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调才是人生成功的姿态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章 隐忍不争保全身

要精通低调的人生哲学,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学会隐忍不争。宋朝政治家王安石曾经说过:“忍一时之气,免百日之忧,一切诸烦恼,皆从不忍生。莫之大祸,起于斯须之不忍。”因为在现实社会生活中,人们会遇到许多矛盾和纠纷,如果我们在情况对自己不利时强出头,就有可能惨遭挫败,祸患自身,让自己失去再次胜利的机会,而坚持隐忍不争则能让你做到能进能退,能屈能伸,忍而待发,以忍求变,避祸趋福,谋求人生的大胜利。

忍让是一种大学问

明代作家冯梦龙在《智囊》一书中记有这样两则故事:一则是说,江阴一带大户望族夏翁,一次乘船过市桥,有人在桥上往船里倒粪汁,粪汁溅到了夏翁的衣服上。这个人与夏家是旧相识,夏翁的仆人怒不可遏,要上前揍他。夏翁说:“他不知道是我们,不然怎能来冒犯呢?”于是好言好语劝走了仆人。回到家中,夏翁翻阅账本,查出这个人原来欠了三十两金钱没还。夏翁心想,他这是借机寻衅,以求一死,于是夏翁有意为这个人减轻了债务。另一则是说,长州尤翁开了三个典当铺。年底某一天,忽听门外一片喧闹声,出门一看,是位邻舍。站柜台的伙计上前对尤翁说:“他将衣服压了钱,今天空手来取,不给他就破口大骂,有这样不讲理的吗?”那人仍气势汹汹,不肯相让。尤翁从容地对他说:“我明白你的意图,不过是为了度年关。这点小事,值得一争吗?”于是命店员找出典物,共有衣物蚊帐四五件。尤翁指着棉袄说:“这件衣服御寒不能少。”又指着棉袍说:“这件给你拜年用,其他东西现在不急用,可以留在这儿。”那人拿到两件衣服,无话可说,立刻离去。当天夜里,他竟死在别人家里。他的亲属同那家人打了一年多的官司。原来此人负债多,已经服下毒药,知道尤家富贵,想敲笔钱,结果一无所获,就移到另外一家,死在那里。有人问尤翁,为什么能预先知情而容忍他,尤翁回答说:“凡无理来挑衅的人,一定有所依仗。如果在小事上不忍耐,那么灾祸就会来了。”人们听了这话,都佩服尤翁的见识。

这两则小故事,深刻地说明了忍让是种大智慧。夏翁如果允许仆人去同那个往船上倒粪汁的人打斗,尤翁同那个邻居计较,就会因小事而酿成祸殃。由于“两翁”都采取了“忍让”、“克制”的态度,这既保持了与旧相识、老邻居的友好关系,避免了祸患,又表现出了自身的宽宏大度,受到了人们的敬佩。

我国古代先贤很讲究“忍让”、“克制”的美德。孔子说:“小不忍,则乱大谋。”荀子说:“志忍私,然后能公;行忍性情,然后能修。”苏东坡也说过:“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以兵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可见,一个人遇事沉着、冷静、忍让、谅解,这不但是一种美好的品德,而且也是通往成功之路的重要素质。

公元前203年,韩信降服了齐国,拥兵数十万,而此时刘邦正被项羽军紧紧围困在荥阳。这时韩信派使前来,要求汉王刘邦封他为“假王”,以镇抚齐国。刘邦大怒说:“我在这儿被围困,日夜盼着你来帮助我,你却想自立为王!”张良、陈平暗中踩刘邦的脚,凑近他的耳朵说:“目前汉军处境不利,怎么能禁止韩信称王呢?不如趁机立他为王,安抚善待他,让他镇守齐国。不然可能发生变乱。”汉王刘邦醒悟,又故意骂道:“大丈夫平定了诸侯,就该做个真王,何必做个假王呢?”于是就派遣张良前去宣布韩信为齐王,征调他的军队攻打项羽军。刘邦忍住怒气,立韩信为齐王,征调韩信的部队,很快就扭转了汉军的不利地位,同时也安抚住了拥兵数十万的韩信。假如他不忍,把韩信大骂一通,不封韩信为齐王,这样不但可能失掉韩信,而且可能给自己带来祸殃。

可见,遇小事需要忍,遇大事也需要忍。那种遇事少谋,猝然而行,稍有不顺,就乖气动怒的人,必然会祸患自身。

在现实社会生活中,人们会遇到许多矛盾和纠纷,大多数人面对各种各样的矛盾和纠纷,能采取“忍让”的态度,弘扬“宽宏”、“克制”的美德。但也有少数人,稍有不顺,轻则辱骂,重则大打出手。结果不但扰乱。了社会治安,而且还要赔偿人家的损失,甚至还要负法律责任。

常念“忍”字经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已进入竞争的时代,就连小学生也懂得树立竞争意识,凡事当仁不让。何况作为一向以能忍而著称的中国人,刚刚迎来一个破除精神束缚,大胆解放思想的新时期,何以又搬出古老的“忍”经,弹奏起“不谐和音”?

不错,越是竞争的时代,这“忍”字经就越难念;但越是竞争的时代,“忍”字经越得念,而且还得常念,方能确保竞争状态始终旺盛不衰。今天,如果一个人只懂得竞争、进取;冲击,却不懂得忍耐、克制,甚至退让,那他就只能算一个没有头脑的“勇夫”。处在这个彰显自我的时代浪潮之中,人人都有一种强烈的紧迫感,危机感,拼搏、进取、竞争都是正常的。不堪寂寞、焦躁不安、跃跃欲试,成为一种传染病。于是,改行的、跳槽的,下海经商的,出国“洋插队”的,干什么的都有;人心思变,人心思动,人心思钱,大家都想趁此良机,干大事,挣大钱,成大器,重新显示自己的人生价值,寻找自己的社会位置。然而时代只提供了机遇,却无法保证每一个人都能获得成功,甚至一举成功。凡事均有长有短、有阴有阳、有圆有缺、有利有弊、有胜有败,何况人生,从生命的孕育期就充满了矛盾,遍布坎坷和曲折。要想经受人生的种种磨难和时代的考验,每一个人都应该具备承受挫折、失败和痛苦的心理素质,“忍”字经在这期间将是你胜不骄,败不馁,能进能退,能屈能伸的“良师益友”。“忍一时之气,免百日之忧,一切诸烦恼,皆从不忍生。莫之大祸,起于斯须之不忍。”宋朝王安石之语,可谓真知灼见。

有时,我们之所以需要“忍”,倒不在于单单积蓄力量、掌握主动权。为了真正地在某一事件中弄清真相,了解实情,而不莽撞贸然地凭着一时的冲动和义气办事,也需要“忍”。记得有这样一位小伙子;干事的确有一股子闯劲。敢说敢做,而且,也敢于承担责任。然而,这样一种本来非常好的性格却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所利用。一次,他的一位同事在厂外与人打架,衣服撕破了,身上也打出了血。跑到车间上晚班时,简直就不像个样子。这位小伙子一见,也吃了一惊。这位同事本来吃了亏就心里不服气、想报复,捞回面子。见小伙子问起此事,便添油加醋地大大夸张了一番,并且还把这位小伙子也扯了进来,说是对方也要“治他”,叫他“别神气”。这位小伙子不听则罢,一听便火冒三丈,当即便抄起一根木棍,跑去找人算账。结果,不分青红皂白地将那人打了一顿。后来;他为此受到了十分严厉的批评,赔偿了对方的医疗费和营养费。事后,据调查,对方根本就未曾提起他。尽管两人彼此也认识,但与那位同事的打架仅仅是他们俩人之间的私事。这位小伙子懊恼不迭,直埋怨自己太冲动,头脑简单,以至犯下了大错。

显然,在自己受到攻击、侮辱、谩骂等等之后,首先“忍”下来,认真地、仔细地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然后再作判断,无疑是一种强者的风格和心态。真正有本事回击自己的对手,又何必一朝一夕呢?只有充分相信自己能力的人,才能够处变不惊。先“忍”住,把事情搞清楚,再做决断不迟。在实际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这一类事情。它可能是一种平白无故的批评,也可能是一种莫名其妙的指责;它可能来自于同事和朋友们的误解,也可能是出于某些不安好心的人的唆使和阴谋。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不明察事理,则很容易把事情弄坏。甚至把好事办成坏事。而“忍”则有助于我们推迟判断,获得时间和机会去把事情弄清楚。而一旦了解了事情的真相,掌握了充分的证据和理由,岂不是更有力量去应付人生的种种挑战,解决存在于生活中扑面而来的困难吗?这样的人难道不是强者吗?相反,毛草轻率,感情用事,必然会在无理的情况下落败而逃。尽管威武有力,又怎么能对付得了人世间的扑朔迷离,纷繁复杂呢?

具体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忍”功的修炼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首先,吃亏而不慌。人们通常总是非常害怕吃亏,把这看成是一种人生的倒霉事。究竟什么是“吃亏”呢?究其根底,无非是个人的某些利益受到了损害。于是,一旦感到自己吃了亏,便慌张起来,赶紧采取一些什么补救措施,力求把受损的利益补回来。而这样一慌,便非常容易出乱,一出乱,灾难随之来矣;因此,“吃亏而不慌”,也是“忍”的一种常见的形式。

在这种形式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特点便是“不慌”。吃亏是经常的事,而且它本身也会有各种各样的形式。就一般人而言,吃了亏,心里总是不好受的,会自然而然地产生一种失落感,这是不奇怪的,在心里也不必一定要阿Q式地自我解脱。关键在于不能为此而慌张起来,急于要把损失夺回来、补上去。“忍”就是“忍”在这里。必须看到,自己吃了亏,实际上也是自己得了一个教训,学聪明了一些,为人生交了一次“学费”,以后,便可以在生活中更机警、更聪明一些。如果急于想要去做就事论事的补救,可能会略有微薄的效益,但却常常是丢了西瓜,捡了芝麻。

其实在生活中有很多事情自己认为是吃了亏了,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切不可事事过于功利。“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多想一想,先别慌,“忍”下来,总归是有好处的。

其次,“上当”就“上当”。在日常生活中,通常把误信了某人的话、某件事、某个消息,而采取了错误的决策,做出了错误的判断,实施了错误的行动,而导致某种不利的结果,称之为“上当”。很多人一旦“上当”之后,往往恼羞成怒,一味地指责那些促成自己上当的当事者。这显然是不理智的。“上当”就“上当”,则是“忍”的又一种形式。既然已经上了当,又怎么办呢?你接受不接受这一事实都是同样的。会“忍”的人则往往采取某种比较机智的做法,既然已经上当了,就心平气和地认可它,并加以幽默地化解,用某种调侃般的语言进行自我解嘲。

在这种“忍”的形式中,“就”这一思路是非常重要的。它表明了人们接受某种已经发生的客观事实的坦诚心态,有了这样一种心态。便很容易把这种上当的事看成不足挂齿的琐事,以至于将它作为一种笑料丰富自己的生活。很显然,在已经上当的情况下,你就是把有关的当事人大骂一通,对自己也无济于事。既然如此,又何必呢?

第三,容人之过。所谓“容过”,就是容许别人犯错误,也容许别人改正错误。不要因为某人一有某种过失,便看不起他,或一棍子打死,或从此以某种眼光去看待对方,“一过定终身”。这也是一种“忍”的形式。

孰人无过呢?谁都可能犯错误。这样一般而论,可能比较容易。而“容过”讲的则是这样一种“过”,它给自己带来了一定的损害,或在某种程度上与自己有关。例如,自己的下属有了过错,自己的合作者有了过错,或者是自己的家人有了什么过错,等等。在这种情况下,能否有一种宽容的态度对待这种“过”,当然是衡量人的素质的一个标准。“容过?这种忍就是要压制或克服自己内心对于当事人的歧视,尽管自己心里并不痛快,感到懊丧,但却应该设身处地地为当事人着想,考虑一下自己如果在这种场合下会如何做,在做错了某事之后又有何想法,当然,这里需要‘容’,需要‘忍’的是对于当事人本人,而对于具体的事情本身则应该讲清楚,该批评的必须批评。”

由此可见,“容过”这种“忍”的形式主要反映了人们的一种宽厚、宽恕的人格。很显然,能够“容过”的人,往往能够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群众基础?同时,也能够得到人们的赞许和认可。

第四,戒迁怒。有时,人们可能在某一特定场合中出于一定的原因暂时地“忍”下来了。可是,人们往往还是压不住心头之火。于是,便随意地找一个对象加以发泄。这便叫做“迁怒”。而“戒迁怒”也是“忍”的一种必要的形式。

能否真正做到“戒迁怒”,是衡量一个人是真“忍”,还是假“忍”的重要方式。有些人受了上司的批评,回来后对着自己的下属发脾气;有些人在工作中不顺、受了委屈、出了纰漏,便回家找自己的太太、孩子撒气。这样,无疑是缺乏修养的表现,而且是害人又害己。“戒迁怒”则正是要防止和杜绝这一类现象。曾经有人这样认为,有气憋在肚子里,对身心健康不利。此话当然是有道理的。有气可以向一些适当的对象排遣,但是,绝不能随便地发泄。从心理学上讲,这种迁怒的主要原因常常是由于一时自己心里拐不过弯来,又无法转移自己的内在注意力所致。“戒迁怒”便是希望人们在心里堵着一团火的时候,尽快地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和兴奋点。这样,便可以通过其他的途径解脱自己。而且,更重要的是,当这样一种“气”使用在有价值的事情上时,或者说被用于某种有益的工作时,它往往会产生一种更好的效果。例如,某个人物在某件事情上受了委屈、窝了火。于是,回到家里,便拿起斧子,拼命地劈柴,一下子满院子的大木柴都给劈好了。这岂不是反而做了好事吗?这可能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讲的那种“升华”吧!

不难知道,如果人们不能够真正地“忍”,而总是借迁怒去发泄自己的愤恨,反而会给人们带来一种对自己的蔑视,认为是没有本事,只能拿好欺负的人出气。而一旦做到这种“戒迁怒”,则反而会受到人们的尊敬,认为你是一位拿得起、放得下的好汉。而且,由此还可以获得人们的信任。

不争是种大才智

老子在《道德经》里边说: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意思是说:江海之所以能成为百川之王,是因为江海能处在百川之下,故能成为百川之王。圣人之所以能身居民众之上,是因为其对民众谦虚卑下。圣人之所以能领导民众,是因为其把自身的私利放在民众之后;圣人在民众之上,民众没有重负;圣人在民众之前,民众没有受害。天下民众乐于奉献而毫不厌倦。因为他不与人相争夺,所以天下没有人能跟他相争夺。

“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这是一个充满大智慧的做人与做事的哲学。

有一条汽车线路,是从小港口开往火车站的。客运公司仅安排两辆公共汽车来回对开。开101的是一对夫妇,开102的也是一位夫妇。坐车的大多数是一些船民,由于他们长期在水上生活,因此,一进城往往是一家老小。

101的女主人很少让船民给孩子买票,即使是一对夫妇带几个孩子,她也视若无睹,只要求船民买两张成人票。有的船民过意不去,执意要给大点儿的孩子买票,她就笑着对船民的孩子说:“下次给带个小河蚌来,好吗?这次让你免费坐车。”

102号车的女主人恰恰相反,只要有带孩子的,大一点儿的要全票,小一点儿的也得买半票。她总是说,这车是承包的,每月要向客运公司交多少多少钱,哪个月不交足,马上就干不下去了。船民们也理解,如今生意不好做,几个人就掏几张票的钱,因此,每次也都相安无事。

三个月后,102号不见了,听说停开了。它应验了102号女主人的话“马上就干不下去了”,因为搭她车的人很少。

101号车的女主人明白“争是不争,不争是争”的道理。可惜的是,能参悟和运用这一做人哲学的人实在是凤毛麟角。在名利权位面前,人们常常争得你死我活,但最后大都落得遍体鳞伤、两手空空的结局,有的甚至身败名裂、命赴黄泉。

三国时的曹丕就是深谙此术而获得成功的人。曹操对接班人的挑选很注重。长子曹丕虽为太子,但次子曹植更有才华,很受曹操器重。于是曹操便有了更换太子的念头。

曹丕在得知这个消息后十分恐慌,急忙向他的贴身大臣贾诩请教对策。贾诩说:“愿您有德行和度量,像个寒士一样做事,兢兢业业,不要违背做儿子的礼数就行了。”曹丕深以为然。

有一次曹操亲征,曹植做了一篇歌功颂德的文章来讨父亲欢心,并显示自己的才能。而曹丕却伏地而泣,跪拜不起,一句话也不说。当曹操询问他原因时,曹丕便哽咽着说:“想父王年事已高,还要挂帅亲征,我心里既是担忧又是难过,因此说不出话来。”

一言既出,满朝肃然,大家都为太子的仁孝而感动。反而觉得曹植只知道为自己扬名,有悖人子孝道,作为一国之君恐怕难以胜任。毕竟写文章不能代替德行和治国的才能,结果太子还是原先的太子。曹操死后,曹丕顺理成章地继承了魏国的皇位。

其实最初,曹丕是极不甘心自己的太子之位被夺走的。他想拼死一争,却又明知自己的才华远在曹植之下,胜算极微。但他毕竟是个聪明人,一经贾诩点化顿时明白:与其争不赢,不如不争,我只需恪守太子的本分,让对方一个人尽情去表演吧!最后,这场兄弟夺嫡之争,以不争者胜而告终。正因为不与人相争,所以普天下没人能与他相争。

小不忍则乱大谋

日本前首相竹下登,在他的整个政治生涯中,无时无刻不得益于他的忍耐精神。竹下登在谈到他的经验时说,“忍耐和沉默”是他在协助老师佐滕荣作首相时所学到的政治风度。

在中国,“忍”字更成了众多有志之士的成功秘笈。越王勾践也罢、韩信也罢,都曾忍受过别人的胯下之辱,最终度过了难关,成就了大业。清·金兰生《格言联璧·存养》中说:“必能忍人不能忍之触忤,斯能为人不能为之事攻。”战国时期,有一位出生于魏国的范雎,因家境贫穷,开始时只在魏国大夫须贾手下当门客。有一次,须贾奉命出使齐国,范雎作为随从前往。到了齐国,齐襄王迟迟不接见须贾,却因仰范雎的辩才,叫人赏给范雎十斤黄金和酒,但范雎辞谢了。须贾却,由此产生了疑心,认为范雎是把秘密情报告诉齐国,才得了赠送礼物。回国后,须贾将自己的疑心告诉了魏国宰相魏齐。魏齐下令把范雎传来,用竹板责打他,打折了肋骨,打落了牙齿。范雎假装死了,被人用箔卷起来,丢在厕所里。接着魏齐设宴喝酒,喝醉了,轮流朝范雎身上小便。后来,范雎设法逃出魏国,改换姓名,辗转到了秦国,当了秦国的宰相。

谁不想功成名就,谁不想轰轰烈烈干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可是这世界上能干事的人不少,成大业的却不多,究其原因,方方面面,主客观因素都有。比如要有良好的社会背景,有千载难逢的机遇,也要有智商、有文化、有修养等等。其中,“忍”也是成就大业的必备心理素质。

孔子曰:“小不忍则乱大谋”。也就是说想成大业、干大事,就得忍住那些小欲望,或一时一事的干扰。说白了,就是“放长线钓大鱼”。实际上,此言本来就有其鲜明的积极意义。对于有理想、有抱负,想为国家、为民族干一番大业的人这完全是对的,应该担任和加以鼓励。谅是个人想要成就一番事业,也是应该“忍一时所不能”,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忍能使自己进退自如。

成语“负荆请罪”的故事传为千古美谈:蔺相如身为宰相,位高权重,而不与廉颇计较,处处礼让,何以如此?为国家社稷也。“将相和”,则全国团结,国无嫌隙,则敌必不敢乘。蔺相如的忍让,正是为了国家安定之“大谋”,忍让成大事。相反,不忍让而“乱大谋”的事也不鲜见。楚汉相争时,项羽吩咐大将曹咎坚守城皋,切勿出战,只要能阻住刘邦15日,便是有功。不想项羽走后,刘邦、张良使了个骂城计,派后儒下,指名辱骂,甚至画了画,污辱曹咎。这下子,惹得曹咎怒从心起,早将项羽的嘱咐忘到九霄云外,立即带领人马,杀出城门。真是,冲冠将军不知计,一怒失却众貔貅。汉军早已埋伏停当,只等项军出城人瓮。霎时地动山摇,杀得曹咎全军覆没。

以退让求生存和发展

记得这是一位外国学者的话,意思是说:会生活的人,并不一味地争强好胜,在必要的时候,宁肯后退一步,做出必要的自我牺牲。

历史上有许多这样的例证。

清河人胡常和汝南人翟方进在一起研究经书。胡常先做了官;但名誉不如翟方进好,在心里总是嫉妒翟方进的才能,和别人议论时,总是不说翟方进的好话。翟方进听说了这事,就想出了一个应付的办法。

胡常时常召集门生,讲解经书。一到这个时候,翟方进就派自己的门生到他那里去请教疑难问题,并一心一意、认认真真地做笔记。一来二去,时间长了,胡常明白了,这是翟方进在有意地推崇自己,为此,心中十分不安。后来,在官僚中间,他再也不去贬低而是赞扬翟方进了。

明朝正德年间,朱宸濠起兵反抗朝廷。王阳明率兵征讨,一举擒获朱宸濠,建了大功。当时受到正德皇帝宠信的江彬十分嫉妒王阳明的功绩,以为他夺走了自己大显身手的机会,于是,散布流言说:“最初王阳明和朱宸濠是同党。后来听说朝廷派兵征讨,才抓住朱宸濠以自我解脱。”想嫁祸并抓住王阳明,作为自己的功劳。

在这种情况下,王阳明和张永商议道:“如果退让一步,把擒拿朱宸濠的功劳让出去,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假如坚持下去,不做妥协,那江彬等人就要狗急跳墙,做出伤天害理的勾当。”为此,他将朱宸濠交给张永,使之重新报告皇帝:朱宸濠捉住了,是总督军们的功劳。这样,江彬等人便没有话说了。

王阳明称病休养到净慈寺。张永回到朝廷,大力称颂王阳明的忠诚和让功避祸的高尚事迹。皇帝明白了事情的始末,免除了对王阳明处罚。王阳明以退让之术;避免了飞来的横祸。

如果说翟方进以退让之术,转化了一个敌人,那么王阳明则依此保护了自身。

以退让求得生存和发展,这里蕴含了深刻的哲理。

老子曾说过:“无为而无不为。”意思是说,只有不做,才能无所不做,唯有不为,才能无所不为。

为了论证这个道理,老子进行了哲学的思辨:许多辐条集中到车毂,有了毂中间的空洞,才有车的作用;揉捏陶泥作器皿,有了器皿中间的空虚,才有器皿的作用;开凿门窗造房屋,有了门窗中间的空隙,才有房屋的作用。所以,“有”所给人的便利,完全靠着“无”起作用。

就是说,无比有更加重要。不仅客观世界的情况如此,人的行为也如此。人的“无为”比“有为”更有用,更能给人带来益处。一味地争强好胜,刀兵相见,横征暴敛,“有为”过盛,最终只能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

当然,老子贬“有为”扬“无为”的做法,并非完全正确。就社会生活而言,积极奋斗、努力争取、勇敢拼搏、坚持不懈的行为,其价值和意义,无疑是值得肯定的。就此而言,老子的思想不尽合理。但应该看到,人生的路并不是一条笔直的大道,当对复杂多变的形势,人们不仅需要慷慨陈词,而且需要沉默不语;既需要穷追猛打,也需要退步自守,既应该争,也应该让,如此等等,一句话,有为是必要的,无为也是必要的。就此而言,老子的无为思想,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然而,在人生的旅途中,应该什么时候有为,什么时候无为呢?无为和有为的选择取决于主客或敌我双方的力量对比。当主体力量明显占优势,居高临下,以一当十,采取行为以后,可以取得显著的效果时,应该有为。而当主体处在劣势的位置上,稍一动作,就可能被对方“吃掉”,或者陷于更加被动的境地,那么,便应该以退为进,坚守“无为”方是。无为只是一种权宜之计、人生手段,待时机成熟,成功条件已到,便可由无为转为有为,由守转为攻,这就是中国古人所说的屈伸之术。

为此,我们提醒那些想建功立业的人,在人生大道的某一个点上:只有退几步,方能大踏步前进!

用忍让来达成目的

忍有两种,一种是思而不发,以忍求安;一种是忍而待发,以忍求变,求人者要特别学会后一种忍,忍是手段,所求是目的。

战国七雄的赵武灵王经过多年的征伐,认为北方游牧民族骑马作战是值得仿效的战术,其机动性大,集散自由,对战场条件适应性很强。

于是,赵武灵王便想改变自己军队的作战战术。但这项改革却颇费了番周折。首先,当时的中原服装不适合骑马作战,那就要改穿游牧民族的胡服,胡服的下身相当于今人普遍穿的裤子。

但是,要穿胡服并不那么简单,服装式样的改变,在中国古代是一场大的改革。

赵武灵王的命令一下,预料中的反对势力蜂拥而来,朝中的多数大臣都不支持这项改革,主要理由就是不能出卖自己祖宗去穿胡服丢丑卖脸,不能改变中国的传统式样。

面对大批的反对势力,赵武灵王采取了极其克制的态度,他不发王者之威,不以王者之尊强行推广,而是从战争的发展,富国强兵的要略,反复阐述自己的意见,拿出了最大的忍耐力推行战术。其中最难对付的是他的亲叔叔,借口生病,不早朝,也不听劝。赵武灵王明明知道他病在哪儿,却绝口不谈正题,天天如此,他叔叔大为感动,终于不再反对。

赵武灵王的“忍功”确实达到了目的。“小不忍则乱大谋”,只有咽得下这口气,你才办得成大事。

塔克文是罗马的最后一代国王,他残暴地杀害了布鲁图斯的父亲和哥哥。布鲁图斯装成傻子才得以幸免。布鲁图斯装傻子装得极为逼真,以至于国王认为他可以作为笑料,被留在宫中任意行走。国王经常把他当做开心的玩物。

罗马有一个美女卢瑟雷提亚,她已经嫁了人,却被国王抢进了宫,但她拒不从命,为了贞洁和自由而自杀了。

这时,布鲁图斯去找这个美女的丈夫和父亲,要他们发誓为她报仇。他得道多助,撕下了傻子的伪装,用慷慨激昂的演说动员起人民,又赢得了军队的支持,终于推翻并放逐了国王,结束了罗马的专制时代,建立了罗马共和国。布鲁图斯和他的战友考拉提督斯当选为首席执政官。

有志向、有理想的人,不应斤斤计较个人得失,更不应在小事上纠缠不清,而应有开阔的胸襟和远大的抱负,目光放远一些,看这些事情对自己的长远发展是否有利,而不去逞匹夫之勇。只有如此,才能成就大事,从而实现自己的梦想。

打个比方,假如你现在只不过是一个县官而已,今后的升迁还要看上司的印象而定,要是你的才干一直超过上司,上司的地位就很危险,那时他不但不会赏识你,反而会对你产生偏见,你会随时惹祸上身而又不自知,那又如何发挥你的济世之志呢?用心与周围的人协调,适应环境,暂时委屈,实在是为了你将来能有大的作为啊!

大丈夫能屈能伸

古人指出,官宦人家有福不可享尽,有权不可使尽。福分虽多却不多享,所以总能做到以俭朴为主,尽量少花银钱,自然而然就会珍惜幸福。追溯中国古代帝王将相的创业史,有关帝王将相治心、修身等方面的例子,真是不胜枚举,而帝王将相修身养性的最高境界就是隐忍不动。

公元1206年,铁木真当选为蒙古部落的可汗,被尊称为“成吉思汗”。本部元老扎木合唯恐铁木真削弱自己的力量,对成吉思汗怀恨在心。

一天,成吉思汗带着一些士兵打猎来到了不儿罕山。扎木合知道以后,便设下毒计,打算谋害成吉思汗。他命令仆人在成吉思汗的归途上搭了一个漂亮的雕花帐篷,帐篷里挖了一个很深的陷阱,把一些枪倒插在陷阱中,并在陷阱口上装了陷板。弄好后,他又在陷板上面铺了地毯,还在帐篷里准备了许多美酒佳肴。扎木合和成吉思汗在十几年前曾在此结拜,他深知成吉思汗是个重情义的人,这样他就可以假借祭盟诱骗成吉思汗到此,轻而易举地除掉对手。

成吉思汗狩猎归来,正巧途经扎木合的帐篷,当他得知扎木合在此祭盟,便立刻翻身下马,与他一同祭盟。成吉思汗正要入座时,他的猎鹰突然飞下来,落在地毯上,追一只钻入地毯下的老鼠。扎木合大惊失色,急忙割了一块肉扔给猎鹰,但是就在那一瞬间,成吉思汗已经意识到了这里有陷阱。但他做出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恭恭敬敬地将扎木合推到座位上,只听“扑通”一声,扎木合掉进了陷阱,成吉思汗命令侍从们把扎木合救了上来,然后一言不发骑马离去了。

由此可见,隐忍不动是一种才智,不露心迹,暂收锋芒。在特殊紧急的情况下,隐忍可以造成一种假象,让别人看不出你的真实意图,而你却可以牢牢地把握住主动权。

越王勾践如果不能忍当年的会稽之辱,就只能为夫差所杀,绝不会有后来的兴越灭吴。韩信能忍胯下之辱,才在后来贵封王侯。刘备于艰难时寄身曹营,乃有后来的三分天下。俗话说,“大丈夫能屈能伸”,就是这个意思。

遇事不能硬顶

在我们做某件事时,如果情况对自己不利,再要继续下去很可能惨遭挫败,甚至丢了性命。那就必须考虑如何全身而退,常言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此时,必须当机立断,决不可拖泥带水,这最能反映出你的功力深浅。

第一,要仔细分清形势是否很不利,慎之又慎地做出是否撤离的决定。

因为,撤离毕竟是一种退而求其次的手段,是为保存实力,不得已而为之的消极行动。假如形势并非很危险,再坚持一下就会成功,就绝不要轻言撤退。所以作出这种决定必须要慎之又慎。

武则天年方十四时便已艳名远扬,被唐太宗召人宫中,不久封为才人,又因性情柔媚无比,被唐太宗昵称为“媚娘”。当时宫中观测天象的大臣纷纷警告唐太宗,说唐皇朝将遭“女祸”之乱,有一个女人将代李姓为唐朝皇帝。种种迹象表明此女人多半姓武,而且已人宫中。唐太宗为子孙后代着想,把姓武之人逐一检点,作了可靠的安置,但对于武媚娘,由于爱之刻骨,始终不忍加以处置。

唐太宗受方士蒙蔽,大服丹丸,虽一时精神陡长,纵欲尽兴,但过不多久,便身形槁枯,行将就木了。武则天此时风华正茂,一旦太宗离世,便要老死深宫,所以她时时留心择靠新枝的机会。太子李治见武则天貌若天仙,仰羡异常。

两人一拍即合,山盟海誓,只等唐太宗撒手,便可仿效比翼鸳鸯了。

第二,情况不妙时,必须当机立断,主动撤退,否则,肯定是血本无归。

当唐太宗自知将死时,还不忘如何确保李家江山的长久万代,要让颇有嫌疑的武则天跟随自己一同去见阎罗王。临死之前,李治和武则天都在他床边,他当着太子李治的面问武媚娘:“朕这次患病,一直医治无效,病情日日加重,眼看着是起不来了。你在朕身边已有不少时日,朕实在不忍心撇你而去。你不妨自己想一想,朕死之后,你该如何自处呢。”

武媚娘是冰雪聪明之人,哪还听不出自己身临绝境的危险!怎么办?她心里清楚,只要现在能保住性命,就不怕将来没有出头之日。然而要保住性命,又谈何容易,惟有丢弃一切的一切,方有一线希望。于是她赶紧跪下说:“委蒙圣上隆恩,本该以一死来报答。但圣躬未必即此一病不愈,所以妾才迟迟不敢就死。妾只愿现在就削发出家,长斋拜佛,到尼姑庵去日日拜祝圣上长寿,聊以报效圣上的恩宠。”

唐太宗一听,连声说“好”,并命她即日出宫,“省得朕为你劳心了”。唐太宗本来是要处死武媚娘,但毕竟自己很喜欢她,心里多少有点不忍。现在武媚娘既然敢于抛却一切,脱离红尘,去当尼姑,那么对于子孙皇位而言,不可能有什么危害了。

武媚娘拜谢而去。一旁的太子李治却如遭晴空霹雳,动也动不了。唐太宗却在自言自语:“天下没有尼姑要做皇帝的,我死也可安心了。”

李治听得莫名其妙,也不去管他。借机溜了出来,径直去了媚娘卧室。见媚娘正在检点衣物,便对她呜咽道:“卿竟甘心撇下我吗?”媚娘满脸无奈的忧伤,她回身仰望太子,叹了口气说:“主命难违,只好走了。”“了”字未毕,泪已雨下,语不成声了。太子道:“你何必自己说愿意去当尼姑呢?”武媚娘镇定了一下情绪,把自己的担心告诉了李治:“我要不主动说出去当尼姑,只有死路一条。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只要殿下登基之后,不忘旧情,那么我总会有出头之日……”

太子李治佩服武媚娘才智,当即解下一个九龙玉佩,送给媚娘作为信物。太子登基不久,武则天很快又被招入宫中。她的聪明之处在于能识别“风紧”还是“风松”,在危难面前能迅速分清主次,并能果断地“退”,从而保住自己的性命。“风松”了,又再回来,后来时机一旦成熟,武则天果断地由退转进,成为中国历史上声名赫赫的一代女皇。

主动退让,后发制人

后发制人是与先发制人相反的一种聪明招式。运用这种招式,往往是先让对方动手,自己主动退让一下,然后再反击,以制服对方。由于后发制人是在对手已经有了行动,并且从一定意义上对自己构成了威胁之时的一种情况,因此,它是一种重要的临危应变术。

人们熟悉的后发制人,要数《水浒传》中讲的“林冲棒打洪教头”的故事。那是林冲在发配沧州途中,被柴进接到庄里,设宴款待。柴进家中的洪教头觉得林冲只不过是一个“配军”,瞧不起林冲,而柴大官人又如此礼待林冲,因此引起洪教头的嫉妒之心,决计要与林冲比试高低。只见洪教头先起身,连声说:“来、来、来,和你使一棒。”便脱下了上衣,拽扎起裙子,掣二冬律,便了一个旗鼓,站到场地中央。当林冲站起身时,洪教头又喝道:“来、来、来!”林冲碍于柴进的面子,只得草草应战,刚使了四五个回合,便跳出圈外说:“小人输了。”柴进见林冲并未使出本领,便极力劝林冲再使一棒。洪教头见林冲刚才棒怯了,以为是怕他,也想再显威风。但见他又连喝三声“来、来、来!”使棒朝林冲舞了下来。林冲不慌不忙地往后一退,洪教头赶人一步,提起棒,又复一棒下来。此时,林冲见他脚步已乱,于是,将手中的棒从地上一挑,和身一转,那棒直扫洪教头的臁儿骨上。洪教头招架不及,扑的一声倒在地上。林冲后发制人之术,获得了比武的胜利。

暂退一步,伺机而动

商场上的矛盾、冲突、痛苦,使大部分人都会处于战争状态。回避锋芒,不直接对抗,能让你的心灵自在、祥和,矛盾也会在迂回曲折中得到妥善解决。一旦回避了锋芒,你就会发现事情原本可以很简单。识时务者为俊杰,当你处于矛盾的漩涡中时,当你处于矛盾的焦点时,你不妨暂退让一步,再伺机推托。

冯某是某公司的人事科长,经常处于矛盾的包围之中,上级的话他不得不听,违心的事也要办,下边的事不敢应,一应就是一大串。

在他极其苦恼时,一位智者提醒他,面对矛盾,你何不采取回避锋芒的办法,这能使你得到解脱。这使冯科长茅塞顿开,连叹自己以前太笨,以致得罪了一些人。

掌握了这一处理矛盾的秘诀,冯科长坦然多了。

一次,刘副总让他想办法将其自费毕业的侄子安插到某中学去,这不符合政策,让冯科长很为难,因为一旦出现问题,承担责任的是他,而非刘副总。这时他想起了回避锋芒,不直接对抗的退让之法,便小试牛刀。

冯科长对刘副总说:“好,我会尽心为您办这件事的,你让你的侄子把他的毕业证、档案材料给我送过来。”

刘副总的侄子来了,但只有档案材料,没有毕业证,因为他虽读完了两年学制,但学业不精,自学考试才通过了七门,哪来的毕业证,冯科长让他先回去等候通知。

过了几天,刘副总又过问这件事情,冯科长先说了说他侄子的情况,随后说道:“刘副总,我说话算数,你给那所学校的校长谈谈,只要他们接收,我这就把关系给开过去。”

刘副总从冯科长的话里显然己听出了弦外之音,只好说:“那就先放放再说吧。”

冯科长对刘副总没有采取直接对抗的方法,而是回避锋芒,达到了保护自身的目的。

适时退让有方法

美国有位总统马辛利,因为用人问题,遭到一些人强烈反对。在一次国会会议上,有位议员当面粗野地讥骂他。他极力忍耐,没有发作。等对方骂完了,他才用温和的口吻道:“你现在怒气应该平和了吧,照理你是没有权利这样责问我的,但现在我仍然愿详细解释给你听……”他的这种让人姿态,使那位议员秦红了脸,矛盾立即缓和下来。试想,如果马辛利得理不让人,利用自己的职位和得理的优势,咄咄逼人进行反击的话,那对方决不会服气的。由此可见,当双方处于尖锐对抗状态时,得理者的忍让态度,能使对立情绪“降温”。

下面介绍一些适时退让的方法,请诸位切记常常使用:

给台阶。生活中常有一些人特别固执己见,十分容易为些小事情同别人争论,而且火药味浓烈。这时候,得理的一方应当有饶人的雅量,他可以一面解释一面折衷调和,最好使用不带刺激性的“各打五十大板”或者“你好我好”的语言形式,以避免冲突的扩大。有一位先生,一次上岳父家吃饭,进餐时翁婿两人聊起了一条高速公路的修建问题。那先生强调:公路的进度一再推迟,是有关方面的一个严重错误;而岳父则不同意,认为公路本来就不该兴建。两人你一言我一语,争论渐趋激烈。后来那位泰山大人把问题扯到“年轻人自私心重,没有环保意识”上面,显然是在批评那先生。那先生怕再争论下去伤和气,便开始缓和下来,他婉转地说:“可能我们的看法永远也不会合辙,可是,那没有什么,也许我们都是对的,也许我们都是错的,这也是未可知的事。”那先生的一席话,不仅给自己搭了台阶,也给争论双方打了圆场。避免了双方争论不休,矛盾扩大,影响感情。试想,如果那先生意气用事地与岳父争论下去,结果会如何呢?很可能惹火老岳父,被臭骂一顿。

熄怒火。不少时候,人和人之间的相互发火,是因为互不了解、有失沟通造成的。这时候得理的一方切不可因对方的错怪而以怒制怒。最好的方式是多加解释,想法沟通或者道歉、劝慰,与对方达成谅解或共识。一所医院里,病人挤满了候诊室。一个病人排在队伍中,将手上的报纸都看完了也没有挪动一步,于是他怒火万丈,敲着值班室的窗户对值班人员大喊:“你们这是什么医院?这么多人排队你们看不见吗?为什么不想办法解决?我下午还有急事呢!”值班员面对病人的怒火,耐心解释说:“很报歉,让你等了这么久。是这样的,医生去开刀了,抢救一个危重病人,一时脱不了身。我再打电话问问,看看他还要多久才能出来。谢谢你的耐心等候。”患者排大队得不到及时诊治,责任并不在那个值班员身上,但是面对病人的错怪,他却沉住气一面解释,一面劝慰,这就比以怒制怒,火上添油的回答好多了。

止争吵。一位丈夫彻夜未归,次日才幽灵般地回到家中,妻子理怨了几句,两人便你一言我一语地干起仗来。忽然,妻子说:“算了,没什么了不起,男人晚上不回家都成时髦了——我唯一要提醒你的是:熟悉的地方还是有风景的!”那妻子虽然占理,却没有去“痛打落水狗”,只是调侃了几句,便使一场冲突体面地结束了。

破僵局。冷战斗气中的夫妻,如果一个是“室内型”的人,一个是“室外型”的人,那情况还好些,一个在外面游荡,一个在家中干自己的事;如果两人都是“室外型”性格,那这小家庭就有三分动荡与七分的危险;如果两人都属“室内型”的那类,那日子过的无疑是十分的别扭。就大多数夫妻而言,双方是谁也不愿在冷战中打持久战的,关键的问题是双方谁先主动来打破冷战的僵局,一般说来,大都是男方先来点高姿态,也有女方主动示弱告软的。不管哪一方,只要你不想让夫妻冷战威胁这个家庭,只要你有心想迅速结束冷战状态,实现夫妻“邦交”正常化,你就应该乖乖地看看学学下面的几招。

(1)不把话说得太绝,为对方留有余地。

(2)请朋友做客或约对方看电影,借机搭话。

(3)热脸迎向冷屁股,向对方大献“殷勤”。

(4)打个电话,找个借口说说话,可少尴尬。

(5)求对方帮个小忙,打破坚冰。

(6)佯装生病或不舒服。让对方来关心。

总之,打破僵局的方法很多,夫妻之怨宜解不宜结。其中根本的一点是:任何情况下都不可以有给对方一点颜色看、惩罚对方一下,非让他(她)低头认罪不可的种种不良心态。有话说话,有理讲理,宁要争吵也不要冷战,这是许多和谐的夫妻总结出的一条老经验。而一旦处于冷战中无人主动来给你们调解,那就靠双方“系铃人”来努力解开沉默无言这个“铃”了。

总而言之,为人不可太固执,是你的错理所当然要致歉和解;如果是占理,让人一步不为低,人们最终会承认我的正确,并称道你的宽宏大量。

做到吃亏是福

大智者,其行为常常是若愚的。而且,唯有其“若愚”,才显其“大智”本色。其中的“若”这个字在这里很重要,也就是“像”的意思,而不是“是”的意义。以下是唐代的寒山与拾得(他们二人是一种开启人智慧的智者)两个人的对话。

一日,寒山对拾得说:“今有人侮我、笑我、藐视我、毁我伤我、嫌恶恨我、诡谲欺我,则奈何?”拾得回答说:“但忍受之,依他、让他、敬他、避他、苦苦耐他、不要理他。且过几年,你再看他。”

那种高傲不可一世的人的结局一定是够尴尬的了,而我们也一定可以想像得出拾得的胜利的微笑——尽管这可能是一种超脱圆滑的微笑。不过,它的确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一些好处。

“扑满”,就是我们常常说的用瓷或泥做的硬币储蓄盒。在小的候,我们常将父母给的一些零用钱放进去,当这个储蓄盒满的时候,我们就将这储蓄盒打破,而将其中的钱取出来。然而,当它是空的时候,它却可以保全它的自身。

所以,如果我们知道福祸常常是并行不悖的,而且福尽则祸亦至,而祸退则福亦来的道理,因此,我们真的应该采取“愚”、“让”、“怯”、“谦”这样的态度来避祸趋福。

“吃亏”往往是指物质上的损失,但是一个人的幸福与否,却往往是取决于他的心境如何。如果我们用外在的东西,换来了心灵上的平和,那无疑是获得了人生的幸福,这便是值得的。

若一个人处处不肯吃亏,则处处都想占便宜,于是,骄心日盛。而一个人一旦有了骄狂的态势,难免会侵害别人的利益,于是便起纷争;在四面楚歌之下,又焉有不败之理?

因此,人最难做到的就是在“吃亏是福”的前提下,认识到两点,一个是“知足”,另一个就是“安分”。“知足”则会对一切都感到满意,对所得到的一切,内心充满感激之情;“安分”则使人从来不奢望那些根本就不可能得到的或根本就不存在的东西。没有妄想,也就不会有邪念。所以,表面上看来“吃亏是福”以及“知足”、“安分”会让人有不思进取之嫌,但是,这些思想也是在教导人们能成为一个对自己有清醒认识的人,做一个清醒的正常人。因为,一个非常明白的常识——即不需要任何理论就可以证明的是,一切的祸患不都是在于人们的“不知足”与“不安分”,或者说是不肯吃亏而引起的吗?

大多数人总是相信一切都能通过人们的努力而得到改变,但也有些人却认为,人的一切努力都是徒劳的,这两种不同的思想放在一起,就产生出中国传统思想中的一种不朽的东西,即宁肯吃一些亏也要换来非常难得的和平与安全。而在此和平与安全时期之内,我们可以重新调整我们的生命,并使它再度放射出绚丽光芒。

而善于吃亏的人一般平安无事,而且一般不会吃大亏,所谓善有善报。相反,总爱贪便宜的人最终不会有真正的便宜,而且还会留下骂名,甚至因贪小便宜而毁了自己,所谓恶有恶报。

在中国传统思想中,有“吃亏是福”一说。这是哲人们所总结出来的一种人生观——它包含了愚笨者的智慧、柔弱者的力量,领略了人生的豁达和由吃亏忍让而带来的安详与宁静。与这个貌似消极的哲学相比,一切所谓积极的哲学都会显得幼稚与不够稳重,以及不够超脱与圆滑。

“吃亏是福”的信奉者,同时也一定是一个“和平主义”的信仰者。林语堂在《生活的艺术》中对所谓“和平主义者”这样写道:“中国和平主义的根源,就是能忍耐暂时的失败,静待时机,相信在万物的体系中,在大自然动力和反动力的规律运行之上,没有一个人能永远占着便宜,也没有一个人永远做‘傻子’。”

吃亏与忍让是常连在一起的,怕吃亏的人很难做到忍让,若一天什么事都尖刻、怕吃亏,天长地久就会众叛亲离,孤家寡人,这不是别人吃不起亏,而是看不惯这种作风,对这种人,从感情与心理上就有了讨厌与反感,首先是从人品上疏远了,怎么能与之深交与共事呢?古人讲“吃亏是福”,实际就是告诫人们:对吃亏的事要看长点,想远点,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做人处事,还是忠实厚道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