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逐深蓝:霍雷肖、皇家海军与大英帝国的海洋霸权(华文全球史)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2章 北美洲和西印度群岛

精彩看点

指挥“阿尔比马尔”号巡航舰——坏血病——结识塞缪尔·胡德子爵——结识威廉·亨利王子——赢得人心——求婚安德鲁斯小姐遭拒——哥哥威廉·纳尔逊随行——理查德·休斯爵士的夫人——与理查德·休斯爵士的争执——约翰·穆特雷——霍雷肖·纳尔逊的违纪行为——与弗朗西丝·伍尔沃德·尼斯贝特相识——与弗朗西丝·伍尔沃德·尼斯贝特订婚——霍雷肖·纳尔逊成婚——回到诺福克郡——渴望投身海战


1781年8月,霍雷肖·纳尔逊上校担任装有二十八门炮的巡航舰——“阿尔比马尔”号的指挥。1781年8月24日,霍雷肖·纳尔逊在伍利奇正式就任。“阿尔比马尔”号这种级别的军舰,设施简陋,但霍雷肖·纳尔逊说他对“阿尔比马尔”号巡航舰非常满意,夸奖它“船头气派,船尾整洁”。几个月后,他又说“它的驾驶系统很好。这简直是一艘‘阿尔戈’号。即使很多帆不用,我们也能开得和‘企业’号一样快。”这就是霍雷肖·纳尔逊的鲜明特点,他总能坚定地认为“自己家的鹅赛天鹅”,坚信自己的船、自己的舰队是英国皇家海军的中坚力量,自己手下的军官和船员也都是俊杰。他觉得“‘阿尔比马尔’号巡航舰的后甲板上,士兵都是翩翩少年,船长格外出色,准尉人人优秀。这艘船上的所有人都很出色,无论是军官,还是士兵,无一不令我满意”。没过多久,他又说大副乔治·米切尔“是我见过的最好的士官”,上尉布罗米奇是“优秀的军官”。总之,他对自己的船员非常满意。在未来的海军生涯中,霍雷肖·纳尔逊还会不断发出这类深情的赞美。

“企业”号模型

并不是霍雷肖·纳尔逊特别幸运,总能遇到优秀的手下。相反,霍雷肖·纳尔逊带过的军官中,只有一个威廉·霍斯特爵士出类拔萃。爱德华·贝里爵士和托马斯·马斯特曼·哈迪爵士都很优秀,但绝对谈不上超乎寻常。离开了霍雷肖·纳尔逊,他们都是平凡的人。但有了霍雷肖·纳尔逊,他们的潜力就被激发出来。这不是因为霍雷肖·纳尔逊对他们的小恩小惠,而是因为他的真诚,真诚地认为自己手下的一切都是最棒的。这就导致所有来到他麾下的人都迅速感到自己被长官格外赏识,于是竭尽全力证明自己不负所望。

爱德华·贝里爵士

托马斯·马斯特曼·哈迪爵士

虽然“阿尔比马尔”号巡航舰的战绩并不辉煌,但在埃尔西诺的护航经历使霍雷肖·纳尔逊积累了在北欧海域航行的经验。这种经验将来会派上大用场。1782年春,霍雷肖·纳尔逊在朴次茅斯港和科克港护送商船。1782年4月月底,霍雷肖·纳尔逊和“代达罗斯”号的上校托马斯·普林格尔一同护卫一支船队前往纽芬兰的圣劳伦斯。1782年5月月底,他到达了圣约翰。护送商船沿河而上后,“阿尔比马尔”号巡航舰失踪了整整十周,1782年9月中旬才抵达魁北克。霍雷肖·纳尔逊和船员都患上了坏血病。霍雷肖·纳尔逊在日记中写道:“八周以来,我和所有船员都靠腌牛肉为食。普通船员更是从1782年4月7日开始就没有吃过任何新鲜饭菜了。”

当时英国皇家海军还不知道如何防范坏血病,而霍雷肖·纳尔逊显然已经知道了新鲜牛肉的重要性。我们完全有理由推测威廉·洛克丰富的知识让霍雷肖·纳尔逊明白了其中的关系,了解了在长期封锁布雷斯特港的过程中,爱德华·霍克男爵如何想方设法确保新鲜食物的供应。学来的知识经过此次经历的验证,足以让霍雷肖·纳尔逊终身铭记。这才是他此行真正的收获,远比俘获几艘破旧的敌船重要千倍,甚至比在波士顿湾摆脱四艘法兰西军舰的追击还要可贵。

魁北克

在魁北克休养几周之后,船员陆续恢复健康。“阿尔比马尔”号巡航舰按计划继续开往纽约。在纽约,霍雷肖·纳尔逊结识了1782年4月因战功卓著而刚刚获得爱尔兰贵族头衔的塞缪尔·胡德子爵。塞缪尔·胡德子爵似乎一眼就看中了这个“阿尔比马尔”号巡航舰年轻的指挥官。在得到英军驻北美总指挥海军少将罗伯特·迪格比的同意之后,霍雷肖·纳尔逊指挥“阿尔比马尔”号巡航舰一同前往西印度群岛。其间,塞缪尔·胡德子爵把霍雷肖·纳尔逊引荐给英国威廉·亨利王子,即后来的克拉伦斯公爵,也就是后来的威廉四世。多年后,威廉·亨利王子回忆起与霍雷肖·纳尔逊相识的过程:“我当时还是‘巴夫乐’号的见习船员。‘巴夫乐’号正在斯塔滕岛附近的海峡航行,我正在甲板上站岗。这时,‘阿尔比马尔’号的上校霍雷肖·纳尔逊来了。他是我见过的上校中看起来最年轻的,简直就是个孩子。他的装束也很醒目,制服上上下下都是束紧的,油光光的头发没有敷粉,细长的辫子裹着布条,背心的式样很老,更增加了他身上的古典气质,让我忍不住多看了他几眼。但我不知道他是谁,也猜不出他来干什么。不过,我的疑惑很快就得到了解答。塞缪尔·胡德子爵把他介绍给我。霍雷肖·纳尔逊的言谈有一种令人无法抵挡的魅力,他谈起海军时由衷的热情,让人一见就觉得此人不凡。后来,霍雷肖·纳尔逊和我们一起去了西印度群岛,在塞缪尔·胡德子爵麾下服役,不知疲倦地巡航弗朗索瓦角。在整个美国独立战争期间,霍雷肖·纳尔逊最大的心愿就是能指挥一艘战列舰。至于俘获敌舰赢得奖金,他向来不在乎。他一直以舅舅莫里斯·萨克林为榜样。”

塞缪尔·胡德子爵

1783年2月25日,霍雷肖·纳尔逊在给威廉·洛克的信中说:“在任何年轻人看来,我在塞缪尔·胡德舰队的待遇都是最高的。塞缪尔·胡德爱我如子,我坚信,无论我提出什么要求,他都会满足。威廉·亨利王子也特别优待我。塞缪尔·胡德竟然对威廉·亨利王子说,如果他提出任何关于海上战术的问题,那么我可以给他的答案绝不逊于舰队里任何一个军官。真的,我都不知道如何表达我的惶恐。我确信,威廉·亨利王子将是英国海军的财富。你一定想不到,他是个优秀的水兵,并且具备你希望的一切素质。”在此之前,霍雷肖·纳尔逊从未加入过舰队,对舰队的战术和运行方式的所有知识只停留在理论上,并且这些知识恐怕都是零星来自威廉·洛克、威廉·康沃利斯、彼得·帕克、塞缪尔·胡德子爵的言谈。其中,彼得·帕克的某些意见可能还帮了倒忙。

遗憾的是,“阿尔比马尔”号巡航舰所在舰队的西印度群岛之行无功而返。美国独立战争已经基本宣告结束。1783年3月,“阿尔比马尔”号巡航舰所在舰队袭击特克斯群岛的企图也落空了。1783年5月,舰队奉命返航,“阿尔比马尔”号巡航舰打头。1783年6月25日,舰队抵达斯皮特黑德。1783年7月3日,“阿尔比马尔”号巡航舰船员解散,霍雷肖·纳尔逊开始领取半薪。

威廉·亨利王子

到达伦敦之后,霍雷肖·纳尔逊忙着“替在他的船上服过役的手下讨薪水。英国皇家海军的水兵最痛恨的是,不停地从这条船调到那条船,导致他们和军官之间无法建立情感,军官对他们也毫不在意”。霍雷肖·纳尔逊与手下亲如一家,关心他们的利益,由此事可见一斑。在他的军旅生涯中,很多水兵一直追随他的左右,可见他为官多么被认可。他的上尉、船长、普通水兵都是他的牵挂。这绝不是为自己收买人心,而是军人间真挚的手足之情。但没有比这更能赢得人心的。他爱惜手下,手下爱戴他,这一步一步影响到整个英国海军。“阿尔比马尔”号巡航舰船员解散之时,他在日记中写道:“船上的全体人员都表示,无论我被调到哪艘船,都愿意随我前往。但我现在不想出海,以我目前的状况,我承受不了海上的生活。”

于是,霍雷肖·纳尔逊返回伯纳姆小住了一段时间。1783年10月,霍雷肖·纳尔逊前往法兰西,似乎打算在国外待一段日子。他在圣奥默尔旅居期间,开始学习法语,结识并爱上了当地一位英国牧师的女儿安德鲁斯小姐有学者考证这位不知名的安德鲁斯小姐可能是伊丽莎白·安德鲁斯。—译者注。1784年1月,霍雷肖·纳尔逊请求舅舅威廉·萨克林资助他成家。舅舅威廉·萨克林答应每年给他一百英镑。这份额外的收入很可能增强了他求爱的信心,可惜安德鲁斯小姐拒绝了他的求婚。当然,这件事他是不会主动告诉别人的。但他致信舅舅威廉·萨克林请求资助是在1784年1月14日,而仅仅五天之后,即1784年1月19日,他就回到了伦敦。这足以使我们推测,在短短的几天里到底发生了什么,让他这么急于给自己找点儿事做。之前,虽然他下定决心要赋闲一段时间,但1784年3月19日,他就登上了自己的新岗位——配有二十八门炮的巡航舰“北风神”号,接替了五六个月前上任的上校托马斯·韦尔斯,奉命前往背风群岛。1784年5月,“北风神”号从斯皮特黑德出发之前,西印度群岛的海军总指挥理查德·休斯爵士的妻子和女儿乘上了“北风神”号,同行的还有随行神职人员霍雷肖·纳尔逊的哥哥威廉·纳尔逊。

威廉·纳尔逊为何会以随行神职人员的身份来到“北风神”号?这里稍微解释。早在霍雷肖·纳尔逊指挥“阿尔比马尔”号巡航舰的时候,威廉·纳尔逊就希望到海军服役,但霍雷肖·纳尔逊一直给威廉·纳尔逊泼冷水,威廉·纳尔逊只得作罢。现在,西印度群岛之行又唤醒了他加入海军的愿望。尽管霍雷肖·纳尔逊依然不赞成威廉·纳尔逊加入海军,但考虑到哥哥的意愿,也就答应了。然而,威廉·纳尔逊很快就发现,自己虚弱的身体状况根本无法适应这里的气候。一个习惯了安逸、享乐的身体很容易受不了这里的天气。因此,“北风神”号靠岸后没几个星期,威廉·纳尔逊就舍它而去,返回英国了。

霍雷肖·纳尔逊对理查德·休斯爵士的夫人深感厌烦。一开始他就觉得这些客人是强加给自己的。在马德拉群岛时,他在日记中写道:“如果与他们分别,我不会惋惜。他们都是好人,但开销实在太大。”到达安提瓜岛时,他已经烦透了,尤其对理查德·休斯爵士的夫人。他毫不客气地称她为“没完没了的碎嘴婆”。对理查德·休斯爵士本人,他也没有什么好印象。理查德·休斯爵士英勇、和蔼,但绝不是做总指挥的理想人选。霍雷肖·纳尔逊加入他的部队短短几周后,就曾在日记中坦陈:“我不喜欢他,他对我太过卑躬屈膝。”“一个总指挥,在巴巴多斯竟然寄宿在别人家,完全没有一个英国上将的风范。”他还说:“理查德·休斯爵士爱拉小提琴,整日忙于调和音阶,军队自然荒腔走板。”不过,霍雷肖·纳尔逊对理查德·休斯爵士出言不逊,可能与海军条令有关,他们两次产生了严重分歧,而霍雷肖·纳尔逊都拒不执行理查德·休斯爵士的命令。霍雷肖·纳尔逊这个年轻军官的性格有多倔强,由此可见一斑。

英国的《航海法案》严格限制英国及其殖民地与外国商船贸易。已经取到独立的美国当然就属于“外国”了,但美国人希望继续享受被英国殖民时的贸易便利。在这一点上,当地商人和美国人的立场一致。当地商人与美国商船的贸易利润丰厚,当然没有自断财路的道理。于是,他们找到总指挥理查德·休斯爵士,希望他准许他们与美国商船的贸易。理查德·休斯爵士本来就是个老好人,自然就默许了。但霍雷肖·纳尔逊和当时担任“调停者”号的上校——卡斯伯特·科林伍德提醒他《航海法案》的规定,理查德·休斯爵士便号令他们依法办事。于是,霍雷肖·纳尔逊作为最高指挥被派往圣基茨岛,雷厉风行地驱逐了所有美国商船。当地商人纷纷向理查德·休斯爵士申诉。于是,霍雷肖·纳尔逊收到命令:如果当地政府允许美国商船进出,英国海军不得干涉。

圣基茨岛总督托马斯·雪利爵士选择允许美国商船出入。霍雷肖·纳尔逊责问他的时候,他说:“老将军没有听小伙子意见的习惯。”霍雷肖·纳尔逊答道:“我有幸和首相指二十四岁担任首相的小威廉·皮特。—译者注同岁。我相信我有能力指挥皇家海军的这艘船,就像首相先生有能力执掌政府一样。”霍雷肖·纳尔逊回答理查德·休斯爵士的态度就更加强硬了,大意是说总指挥的命令违反了《议会法令》,所以他拒绝遵守。虽然理查德·休斯爵士脾气温和,但这次也怒不可遏,想撤销霍雷肖·纳尔逊的职务。但他和旗舰舰长谈过此事之后,意识到军队中普遍认为霍雷肖·纳尔逊是对的,总指挥的命令是违法的、无效的。于是,理查德·休斯爵士的命令成了一纸空文,但没有被撤销。美国商人状告霍雷肖·纳尔逊非法扣查商船,理查德·休斯爵士自然袖手旁观。

霍雷肖·纳尔逊查处、扣押了五艘美国商船,限制船长不得离船上岸。经过审讯,美国的商船被判处罚金。但霍雷肖·纳尔逊的行为被认定为非法扣押,需要赔偿美国商船四千英镑。霍雷肖·纳尔逊一旦下船登岸,将被立即逮捕并要求支付全部罚金。内维斯岛委员会主席约翰·理查森·赫伯特主动提出,如果霍雷肖·纳尔逊宁愿被捕也要上岸,尽管与美国的贸易被叫停导致他的损失比任何人都大,但他愿意为霍雷肖·纳尔逊支付一万英镑的保释金。不久,英国王室出资为霍雷肖·纳尔逊辩护,暂时解决了此事。几年后,虽然这件事再起波澜,霍雷肖·纳尔逊又收到了传票,但英国王室一直在为他辩护。在整个过程中,最打击霍雷肖·纳尔逊的可能是英国财政部表彰了理查德·休斯爵士,感谢他保护英国的商业活动,而对霍雷肖·纳尔逊的行动只字未提。

这起涉及政治、法律、军事的争端悬而未决,霍雷肖·纳尔逊再次与理查德·休斯爵士发生冲突。这次是关于一个技术性更强的问题。当时有个惯例,上将会在国内和国外的每个船坞派驻一个上校军官。这种上校通常只领取半薪。当时被派驻在安提瓜岛船坞的上校是约翰·穆特雷。约翰·穆特雷是一个忠诚踏实、没有什么突出战功的老军官。五年前,即1777年,约翰·穆特雷因为一起颇受瞩目的诉讼出了名。他当时作为“拉米伊”号的上校负责护送一支船队,保护一批价值高昂、十分重要的货物。在圣文森特角附近,“拉米伊”号遇上了法兰西和西班牙的联合舰队。最终,船队被俘。约翰·穆特雷以渎职罪遭到起诉,“拉米伊”号被解散。当时的舆论普遍认为,政府让这么重要的船队穿过法兰西和西班牙的联合舰队出没的区域,却没有提供更强大的保护,过错在政府,而不在护航的将士。1782年,随着政府的改组,约翰·穆特雷被再次起用,在安提瓜岛的海港担任专员,算是对他的补偿。

“拉米伊”号

因为只领半薪,约翰·穆特雷实际上没有行政权力。港口不断有各种船来往,最高指挥官频频更换,在理查德·休斯爵士看来,这会带来诸多不便。于是,他命令约翰·穆特雷升起准将的将旗,以海港最高指挥官的身份在港口办公。领半薪的军官要恢复全薪,必须经过海军部的批准。无论当时,还是现在,这都是海军的惯例。因为大家都知道约翰·穆特雷是领取半薪的,所以霍雷肖·纳尔逊一进入安提瓜岛,就要求约翰·穆特雷撤下准将的将旗,并且提醒他不能再听从理查德·休斯爵士这样的命令,除非海军部恢复他的全薪。

约翰·穆特雷似乎很顺从地默认了霍雷肖·纳尔逊的意见,因为他很清楚理查德·休斯爵士的命令是违法的,他以半薪军官的身份行使管理权不符合规定。霍雷肖·纳尔逊再次对理查德·休斯爵士抗命不遵,令理查德·休斯爵士忍无可忍。于是,理查德·休斯爵士向海军部报告了事情的经过。虽然霍雷肖·纳尔逊也向海军部申诉,但因为自己强硬的做事方式遭到了批评,他被告知应该把自己的质疑告诉总指挥,而不该自己挑战约翰·穆特雷行使职权的合法性。理查德·休斯爵士也收到了这份批评霍雷肖·纳尔逊的文件,才平息了怒火。至于约翰·穆特雷,因为已经被召回英国,此事也就告一段落。19世纪末,无论英国本土的港口,还是国外的港口,所有船坞管理员都领全薪,并且手握大权。

在这两件事中,霍雷肖·纳尔逊的主张都是正确的。美国商人希望得到的贸易许可确实违反了英国的《议会法令》,约翰·穆特雷当时的身份确实不具有行政权力。但我们不能因敬仰霍雷肖·纳尔逊而忽视了一个事实:从军队的角度看,他的行为是违纪的。一个军官的首要职责就是服从命令,有疑虑可以向总指挥反映,以善意的方式质疑自己认为的不妥之处。有了争议就自行其是,或者按照自己的判断采取行动,将命令置于不顾,是无视军人服从命令的天职。请读者注意,霍雷肖·纳尔逊面临的并不是什么事前无法预计的突发情况,从而不得不违反指示。身为军人确实会遇到这样的紧急情况,这时,能否相机而动、当机立断是对一个军官能力的检验。而在圣基茨岛和安提瓜岛的事件中,没有任何导致霍雷肖·纳尔逊不能等待上级指示而需要紧急决策的情况。海军部给霍雷肖·纳尔逊的训诫表达的就是这个意思。我们完全可以说,本来应该严惩的重大违纪被从轻发落了。虽然这两件事的后果不严重,但它们足以说明霍雷肖·纳尔逊从军早期的处事风格,也可以据此预见他未来的行事方式。对渴望了解他传奇经历的读者,这两件事具有重大的意义。

关于安提瓜岛上的这桩“公案”,还有一件趣事。霍雷肖·纳尔逊虽然质疑约翰·穆特雷的职权,义正词严地要求对方撤下准将将旗,但其实他和约翰·穆特雷私交甚笃,尤其和约翰·穆特雷的夫人感情很不一般。虽然我们不知道确切的数字,但约翰·穆特雷的夫人比丈夫年轻很多是确凿的事实。霍雷肖·纳尔逊到达安提瓜岛后不久就曾在信中说:“要不是约翰·穆特雷的夫人对我如此体贴,我恐怕早就在这个活地狱上吊了。”因约翰·穆特雷的将旗起争执期间,霍雷肖·纳尔逊在给哥哥威廉·纳尔逊的信中坦陈:“我亲爱的、挚爱的朋友要回家了。我真是个多愁善感的傻瓜。我替她高兴,但站在我自己的立场,我感到万分痛苦。无论何时何地,我再也找不到可以和她媲美的人。”在这封信中,霍雷肖·纳尔逊还讲到海军基地里几位年轻女士及和她们的一些交往,随后说道:“总督大卫·帕里的侄女已经开始出入社交场所了。她是乘‘北风神’号去内维斯岛的。我是个老派守旧的人,所以他们都放心把年轻姑娘交给我。”

几周后,也就是1783年3月中旬,霍雷肖·纳尔逊的船驶往圣基茨岛。在圣基茨岛,霍雷肖·纳尔逊待了好几个月,爱上了内维斯岛委员会主席约翰·理查森·赫伯特的外甥女弗朗西丝·赫伯特·伍尔沃德与霍雷肖·纳尔逊成婚后改称弗朗西丝·纳尔逊。—译者注,即约翰·理查森·赫伯特的姐姐玛丽·赫伯特与威廉·伍尔沃德法官的女儿。弗朗西丝·伍尔沃德·尼斯贝特1761年出生,时年二十四岁。1779年6月,她嫁给了乔赛亚·尼斯贝特。遗憾的是,他很快就精神错乱,十八个月后,即1781年1月,就去世了。他的遗孀和襁褓内的儿子靠弗朗西丝·伍尔沃德·尼斯贝特的舅舅约翰·理查森·赫伯特帮扶。

虽然霍雷肖·纳尔逊此前多次进出内维斯岛,但无缘结识弗朗西丝·伍尔沃德·尼斯贝特。而这一次,霍雷肖·纳尔逊返回内维斯岛很快引起了弗朗西丝·伍尔沃德·尼斯贝特的注意。1783年3月中下旬,弗朗西丝·伍尔沃德·尼斯贝特在圣基茨岛的一位朋友在信中对她说:“今天我们终于见到了‘北风神’号闻名已久的上校。他是晚饭前到的,虽然为人很热情,话却不多,可能老话说得对:‘想得多的人说得少。’他滴酒不沾,但晚饭后,主席先生像往常一样举杯:‘为国王陛下、王后陛下和王室干杯!’这个奇怪的人补充说,‘还有塞缪尔·胡德子爵’,然后频频举杯,每次都会说同样的祝词。他说这是他的习惯。然后,他说不喝就不喝,又缄口不言了。凭这次接触,我们谁也看不透他的性格。看他的行为举止,他似乎比较内敛、严肃。有那么一刻,我们可以从他身上感觉到那种聪明人常有的忧郁。我坐在他旁边,一直尽最大努力跟他攀谈,引起他的谈兴。然而,除了‘是的’‘不是’,一无所获。亲爱的范妮弗朗西丝·伍尔沃德·尼斯贝特的昵称。—译者注,如果你在场,我相信你一定能有办法,你一贯善于跟各种奇怪的人打交道。”

弗朗西丝·伍尔沃德·尼斯贝特

1783年5月12日,霍雷肖·纳尔逊在给哥哥威廉·纳尔逊的信中偶然提到自己在内维斯岛遇到了一位年轻的寡妇。1783年6月29日,他写道:“上将和夫人、小姐昨天都离开了,我虽然现在住着他们的房子,但失去了他们的陪伴。”紧接着,他又补充了一句:“告诉你个秘密,如果我说我要当新郎了,你可别大吃一惊。严格来说,还要等一个月。别告诉别人!”这时,他是否已经求爱成功,我们不得而知,但短短几周后,他显然赢得了美人的芳心。1783年9月11日,霍雷肖·纳尔逊从安提瓜岛寄出的信赫然以“我亲爱的范妮”开头,而结尾则署着“你亲爱的”。信中讨论了他们未来的婚事,语气冷静,有条不紊。显然,这是他给弗朗西丝·伍尔沃德·尼斯贝特写的第一封信,客气有余,激情不足,更像是写给好朋友,而不是热恋的情人。这封信的重点当然是他们的婚事,因为他们已经真心相爱了——至少很多人都这么认为。我不妨引用其中一段:“我离开内维斯岛时给约翰·理查森·赫伯特留了一封信,现在他给我回信了。我最大的心愿就是和你结为夫妻。我们的婚姻会幸福,因为幸福婚姻的基础是爱情和尊重,而我相信你知道,我对你的爱已经无以复加。我相信你的舅舅约翰·理查森·赫伯特也非常爱你,所以愿意你嫁给自己称心的人,只要你称心的人的品格和人生都是清白的,不是很有钱也无妨。我郑重宣布,除非我确信你已经完全倾心于我,我绝不会勉强你接受我的求婚。我们都深知金钱不一定能保证幸福。大家都知道,我一向对钱财很淡泊,否则无论利用公职还是私交,我早就可以发财了。现在,我坦白了我的感情,请你决定。如果你也对我抱有同样的感情,那么我就是你亲爱的霍雷肖·纳尔逊。——附言:我可否斗胆请你回信?除非你觉得我的来信令你不快。”接着,霍雷肖·纳尔逊当然要给他的舅舅威廉·萨克林写信,请求舅舅像两年前他向安德鲁斯小姐求婚前一样,答应给他每年一百英镑的补贴。威廉·萨克林果然再次慷慨地应允了。霍雷肖·纳尔逊认为,约翰·理查森·赫伯特先生在世期间,应该会给他的外甥女弗朗西丝·伍尔沃德·尼斯贝特每年几百英镑。约翰·理查森·赫伯特还承诺,如果他的女儿先于自己去世,他会留给外甥女弗朗西丝·伍尔沃德·尼斯贝特两万英镑的遗产或他众多房产的一大部分。

财务问题就这样愉快地谈妥了,他们顺利订婚了。霍雷肖·纳尔逊不在内维斯岛的时候就与他的未婚妻保持通信,其中偶有热烈的,甚至疯狂的情书,但绝大部分显得十分清醒和冷静,完全像是写给卡斯伯特·科林伍德等亲密朋友的。他在给舅舅威廉·萨克林的信中说:“我没想到我们这么快就要结婚了。我一直以为我们要等到1787年才能返回英国,但有报告说我们今年,即1784年夏天就要返航了。”

其实,这个报告有误,“北风神”号继续在内维斯岛、安提瓜岛和巴巴多斯岛之间往返。从为霍雷肖·纳尔逊立传的角度看,这是一件幸事,因为两地相隔的未婚夫妻少不了写信,其中一些还很有趣味。这段时间,霍雷肖·纳尔逊的生活都是一些日常琐事,因扣押美国商船而引起的诉讼继续令他烦恼。他需要为此不时写一些公函或私信。恶劣的天气和诉讼的焦虑使他的健康每况愈下。1784年7月5日,他向舅舅威廉·萨克林描述:“我已经瘦得皮包骨头了。不过,我相信医生和驴奶会帮助我恢复。”接下来的一段话恰巧印证了威廉·亨利王子的印象,莫里斯·萨克林在他的外甥霍雷肖·纳尔逊心中是何等地位。“你永远是我最好的朋友,我相信我能坚持住,用我的行为证明我没有辜负亲爱的舅舅此处指莫里斯·萨克林。—译者注为我提供的在英国海军服役的机会。对我的国家来说,我感到我就是舅舅的继承者。我要斗胆说,英国永远需要舅舅的指引。我觉得他希望我继承他的遗志。在他弥留之际,如果我能守在他的病榻前,他一定会对我说:‘孩子,我把你留给我的国家。为它尽忠,它不会抛弃你,永远都会回报你。'”

1784年8月,西印度群岛英军总指挥理查德·休斯爵士返回英国,霍雷肖·纳尔逊作为最高长官留守基地。因此,1784年11月,威廉·亨利王子指挥巡航舰“珀伽索斯”号来西印度时,霍雷肖·纳尔逊就成了他的上司,他们之间的友谊变得更加牢固。威廉·亨利王子得知自己的上司兼朋友即将结婚,坚持参加婚礼并亲自把新娘交给霍雷肖·纳尔逊。霍雷肖·纳尔逊对威廉·亨利王子的印象极好。这段时间,在他写给未婚妻弗朗西丝·伍尔沃德·尼斯贝特、他的哥哥威廉·纳尔逊和老舰长威廉·洛克的信中,处处洋溢着对威廉·亨利王子的赞美。“在业务能力上,他比海军三分之二的人都优秀。”“像他这样服从命令、尊重上级的人难得一见。”“我真希望皇家海军所有上校都像他一样对待命令一丝不苟。”这就是霍雷肖·纳尔逊对英国未来国王的评价。当然,这样热情的赞扬背后有忠于王室、热爱王室的因素,同时反映了霍雷肖·纳尔逊对威廉·亨利王子作为海军军官和水手的高度评价。

1787年3月11日,霍雷肖·纳尔逊结婚了。威廉·亨利王子如约到场,把新娘弗朗西丝·伍尔沃德·尼斯贝特托付给霍雷肖·纳尔逊。1787年6月,霍雷肖·纳尔逊向海军部报告,“北风神”号腐蚀严重,如果在飓风季节航行,将无法承受恶劣的天气。“北风神”号投入使用的年限并不长,十三年前,即1774年才下水,但木质船的使用寿命不长,尤其约翰·蒙塔古担任第一海军大臣期间制造的船,质量堪忧。总之,“北风神”号目前的状况需要大修。1787年7月4日,“北风神”号抵达斯皮特黑德。霍雷肖·纳尔逊夫人弗朗西丝·纳尔逊则乘坐一条商船到达英国。

当时,英国与法兰西王国的关系极不稳定,有人认为战争一触即发,所以最好不要遣散“北风神”号的船员。英国皇家舰队已经在朴次茅斯整装待发,一旦接到出海的命令,“北风神”号势必立即参与行动。霍雷肖·纳尔逊则认为这个夏天是安全的,来年却必有一战。1787年8月中旬,“北风神”号被派往诺尔,但同时被告知随时等待出海的命令。1787年9月,霍雷肖·纳尔逊在日记中写道:“我们离岸只有七英里英制长度单位,1英里等于1609.344米。—译者注,我和妻子却两地相隔,仿佛我远在东印度群岛。现在看来,一场战争近在咫尺,‘北风神’号很可能被遣散,船员即将各奔东西。至于我本人的去向,全凭理查德·豪的命令。我一直都在战场,这次也不想做个旁观者。”1787年10月31日,他又写道:“我已经向理查德·豪申请指挥一艘战列舰,但‘北风神’号已经配备了三个月的食物,准备出海了。我本人也接到命令随时准备上船。”

在诺尔河上,霍雷肖·纳尔逊与哥哥威廉·纳尔逊和老舰长威廉·洛克通信频繁,从未显示过对自己接到的任务的不满,或者对海军部有任何微词。坊间传说他对此安排极其不满,打算拒不执行,甚至萌生了退役的念头,这实不足信。有很多流传至今的关于霍雷肖·纳尔逊的传言,其实都是不负责任的以讹传讹。

最终,1787年12月,“北风神”号被遣散。在接下来的一个月里,霍雷肖·纳尔逊处理了一些私事,然后带着妻子弗朗西丝·纳尔逊前往巴斯。他在信中写道:“我们不得不放弃在伦敦附近的生活,因为我妻子弗朗西丝·纳尔逊的肺部严重感染,承受不了伦敦的烟尘。无论这里生活条件多么优越,我都不敢设想把她留在这里的后果。明年夏天,我会回诺福克郡,然后从长计议。”此时,威廉·亨利王子已经乘坐他的“珀伽索斯”号返回了英国,他邀请霍雷肖·纳尔逊前往普利茅斯。霍雷肖·纳尔逊在给威廉·洛克的信中再次高度评价了威廉·亨利王子作为军官和水兵的表现,并且补充说:“这下,那些大人物不但不能再无视王子殿下,还要成为王子殿下的下属。这滋味他们恐怕不会喜欢。”

1788年夏末,霍雷肖·纳尔逊如期回到诺福克郡。经过一番犹豫,他决定在父亲埃德蒙·纳尔逊于伯纳姆索普的家中住下。此后四年半的时间,霍雷肖·纳尔逊除偶尔离家在外,都在父亲埃德蒙·纳尔逊的家中度过。他因为当年在西印度群岛扣押了美国商船,查处当地在供应政府军需物资时的欺诈行为,所以仍不时受到诉讼的困扰。直到1789年年底,事情才彻底解决。但海军部对他的做法是否已经毫无芥蒂,仍然存疑。虽然他的确收到了几个政府部门的表彰,但他很有可能留给大家这样一个印象:太过冲动,在和平时期少不了惹是生非。他也感觉到海军部对自己有意见,塞缪尔·胡德子爵对他只是维持基本的礼貌,难怪他请战的要求石沉大海。西班牙舰队在努特卡海湾截获了英国船,促使英法摩擦和俄罗斯侵占奥恰科夫造成的英俄冲突陆续平息了。舰队的船该另行派遣的被派遣,该遣散的被遣散,霍雷肖·纳尔逊却无人问津。

可以肯定的是,此时,霍雷肖·纳尔逊的经济非常拮据。一个上校的半薪很少——大约一年一百二十英镑。此外唯一的收入就是舅舅威廉·萨克林每年给的一百英镑。至于约翰·理查森·赫伯特有没有如上文所说给他的外甥女、霍雷肖·纳尔逊的夫人弗朗西丝·纳尔逊补贴,因为没有任何地方提及,我们也就无从知晓。霍雷肖·纳尔逊强烈请求上舰服役很大程度上是出于经济上的窘迫。这恐怕不是妄断。在伯纳姆索普暂住的这段时间,霍雷肖·纳尔逊过着一种近乎退休的田园生活,侍弄花园,耕种土地,跟妻子弗朗西丝·纳尔逊在林间散步,掏掏鸟窝。不过,最多的时间是用来读读写写,研究地图,制订计划,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读书,并且读得恐怕远比我们以为的要多。研究地图和制订计划可能也做了不少,但写作恐怕仅限于书信。即使是书信,这段时间他需要保持通信的人也不多。但从很多角度来说,被迫过上的退休生活对霍雷肖·纳尔逊是有好处的。有了阅读和思考的机会,对他来说,算是一种补偿,弥补了他几乎没有接受正规教育,只能边干边学的遗憾。

不过,即使希望渺茫,但他从未停止投身海战的渴望。在西班牙努特卡海湾危机期间,他拜访了当时已经进入海军部的塞缪尔·胡德子爵,请他在第一海军大臣查塔姆伯爵约翰·皮特面前为他请命,让他能够上舰服役。然而,塞缪尔·胡德子爵拒绝了,理由是英王乔治三世对他印象不佳。1792年12月,霍雷肖·纳尔逊写道:“我无法将塞缪尔·胡德视为朋友。不过,我已经很满意了,因为我没有给塞缪尔·胡德任何正当的理由成为我的敌人。”这就是霍雷肖·纳尔逊的不对了。塞缪尔·胡德子爵以前遂了他的心愿,所以是他的朋友。这次,塞缪尔·胡德子爵不能如他所愿就不算他的朋友了。塞缪尔·胡德子爵对霍雷肖·纳尔逊的看法其实没有改变,但毕竟他比霍雷肖·纳尔逊年长三十四岁。加上塞缪尔·胡德子爵的个性也不是那种会刻意显得亲近,所以他们不可能像平辈之间那么亲密。其实,塞缪尔·胡德子爵知道霍雷肖·纳尔逊是个有能力、干实事的人,是个可以倚重的人。因此,英法摩擦一发生,塞缪尔·胡德子爵立即将霍雷肖·纳尔逊派上军舰。虽然直到1793年2月11日英法才真正宣战,但其实在一个月前,即1793年1月,大家已经意识到战争在所难免。1793年1月2日,双桅横帆船“奇尔德斯”号在侦察布雷斯特港时被击中。1793年1月7日,第一海军大臣查塔姆伯爵约翰·皮特向霍雷肖·纳尔逊赔了不少不是,接着任命他为一艘装有六十四门大炮的战列舰的指挥官,还承诺等有了装有七十四门大炮的战列舰再委以重任。霍雷肖·纳尔逊在给妻子弗朗西丝·纳尔逊的信中说:“终于云开雾散了,海军部的官员们对我满脸堆笑。这令我无比惊讶,就像他们之前对我横眉冷目一样令我摸不着头脑。”1793年1月30日,霍雷肖·纳尔逊被派往“阿伽门农”号。

查塔姆伯爵约翰·皮特

英王乔治三世