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谎言识别的现在
现代谎言识别技术——测谎仪的诞生,源于一个猜想:人们说谎时的心理状态与说真话时不同,可能是情绪反应的差异,也可能是认知负荷的差异等,种种差异会通过血压升高等自主神经反应表现出来,因此通过检测人们在接受讯问时的生理反应变化,也许可以实现谎言识别(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2003)。于是研究者们开始研发基于生理反应变化的测谎仪。
2.2.1 传统测谎仪的出现
传统测谎仪的研究始于19世纪末。1895年,意大利实证主义犯罪学派创始人龙勃罗梭(Cesare Lombroso,1835—1909)将当时已经在生理学研究中成熟应用的水力脉搏描记法引进到测谎研究中,成为首位依据情绪的生理反应测谎的人。水力脉搏描记法是将被试的手和前臂插入密闭容器的温水中,记录容器内的液压变化,从而观察被试的脉搏和血压变化的方法。1914年,意大利心理学家贝努西(Vittorio Benussi,1878—1927)使用马莱(Marey)呼吸描记器进行测谎实验,发现说谎时伴随着吸气/呼气时长比例的变化,将这种比例变化作为谎言识别指标,准确率高达97.5%。直到现在,吸气/呼气时长比例依然是一个重要的测谎指标。
1917年,美国心理学家马斯顿(William Marston,1893—1947)和芒斯特伯格(Hugo Munsterberg,1863—1916)发现说谎和血压变化存在高度正相关,并据此设计了测谎仪。该测谎仪能够每分钟测量5次收缩压与舒张压,并且将数据绘制成血压变化图,根据图形变化分析被试者是否在说谎。受马斯顿启发,拉尔森(John Augustus Larson,1892—1965)在1921年发明了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测谎仪——多种波动描记器,可以同时连续测量血压、脉搏和呼吸的变化。1926年,拉尔森的助手基勒(Leonarde Keeler,1903—1949)对多种波动描记器进行改良,更名为基勒测谎仪,同时申请了专利,并致力于将现代测谎仪推广应用于刑事侦查和审讯以及人事测评领域。
20世纪90年代以后,传统测谎仪已进入由计算机辅助处理数据的时代。经过多次改良,传统测谎仪能够测量的指标已达12个,不但包括最初的血压、脉搏和呼吸,而且扩充到皮肤电、肌肉活动、声带颤动等(羊芙葳,2010;Kleinmuntz & Szucko, 1984; Ansley, 2008)。
与测谎仪的研发同步,研究者们逐渐开发出具有针对性的测谎审讯流程,也就是经过标准化的测谎问题编排的程序和方法。基勒的助手约翰·里德(John Reid)于1947年开发了准绳问题测试法(control question test,CQT),将和当事人个人情况有关、很可能获得不诚实回答的准绳问题,与和案件事实、情节有关的目标问题,按照一定的原则组合在一起,向被试者提问。CQT假设,罪犯更害怕与案件相关的目标问题,会对目标问题有更强的反应;而无辜者更害怕准绳问题,会对准绳问题有更强的反应。因此,比较当事人对两类问题的反应,可以探查其是否与案件有关,是否在说谎。1959年,大卫·莱克肯(David Lykken)开发了犯罪情节测试法(guilty knowledge test,GKT)。GKT通常包括一系列多重选择问题,每个问题包含一个罪行相关细节的选项,以及几个内容相似但是与罪行无关的控制选项。GKT假设罪犯知道罪行相关细节,在看到犯罪细节选项时会产生较强的生理反应,而无辜的人则不会出现这种特别反应。在CQT和GKT之外,研究者还开发了紧张峰测试、问题交叉测试、真假比对测试、缄默测试、扑克实验等测谎范式(羊芙葳,2010;Kleinmuntz & Szucko, 1984)。
2.2.2 传统测谎仪(多导生理仪)的替代品
在传统的多导生理仪之外,研究者们还开发了多种新型测谎技术。在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对测谎仪科学依据的审查报告中,将目前的测谎技术分为四大类(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2003)。
第一类是使用特殊设备检测自主神经活动的技术,包括传统的多导生理仪,以及各种新发现的生理指标(心肌收缩力、心输出量、总外周阻力、皮肤温度等),该技术关注的主要是自主神经系统的活动。其中,热成像仪在测谎上的作用更受到人们的关注,它的优势在于:不需要借助导线或电极等设备连接到被试者身上,可以直接进行测量。小样本实验室研究与现场研究都表明热成像仪测谎具有很高的准确度。不过,热成像仪大规模应用于测谎时的信效度还有待进一步研究的数据支持(Pavlidis, Eberhardt, & Levine, 2002;Warmelink et al., 2011)。
第二类技术是近年来流行的大脑功能检测技术。使用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和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等脑成像技术,研究者们发现,人在说谎时其大脑部分区域(如前额叶、顶叶和后侧扣带回等)呈现独特的激活模式(Spence et al., 2001; Langleben et al., 2002)。也有研究者试图使用脑电技术中的P300成分来测谎(Rosenfeld et al., 1991)。类似研究的总准确率大约达到85%,与皮肤电指标的测谎准确率大体相同(Johnson & Anderson, 1990; Farwell & Donchin, 1991; Allen& Iacono, 1997)。但是,认知神经科学研究的结果也表明,说谎的神经机制十分复杂,将脑成像和ERP技术实际应用于测谎也需要进一步提高外部效度与便携性。
第三类技术主要是根据行为线索(例如,声音、表情、躯体动作和语言分析等)进行测谎。自20世纪80年代起,各种利用语音压力作为测谎指标的测谎仪就被发明了出来。其中计算机语音压力分析仪能够检测人说话时发音肌肉的微小震颤,从而判断说话者是否在说谎,已得到很广泛的应用(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2003)。
第四类是公开直接地调查嫌疑人和事件相关的背景信息,以及利用问卷等方式收集信息来比较陈述与事实之间的矛盾之处的技术。
2.2.3 测谎仪的局限性
目前的测谎仪仍存在一些局限。其一,研究者并未能说明特定的自主神经反应究竟对应着怎样的心理活动。测谎仪难以区分因说谎造成的紧张焦虑和因情境不适应造成的紧张焦虑,容易出现轻率概括错误。其二,测谎仪及其理论假设往往忽视了客观存在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的训练能够帮助说谎者骗过基于部分测谎指标的检测(Van et al., 2012),如有意加快回答速度,混淆说真话和说谎的反应时间(Hu, Chen, & Fu, 2012)。其三,不同的自主神经反应指标之间的相关性较低,甚至存在负相关。例如,心率和皮肤电在某些任务中存在负相关(Lacey et al., 1963)。同样的刺激对不同的被试或在不同的情境中对相同的被试所引发的生理反应也存在相当大的差异(Kosslyn et al., 2002; Larsen et al., 2008)。
综上所述,测谎仪及其理论基础亟待深入研究并加以完善。在实际应用中,我们不应盲目信任测谎仪,只能将其作为辅助工具来参考,而使用测谎仪的具体工作人员应该接受严格培训,采用标准化的测谎流程。
小结
谎言识别实践进入科学时代以后,科学家们开始关注谎言过程伴随的生理变化,并尝试通过不同指标和方法对这种变化进行记录,基于此开发出早期的传统测谎仪,这似乎给测谎者提供了谎言识别的放大镜,提升了谎言识别的效率。在研发测谎仪的同时,研究者同时关注审讯流程的不断更新,开发出CQT和GKT等经典的测谎范式。随着现代测谎技术的不断发展,研究者们又进一步开发出多种新型测谎技术,结合生理、大脑、行为和背景信息调查等多方面的线索,这些变化极大地提升了谎言识别的准确率。但是测谎仪及其理论基础仍需要不断完善。
思考题
1.测谎仪的主要原理是什么?
2.测谎仪的结论是否可信?该如何评价及运用其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