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何为说谎
提到说谎,大家似乎都不陌生,但你真的了解说谎吗?
1.1.1 掩耳盗铃:日常生活中的自我欺骗是说谎吗
春秋时期,晋国贵族范氏被其他四家贵族联合打败后逃往齐国。有一个小偷见范氏家有一口美钟,想盗走它,但钟又重又大,于是他取来铁锤想将其敲碎并偷走,结果钟声大振,他急忙用手捂住耳朵,发现钟声变小,以为只要捂住自己的耳朵,就能防止他人听到,于是他每砸一下,就用双手捂住耳朵,最后人们听到钟声,蜂拥而至把他捉住了。这则掩耳盗铃的故事,描绘了典型的自欺欺人的情景。
童话故事《皇帝的新装》中那个爱慕虚荣、昏庸无能的皇帝也是自我欺骗者。当所有百姓指出“他确实没穿什么衣服呀”的时候,他虽然觉得百姓们说的话可能是真的,但为了个人脸面,更加装出一副高傲的样子,让游行大典继续进行,成为大家的笑柄。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欺骗也比比皆是。社会心理学研究发现人类存在“自我服务偏差”,我们通常从好的方面看待自己,将好的结果归因于内部因素,而将坏的结果归因于外部因素(Forsyth, 2007)。比如多数司机——甚至大部分曾因车祸而住院的司机——都认为自己比一般司机驾车更安全且更熟练,而在遇到交通事故时总是说“不知从哪里钻出一辆车,把我撞了”。那么日常生活中诸如此类的自我欺骗是说谎吗?
研究者的回答是否定的。曾经风靡一时的美剧《别对我说谎》的主人公原型,较早研究说谎的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心理学家保罗·埃克曼(Paul Ekman)认为说谎必须具备有意性,即说谎是个体有意为之的行为。个体往往意识不到上述维护自我利益/形象的认知偏差其实是自我欺骗,因而自我欺骗不是说谎。
根据说谎的有意性特征,可以区分谎言和假话。谎言并不一定是假话,说谎者可能提供真实的信息,但其意图在于说谎;假话也不一定是谎言,诚实者也可能由于记忆或行为的差错而提供虚假的信息,或无意识地压抑了真实信息,但却没有说谎的意图。
1.1.2 见证奇迹:魔术是说谎吗
大卫·科波菲尔(David Copperfield)是当今最伟大的魔术师,他用超乎常人的想象力,完成了一次次令人惊叹的魔术表演。他曾在数百万观众面前让一架7吨重的喷气式飞机消失;让美国的自由女神像在现场和电视机前的上千万观众面前消失;让自己飘浮在科罗拉多大峡谷实现空中行走;让自己穿越中国的长城等。那么大卫·科波菲尔的每次魔术表演都是在说谎吗?保罗·埃克曼认为说谎还需具备无预警性,即说谎对象事先对说谎并不知情。魔术表演的观众期待并享受魔术带来的惊喜,他们是知道并乐于“被骗”的,因此魔术不是说谎。
1.1.3 兵不厌诈:军事活动中的欺诈是说谎吗
从古至今,打仗用兵,都是真真假假,虚虚实实,隐蔽自己,迷惑敌人,所谓“兵者诡道,出奇制胜”。《孙子兵法》《三十六计》多有描述军事欺诈计谋,例如,空城计、调虎离山、瞒天过海、暗度陈仓、欲擒故纵等。军事活动中的欺诈属有意为之且无预警性,因而是说谎。
虽然研究者普遍认同说谎需具备有意性和无预警性特征,但其根据各自研究目的对说谎所下的定义还是略有差异的。对此,一些研究者指出列举说谎的不同定义并没有多大意义,但从诸多定义中抽取一些共同要素是很关键的(Masip, Garrido, & Herrero, 2004)。他们认为说谎行为同时具备以下三个要素:意图要素、信息要素和信念要素。正是上述三个要素构成了判断一种行为是不是说谎的标准。下面对这三个要素进行逐一阐述。
1.意图要素
说谎的第一要素是有意性(如前所述,有意性也是说谎的一大特征)。说谎是个体有意而为的,无论成功与否。某人记不起某件事情或者其记忆被污染,以至于不能做出关于目击事件的准确描述,这时他并没有说谎,只不过是犯了杰拉尔德·R.米勒(Gerald R.Miller)(1983)所说的“诚实的错误”。因而虚假信息的传递既可有意为之,也可无意为之,还需确定传递者的意图,才能判断其是否说谎。
2.信息要素
可以从三个方面对说谎中的信息予以界定:一是信息操纵的策略;二是信息操纵的属性;三是信息操纵的载体。
(1)信息操纵的策略:隐瞒、伪造信息
保罗·埃克曼认为隐瞒真实信息和伪造虚假信息是说谎的两种主要方式。此外,还有其他信息操纵的策略,如最小化策略和最大化策略(Ekman, 1975)。最小化策略可以看作隐瞒,是真实信息的部分隐瞒。最大化策略(例如,一个人中等程度高兴却表现出非常高兴)更像是伪造。
(2)信息操纵的属性:事实的或情绪的信息
说谎者所传递的信息,既可以是所看到或知道的事实,也可以是自身的情绪状态。根据信息的这种属性,可以将谎言划分为事实性谎言和情绪性谎言。事实性谎言违反客观事实,例如,小偷否认自己的偷窃行为。情绪性谎言则违反个体情绪体验,例如,强颜欢笑。然而这两类谎言的界限并不那么清晰,事实性谎言经常同时伴随着情绪性谎言(Ekman 1981, 1985, 1992)。原因在于说谎者对事实说谎时可能会担心被揭穿而产生害怕情绪,也可能因说谎而产生内疚情绪,还可能因成功误导他人而产生兴奋和快乐情绪(Ekman & Frank, 1993; Ekman & O’Sullivan, 1989),而掩饰这种种情绪就得靠情绪性谎言。
(3)信息操纵的载体:言语或非言语
说谎可能是“一个句子、一个单词,乃至一个手势”。欺骗性信息能够通过言语或非言语的方式进行传递。保罗·埃克曼和同为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心理学家华莱士·V.弗里森(Wallace V. Friesen)(1969)将非言语动作分为象征、阐述、情绪表达、调节和适应五类。这些动作原则上会被说谎者操纵。
其中阐述性动作和适应性动作被研究较多。阐述性动作,即伴随言语活动出现的具有比较固定频率的手部动作,通常用于修改或补充言语内容,例如,在人们用言语描述物品的同时,会用两只手掌间的距离表示该物品的大小、高度、宽度等。美国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著名的谎言研究专家贝拉·德保罗(Bella DePaulo)等(2003)总结了16项有关阐述性动作的研究,发现人们在说谎时阐述性动作会减少。适应性动作是为了满足自我或身体的某些需要(Ekman & Friesen, 2010),例如,将手放在胸口以平复情绪。一些研究发现,人们在说谎时出现的适应性动作减少(Caso et al., 2006),并且其时间也更短(Enright,Beattie, & Taheri, 2010)。
3.信念要素
说谎是一种工具性策略,是获取某种结果的手段。说谎者试图使对方产生或维持一种信念,尽管说谎者认为该信念是虚假、错误的,但该信念可能使得对方做出有益于说谎者的行为。例如,嫌疑人(发送者)在警察(接收者)面前否认参与犯罪(说谎),旨在让警察相信他没有犯罪(虚假信息),从而能够逃脱惩罚(发送者的利益)。
综上,研究者将说谎定义为“通过言语或非言语的形式,有意地隐瞒、伪造或以其他任何形式操纵有关事实、情绪的信息,以诱导他人形成或维持一种沟通者本人认为是假的信念,无论成功与否,均可被视作说谎”(Masip, Garrido, & Herrero, 2004)。本书将采用这一定义,认为说谎既包含言语形式,也包含非言语形式,是一种操纵信息以使他人形成错误信念的行为,这种行为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
小结
本节主要介绍了说谎的概念。研究者认为说谎行为中包含意图要素、信息要素和信念要素,通过言语或非言语的形式,有意地隐瞒、伪造,或以其他任何形式操纵有关事实、情绪的信息,以诱导他人形成或维持一种沟通者本人认为是假的信念,无论成功与否,均可被视作说谎。
思考题
1.请举例说明日常生活中的说谎现象。
2. 请根据意图要素、信息要素和信念要素对某一具体说谎行为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