵石修磨内壁,从而使坯壁变薄,达到内外光滑的效果。再用刻有花纹的木拍拍打外壁,边拍打边用左脚大拇指转动轮盘,轮盘带动陶坯转动,使制陶人坐着就能完成陶坯360°的修整装饰。有的部位则用印花模压制纹样进行装饰。这样,拍印、压制的花纹不仅具有美化装饰陶器的作用,还具有器身(没有把手)本身的摩擦防滑的作用。有时,在制作某些器皿时,也会直接用竹刀刻画纹样,如玉勐在修整完的陶坯颈部或器盖上直接刻画出水波纹、几何纹、点状纹,以及小象、植物叶片等,往往能营造出不同的意境,也体现了她娴熟的手工技艺。在装饰陶坯时,木拍、印花模、竹刀交替使用,各种纹饰相得易彰。近年来,随着傣族陶器的市场化,陶器外部的装饰手法更加多种多样,除传统的木拍装饰手法外,刻画、浮雕、镂空雕等手法纷纷登场,甚至建水紫陶的残贴装饰手法也运用其中。而且在完成陶坯装饰后,制陶艺人还会在陶器底部刻印上自己的名字,作为自己家作坊的标志。

图1-51 曼斗寨制陶艺人玉勐制作的现代花瓶上的装饰 金少萍摄

如玉勐是用刻有自己傣文和汉文名字的印模盖在陶器底部。另外,玉勐说宗教用品是不能放上制陶艺人的名字的,这是因为傣族赕佛用的陶器如果刻有别人的名字,功德将赕到陶器上所刻名字的那个人身上,因此,赕佛用的陶器忌讳刻有他人的名字。

图1-52 陶器底部刻有玉勐的名字 金少萍摄

(四)干燥

将制好的陶坯放到院内作坊凉棚内晾晒,若是晴天,1~2天就可晒干,若是阴天则要3~4天。烧陶前必须将陶坯晒干,否则烧制过程中陶器会破裂。碰到阴雨绵绵的天气,则要用微火烘烤陶坯,根据玉勐的说法,烘烤过的陶坯在烧制过程中更不容易破裂,而且地面也受热了,往往就在烘烤的地面上直接起窑烧陶。岩罕滇的女儿玉章凤也说他们在烧窑时要先将窑烧热至一定的温度,这是同样的道理。

图1-53 正在晾晒的陶坯 金少萍摄

(五)烧陶

烧陶是制陶最关键的工序,烧制的好坏决定了之前种种努力的成败。一旦失败,之前的一切辛劳便付诸东流。西双版纳傣族的制陶工艺,至今仍保留着从无窑到有窑的多种烧制方式。勐海的曼扎寨是在平地上铺垫碎柴、玉米芯等,其上覆盖稻草,露天堆烧。一旦风大燃料消耗得过快,则将导致火候不够,必须进行二次焙烧。露天堆烧烧出来的陶器上常常能见到炭黑色的印迹,这是烧制时氧气和火候不均所致的局部渗碳现象。2008年我们在曼扎寨调查时曾购买了两个赕佛用的小钵,钵体上炭黑色的印迹清晰可见。景洪的曼飞龙寨以前也是采用平地堆烧的方式,以前堆烧的燃料主要是牛粪和锯末,据说黄牛粪烧出的陶器颜色偏红,水牛粪烧出的陶器颜色偏白。由于现在是大批量烧陶,牛粪的数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生产需要,所以现在烧陶时是先铺一层柴火,再以稻草覆盖,用作柴火的木料是废弃的橡胶树。以前曼飞龙寨烧制陶器时因为烧制环境开放,浓烟弥漫,所以一般在田坝或河畔堆烧,而现在经过西双版纳州文化馆的培训,制陶艺人已经学会了薄壳窑烧制的方法,由于采用薄壳窑烧制,只要在能够堆放燃料的平地上即可,薄壳窑没有大量的浓烟,只是从窑四周的四个洞中散出热气和少量烟雾。景洪的曼斗寨在露天堆烧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在所覆盖的稻草上涂上泥壳,将窑体团团围住,消除了露天堆烧无法控制火势的弊端,并且窑体保温性能较好,燃烧均匀稳定,烧出来的陶器敲击时声音清脆悦耳,质地坚硬。由于是在引燃状态下燃烧,所以偶尔也会出现局部渗碳的黑斑,不过相比曼扎寨的露天堆烧已经是一种进步。据日本学者2007年的测定,玉勐的薄壳窑的烧制温度最高达到了800 ℃。[8]

图1-54 曼飞龙寨的薄壳窑 余卫平摄

曼阁寨以前采用双火道无顶陶窑,[9]现在采用的是封闭式砖窑,共有7个窑体,属固定窑体。窑内温度可以控制,往往根据顾客所需陶器颜色的不同而人为控制烧制温度,一般的窑温在700~1300 ℃。在曼阁寨岩罕滇的作坊中,玉章凤告诉我们:颜色偏白的陶罐烧制温度约需700 ℃,颜色偏红的约需900 ℃,颜色偏黑的则在1000 ℃左右,上釉后温度最高的可达1200 ℃。调查资料显示,在露天堆烧、薄壳窑之后,固定砖窑产生之前,勐海的曼朗寨还有一种过渡式的窑体——敞顶式土窑。敞顶式土窑是一种可以连续使用的烧陶设施,一般建在村口山坡台地上。侧面开两条烧火道,内有一道隔梁将双火道隔开。陶坯由敞开的窑顶口装入,向下倒扣堆积。由于窑顶是敞开的,火焰向上流动,从而接触焙烧陶坯。[10]显然,这种敞顶式土窑比曼斗寨的薄壳窑略高级一些,是固定窑体的初级形式。

图1-55 曼阁寨的封闭式砖窑 金少萍摄

烧陶这一工艺流程,我们试以曼斗寨为例,玉勐家的薄壳窑烧陶方式比较特殊,每次烧陶都是平地起窑。玉勐也深知固定窑体的重要性,但是目前来说,她认为还是薄壳窑更合适一些,她对我们说:“建窑要有标准,比如一个窑能烧30件陶器,多于30件烧不成,少于30件又不划算。”相比之下,平地起窑更灵活、更方便。多则可以烧200件,少则10多件也可以。烧陶的程序如下。

首先,准备烧陶。选一块通风的空地,最好在棚下(不受下雨天影响)平地起窑。先用劈好的木柴在地上铺一层长200 cm,宽130 cm,周边厚15 cm,中间厚8 cm的长凹形窑床,再铺上一层玉米芯或是锯末,并用玉米芯填塞木柴缝隙,然后将待烧制的陶坯,按照先大后小、器盖立放的原则依次摆放。烧的时候不套装,只是将小的陶坯放置于大件陶器缝隙间。器物摆放好后,先在陶坯上面横铺一层稻草,再竖盖一层稻草,最后横放一层稻草在其上,并在靠近窑床的陶坯处再竖放一层稻草。待稻草铺盖好后,从事先和好泥浆的罐子里取泥浆涂抹在稻草外围。整个涂抹过程全靠双手。薄薄的泥壳层保证里面的火焰不会蔓延出来,这样既节省燃料,又能充分利用燃料将陶坯烧透。如果不在稻草外围抹上泥巴,稻草很快就会燃尽。所以,在稻草上抹泥至关重要。

其次,点火烧陶。待到要烧制时,从泥皮上开个口,点燃稻草。一般点火口选在窑体的偏下部分有稻草的地方。为了保证窑内温度的均匀,一般会从四个方向开四个口分别点火,火点燃后,须将刚开的口再涂泥封上。接着,拿竹棍在窑皮上戳几个洞便于通风,若封闭的窑堆没有通风孔,里边是无法燃烧的。玉勐还说:“刚戳的洞口如冒烟的话,就表明慢慢烘干着火了。”[11]此外,透过这些通风孔,还可以随时观测窑内的情况。如果某个部位火力过大(窑体外面的泥皮呈现干枯、开裂的现象),就需要封闭一两个通风孔;如果某个部位火力过小(窑体外面稀泥如故),则需要再多开一两个出烟孔,从而调节烧制的温度,保证窑内燃烧均匀。一般而言,玉勐家烧陶时,会戳七八个这样的窟窿作为通风孔,烧制时间历经三天两夜,即今天烧,后天早上就可以起窑了。烧制完成后,窑体会发生塌陷。因为底下垫的是柴火,柴火一燃尽就塌下来了。此时,放在上面的陶器也会随之落下,往往造成一定程度的破损,为了减少破损,在燃烧前堆放陶器时需要格外注意。再有,烧制的成功与否,可通过陶器相互碰撞的声音加以辨别。如果烧制成功,发出的声音清脆;如果烧制不成功,声音发闷,说明火力不够。

图1-56 曼飞龙寨出窑的陶器 金少萍摄

至此,整个制陶过程完成。选土和泥—制作陶坯—整形装饰—干燥—烧陶,这是一个繁杂而又耗时的工序,不仅要付出万分辛劳,还需要极大的耐心和平静的心态。正因为曼斗寨的制陶艺人玉勐具备这样的品质,所以她能够几十年如一日坚守下来,成为傣族慢轮制陶的传承人和代言者。

三 制陶工艺的技术特性分析

慢轮制陶技艺蕴含着傣族先民的智慧和贡献,是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值得我们总结和继承。通过调查研究,我们认为傣族传统的慢轮制陶技艺最重要的技术特性在于:陶土与沙的配比、慢轮制陶、泥条盘筑法、薄壳窑烧制。

(一)陶土与沙的配比

陶土与沙的配比是傣族传统制陶配方的一个重要因素,在陶土中掺入一定比例的沙,这是傣族人民在制陶实践中的经验总结,并且这与傣族传统陶器主要是作为烧火做饭的炊具这样的生活背景相联系。陶土中掺沙不仅能够使陶器在高温焙烧下不变形,而且制成的陶器再次受热也不易破裂。正如前面所言,各个傣族村寨的制陶艺人为了提高陶坯的耐热急变性能,特意在陶土中掺入一定比例的细沙,这点在他们陶器的断口甚至器壁表面都有呈现。细沙的主要成分是石英,石英具有耐高温、热膨胀系数小等特性。所以,在陶土中掺杂细沙可以提高陶器本身的耐热急变性能。不管是在窑内烧陶坯,还是用烧好的陶器煮饭烧水,都不致出现炸裂。但是,掺沙也会降低陶土的黏性,使其延展性大打折扣。为了防止陶器出现裂缝或渗漏,一般器壁都不宜过薄。因此,一般而言,传统陶器的器壁较为厚重,也便于人工整修和装饰,否则制成的初坯稍不注意就会变形或损坏。

比较四个村寨的沙土比例,目前,用于赕佛的陶器,曼扎寨为1∶3,曼斗寨则是1∶5,整体呈现一个下降趋势;而用于世俗生活中的陶器,曼斗寨为1∶3,曼阁寨为1∶4,曼飞龙寨为1∶5。如果不考虑各村寨陶土的性质成分,只着眼于所制陶器的精细化程度和发展阶段,目前傣族制陶的掺沙比例,不管是用于神圣事务的宗教陶器,还是世俗生活中的陶器都呈下降趋势,这是因为真正用于烧火做饭的陶器已经渐渐淡出了傣族的日常生活,而更多的是用于盛放普通食物或是贮藏茶叶等。尽管如此,仍然需要在陶土中适当配入一定量的沙,以避免陶器焙烧时破裂,沙土比例的确是制陶的一个重要的技术要素。

(二)慢轮制陶

所谓的慢轮是相对于电动快轮而言,就像曼斗寨玉勐家的慢轮相对于曼阁寨岩罕滇家的快轮而言一样。快轮是利用电力带动轮盘,通过高速旋转所产生的离心力快速将陶坯提拉成型,故此得名。快轮制成的器物均匀周正,精致化程度较高,所以深受现代人喜爱。而慢轮则用手、脚或两者配合使用来转动轮盘,从而通过缓慢的轮盘转动带动陶坯的盘筑,以及陶坯内外壁的修整、装饰。

慢轮制陶的出现使得制陶平台可以很方便地旋转。制陶人坐在凳子上,用手、脚转动轮盘,即可实现陶坯360°的转动,进而制作、修整、装饰。从制陶工艺发展史的角度而言,陶器的进化历程一般被描述为纯粹手捏、慢轮制陶和快轮制陶三个阶段。从进化的角度而言,这三者之间存在低级与高级、淘汰与被淘汰的发展关系。显然,慢轮制陶处于不高不低的中间发展阶段。目前仅就慢轮而言,我们在傣族地区调查的资料表明,也存在差异,慢轮可分为低级、中级、高级三个阶段,也可以称为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

勐海县曼扎寨的慢轮可谓是地地道道的慢轮,也可以称之为第一代慢轮,技术特点是纯木质材料,没有任何机械成分,每次使用时都要临时安装,并要依靠手、脚来转动轮盘。而且由于只有简单的转棒连接转轮,转轮厚重并且形状不规则,旋转速度可以控制但转速不均匀。而且转盘只由转棒支持连接,容易上下起伏,不稳定。

景洪市曼斗寨的慢轮则是第二代慢轮,技术特点是,仍需要手、脚来转动轮盘,转盘均匀对称,并且下方安装了带轴的齿轮,用脚控制齿轮的旋转,齿轮的齿牙均匀对称,速度相对均匀。而且转盘固定在转轴上,既不影响横向旋转,又从纵向上进行了牢固的固定,转动时轻松了许多,同时轮盘已经固定,不需要临时安装。比其更加先进一些的是曼飞龙寨玉南恩家的第二代慢轮,其实就是一个小的圆形转桌,底座比较稳固,转棒比较长,而且转盘和底座连接得比较稳固,能够使人在制作陶罐的过程中下肢更加容易伸展。具体转桌的尺寸是,桌面直径50 cm,转棒长32 cm,底座高17 cm。另外,我们在勐海县勐遮镇曼俄寨岩三很家也见到了类似曼飞龙寨玉南恩家的这种第二代慢轮。

曼飞龙寨和曼阁寨的铸铁小转轮则可称为第三代慢轮,这是由西双版纳州文化馆赠送的,其技术特点是,结实耐用,轮体小巧,便于移动,安装了带轴的齿轮,转动更加自如。但是转棒比较短,制陶者还是要坐在矮凳上进行陶器的制作。

而电动快轮则以曼阁寨岩罕滇家和曼飞龙寨玉南恩家的为代表,玉南恩家的电动转轮是由西双版纳州文化馆扶持资助的。这种转轮就是现代的电动旋转轮,是现代陶艺室中所使用的,旋转均匀,脚踏给电,省时省力,制作陶器的效率极高,是现代意义上的快轮。

傣族制陶技艺之所以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是因为保持着慢轮塑坯的手工技艺是其中最有价值的因素。正如中央电视台的《百科探秘》节目提到的,“那些电动的工具,很容易使人忽略今天的制陶工艺包含着史前人类的智慧”。而西双版纳的慢轮制陶工艺,就像一把解开历史之谜的钥匙,带我们走进史前时代,感受先民们的想象和智慧,进而认识制陶在傣族生活文化中的价值和意义,这也是慢轮制陶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关键性因素所在。

(三)泥条盘筑法

泥条盘筑法是陶器成型的一种原始方法。制作时需要先将泥料搓成长条,然后从下往上螺旋式盘筑,两个泥条盘筑衔接处则再用细泥条从内壁盘贴修补,使其衔接紧密、牢固,防止日后陶器炸裂或渗水。如此反复,一圈圈盘筑起来,即形成陶制的器皿。目前,泥条盘筑法是西双版纳傣族制陶仍然使用的主要方法,虽然曼阁寨比较先进,用快轮制陶,但只是借助快轮的离心力,仍是采用泥条盘筑法将陶坯快速提拉成型。曼斗寨、曼扎寨、曼飞龙寨仍在沿用慢轮泥条盘筑法。对比慢轮制陶与快轮制陶的泥条盘筑,快轮盘筑的陶坯更加规整标准,而慢轮盘筑的陶坯更具随意性。但是,相比更原始的捏制法和泥片贴筑法,慢轮的泥条盘筑法制造出来的陶器更加规范和结实。慢轮的泥条盘筑法充分体现了制陶艺人的手工技艺,这既是制陶手工技艺的特性之一,也是制陶手工技艺的重要价值所在。

泥条盘筑法除了需要双手的灵敏度外,还需要借助一定的辅助工具,如木拍、鹅卵石等。在陶坯盘筑大致完成时,制陶艺人要一手持鹅卵石衬在器壁内部,一手拿蘸水的木拍对器身进行拍打,从而保证不同泥条的衔接部位紧密牢固,便于陶土中水分的渗出,使泥条盘筑的陶坯器身浑然一体。

(四)薄壳窑烧制

曼斗寨玉勐的制陶作坊之所以广受关注,除慢轮制陶、泥条盘筑外,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其独特的薄壳窑烧制方式。薄壳窑烧制是玉勐在多年露天堆烧的实践基础上,自己总结出来的陶器烧制方式。

相比传统的露天堆烧,薄壳窑节省燃料、火候稳定,而且不易受下雨、大风等气候影响。传统的露天堆烧由于火候不稳定,常常出现骤冷骤热的情况,使陶器因受热不均出现裂痕或局部渗碳现象,所烧制的残次品比较多。薄壳窑烧制则是将燃料包裹在泥层里,既节省原料,使燃料充分燃烧,还解决了露天烧制火候不稳的问题。薄壳窑虽然是在屋内完成,但基本没有火力失控、引发火灾的危险,而且也不用专人看守。因此,与露天堆烧相比,薄壳窑烧制方式有诸多优点。然而,相比固定的砖窑,薄壳窑烧制既有一定灵活性的优点,同时也具有不能控制温度的不足之处。

以曼阁寨岩罕滇家的砖窑与曼斗寨玉勐家的薄壳窑为例,薄壳窑最明显的局限在于:窑温较低,并且不可控制,单次可烧器件较少等。但这与慢轮制陶的生产效率低、市场需求小的状况是相适应的,因为传统的傣族制陶主要是满足各个家庭日常生活的需要和部分宗教祭祀的需要。再有,正如玉勐说的,建固定的窑要有一个标准。而对于市场化程度不高的传统慢轮制陶则很难建立一个适合的标准,标准小了,多余的烧不成;标准大了,浪费资源不划算。相比之下,薄壳窑则要灵活得多。陶器多了,窑体搭筑得大一些、燃料多放一些,而陶器少了,则窑体搭筑得小一些、燃料少放一些。因此,不管是要烧制两百件陶器,还是十多件,都能充分利用资源,发挥制陶艺人的主观能动性。

我们在曼飞龙寨的调查表明,该寨以前也是采用勐海曼扎寨露天平地堆烧的方法,现在采用薄壳窑的烧制方法,并称是西双版纳州文化馆将玉勐总结创造的薄壳窑的烧制方法录像之后,教授给她们的,现在这种薄壳窑的烧制方法已经在曼飞龙寨制陶户中普及。由玉勐总结创造的薄壳窑的烧制方法已经成为西双版纳州文化馆举办傣族慢轮制陶培训班时采用的标准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